A. 鋼筋設計尺寸和下料尺寸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內涵不同,精度不同,處理方式不同。
1、預算長度指的是鋼筋工程量的計算長度,主要是用於計算鋼筋的重量,確定工程的造價。
下料翻樣是鋼筋工程施工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鋼筋施工工序上,鋼筋配料(鋼筋的切斷、工藝加工等)、綁扎安裝、交付驗收等都需要有書面的依據。
這個依據就是翻樣工所出具的《鋼筋配料單》。
2、翻樣工所出具《鋼筋配料單》的工作過程就是鋼筋下料翻樣。
翻樣工的水平如何直接決定了鋼筋施工每道工序的操作質量、原材的合理利用、使用人工是否經濟等等要素,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都說的是同一構件的同一鋼筋實體,下料長度可由預算長度調整計算而來。
3、從精度上講,預算長度按圖示尺寸計算,即構件幾何尺寸、鋼筋保護層厚度和彎曲調整值,並不考慮所讀出的圖示尺寸與鋼筋製作的實際尺寸之間的量度差值,而下料長度對這些卻是全都要考慮的。
比如一個矩形箍筋,預算長度只考慮構件截寬、截高,鋼筋保護層厚度及兩個135°彎鉤,不考慮那三個90°直彎。下料長度則都要考慮。
(1)什麼是鋼筋下料擴展閱讀:
鋼筋的下料: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具體分為:
1、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2、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3、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4、箍筋彎鉤增加值:
箍筋彎9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285D+4.78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1d。
箍筋彎90°/18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箍筋彎135°/135°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68D+5.18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經驗公式(來源於規范書籍):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28D)抗震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無論按理論公式還是按近似值公式計算,其結果誤差甚小,精確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計算,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其結果相差較大,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B. 鋼筋下料中什麼叫量度差,為何要進行量度差計算
鋼筋的量度差是來指鋼筋外包尺自寸與鋼筋中心線之間的差值,鋼筋的下料長度=外包尺寸+端部彎鉤長度-量度差值。
鋼筋加工前按直線下料,經彎曲後,外邊緣伸長,內邊緣縮短,而中心線不變。這樣,鋼筋彎曲後的外包尺寸和中心線長度之間存在一個差值,就是量度差值。在計算下料長度是必須加以扣除。否則會形成下料太長,造成浪費;或彎曲成形後鋼筋尺寸大於要求,造成保護層不夠;甚至鋼筋尺寸大於模板尺寸二造成返工。因此,鋼筋下料長度應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減去各彎曲處的量度差值。
鋼筋加工的伸長率,每種角度的彎鉤,鋼筋都會伸長,計算時將伸長的部分扣除,加上彎鉤的尺寸,得到加工180度彎鉤兩個須=2*6.25d
在量取成型鋼筋長度時,一般是量外邊尺寸,外包尺寸與軸線長度之間存在一個差值,這一差值稱為「量度差值」。其大小與鋼筋及彎心直徑和彎鉤角度等因素有關。
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mm)+上彎勾尺寸
鋼筋在不做90度的彎折的時候考慮的是鋼筋中部彎曲處的度量差值,按照規范的規定:彎折30度的取0.3d;彎折45度的取0.5d;彎折60度的取1 d;彎折90度的取2d。
C. 鋼筋下料與鋼筋算量區別是什麼 如何能快速鋼筋預算
A、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2)、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6、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是需要這些嗎?如果是。還有。
D. 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技巧:用粗鋼管或槽鋼加粗鋼筋或角鋼焊制一個支架,高約30多公分,放在切斷機下面,卡住切斷機的腳輪,把切斷機墊高,使人幹活時不貓腰,以減少疲勞強度。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方法: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尺寸180度彎勾=6.25d90度彎勾=3.5d45度彎勾=4.9d再咸去度量差。
E. 鋼筋下料圖里的n 是什麼意思
兩者都是側面鋼筋 G表示構造,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N表示抗扭,抗扭鋼筋一般是指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的鋼筋
F. 鋼筋下料是什麼意思
所謂鋼筋下料,就是根據施工圖紙,分別計算出各根鋼筋切斷時的直線長度,也稱為下料長度,然後加以編號,分別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及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
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我們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
拓展資料
《鋼筋翻樣與下料》本書以現代建築工程施工基本順序為主線,介紹平法制圖規則下一般構件的鋼筋翻樣與下料,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筏形基礎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柱鋼筋翻樣與下料、剪力牆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連續梁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板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梯鋼筋翻樣與下料。全書除介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識外,還輔以較多的例題,每一單元後配有能力訓練題,在編寫上突出實用性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土建類各專業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的培訓教材,供建築施工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參考資料:網路-鋼筋下料
G. 鋼筋下料指的什麼
所謂鋼筋下料,就是根據施工圖紙,分別計算出各根鋼筋切斷時的直線長度,也稱為下料長度,然後加以編號,分別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及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
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我們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
拓展資料
《鋼筋翻樣與下料》本書以現代建築工程施工基本順序為主線,介紹平法制圖規則下一般構件的鋼筋翻樣與下料,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筏形基礎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柱鋼筋翻樣與下料、剪力牆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連續梁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板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梯鋼筋翻樣與下料。全書除介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識外,還輔以較多的例題,每一單元後配有能力訓練題,在編寫上突出實用性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土建類各專業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的培訓教材,供建築施工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H. 鋼筋下料長度是什麼
鋼筋切斷時的長度稱為下料長度。 鋼筋下料計算 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鉤增加長度
I. 鋼筋下料注意些什麼
首先下樑主筋和箍筋,當然箍筋什麼的可以預先下好並彎曲加工完堆放起來
然後版下板筋
柱子鋼筋下料是很簡權單的反正一般都是電渣壓力焊,只要確保它接頭能超過砼面500mm就好。
當然,作為一個會算的老闆,下料還要注意的是能不浪費就不浪費,當然這個還得在實踐中才能慢慢了解,不然你會覺得下料實在是很麻煩(嘿嘿,如果不考慮省材料,那下料老簡單了!對著下料單一個個的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