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彎起筋有哪些主要構造要求
彎起筋主要是彎起部位的問題,下面是應用的混凝土質量驗收規范的一個表格,上面專有誤差的規定:屬
表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鋼尺檢查
網眼尺寸
±20
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護層厚度
基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㈡ 彎起鋼筋和縱筋有什麼區別啊
區別:彎起鋼筋主要是在斜截面抗剪承載力中起作用,形狀一般是梯形,在中間會彎起。專而縱屬筋就是一根直的鋼筋,沒有彎起,主要是貢獻抗彎承載力和壓拉承載力。
平行於混凝土構件縱軸方向所配置的鋼筋。配置於截面受壓區的鋼筋稱為縱向受壓鋼筋;配置於截面受拉區的鋼筋稱為縱向受拉鋼筋。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下部(或上部)縱向受拉鋼筋,按規定的部位和角度彎至構件上部(或下部)後,並滿足錨固要求的鋼筋,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彎起而成。
㈢ 什麼是彎起鋼筋什麼是雙彎起鋼筋
彎起鋼筋是指混凝土結構構件的下部(或上部)縱向受拉鋼筋,按規定的部位和內角度彎至構件上部(容或下部)後,並滿足錨固要求的鋼筋,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彎起而成。雙彎起鋼筋指兩根彎起鋼筋。
彎起鋼筋圖示長度計算時,只需計算出彎起段長度與其水平投影長度的差額(即彎起增加量) ΔL。每個彎起增量為:
當α=30o時,ΔL=0.268h
當α=45o時,ΔL=0.414h
當α=60o時,ΔL=0.577h

(3)彎起鋼筋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彎起鋼筋的作用:彎起鋼筋在跨中附近和縱向受拉鋼筋一樣可以承擔正彎矩;在支座附近彎起後,其彎起段可以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後的水平段有時還可以承受支座處的負彎矩。
彎起鋼筋的數量、位置由計算確定,鋼筋彎起的順序一般是先內層後外層、先內側後外側,彎起鋼筋與梁軸線的夾角(稱彎起角)一般是45°;當梁高h〉800mm時,彎起角為60°。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部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㈣ 什麼情況下有彎起鋼筋
現在在箍筋承受剪切力不夠的情況下都設置彎起鋼筋。挑梁中是很難得用到彎起鋼筋的,除非是箍筋不夠的情況下。另外挑梁和裡面的梁是連續的話,裡面的主筋彎起還是彎起鋼筋。外面不是彎起鋼筋
㈤ 彎起鋼筋和縱筋有什麼區別啊
梁中所配的抄彎起鋼筋是為抵抗剪力而配的。梁承受荷載後會在梁中產生正應力,梁受拉部位受拉應力,該拉應力與梁橫截面垂直,混凝土抗拉、抗剪強度低,鋼筋抗拉、抗剪強度高,就配縱向受力筋幫助承擔這個拉應力。
梁受載後一般還承受剪應力(純剪情況在實際中幾乎遇不到),剪應力與梁橫截面呈45度角,所以將鋼筋彎起45度以幫助混凝土抗剪。
梁中的箍筋除組成骨架作用外,還經常承擔另一重要任務,也是抗剪。
縱筋中另有一種架立筋,一般多是布在樑上部,雖然實際上它有抵抗壓應力的作用,但在設計計算時,通常不考慮這個作用,架立筋名稱大概是這么來的。
應力是工程力學中極重要的基本概念,一時不十分懂沒關系,只要知道彎起筋是為避免梁在斜截面的破壞就可以了。
說的既不通俗,又不專業。我這水平只能這樣了。如想了解更多,可看材料力學基本知識,鋼筋混凝土基本知識之類小冊子,書店裡有時有賣。書中不懂處就請教一下建築結構技術人員,稍事努力,會感到大有提高的。
㈥ 彎起鋼筋也屬於構造配筋嗎
不屬於構造配筋,當梁的剪力過大,而採用增加箍筋不能滿足要求時,就必須增加彎起鋼筋。
㈦ 什麼是彎起鋼筋
梁鋼筋的錨固沒有「彎起鋼筋」一說,梁鋼筋端部不夠直錨,就需要設置彎勾,彎勾長度要求在規范中有詳細介紹,彎勾的書面語為「彎錨」或「彎折」,明白了請採納!
㈧ 彎起鋼筋的定義是什麼
彎起鋼筋的作用:彎起鋼筋在跨中附近和縱向受拉鋼筋一樣可以承擔正彎矩;在支座附近彎起後,其彎起段可以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後的水平段有時還可以承受支座處的負彎矩。
㈨ 彎起鋼筋的准確定義是什麼
恩!那不是彎起鋼筋,是彎起的小短頭,不是截斷位置,因為同一構件各根鋼版筋的搭接接頭是要相權互錯開的。搭接多少長度就要看規范了,很多的數據,各式各樣的,很具體,我一下記不得的。彎起的小接頭是加強錨固的作用,要是平的,受拉不就容易脫落嘛! 首先說點,那個接頭,不在中間,你仔細看看,是在靠邊靠支座的地方,而且一般還有個相對應的接頭。是45度角。兩個接頭挨著比較近,這兩個接頭就是兩根鋼筋的搭接長度,說通俗點就是兩根鋼筋錯開並彎折。 總之一條 是鋼筋的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