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貫通筋和通長筋有什麼區別
貫通筋來和通長筋的區別如下
1、范自圍不同
貫通筋是指鋼筋貫穿於構件的整個長度,中間沒有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焊接或者彌補,但不不會改變原來的直徑。
通長筋指直徑不一定相同但必須採用搭接接長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
2、受力不同
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通長筋可分為受力筋和分布筋,兩種作用不同,受力筋主要承受彎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溫度裂縫。

3、長度不同
如果四肢箍時,上部可以用兩根通長筋+兩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構造鋼筋,與通長筋不同,搭接長度只要150。
Ⅱ 什麼是通長筋什麼是架立筋什麼是貫通筋
具體含義及其區別如下:
1、架立筋
架立筋是一種構造鋼筋,是為解決箍筋的綁扎問題而設的,計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因為鋼筋混凝土梁設置箍筋時,如果沒有其它任何東西把它撐起來,它就無依無靠。樑上部鋼筋在梁凈跨的1/3處就斷開了,中間的1/3距離沒有縱筋,但是梁的箍筋沒法固定,這種情況就需要加設架立筋。
架立筋與兩端的其餘受力鋼筋相互搭接,搭接長度,除特別要求外,一般為150—250。
架立筋的直徑主要根據梁的跨度確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9.2.6-2規定:
對架立鋼筋,當梁的跨度小於4m時,直徑不宜小於8mm;當梁的跨度為4m~6m時,直徑不宜小於10mm;當梁的跨度大於6m時,直徑不宜小於12mm。
2、通長筋
通長鋼筋是受力鋼筋,主要用於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的框架梁中或設計人員認為需要設置通長鋼筋的非框架結構的連續梁中。在抗震設計中,梁的通長鋼筋的數量,根據具體受力情況,有多有少,有時上部鋼筋全部連通。
通長筋在樑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樑上部布置。
通長鋼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徑採用搭接、機械連接或者焊接的鋼筋。因為通長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樑上部在支座負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鋼筋,同樣框架梁的通長鋼筋有量的要求,在這個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鋼筋(比如四肢箍時,上部可以用兩根通長筋+兩根架立筋)。
通長筋是受力鋼筋,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一般長於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
通長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據計算確定。《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6.3.4-1規定了最小配筋量:
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級、二級不應少於2Φ14,且分別不應少於梁頂面、底面梁端縱向配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三、四級不應少於2Φ14。
3、貫通筋
貫通筋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4、主要區別:
1)架立筋是構造鋼筋,通長筋是受力鋼筋,貫通筋只是描述鋼筋是否貫通整個梁,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構造鋼筋。
2)由於梁跨中下部受拉,故架立筋一般只布置在樑上部,而通長筋是受力鋼筋,抗震設計時,樑上部及下部均應布置;大部分設置架立筋的情況有兩種:箍筋肢數多於通長筋時需設置,省鋼筋不設通長筋而採用架立筋。
3)貫通筋指貫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種直徑鋼筋搭接(或其他連接),通長筋則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或其他連接)。
4)平法表示方法差異: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將通長筋和架立筋相連。角部縱筋寫加號前面,架立筋寫加號後面括弧內;當全部採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寫入括弧內。
Ⅲ 什麼叫通長筋
名詞解釋來
「通長筋」指源直徑不一定相同但必須採用搭接接長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
通長筋源於抗震構造要求,這里「通長」的含義是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受拉承載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過程中反彎點位置發生變化的可能。
通長筋可分為受力筋和分布筋,兩者作用不同。受力筋主要承受彎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溫度裂縫。
Ⅳ 通長筋有什麼作用
「通長筋」指直徑不一定相同但必須採用搭接、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長且兩端一定回在端支座錨固的鋼答筋。通長筋是「抗震構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構造」需要。
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至少應各配置兩根通長的縱向鋼筋,對一、二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4mm,且分別不應少於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對三、四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當抗震框架梁採用雙肢箍時,跨中肯定只有通長筋而無架立筋;只有採用多於兩肢箍時,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長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長度接長,而架立筋僅交錯150,是「構造交錯」,不是起連接作用。
Ⅳ 什麼是通長筋和普通鋼筋有什麼區別
通長筋就是普通鋼筋,但它是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通長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Ⅵ 什麼是通長筋什麼是底板筋什麼是上部筋什麼是下部筋
通長鋼筋就是指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相同,可以採用搭接連接形式,回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個答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而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
底板筋通常就是獨立基礎的板底或基礎梁,基礎承台等處的鋼筋。
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就是建築構件上部或下部配置的鋼筋。
架立筋主要是固定間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構造鋼筋。
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貫通筋就是 putao408 - 助理 二級 回答的通長筋的概念,正確的但是用錯地方了。
元寶筋就是當梁承受集中力,抗剪不夠,為了防止梁開裂,在集中力處設置附加吊筋,樣子就象個元寶,所以就叫元寶筋。
元寶梁沒聽說過!!
Ⅶ 通長筋跟貫通筋什麼區別
貫通筋指貫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種直徑鋼筋搭接(或其他連接)。 通長筋則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或其他連接)。
Ⅷ 通長筋是什麼筋
首先要區分通長筋跟貫通筋的區別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貫通筋,新版本已內改為通長筋。
大概的容區別是這樣的:
1.貫通筋指貫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種直徑鋼筋搭接(或其他連接)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2.通長筋則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或其他連接)。通長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同,可以是搭接連接形式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因為抗震規范只對通長鋼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並沒有規定要同直徑鋼筋。通長筋可分為受力筋和分布筋,兩者作用不用。受力筋主要承受彎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溫度裂縫。
但有時有時貫通筋跟通長筋並沒有區別,這要根據實際具體去看了。
Ⅸ 什麼叫通長筋什麼叫架立筋
「通長筋」指直徑不一定相同但必須採用搭接、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長且兩端一定內在端支座錨固的容鋼筋。通長筋是「抗震構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構造」需要。
通長筋源於抗震構造要求,這里「通長」的含義是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受拉承載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過程中反彎點位置發生變化的可能。
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來所需要的貫穿箍筋角部的縱向構造鋼筋。如果該梁的箍筋是「兩肢箍」的梁來說,集中標注中上部縱筋的通長筋的形式就完全足夠了,例:2Фd1。但是,當該梁的箍筋是「四肢箍」時,集中標注的上部鋼筋就不能都標注為通長筋的形式,必須把「架立筋」也標註上,這時的上部縱筋的應該標注"s1Фd1+(s2Фd2)"這種形式,圓括弧裡面的鋼筋為架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