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樓板鋼筋怎麼算簡單
不知道樓主是要算什麼,算一塊樓板里邊多少根鋼筋?還是要算一堆樓板里邊一共多少根鋼筋?是鋼筋的長度還是重量?
② 樓板分布筋怎麼計算
樓板分布筋是固定受力筋位置的鋼筋,按板的尺寸和圖示間距計算(每個間距只算1根)。
③ 預制板鋼筋如何計算,手算的,具體的請高手幫忙
抽筋啊。
畫出預制板中的所有鋼筋詳圖,然後分別計算某一個鋼筋的長度或下內料長度,計算此鋼筋的容總長度,然後按規格,匯總鋼筋的長度。然後計算鋼筋的總質量或總質量。鋼筋總質量或總重量就計算出來了。
熟練了。鋼筋詳圖也就不用畫了。直接看著施工圖心算長度或借著計算器,草稿紙算出來。
④ 樓板鋼筋長度的計算公式
板的貫通筋還是非貫通筋啊
⑤ 現澆樓板鋼筋根數怎麼計算的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內筋、附加容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板凈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
⑥ 樓板鋼筋間距如何計算,非常感謝。
取一米的寬度,當成梁那樣的計算,然後看應放幾個,按間距給出
⑦ 樓板鋼筋怎麼算 手算
大致復思路是像樓上制說的那樣,但是具體算好長,各種錨固長度等等,要參考11G101圖集,先觀察一下圖紙的配筋情況,安排一下算的順序!一般有板負筋(及其分布筋),麵筋,底筋,跨板受力筋,馬凳筋,總的原則是不重不漏!
⑧ 現澆樓板鋼筋計算怎麼算望指教
1.
板底鋼筋只是縱橫布置,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2.
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板頂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應該是擺放板底鋼筋中的長鋼筋後)
3.對的,頂板鋼筋都是分布在四周的兩頭呈L型鉤的!
當然也要算錨固長度,要不誰為那段鋼筋買單?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⑨ 這個樓板鋼筋量如何計算
分布筋長度不對,但也可以說過,根據規范最小搭接長度不能低於300,但是分布內筋與兩端550負筋無法搭接,因為容間距不一致,如果不搭接,則造成南北處負筋穩定性不好,不能與兩端負筋形成整體,根據實際得加長600,兩個搭接長度。3280分布筋長度改為3880。
根數,直徑,計算規則無誤。
不過,我沒遇到過這樣的設計,負筋要麼都通長,要麼都為支座負筋,或改為如下:
南北負筋長度應改為兩端為900長,東西長度太短,應該為1250。
⑩ 這個樓板鋼筋如何計算
提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1、受力鋼筋長度應為板的長度(或寬度)減去保護層厚回度並加兩端各一個彎答鉤長度;
2、受力鋼筋根數應為板的有效配筋范圍長度除以鋼筋間距加1,出現小數無論是否大於0.5均應進位;
3、負筋彎鉤(直鉤)長度一般取板厚減去鋼筋保護層厚度;
4、分布筋需不需要彎鉤向來有爭議,個人認為有無均可,但最好有彎鉤。理由是它僅為固定主筋用,無彎鉤時邊上主筋不好固定。負筋應按規定考慮分布筋,不能漏設。
個人陋見,如有謬誤之處,請您和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