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的下料長度怎麼算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回鉤增值。
具體分答為:
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❷ 鋼筋設計尺寸和下料尺寸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內涵不同,精度不同,處理方式不同。
1、預算長度指的是鋼筋工程量的計算長度,主要是用於計算鋼筋的重量,確定工程的造價。
下料翻樣是鋼筋工程施工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鋼筋施工工序上,鋼筋配料(鋼筋的切斷、工藝加工等)、綁扎安裝、交付驗收等都需要有書面的依據。
這個依據就是翻樣工所出具的《鋼筋配料單》。
2、翻樣工所出具《鋼筋配料單》的工作過程就是鋼筋下料翻樣。
翻樣工的水平如何直接決定了鋼筋施工每道工序的操作質量、原材的合理利用、使用人工是否經濟等等要素,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都說的是同一構件的同一鋼筋實體,下料長度可由預算長度調整計算而來。
3、從精度上講,預算長度按圖示尺寸計算,即構件幾何尺寸、鋼筋保護層厚度和彎曲調整值,並不考慮所讀出的圖示尺寸與鋼筋製作的實際尺寸之間的量度差值,而下料長度對這些卻是全都要考慮的。
比如一個矩形箍筋,預算長度只考慮構件截寬、截高,鋼筋保護層厚度及兩個135°彎鉤,不考慮那三個90°直彎。下料長度則都要考慮。
(2)什麼是鋼筋下料長度擴展閱讀:
鋼筋的下料: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具體分為:
1、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2、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3、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4、箍筋彎鉤增加值:
箍筋彎9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285D+4.78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1d。
箍筋彎90°/18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箍筋彎135°/135°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68D+5.18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經驗公式(來源於規范書籍):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28D)抗震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無論按理論公式還是按近似值公式計算,其結果誤差甚小,精確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計算,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其結果相差較大,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❸ 鋼筋的下料長度怎樣計算
一、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二、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注意:度量差值=鋼筋的外包尺長度減去鋼筋的中軸線的長度
鋼筋在彎曲時:外側會變長,而內側會變短,但軸線尺寸不變。(所以最外側的尺寸和中軸線的尺寸就會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彎曲調整值)
三、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帶彎鉤和不帶彎鉤 )
箍筋的周長=(a-2c+2d)*2+(b-2c+2d)*2
合並後的公式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長-8c+8d=箍筋的周長
(3)什麼是鋼筋下料長度擴展閱讀
在配料表中需標出每根鋼筋的下料長度。下料長度指的是下料時鋼筋需要的實際長度,這與圖紙上標注的長度並不完全一致。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
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
❹ 鋼筋下料長度怎麼算
1、圓鋼2.5d
2、一般部位變形鋼筋
3、頂層邊節點變形鋼筋
d≤25時取6d ;d>25時取8d。
4、度量尺寸:按設計及驗收規范要求,採用相應的方法,對彎製成形的鋼筋進行測量的尺寸。
5、下料長度:將鋼筋按設計及驗收規范要求彎製成形所需要的實際長度。
6、計算原理:鋼筋物力特性。
7、鋼筋彎曲形時,產生塑性變形,內側壓縮、外側拉伸、軸心長度不變。鋼筋下料長度=鋼筋軸心長度。
(一) 箍筋簡化計算方法:
度量方式:內空尺寸
箍筋下料長度=內空尺寸(a+b)*2+26.5d
計算方法: 箍筋度量尺寸:內空尺寸 (a、b);彎鉤平直長度10d。
箍筋軸心(下料)長度:(a1+b1)*2+3L1+2L2+20d
其中:
a1=a-1.25d*2
b1=b-1.25d*2
L1=3.14*3.5d/4=2.749d
L2=3.14*3.5d*135/360=4.123d
得箍筋軸心(下料)長度:
(a+b-5d)*2+3*2.749d+2*4.123d+20d
=(a+b)*2+26.493d
=(a+b)*2+26.5d
❺ 鋼筋下料長度
1鋼筋切斷時的長度稱為下料長度。
2鋼筋下料計算
對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目前多數教材和手冊採用下式
下料長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
具體分為:
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
(1)量度差值:(d為鋼筋直徑) 鋼筋彎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2)彎鉤增加長度 鋼筋直徑d/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個彎鉤長度/mm 4d 6d 5.5d 5d 4.5d
(3) 箍筋彎鉤增加值
箍筋彎9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285D+4.78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1d。
箍筋彎90°/18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箍筋彎135°/135°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68D+5.18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4d。
經驗公式(來源於規范書籍)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28D)抗震 箍筋下料長度=內尺寸周長+(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彎鉤增值無論按理論公式還是按近似值公式計算,其結果誤差甚小,精確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計算,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其結果相差較大,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❻ 什麼叫做鋼筋下料
鋼筋下料是指確定製作某個鋼筋構件所需的材料形狀、數量或質量後,從整根鋼筋中取下一定形狀、數量或質量的鋼筋進行加工的操作過程。
鋼筋下料步驟
1、看懂工程結構施工圖;
2、計算下料長度,要掌握保護層、鋼筋量度差值、彎鉤增加長度、箍筋調整值等概念;
3、根據計算結果,剪切鋼筋。
簡單常用的鋼筋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彎鉤增加長度-保護層厚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上述鋼筋如有搭接,還應增加鋼筋搭接長度。
1、筋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鋼筋彎曲調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d為鋼筋直徑
2、彎鉤增加長度
半圓彎鉤增加長度參考表(機械彎)
鋼筋直徑(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個彎鉤長度(mm) 40 6d 5.5d 5d 4.5d
3、彎起鋼筋斜長系數
彎起角度 30° 45° 60°
斜邊長度 S 2h。 1.41h。 1.15h。
底邊長度 L 1.732h。 h。 0.575h。
增加長度 S-L 0.268h.。 0.41h。 0.575h。
h。為彎起高度
4、箍筋調整值
箍筋調整值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皮尺寸確定
箍筋量度方法
①量外包尺寸②量內皮尺寸
箍筋調整值
箍筋直徑(mm) 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內皮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❼ 做預算算鋼筋長度和鋼筋下料長度有什麼區別
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專尺寸
180度彎勾=6.屬25d
90度彎勾=3.5d
45度彎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圖紙按上面的方法就右以算出來如板的分布筋\負盤\梁的縱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圖那就要參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長度外包長度+彎勾長度-6d
彎勾長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個數=梁構件長度-(25保護層)*2/箍筋間距+1
❽ 鋼筋下料長度的名詞解釋。
『鋼筋下料長度』不是什麼名詞術語,沒有必要進入規范以條文方式來規定!內
按照施容工圖要求的形狀、尺寸製作,計算出需要截斷的長度,這只是鋼筋工的操作基本知識。
題主想要知道這種基本知識,應該指定一、二實例,才能得到回答。
所以,提問也是應該明白表達出自己疑難的,隨便問得不到結果!
❾ 鋼筋下料是什麼意思
所謂鋼筋下料,就是根據施工圖紙,分別計算出各根鋼筋切斷時的直線長度,也稱為下料長度,然後加以編號,分別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及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
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我們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
拓展資料
《鋼筋翻樣與下料》本書以現代建築工程施工基本順序為主線,介紹平法制圖規則下一般構件的鋼筋翻樣與下料,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筏形基礎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柱鋼筋翻樣與下料、剪力牆鋼筋翻樣與下料、框架連續梁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板鋼筋翻樣與下料、樓梯鋼筋翻樣與下料。全書除介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識外,還輔以較多的例題,每一單元後配有能力訓練題,在編寫上突出實用性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土建類各專業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的培訓教材,供建築施工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參考資料:網路-鋼筋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