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場鋼筋怎麼看直徑
對於鋼筋的原材,看鋼筋材料捆上的銘牌上鋼筋直徑型號。對於現場已綁紮好的鋼筋,可以看鋼筋外表面上的鋼筋直徑代號,比如25,就代表直徑25mm
2. 鋼筋按直徑大小怎麼分級別
鋼筋直徑大小與強度等級並沒有直接關系,這是兩種分類方法。
鋼筋直徑是指版鋼筋的公稱直徑,即俗權稱「粗細」,直徑從5mm-50mm不等
鋼筋的強度等級是指鋼筋的屈服強度,簡單來說就是鋼筋能受多大的拉力。通常有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級別越高能承受的拉力就越大。
如果非要將這兩種聯繫上的話,只能這樣說:小直徑的鋼筋一般用低強度等級的鋼材,大直徑的鋼筋一般用高強度等級的鋼材。但並非絕對。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
(2)鋼筋大小怎麼看擴展閱讀:
重量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kg)。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F(斷面積m2)×L(長度,m)×ρ(密度,g/cm3)×1000
鋼的密度為:7.85g/cm3,螺紋鋼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
d=斷面直徑mm,如斷面直徑為12mm的螺紋鋼,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鋼筋
3. 圖紙上怎麼看出鋼筋直徑是多少
用文字打不出鋼筋符號,我只能用圖片回答你。
4. 鋼筋按直徑大小怎麼分級別
不是按鋼筋按直徑大小分的。
HPB熱軋光圓鋼筋的英文縮寫
並不是一級鋼的代號。鋼筋的級別不同,是因為鋼筋的化學成份不同,化學成份不同,也就造成的了它的力學指標不同。
一、二、三級鋼筋是國家根據社會生產需要而制訂出的材料標准,它的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延伸率、冷彎、及可焊性均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級別的鋼筋使用位置也有很大的一同。
一級鋼屈服強度235MPa
,極限強度310MPa;二級鋼屈服強度335MPa,極限強度510MPa;
三級鋼屈服強度400MPa,極限強度600MPa。一、二、三級鋼筋每米的理論重量=d(直徑)*0.00617KG/MM。
一級鋼筋:熱軋光圓鋼筋(俗稱圓鋼)HPB235(Q2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為常用,一般用做箍筋。
二級、三級鋼筋:熱軋帶肋鋼筋(俗稱螺紋鋼)HRB335、HRB400冷軋扭鋼筋、冷拔低碳鋼絲其中以前兩者應用最廣泛,後兩者一般用在高強混凝土中。
(4)鋼筋大小怎麼看擴展閱讀
圓鋼標識為HPB235,螺紋鋼常見標識是HRB3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12到22的偶數、25、28、32、40、50,再粗的一般出現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最為常用,而且磚混結構中16以下的常見。
至於HRB400、HRB500一般也不常見,至少一般工業、民用建築中不常用
。
在建築行業中,Ⅱ級鋼筋和Ⅲ級鋼筋是過去(舊標准)的叫法,新標准中Ⅱ級鋼筋改稱HRB335級鋼筋,Ⅲ級鋼筋改稱HRB400級鋼筋。
簡單的說,這兩種鋼筋的相同點是:都屬於普通低合金熱軋鋼筋;都屬於帶肋鋼筋(即通常說的螺紋鋼筋);都可以用於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
5. 鋼筋直徑到底怎麼量
鋼筋直徑用游來標卡尺量,源一頭在肋上另一頭不在肋上量得的尺寸即為鋼筋的直徑。
公稱直徑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鋼筋直徑,但是公稱直徑沒方法直接測量。
鋼筋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製造、安裝和維修方便而人為規定的標準直徑。所以它是一種名義直徑(或直接稱呼為直徑)。與實際直徑有差別,例如,鋼筋公稱直徑為10mm,其實際直徑可能只達到了9.98或者是10.05。
拓展資料: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參考資料:網路-鋼筋
6. 這個梁鋼筋怎麼看。用多大的鋼筋。幾根
從圖上看,該圖有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從集中標注看梁截面尺寸為240*750,箍專筋為三級鋼直屬徑8,間距加密區100,非加密區200,上通長鋼筋2根25的,構造筋板以下每邊3根12筋,再看原位標註上筋靠近柱子位置是3根25,其中2根是集中標注的通長筋,另一根是挑筋(長度=凈跨的1/3+錨固長度),下筋是4根22筋通長。
7. 鋼筋大小怎麼看
如果是看鋼筋實物,看鋼筋上阿拉伯數字。
如果是施工圖,看施工圖中的標注,例如:
表示直徑為10mm的鋼筋,間距200。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 100,非加密區間距 200,全 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 100,非加密區間距 200,全 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 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 加密區間距 100, 四肢箍, 非加密區間距 150, 雙肢箍。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 (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 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 2Φ22 為通長,4φ12 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 4Φ25,下排為 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 (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 2Φ25,下排筋 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 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 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 5 根。2Φ25 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8. 如何快速分辨鋼筋大小
快速分辨鋼筋規格,只要你走到近前,只用眼睛就100%准,幾秒到十幾秒,快吧!但是要掌握這個本領,就沒有速成的方法,必須親自摸、爬、滾、打,做較長時間的看、用、想等,具體實踐操作。
9. 鋼筋如何查看型號規格
鋼筋牌號以阿拉伯數字或阿拉數字加英文字母表示,如HRB335、HRB400、HRB500分別以數字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別以C3、C4、C5表示,公稱直徑毫米以阿拉伯數字表示。
鋼筋的規格型號解析:
①H:熱軋P:光圓(R:螺紋)B:鋼筋;
②一般情況下一級鋼是光圓鋼筋,二、三、四級鋼筋是帶肋鋼筋,但會有一些特殊鋼筋,如HRBF400為細晶粒熱軋鋼筋(三級鋼)
③ 在軟體里一級鋼用A輸入,二級鋼用B輸入,三級鋼用C輸入,四級鋼用E輸入
(9)鋼筋大小怎麼看擴展閱讀
不同型號鋼筋換算
(1)等截面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和代換鋼筋的材質(設計強度)相同,但直徑不同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間距
[例] 某設計採用了圓10鋼筋,間距180mm配筋,因圓10鋼筋無貨,擬用圓8代換,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論重量代換鋼筋根數:適用於採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根數
[例]某設計配筋為10根圓10,擬用圓8代換,代換鋼筋根數=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採用根數代換時, 一定要注意構造要求。
(3)等強度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與代換鋼筋的規格(直徑)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質(設計強度)不同時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間距(mm)
[例]原設計圓10間距180mm(Ⅰ級鋼),現採用圓8代換(Ⅱ級鋼),代換鋼筋間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強度代換鋼筋根數:適用於設計採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如下: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根數
[例]原設計採用4根圓25(Ⅰ級鋼),若用圓22(Ⅱ級鋼)代換鋼筋,代換鋼筋根數=(3.85*2.4)/(2.98*3.4)*4=3.65,取定4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