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雙排鋼筋
當樑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內如截圖容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
梁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右邊甚至是三排鋼筋)。
Ⅱ 雙排鋼筋具體指什麼
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混凝土規范,梁的構造那部分的規定。
不明白再問我。
Ⅲ 向高手請教剪力牆豎向鋼筋標注 C10/C8@200 雙排怎麼理解
找你探抄討什麼?你的回答也是錯的
是先按1根10的,在按1根8的,隔1放1,間距是200(鋼筋的間距,可不是對應直徑的鋼筋間距) 後面的雙排,是這個剪力牆有2排豎向鋼筋,都是一樣的構造,C代表的是三級鋼筋
Ⅳ 什麼叫雙排鋼筋
不算,這個是雙層鋼筋,雙排鋼筋就是同在下層或同在上層的,同排鋼筋它們的受力情況是一樣的,最小排距是鋼筋的直徑同時不小於25mm。一般只有梁才有用雙排鋼筋。
Ⅳ 求助,雙排鋼筋和雙層鋼筋的區別
雙層雙排一般說的板筋,一般底筋都是雙排,設置在板底也就是受拉區,當內雙排鋼筋不能滿足樓板荷載容壓力或者彎矩就要設置負筋或者在板面再設雙排,即縱橫兩個方向。
一般的中間樓層設置負筋,地下室頂板和屋面設置雙層雙向的板筋
Ⅵ 雙層雙向鋼筋,在圖紙上怎樣表示
圖紙上:底部鋼筋和上部鋼筋均為通長鋼筋。
布置上: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如下圖:
(6)雙排鋼筋如何表示擴展閱讀:
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35m計算。
長度的確定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1)輕骨料砼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輕骨料砼結構設計規程》。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Ⅶ 請問 單筋 雙筋 單排鋼筋 雙排鋼筋 怎麼理解
「雙筋」和「雙向配筋」是兩個不同范圍內的概念,「雙筋」是指在構件的同一截面內既有受拉鋼筋,又有受壓鋼筋;「雙向配筋」是指在構件的同一截面內的同一位置上有兩個方向的受力鋼筋,它們的受力方向(拉或壓)是一樣的。
「雙筋」和「單筋」主要指梁中的配筋。在梁的計算中,當荷載不大時,其受壓區的應力(壓力)主要由混凝土承擔,受拉區的應力(拉力)由鋼筋承擔。此時,只需在受拉區配置受力鋼筋即可,在受壓區配置的是構造鋼筋(架力筋),在計算中架力筋是不承擔應力的,這種配筋的梁叫「單筋梁」。當荷載較大時,梁中受壓區的混凝土不足以承擔壓應力時,就要在受壓區也配置一部份鋼筋與混凝土共同承擔壓應力,這種鋼筋稱為受壓區的受力鋼筋。為了平衡,在受拉區除了配置受壓區的混凝土所對應的受拉鋼筋外,還要增加與受壓區的受壓鋼筋同等面積的受拉鋼筋。這種在受拉區和受壓區都有受力鋼筋的梁稱為「雙筋梁」。這在一般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書中都有介紹。在實際工程中,「單筋梁」是用得較多的,但有些雙向受彎的梁,即荷載是向上作用還是向下作用不易區分的梁(如地基梁)也是配雙筋的。
「雙向配筋」指板中的配筋,主要指雙向板中的配筋。雙向板由於在兩個方向的跨度接近,兩個方向的鋼筋均需承擔應力,這種兩個方向的鋼筋均為受力鋼筋的配筋叫「雙向配筋」。如果是單向板,只有一個方向的配筋是受力鋼筋,另一個方向的鋼筋稱為「分布筋」,是構造配筋,這種配筋方法雖然兩個方向也都有鋼筋,但也只能叫「單向配筋」,而不能稱為「雙向配筋」。你所說的條形基礎,是一種特殊情況,條形基礎一般按彈性地基理論計算,它在縱向也是受彎的。所以條形基礎的底部鋼筋應該是雙向配筋,而基礎頂部的配筋的目的,是為了使整個條形基礎形成一個大的基礎梁,從這個意義上說,條形基礎上下都配筋應該是雙筋(如前所述)。
柱下鋼筋混凝土單獨基礎,一般按雙向板計算,所以是雙向配筋。
平板式筏形基礎中板的配筋,是雙向配筋。如果厚度較大,可以配雙層鋼筋,但每層都屬於雙向配筋。如果是梁板式筏形基礎,梁中的配筋有可能是「雙筋」的。
雙層雙向鋼筋
雙層雙向總共是兩層鋼筋網。
現澆板鋼筋雙向是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這就是雙向。
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雙層雙向鋼筋,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現澆板分單,雙向板
單向板沿長邊方向布置的就是分布筋。雙向板一般兩向都是受力鋼筋。在施工上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
1.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小於或等於2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但小於3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時,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筋;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或等於3.0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
怎麼樣區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從直徑上來說,受力筋的直徑比較大,分布筋多為直徑6或者8的;
從間距上來說,受力筋的間距一般比較小,如100120150等等,分布筋間距一般都為200;
從計算上來說,受力筋是根據計算結構實際配筋得到的,分布筋是不在計算范疇之內的,是構造配的。
Ⅷ 雙排鋼筋和雙層鋼筋分別是什麼
雙排鋼筋一般是對梁而言。一般為梁腹內鋼筋因梁寬不能滿內足一排而而採取兩排擺放容鋼筋所採取的措施。
雙層鋼筋一般是對板而言,通俗的說法是「雙向鋼筋」,一般分為單層雙向和雙層雙向,而雙層鋼筋指的就是「雙層雙向」。
其中: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雙向,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
Ⅸ 什麼是雙排鋼筋什麼是雙層鋼筋
雙排鋼筋:一般為受梁的寬度限制,同一組受力鋼筋在滿足最小間距內同向布置。
雙層鋼筋:一般在板內不同受力區間內各自布置的鋼筋。
Ⅹ 柱子里邊筋雙排鋼筋怎麼布置
柱子里邊筋雙排鋼筋怎麼布置——我也是今年碰到的,設計答復按16G101-1P62頁「柱縱筋間距要求」(單排柱筋),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