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籠鋼筋量怎麼計算呀
鋼筋籠製作按圖示尺寸及施工規范以噸計算。鋼筋籠運輸及安裝區別不同長度按相應項目回計算。
鋼筋答籠的鋼筋有主鋼筋、箍筋和加強箍組成,
如圖所示。
鋼筋籠重量=主筋重量十箍筋重量十加強箍重量。
(1)主筋重量=直立鋼筋長(加彎鉤)×根數×單位重量
(2)加強箍箍筋(圓形)=(圓箍中心周長十搭接長度)×根數×單位重量
=〔π×(D-2C-2d1-d)+5d
〕
×根數×單位重量
式中:D—樁直徑
d1—主筋直徑
d—箍筋直徑
C—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說明:一般在主筋內側每隔2.5m加設一道直徑25~30mm的加強箍。
(3)螺旋箍筋=螺旋箍筋長×單位重量
=[(H-2b)×
+2×1.5π(D-2C+d)+2×11.9d+搭接長度]×單位重量
式中:D—樁直徑
d—箍筋直徑
b—螺距
H—鋼筋籠高度
2×1.5π(D-2C+d)是指螺旋箍筋開始與結束的位置應有的水平段,長度不小於一圈半(見03G101-1第40頁)。
說明:如果在鋼筋籠四側主筋上每隔5m設置一個Ф20mm耳環作定位墊塊之用時,應計算耳環的鋼筋重量。
2. 樁基鋼筋籠的主筋間距怎麼算如直徑是500公分,主筋直徑是16螺紋鋼,根數10顆,怎麼算出間距
1、精確計算,保護抄層厚度按35mm 計;
2、鋼筋位置有效直徑為430mm,
3、周長計算0.43×3.14=1.35m ;
4、10根鋼筋共11個空;
5、1.35÷11≈0.1227m 。既每根鋼筋中心間距大約12.27cm (公分)。
3. 鋼筋籠的直徑怎麼算
灌注樁鋼筋籠的包外直徑=樁身直徑-100;
箍筋算量時的計算直徑=樁身直徑-回100-箍筋直徑;
內加強答環的包外直徑=樁身直徑-100-箍筋直徑×2-縱筋直徑×2;
內加強環算量時的直徑=樁身直徑-100-箍筋直徑×2-縱筋直徑×2-加強環鋼筋直徑。
4. 孔樁鋼筋籠直徑應該是多少
鋼筋籠的來主筋保護層至少得自50mm,一般是保證主筋的保護層厚度的。50mm的保護層,箍筋一般最多也就是12、14的直徑,也能保護箍筋了。
製作:鋼筋籠整節製作,主筋接頭採用閃光對焊,主筋與箍筋梅花點焊固定,對鋼筋長度大於18mm時宜分階段製作,在樁孔口接頭,接頭按規范要求錯開焊接,同時內設Φ16加強內環,(樁徑≥1400mm時),焊接等邊三角形內撐確保吊裝時不變形。
鋼筋籠安裝:配備起重機械或採用三角架安放鋼筋籠,將鋼筋籠吊至孔口並在孔口固定,在鋼筋外側對稱方向設砼墊塊,以確保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砼保護層厚度控制在50mm,鋼筋籠主筋的保護層允許偏差±10 mm.
5. 樁基鋼筋籠的主筋間距怎麼算如直徑是150厘米,主筋直徑是25厘米,怎麼算出間距
主筋中心圈的直徑=1500-2﹙50+箍筋直徑+主筋直徑/2﹚,則其周長=3.14×主版筋中心圈的直徑權。周長÷42=主筋間距(mm)。
鋼筋籠:
鋼筋籠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縱向鋼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高但抗拉強度是很低。對樁身混凝土起到約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
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築施工時,根據要求可能要求基礎進行打樁,方法是用利用機器沖孔和水磨鑽孔,並且孔深達到設計要求,然後向樁孔下放鋼筋籠,再插入導管進行混凝土澆注。
另外,當混凝土結構物為柱狀或者條狀構件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構件接觸空氣的面底下配置鋼筋。如果這個構件是獨立的,我們把這個構件周邊設置的鋼筋預先製作好,這個就是鋼筋籠。通常我們把鑽孔灌注樁、挖孔樁、立柱等預先製作的鋼筋結構叫鋼筋籠。
6. 鋼筋籠直徑如何定義
1、螺旋箍筋計算方法:在圓柱形構件(如圖形柱、管柱、灌注樁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圓周表面纏繞,其每米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可按下式計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 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a=√(p^2+4D^2)/4 ;√ 表示根號
l——每1m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
p——螺距(㎜);
л——圓周率,取3.1416;
D——螺旋線的纏繞直徑;採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離加上一個箍筋直徑(㎜)。
公式中括弧內最後一項5/256(e^2)^3數值很小,一般在計算時略去。
2、螺旋箍筋簡易計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長度亦可按以下簡化公式計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徑;
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方法二,對於箍筋間距要求不大嚴格的構件,或當p與D的比值較小 (p/d<0.5)時,箍筋長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計算:
l=n√p^2+(лD)^2
式中 n——螺旋圈數;
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識。
7. 鋼筋籠的直徑怎麼計算
樁的直徑減去保護層的距離 就是鋼筋籠的直徑
8. 鋼筋籠主筋16根,直徑1.45米,主筋間距怎麼算
3.14乘以直徑,在除以根數,在減去鋼筋直徑,這樣對不
9. 樁基鋼筋籠直徑怎麼算,樁基鋼筋籠直徑怎麼算知識
樁基鋼筋籠的直徑,是個不太嚴格的說法
一般是指樁徑-2倍保護層厚度,而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又是指主筋的保護層,所以鋼筋籠的直徑就是主筋外側的直徑。
10. 樁基鋼筋籠的計算公式
樁基鋼筋籠螺旋筋長度計算:樁身直徑減去保護層乘上3.14就是一個圓箍周長,把周長作為直角三角形的底邊,箍筋間距長作為高邊,用勾股弦定理求出斜邊長就是一個間距的鋼筋長。數數一共幾個間距加1,相乘就得到總長。
先確定鋼筋籠直徑,孔徑減去2倍保護層厚度=筋籠直徑
簡單算:
單圈長度(每圈周長加10CM)×圈數。
總圈數=(總鋼筋籠長度-加密區)/間距+(加密區)/間距
精細算:
間距跟周長形成的鋪面的斜長; 間距平方+長度平方,然後開根號
總圈數=(總鋼筋籠長度-加密區)/間距+(加密區)/間距
注意事項
1.減少沉渣厚度:沉渣過厚尤其塊狀粘土,在和混凝土一起上升的過程中,非常容易使鋼筋籠上浮。當鑽進到設計孔深時,應沖孔1小時左右,並把鑽頭上攜帶的粘土塊、孔底殘留的粘土塊攪碎,清干凈。
2.混凝土一定要攪拌好:當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或和易性差時鋼筋籠易上浮,應嚴格控制混凝土配製、坍落度,堅決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
3.導管埋深的影響:混凝土灌注快到鋼筋籠底部時,盡量減小埋深,減小對鋼筋籠的沖力(有人認為導管埋深離導管越遠對鋼筋籠的沖力越小,但在實踐施工中發現埋深越小籠子越不容易上浮)。
4.盡可能減少澆注時間:減少灌注時間,掙取在最短的時間灌注完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表面形成硬殼帶動鋼筋籠上浮。
5.當灌注到鋼筋籠底部時,應緩慢放料:緩慢放料減少對鋼筋籠的沖力,直到埋住鋼筋籠並且導管口也在鋼筋籠內時才可加大放料速度。
6.應考慮運輸距離、氣溫影響:在夏季或運輸過程中時間較長時,應加混凝土緩凝劑,氣溫高、運距遠,混凝土容易初凝,以至於在灌注時出現混凝土極易抱裹導管,提導管時帶動籠子上浮,遇這種情況應經常活動導管,加快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