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斷後標距怎麼測量
鋼筋的伸長率我們一般只檢測標距伸長率,鋼筋的標距為5倍的鋼筋直徑,現在我們國產的鋼筋版直徑都為五權的倍數,較為簡單的方法是:在鋼筋樣品上用標距打點機在除了夾頭的全長范圍內每間隔1cm打點一個,待拉斷後根據鋼筋的拉前標距點數找出范圍,用游標卡尺量測距離(精確到0.25mm),斷後標距減去斷前標距長度除以斷前標距就是伸長率。
2. 螺紋鋼鋼筋的斷後總伸長率怎麼算
拉伸後長度減去拉伸前長度除以拉伸前長度乘以100%。
3. 鋼筋的斷後標距怎麼算
比如標距取10d時,就用打點機在鋼筋上打11個點(10個間隔),第一個點和最後一個點的距離稱內為原始標距,同樣拉容斷後這兩個點的距離稱為斷後標距,如果鋼筋沒有在這個范圍內斷裂,原則上應該作廢,不過測出的屈服點和抗拉強度還是可以利用的,只不過不能測量伸長率了。
HPB235的原始標距同上面講的,自己去理解吧,操作方法一樣
4. 鋼筋伸長率實驗時,試件標距長度如何確定,試件拉斷後標距如何量取
公式:{[100%-10%+(10%-20%)相鄰值-回油值]-[理論伸長值]}/理論伸長值≤±6%
註:100%為 總張拉伸長值,10%為(0-10%)初應力伸長值,在給力(10%-20%)之間有個伸長的差值 即為相鄰值,回油值 即 去掉千斤頂之後鋼絞線有一定的回縮之長度。簡單點說就是:張拉伸長率=(實測總伸長-理論伸長量)/理論總伸長。
(4)鋼筋標距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鋼筋拉斷後,其塑性變形並不是在鋼筋長度范圍內均勻分布的,而是越靠近斷口變形越大,離斷口越遠變形越小,但,這種變形不是單端存在,是在斷口兩端對稱分布的,因此原始標距越大,計算的斷後伸長率越小,反之,原始標距越小,計算的斷後伸長率越大。
拉力試驗機的示值誤差應不大於±1%。將試件垂直夾持在試驗機的鉗口中。標距線應露出鉗口。且試件的軸線應與鉗口的中心重合。拉伸速度:軟態試件不大於300mm/min;硬態試件不大於100mm/min。
載入速度必須均勻平穩無沖擊。試件托斷後,記錄最大負倚,取三位有效數。將試件的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3]
5. 關於鋼筋原始標距的問題
國際上通常採用抄5d作原始標距,因為這樣省材,但原始標距不應小於15mm,這時可採用10d作原始標距。
如果原始標距的計算值與其標記值之差小於10% 原始標距,可將原始標距的計算值按
GB /T 8170修約至最接近5 mm 的倍數。
例如6.5的鋼筋,就取35mm作原始標距。
具體規定可參見GB/T228.1-2010。
拓展資料: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6. 鋼筋原始標距是怎樣算的
是用來測定鋼筋伸長率的,不用計算鋼筋原始標距,要進行原始標距的標記和測量.試樣夾具之間版的最小自由長度按不權同鋼筋分別為350\400\500.
在試樣自由長度范圍內,均勻劃分為10mm或5mm的等間距標記,標記的劃分和測量應符合GB/T228的有關要求。
7. 請問,鋼筋最大力下總伸長率怎麼算在線等,急急急!!!
總伸長率=伸長量/原長=(L2-L1)/L1,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不小於10.0% 。
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版α不得小於45度;鋼筋相權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7)鋼筋標距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兼作伸長率試驗的試件,心在試件中央標出標距長度(如200mm)。標距線應細而清晰。標距長度的誤差:硬線為±0.20mm;軟線為±0.50mm。
將試件的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
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8. 鋼筋抗拉試驗的標距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鋼筋總截面面積與正截面的有效面積(寬*有效高度)的比值,叫做配筋率
當要計算最大配筋率時,需按強度設計值換算到非預應力鋼筋的面積,然後用此面積與非預應力鋼筋的面積之和,計算配筋率,並不應超過2.5%
9. 假如我是25的帶肋鋼筋,斷後標距怎麼算
gb/t228.1中的第一頁3.1.2,其中S。為原始橫截面積
10. 鋼筋的斷後標距准確至±0.25mm,具體是怎麼修約的
鋼筋斷後標距修約到±0.25mm,斷後伸長率計算修約到0.5%。科技工作中測定和計算得到的各種數值,除另有規定者外,修約時應按照國家標准文件《數值修約規則》進行。
50mm,斷後標距測量的數值為62.29mm,在舊時,斷後標距准確至+-0.25mm.故常記為62.25mm。斷後伸長率:(62.25-50)/50*100%=24.5%。
若沒有修約記為62.29mm,:(62.29-50)/50*100%=24.58%按斷後伸長率要求的修約規格,最終的數值也為24.5%。
HPB235(一級鋼)屈服點>235兆帕 抗拉強度>410兆帕 伸長率>23%
HRB335(二級螺紋)屈服點>335兆帕 抗拉強度>490兆帕 伸長率>16%
HRB400(三級螺紋)屈服點>400兆帕 抗拉強度>570兆帕 伸長率>14%
HRB500(四級螺紋)屈服點>500兆帕 抗拉強度>530兆帕 伸長率>12%
(10)鋼筋標距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使用以下「進舍規則」進行修約:
1、擬舍棄數字的最左一位數字小於5時則捨去,即保留的各位數字不變。
2、擬舍棄數字的最左一位數字大於5;或等於5,而其後跟有並非全部為0的數字時則進一即保留的末位數字加1。(指定「修約間隔」明確時,以指定位數為准。)
3、擬舍棄數字的最左一位數字等於5,而右面無數字或皆為0時,若所保留的末位數字為奇數則進一,為偶數(包含0)則舍棄。
4、負數修約時,取絕對值按照上述1~3規定進行修約,再加上負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