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個板的鋼筋怎麼計算 在線等急
你所說的怎麼計算是指計算什麼,你說的詳細點。或者你私信我也可以。
B. 請問板的鋼筋怎麼計算了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回筋(角部附加放射筋答、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C. 板筋怎麼計算
板筋計算公式:不規則板面積為S 正方形邊長為b,b=根號S 鋼筋間距專為a,鋼筋單向布筋屬根數為n=b/a 鋼筋直徑為d,鋼筋總長度L=b(2n+1)+lm 當鋼筋直徑為ф6-ф10時,板兩端頭鋼筋的增加長度lm按下式計算,簡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
板筋優化
有效的板筋優化不僅可以合理地組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材料潛能,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單機容量增大引發的負面效應。
此外,對比相同容量、同期開發的國內外水電機組可以發現,國內獨立設計的機組較厚重,國外設計的機組(如日立/馬卡古瓦,CE/清江)相對較輕薄。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國外對機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3)板的鋼筋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鋼筋的類型:
1、分布筋:一般用於板內,與板內受力鋼筋垂直。
2、構造鋼筋:因構件在構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裝過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鋼筋。
3、彎起鋼筋:主要在構件端部起著抗剪的作用。
4、拉結鋼筋:是構造上為了滿足連接構件間穩定性需要而增設的鋼筋。
D. 板鋼筋怎麼算量
是施工下料還是預算。施工下料的話,=標注長度+彎鉤長度(板厚減兩個保護層)—彎曲增長值
錨固長度的話,規范、圖集有要求,搭接的話看搭接百分率調整系數。
E. 板的分布鋼筋面積怎麼計算求(是面積)
分布鋼筋是在板面布置的負鋼筋
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內。作用是固定受容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板的分布筋有以下幾種情況:
1、單向板板底面垂直於受力方向的分布鋼筋;
2、雙向板支座負筋的分布鋼筋;
3、單向板支座負筋(包括受力鋼筋和構造鋼筋)的分布鋼筋。
作用:1,澆注混凝土時固定受力鋼筋位置,形成鋼筋網
2,承受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所產生的內力(抵抗與支座負筋平行的溫縮裂縫)
3,承受並分布板上局部荷載產生的內力
4,對四邊支承板,可承受在計算中未計及但實際存在的長跨方向的彎矩。(對四邊支承的單向板而言)
分布鋼筋是一種構造鋼筋,即其數量不通過計算,而是按照設計規范規定選擇的。 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且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50mm, 直徑不宜小於6mm
F.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需要詳細步驟
計算公式:鋼筋長度=板凈跨Ln+伸入左右支座內長度+彎鉤增加長度。(數據帶入即可計算)
具體數據的計算: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6)板的鋼筋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組成
一、模板工程
模板是使混凝土結構和構件按所要求的幾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統包括模板和支架系統兩大部分,此外。尚須適量的緊固連接件。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對模板的要求是保證工程結構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性,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構造簡單,裝拆方便。接縫不得漏漿,經濟。模板工程量大,材料和勞動力消耗多。
正確選擇模板形式、材料及合理組織施工對加速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和降低工程造價具有重要作用。
二、鋼筋工程
鋼筋的種類很多,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鋼筋,按生產加工工藝可分為熱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冷軋帶肋鋼筋、冷軋扭鋼筋、熱處理鋼筋、精軋螺紋鋼筋等。
三、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築搗實和養護等施工過程。各個施工過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除按有關規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外,任一施工過程處理不當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因此,如何在施工過程中控制每一施工環節,是混凝土工程需要研究的課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混凝土外加劑發展很快。
它們的應用改進了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藝。此外,自動化、機械化的發展,纖維混凝土和碳素混凝土的應用,新的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的應用,也大大改變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面貌。
G.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分布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根數=左標注/間距+右標注/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 溫度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2*6.25d(一級鋼筋) 根數=(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間距-1(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減1) 板中開洞:洞口左端長度=凈長-保護層+max(支座寬/2,5d)+6.25d+(板厚-2*保護層)+5d 洞口右端長度:同左端 根數=洞口寬/間距+1 懸挑: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里)=凈長+la+(板厚-2*保護層) +6.25d(一級鋼筋) 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護層)+凈長+(板厚-2*保護層)+5d
H. 請問板的鋼筋怎麼計算了
板筋主要襲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I.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需要詳細步驟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分布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根數=左標注/間距+右標注/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
溫度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2*6.25d(一級鋼筋)
根數=(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間距-1(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減1)
板中開洞:洞口左端長度=凈長-保護層+max(支座寬/2,5d)+6.25d+(板厚-2*保護層)+5d
洞口右端長度:同左端
根數=洞口寬/間距+1
懸挑: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里)=凈長+la+(板厚-2*保護層)
+6.25d(一級鋼筋)
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護層)+凈長+(板厚-2*保護層)+5d
J. 板鋼筋馬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板鋼筋馬凳高度H=板厚度-上下鋼筋保護層厚度-上層兩排鋼筋直徑之和-下層回下排答鋼筋直徑計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