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預算中,鋼筋損耗率應該是多少
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進原材料的總量-料單總量)/料單總量*100%。比如進原材料總量是內100噸(剩餘為0),料容單總量98噸時,則: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 =(100-98)/98×100%=2.04%。
分部鋼筋、鐵件子目中,已包括鋼筋、鐵件的製作、安裝損耗,不得另行計算損耗量。各種鋼筋鐵件損耗率為:現澆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3%,Φ10以上2.5%,Ⅱ、Ⅲ級鋼3%;樁基鋼筋籠2%;砌體內加筋3%;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4.5%,Φ10以上2.5%。
Ⅱ、Ⅲ級鋼3%;預應力鋼絲9%;預應力鋼絲束(鋼絞線)6%;後張預應力鋼筋13%;其他預應力鋼筋6%;鐵件1%。
(1)鋼筋損耗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損耗在定額里的材料分析中就包括了,不用人為去考慮的,在軟體中計算出來的鋼筋用量,當在計價中套用定額後,計價會自動分析出來而計價的。
定額中的材料量是完成規定單位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已經包含了正常的施工損耗和混凝土干縮損耗,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套定額時只要把混凝土設置為商品混凝土就行,不用另加損耗。
B. 定額中鋼筋的損耗包括哪些內容
最新定額里,應該是要x鋼筋總用量的百分之2.5為鋼筋損耗的!
C. 鋼筋的綁扎損耗包括哪些內容
內容:
定額中的鋼筋損耗是理解狀態下(即理論)損耗,回主要製作損耗(即製作過程中答出現的廢料頭),但在實際的鋼筋從下料到綁扎完畢確實出現如你所說的其他損耗,如:鋼筋原料有的是9m,有的是12m等,根據工程的結構不同(即有的可能9m正好能用原料,也有的可能12m正好能用原料)。
當9m正好時,而你現場只有12m的原料就無形中會加大損耗;又如:在搭接長度的問題上,因為有規范的存在,那麼在實際操作中寧可多加2cm也不會縮短,因為如果短了在驗收中就會返工,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損耗;所以實際操作的損耗根據工程結構的不同要做適當調整,可是這種調整卻不能計入定額
D. 定額中鋼筋的損耗包括哪些內容
鋼筋損耗率的來計算方法=(進自原材料的總量-料單總量)/料單總量*100%當進原材料總量是100噸(剩餘為0),料單總量98噸時,則: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 =(100-98)/98×100%=2.04%。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E. 鋼筋損耗:包括哪些內容馬凳筋和墊鐵屬於損耗范圍嗎
馬凳筋作為板的措施鋼筋是必不可少的,從技術和經濟角度來說有時也是舉足輕重的,它既是設計的范疇也是施工范疇更是預算的范疇。一些缺乏實際經驗和感性認識的人往往對其忽略和漏算。馬凳不是個簡單概念,但時至今日沒有具體的理論依據和數據,沒有通用的計算標准和規范,往往是憑經驗和直覺。不過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實際施工,那麼計算馬凳筋就不是件難事。任何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和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都是有害的。
馬凳,它的形狀象凳子故俗稱馬凳,也稱撐筋。用於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當基礎厚度較大時(大於800mm)不宜用馬凳,而是用支架更穩定和牢固。馬凳鋼筋一般圖紙上不注,只有個別設計者設計馬凳,大都由項目工程師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詳細標明其規格、長度和間距,通常馬凳的規格比板受力筋小一個級別,如板筋直徑ф12可用直徑為ф10的鋼筋做馬凳,當然也可與板筋相同。縱向和橫向的間距一般為1米。不過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對待,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ф8,鋼筋剛度較低,需要縮小馬凳之間的距離,如間距為@800*800,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ф6馬凳間距則為@500*500。有的板鋼筋規格較大,如採用直徑ф14,那麼馬凳間距可適當放大。總之馬凳設置的原則是固定牢上層鋼筋網,能承受各種施工活動荷載,確保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在規范規定的范圍內。板厚很小時可不配置馬凳,如小於100MM的板馬凳的高度小於50mm,無法加工,可以用短鋼筋頭或其它材料代替。總而言之,馬凳的設置要符合夠用適度的原則,既能滿足要求又要節約資源。
定額對馬凳的規定
有些地方定額對馬凳筋的計算有明確規定,那麼按定額規則計算,但這個計算結果只能用於預算和結算不能用於施工下料,因為它僅僅是個重量,而不是從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徵來計算,如浙江定額規定:設計無規定時,馬凳的材料應比底板鋼筋降低一個規格,長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計算,每平方米1個,計算鋼筋總量。山西省的定額規定按照1根/m2計算,直徑按照Φ12計算,很顯然它不適用於施工。
F. 鋼筋損耗包括必要的搭接長度么
不包括
鋼筋損耗是指鋼筋在正常施工中截配料合理損耗(不能利用部分)的數量與按設計圖紙計算所得總量的百分比。
G. 一般鋼筋的損耗是多少
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進原材料的總量-料單總量)/料單總量*100%
當進原材料總量是噸(剩餘為0),料單總量98噸時,則: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 =(100-98)/98×100%=2.04%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PS:
各種鋼筋鐵件損耗率為:現澆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3%,Φ10以上2.5%,Ⅱ、Ⅲ級鋼3%;樁基鋼筋籠2%;砌體內加筋3%;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4.5%,Φ10以上2.5%,Ⅱ、Ⅲ級鋼3%;預應力鋼絲9%;預應力鋼絲束(鋼絞線)6%;後張預應力鋼筋13%;其他預應力鋼筋6%;鐵件1%。
以上答案由問問我整理發布,望採納
H. 鋼筋損耗:包括哪些內容
內容:
定額中的鋼筋損耗是理解狀態下(即理論)損耗,主要制內作損耗(即製作過程中出容現的廢料頭),但在實際的鋼筋從下料到綁扎完畢確實出現如你所說的其他損耗,如:鋼筋原料有的是9m,有的是12m等,根據工程的結構不同(即有的可能9m正好能用原料,也有的可能12m正好能用原料)。
當9m正好時,而你現場只有12m的原料就無形中會加大損耗;又如:在搭接長度的問題上,因為有規范的存在,那麼在實際操作中寧可多加2cm也不會縮短,因為如果短了在驗收中就會返工,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損耗;所以實際操作的損耗根據工程結構的不同要做適當調整,可是這種調整卻不能計入定額
I. 鋼筋工程的損耗定額中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尾料算嗎
現場實際使用的鋼筋量,加上損耗、廢料,超出圖紙工程量的部分。除一下專就是損耗率了。
損耗主要控制在屬施工加工和安裝部分。控制好的話可以控制在2%左右,一般的的在2.5-3%左右。
這是考察施工單位成本控制和鋼筋班組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
J. 鋼筋的綁扎損耗包括哪些內容
內容:
定額中的鋼筋損耗是理解狀態下(即理論)損耗,主要製作損耗(即製作過程中出內現的廢料頭)容,但在實際的鋼筋從下料到綁扎完畢確實出現如你所說的其他損耗,如:鋼筋原料有的是9m,有的是12m等,根據工程的結構不同(即有的可能9m正好能用原料,也有的可能12m正好能用原料)。
當9m正好時,而你現場只有12m的原料就無形中會加大損耗;又如:在搭接長度的問題上,因為有規范的存在,那麼在實際操作中寧可多加2cm也不會縮短,因為如果短了在驗收中就會返工,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損耗;所以實際操作的損耗根據工程結構的不同要做適當調整,可是這種調整卻不能計入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