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低合金鋼
低合金鋼由來
中國鋼產量已突破1億噸,鋼材數量不再是主要矛盾,鋼材品種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當前行業的主要任務是努力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站在可持發展的新起點上,把大力開發低合金鋼列入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許多普鋼企業在鋼材品種結構調整和編制科技發展規劃中,已意識到低合金鋼生產是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關鍵,對低合金鋼開發中碰到的種種問題心中無數,一些科技管理幹部覺得「成也低合金鋼,敗也低合金鋼」,迫切要求對低合金鋼有個全面的了解。
按國際標准,把鋼區分為非合金鋼和合金鋼兩大類,非合金鋼是通常叫做碳素鋼的一大鋼類,鋼中除了鐵和碳以外,還含有爐料帶入的少量合金元素Mn、Si、Al,雜質元素P、S及氣體N、H、O等。合金鋼則是為了獲得某種物理、化學或力學特性而有意添加了一定量的合金元素Cr、Ni、Mo、V,並對雜質和有害元素加以控制的另一類鋼。
原則上講,合金鋼分為低合金鋼、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鋼,顧名思義,以含有合金元素的總量來加以區分,總量低於3%稱為低合金鋼,5~10%為中合金鋼,大於10%為高合金鋼。在國內習慣上又將特殊質量的碳素鋼和合金鋼稱為特殊鋼,全國31家特鋼企業專門生產這類鋼,如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碳素彈簧鋼、合金彈簧鋼、軸承鋼、不銹鋼、耐熱鋼、電工鋼,還包括高溫合金、耐蝕合金和精密合金等等。在鋼的分類上,近年雖努力向國際通用標准靠攏,但還有許多不同之處。
① 隨著特鋼向「特」、「精」、「高」發展,向深加工方向延伸,特鋼的領域越來越窄。美國特鋼協會將特鋼定位在工模具鋼、不銹鋼、電工鋼、高溫合金和鎳合金。日本把結構鋼和高強度鋼歸並在特鋼范疇。隨著我國普鋼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工藝進步,特鋼企業的產品領域也在縮小,1999年普鋼廠已生產特鋼產品總量的34%。
② 國外的低合金鋼,實際上是我們所熟悉的低合金高強度鋼,屬於特殊鋼范疇,在美國叫做高強度低合金鋼(HSLA—Steel),俄羅斯及東歐各國稱為低合金建築鋼,日本命名為高張力鋼。而在國內,首先是把低合金鋼劃入了普鋼范圍,概念上的區別導致在產品質量上的差異。在名稱上也幾經變化,如低合金建築鋼、普通低合金鋼、低合金結構鋼,至1994年叫做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94)。到目前為止,從發表的資料文獻來看,低合金鋼的名稱仍然隨著國家、企業和作者而異。
③ 低合金鋼與碳素鋼、低合金鋼與合金鋼之間,明確劃出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在國外,50年代曾給低合金鋼下過定義,總的意思是,凡是合金元素總量在3%以下,屈服強度在275Mpa以上,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耐腐蝕性,以型、帶、板、管等鋼材形狀,在熱軋狀態直接使用的軟鋼的替代品。當然,在技術發展進程中,低合金鋼不論在合金含量、性能水平和交貨狀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我國,低合金鋼是一個更加籠統的鋼類,鋼材品種不僅含有低合金焊接高強度鋼,還包容了低合金沖壓鋼、低合金耐腐蝕鋼、低合金耐磨損鋼、低合金低溫鋼、甚至還納入了低、中碳含量的低合金建築鋼和中、高碳含量的低合金鐵道軌鋼。具有中國特色,但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缺乏與國外統計數據的可比性。
1.2 早期低合金鋼的發展
低合金鋼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1870年,一種碳含量0.64~0.9%和鉻含量0.54~0.68%、抗拉強度685Mpa、彈性極限410Mpa鋼,第一次被採用於工程結構,建造了跨度158.5m的拱形橋梁。但這種鋼不理想也是十分明顯的,需要軋後熱處理,難以機械加工,耐蝕性又不良。隨後的1個多世紀的時間,世界各國不斷探索,大體上可以把低合金鋼區劃為三個不同特徵的發展階段,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20~60年代及60年代以後。前兩個階段姑且合稱為傳統的低合金鋼發展階段,後一階段可以稱為現代低合金鋼發展階段(後面我們稱它為微合金鋼Microalloyed Steel)。
前一時期低合金鋼的重大發展有三個標志:
① 由單一元素合金化向多元素合金化發展
1895年曾採用0.40~0.56%C和3.5%Ni的鋼建造了俄國的「鷹」級驅逐艦,該鋼的加工性比初期的鉻鋼要好得多,屈服強度在355Mpa。20世紀初還用8000多噸含鎳的鋼建造了跨度為448m的橋梁,美中不足的是這種鋼的合金資源有限,成本又高。此後開發了1.25%Si的低合金鋼,建造了橫渡大西洋的船舶和跨度110m的橋梁,俄國利用鐵銅混生礦源,曾開發了0.7~1.1%Cu的低合金鋼用於造船、建橋,這種鋼導電性好,抗腐蝕性優良。
長達30多年的生產和應用經驗的積累,發現多元合金化的低合金鋼綜合性能更佳,經濟上更劃算,開發了二元合金化的Ni-Cr、Cr-Mn、Mn-V低合金鋼,和三元復合合金化的Cr-Mn-V、Cr-Mn-Si、Mn-Cu-P等低合金鋼。用途上也擴大到了鍋爐、容器、建築和鐵塔等方面。20世紀20年代全世界的低合金鋼產量達到200萬噸。
② 賦予低合金鋼的第一特徵:低碳、可焊接
在工程結構廣泛採用焊接技術之後,給低合金鋼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為減小焊接熱影響區硬化和開裂、焊接接頭延性惡化,把低合金鋼的碳含量由0.6%降到0.4%,隨後又降至0.2%,至60年代末再降至0.18%,提出了焊接碳當量的可焊性判據。為了獲得高強度鋼不斷增高的強度需求,出現了兩條發展途徑,一個是提高合金含量,另一個是熱處理手段,各有利弊,至今屈服強度高於600Mpa的鋼仍採用熱處理,E級和F級船板仍規定正火狀態使用,再如鐵路鋼軌仍有合金化軌和全長淬火軌的兩種生產方式。
③ 注意到鋼的冷脆傾向性和時效敏感性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自由」輪在運行中斷裂及許多鍋爐、容器的失效,注意到了鋼冷脆傾向與鋼的粗晶結構和有害元素P、S的含量有關,而鋼的時效傾向是由鋼中N所致,從而採取了降硫、鋁細晶化和控制終軋溫度等優化工藝。為了鋼結構的安全使用和壽命,同時還開發了低溫夏氏V型缺口沖擊、溫度梯度雙重拉伸、零塑性轉折落錘及BDWTT落錘撕裂等試驗方法及制訂了相應的斷裂韌性判據。
20~60年代間,工業發達國家的低合金鋼開發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和現代化。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成熟的低合金鋼鋼種牌號有2000餘個,形成了5大合金成分系列:
(1) 以德國St52鋼為代表的C-Mn鋼系列,日本的SM400、我國的16Mn屬於這類鋼。
(2) 以美國Vanity鋼為代表的Mn-V-(Ti)鋼系列,構成了現代微合金化的先驅。
(3) 美國的含P-Cu鋼系列,代表鋼種有Corten和Mariner鋼,具有良好的耐大氣和海水腐蝕性。
(4) Ni-Cr-Mo-V鋼系列,如美國開發的淬火回火狀態T-1鋼板成功用於壓力容器的建造。
1.3 我國低合金鋼的發展
50年代原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院劉嘉禾為首的一批冶金學專家率先研製成功了16Mn鋼和15MnTi鋼,開創了中國低合金鋼領域,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命名為低合金高強度鋼的第一個標准(YB13—58),列入12個鋼種牌號。1963年易名為低合金結構鋼(YB13—63),納入的鋼種牌號除Mn系列外,包括了結合我國富產資源所開發的V、Ti、Nb及稀土的低合金鋼,並由此派生出了橋梁、造船、容器、汽車大梁、礦用等專用鋼標准。其後修改的YB13—69,改為普通低合金鋼(簡稱普低鋼),強調「普通」的意思在說明生產低合金鋼就像生產普通碳素鋼一樣,不需要特別的生產手段,簡便容易,即可取得1噸頂1.3~1.5噸的經濟效益,此後長達20年難以消除它的負面影響,至今全國行業鋼材品種結構調整時,還往往注意到低合金鋼高附加值的一面,而忽視了低合金鋼的高技術含量一面。1988年升級為國標時(GB—1591—88),回歸到了低合金結構鋼的名稱,1994年頒布的現行標准更名為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94),包括了屈服強度295—460Mpa 5個強度等級和A~E 5個質量等級,新標準的積極意義在於努力向國際規范靠攏。由於我國低合金鋼基礎研究日趨深入和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在北京已連續召開了4屆(1985、1990、1995及2000年)國際低合金高強度鋼會議,無疑這是對中國低合金鋼領域科技進步的肯定。
我國低合金鋼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4個階段:
1957~1969年
是低合金鋼開發的初創階段,第一個低合金鋼16Mn鋼與普碳鋼相比,具有高強度、高韌性、抗沖擊、耐腐蝕等特性,它的開發適應了各行業產品大型化、輕型化的趨勢,採用16Mn鋼所建造的的「東風」萬噸輪,顯示了節省鋼材、節約能源和延長產品壽命的優越性。
1966年召開了全國規模的第一次低合金鋼推廣應用會議,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宏觀指導低合金鋼的發展。當年低合金鋼產量為141萬噸,據不完全統計,研製鋼號達345個,其中有54個鋼號納入了11個有關標准中。
1970~1974年
全力進行了鋼種整頓工作,及時總結了開發中有益的經驗,收集了大量的試驗研究數據,合並和淘汰了一批無法組織批量生產或性能達不到預定指標的鋼號,化費四年時間的鋼種整頓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減少了開發盲目性和無序狀態,完善了富有中國特色的低合金鋼體系。
1975~1983年
我國低合金鋼開發生產和應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多,積重難返,顯示出了與客觀需求的不適應,合金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產品優勢,產品質量明顯低於國外同類同級產品的實物水平,16Mn、20MnSi、U71Mn 3個鋼號占低合金鋼總產量90%以上。
1984~2000年
這是一個中國低合金鋼的轉型期,從「六五」至「九五」期間,基本上實現了4個轉變。
(1) 按國外先進標准生產低合金鋼
(2) 引進國外發展成熟的低合金鋼鋼號
(3) 按國外低合金鋼基礎研究成果,改造我國原有的傳統觀念設計的低合金鋼鋼號
(4) 跟上新型低合金高強度鋼(微合金鋼)的發展趨勢。
我國低合金鋼發展面貌有了極大的變化,大大縮小了與國外低合鋼先進水平的差距。
1.4 現代低合金鋼的重大進展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低合金高強度鋼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以控制軋制技術和微合金化的冶金學為基礎,形成了現代低合金高強度鋼即微合金化鋼的新概念。進入80年代,一個涉及廣泛工業領域和專用材料門類的品種開發,藉助於冶金工藝技術方面的成就達到了頂峰。在鋼的化學成分—工藝—組織—性能的四位一體的關系中,第一次突出了鋼的組織和微觀精細結構的主導地位,也表明低合金鋼的基礎研究已趨於成熟,以前所未有的新的概念進行合金設計。
低合金鋼的現代進展有哪些呢?主要表現有:
(1) 微合金化鋼基礎研究的新成就。
首先,對微合金化元素,尤其是Nb、V、Ti、及Al的溶解一析出行為的研究取得顯著的成果,這些元素的碳化物和氮化物的形成及其數量、尺寸、分布取決於冷卻過程的形變溫度和形變數,而加熱過程中碳、氮化物的存在及其特性表現在回火的二次硬化、正火的晶粒重結晶細化、焊接熱循環作用下晶粒尺寸的控制3個主要方面。
其二、重視含Nb微合金化鋼、Nb-V和Nb-Ti復合微合金鋼的開發,據統計幾乎佔有近20年來新開發微合金化鋼全部牌號的75%和微合金化鋼總產量的60%。近幾年注意到了微量Ti(≤0.015%)十分有益的作用,Ti的微處理不僅改變鋼中硫化物的形態,而且TiO2或Ti2O3成為奧氏體晶內鐵素體晶粒生核的質點,Nb-Ti復合微合金化構成超深沖汽車板IF鋼的冶金基礎,還顯著改善了Nb鋼連鑄的裂紋敏感性。
其三,對低碳鋼強化的Hall-Petch關系式進行了系統總結,對加速冷卻原理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人們十分有興趣採用分階段加速冷卻工藝的應用,前期加速冷卻用於抑制鐵素體轉變,後期加速冷卻目的在於控制中、低溫產物的晶粒尺寸和精細結構的組成,從而達到在較寬范圍內調整鋼的強度和強度/韌性匹配。
350MPa級高強度鋼:微合金化+熱機械處理,機制為晶粒細化+析出強度。
500MPa級高強度鋼:鐵素鐵+貝氏體、馬氏體,強化機制為晶粒細化、並晶界強化和位錯強化。
700MPa級高強度鋼:淬火回火組織,機制為相變強化+析出強化。
(2) 工藝技術的進步
頂底復吹轉爐冶煉,鋼的碳含量可控制在0.02~0.03%,精煉的應用可生產出碳含量在0.002~0.003%,雜質含量達到<0.001%S、<0.003%P、<0.003%N,2~3ppm〔0〕和<1ppm〔H〕的潔凈鋼。
連鑄的成功經驗是低的過熱度、緩流澆注和適宜的二次冷卻,採用低頻率、高質量的電磁攪拌,可以得到均勻的等軸的凝固區。
在再結晶控軋的基礎上,應變誘導相變和析出的非再結晶控軋,以及(g+a)兩相區形變,已成為目前控軋厚鋼板生產主要方向。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和薄帶連鑄工藝的實用化,使低合金鋼生產進入了又一個新境界。
(3) 低合金鋼合金設計新觀點
首先是鋼的低碳化和超低碳趨勢,例如60年代X60級管線鋼碳含量為0.19%,70年代為0.10%,80年即使 X70和X80級管線鋼碳含量降至0.03%以下。
根據微合金化元素在鋼中的基本作用和次生作用,提出了「奧氏體調節」的概念,有意識地控制加入微合金化元素,使鋼適於一定的熱機械處理工藝,以發展新的性能更好的鋼種。
傳統控制軋制的合金設計:微合金化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再結晶停止溫度,利用非再結晶區的形變誘導相變和析出,Nb是最理想的微合金化元素。
再結晶控制軋制的合金設計:它的目的是盡量降低再結晶停止溫度,並形成阻礙晶粒粗化的系統。其中一種辦法是以TiN為晶粒粗化阻止劑,以V(CN)作為鐵素體強化。另一種方案是Nb-Mo的微合金化,具有較寬闊的可以加工的窗口。這種工藝特別適合於不能進行低溫軋制的低功率的老舊軋機生產。
『貳』 寶寶餐具不銹鋼材質304跟316L哪個安全有什麼區別呢
316L不銹鋼材質更安全。304和316不銹鋼都是食品級不銹鋼,都是具備一定的安全性能,但是316不銹鋼的耐腐蝕性和耐高溫均優於304不銹鋼。
兩者的區別分別為:
1、市場的應用范圍不一樣
304不銹鋼的價格比較低,通常用於日常生活中,水壺,筷子等等。而316不銹鋼的價格偏高,雖然會有部分用於日常生活,但大部分還是用於醫療或者重工業設備中。
2、二者的金屬成分不同
304不銹鋼對應的中國元素是0Cr18Ni9;316不銹鋼對應的中國元素是0Cr17Ni12Mo2。304不銹鋼平均含鎳9%,而316不銹鋼平均含鎳(Ni)12%。而鎳在金屬材料中可以提高高溫耐用性、提高機械性能、提高抗氧化性。
此外,316不銹鋼還含有304材質沒有的鉬(Mo)進一步增強了316不銹鋼的抗腐蝕性能,所以,材料的含鎳(Ni)和含鉬(Mo)的多少,就直接影響到該材料的綜合性能。
3、性能表現不同
304不銹鋼不能通過熱處理來強化,不能像碳鋼一樣進行淬火,沒有磁性。而316不銹鋼的耐酸鹼、耐高溫的能力要比304強,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且316不銹鋼基本上不存在熱脹冷縮的現象,這一顯著點對精密零件極其重要。
(2)鋼材低票價跟足票價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1、忌貯存過酸、過鹼的食物。不銹鋼餐具不宜盛鹽、醬油、菜湯等,也不宜盛放酸性果汁。因為這些食物中的電解質能與餐具中的金屬元素起復雜的「電化學反應」,使其中元素過量溶解釋出。
2、忌煮煎中草葯。因為中草葯成分復雜,大都含有多種生物鹼、有機酸。在加熱時,很易與不銹鋼中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使葯效下降,甚至可能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物質。
『叄』 便宜貨架和貴的貨架有什麼區別
差距還是很大的,用料,規格,做工,厚度,前處理,噴塗等等都是有很大區別的。
質量好的看圖吧
承重方面:看你需求,因為根據承重不同,貨架分為輕型貨架,中型貨架,重型貨架。不同的規格有不同的設計,規格。這個承重是指的標准四層貨架每一層都能承受的重量。輕型貨架一般承重100-180公斤左右,中型貨架一般承重200-350公斤左右,重型貨架一般承重500公斤以上了。承重越高,質量要求也越高,質量當然越好,不過你就放點輕東西,購買承重500公斤的貨架那有點浪費的。如果追求質量,最高選到中型貨架就行了,畢竟現在輕型貨架市場太亂,太雜,尤其是網上,都敢標,但是質量估計放三十公斤上去都會倒塌。而大廠的品牌貨架在自己標的承重上還有安全系數,有的是1.2,有的是1.3,個別大品牌是1.6還高一些,也就是承重超過標稱的重量1.6倍,短期內不會有安全危險。長期可能會造成一些變形但是保證不倒塌造成事故。目前我知道的可能北方只有海格里斯品牌能達到這樣標准,南方有三四家達到這個標准了。
設計方面:目前國內市場設計標准特別亂,很多廠家把輕型貨架的C型鋼蝴蝶孔貨架方大一下弄成了中型貨架甚至重型貨架,完全不看安全系數。當然也有個別大廠,大品牌,把傳統重型甚至超重型(承重一噸起)貨架的設計標准用到重型貨架和中型貨架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格里斯的中型貨架,用的就是U型鋼立柱和鷹嘴卡,加大加粗的安全銷。這么說吧,U型鋼和C型鋼,同樣厚度高度的情況下,U型鋼立柱用鋼量是C形鋼立柱的差不多1.3倍到1.5倍,結構安全是兩倍多。除了立柱,在橫撐斜撐上,海格里斯的中型貨架採用的也是跟超重型貨架上一樣的10個粗細加強不銹鋼螺絲固定,而不是大部分廠商用的焊接方式,牢固程度上多了三四倍還強,個別廠商橫斜撐焊接就一邊點一下,兩個小焊點糊弄事,用手用力一掰都能弄下來。
規格方面:主要看各種部件的用料厚度(沒上油漆前的純鋼料,很多廠家用上漆後的厚度糊弄人),質量好的立柱一般0.4起的輕型貨架,0.6起的中型貨架,這都是最低最低標准,其實理論上輕型貨架都應該0.6起,中型貨架是0.8起。其他各部分材料厚度也要注意。當然立柱是貨架承重最關鍵的部位,要主要考慮,厚度要和設計結構一起考慮,U型鋼結構好,一般0.8毫米厚度的規格,比C形鋼1.0甚至1.2的實際承重都高,當然重量也更沉,所以很多貨架廠家都採用C形鋼的立柱,省剛才,好加工,還顯得厚度大,成本能剩下三分之一還多。另,噴漆後的厚度也要注意,0.8毫米厚度的板材噴漆後厚度大概1.2,很多廠家噴漆後的厚度糊弄人,噴漆後是0.8毫米,其實0.5就不錯了,而且還肯定不是好的噴漆。
工藝方面:這方面其實能說的不多,大廠家工藝好,質量把控嚴格一些。能說的是兩個,一個是脫脂除銹,一個是一次成型。大廠家,或者質量嚴格廠家,脫脂除銹是用專用的池子來操作的,一排池子,脫脂的池子,除銹池子,酸鹼綜合池子,磷化的池子等好幾步,每一步都是嚴格浸泡四十分鍾後看效果,效果滿意就近清水池子漂洗,40分鍾進入下一步,如果效果不滿意還要在進行40分鍾。每一步做完都要清水漂洗40分鍾。所以一套下來幾乎需要一天的時間甚至更多。小工廠,包括現在一些大工廠採用的方法是生產線噴淋,一套下來半小時就搞定了,效果么,估計只有浸泡的三分之一,外表看還湊合,但是很多角落,部件內部根本就處理不到,所以壽命可想而知。我知道的,北方我看到的百餘家工廠,只有河北沃克金屬的海格里斯品牌還在用浸泡的方式這么操作,南方幾百家工廠也只有三家了,以前南方幾十家都是浸泡的,但是現在都改成噴淋了,畢竟時間省十幾分之一,成本降低十分之一。一次成型主要是考驗機械的了,大廠可以購買高檔機械,貨架上七八道不同角度方向的彎一次成型做出來,保證保留材料最好的狀態,小廠只能用普通機械,一次加工一道彎,七八道彎加工七八次,造成金屬過於疲勞,也嚴重影響質量。
最後材料方面:大廠都用的優質冷軋鋼,小廠用雜鋼,甚至不用鋼。這個目前也是同行里,尤其是網上宣傳造假最多的地方了,記得上周跟南京一家大廠的老總網上聊天,他說,很多同行開口閉口用的寶鋼的鋼,但是他那套貨架的價格都不值寶鋼的鋼錢,甚至有的價格都不到鋼價格的一半,難道同行都不想賺錢,都做起了公益事業,用原材料成本價的一半當做成品價格,那一半鋼材價格成本,員工成本,廠房成本等所有成本都老闆自己掏腰包白送? 我跟河北的沃克金屬經理一起吃飯也談起過這件事,他說,他們絕對用的好冷軋鋼,但是他們同樣承重的中型貨架,成本是很多同行一倍還多,有的甚至是兩倍,導致他們在網上銷售業績非常慘淡。我當時還好奇去網上搜了一下,海格里斯中型貨架當時一個規格600多塊錢一套,同行有標299的,他們經理說現在他們網上銷售為了走量,不要利潤也就壓縮在500多,這就是成本價了,但是還沒法更同行競爭,這個現象在貨架行業確實是大問題,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國家有很多堅持質量的廠家,包括我說的南京這家和河北這家,但是他們現在生存都成了問題,為了能活下去,他們主要都是靠出口,因為外國人購買東西是先看質量再看價格的。這兩家目前外貿做的都非常好,尤其是河北沃克,歐洲,美國市場做了很多大項目,中高端。我看的哪款中型貨架,國內銷售國外銷售同樣標准同樣一個庫房同樣一批貨國外就賣的比國內好,而且好得多。記得那個經理當時非常郁悶的說,他現在都在考慮是不是為了滿足國內客戶需求,生產一批滿足國內需求的低質量低價格商品了。而南京哪位老總也說了類似的話,雖然現在有出口支持,這兩家只是有想法,還沒有真的去生產他們也不願意去做的所謂國內質量產品降低成本,但是以後呢?
『肆』 印度鋼材價格暴漲25%,鋼材價格的波動跟什麼有關
根據印度統計局給出的數據顯示,在冬天的時候,鋼材的價格暴漲了25%。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非常的簡單,就是因為鋼材的原材料生產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其實像這樣的事情不只是出現在印度國內,在其他國家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只不過因為印度國內對於價格的管控不是非常的有利,所以才導致價格的暴漲。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鋼材價格的波動跟哪些因素有關。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價格的波動?
這一次價格的波動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傳播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各個行業。在最開始的時候,新冠疫情影響的主要是第三服務行業。但是隨著他的規模不斷的擴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第一和第二行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抓緊時間解決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影響,那麼將會導致印度國內出現嚴重的不穩定現象。所以這一次的鋼材價格暴漲只是一個信號。
『伍』 T10是啥剛,和高碳鋼有啥區別
兩者都是中碳鋼,碳含量不同。
1.1050高碳鋼怎麼樣?
無論什麼鋼材只有品質的優劣,在鋼材所專適用的應屬用范圍之內沒有存在的好壞。只有在很多種鋼號同時適應某類產
2.高碳鋼與碳鋼的區別?
高碳鋼(AISI1055~1095)的含碳量為0.60%~1.03%,含錳量為0.30%~02
3.高碳鋼1060與高碳鋼1050做劍刃哪個硬度更高?
數值越大,含碳量越高,硬度也就越大! 選擇主要取決於劍長和刃厚,硬度應跟尺寸成反比,因為越長韌性越重
3.高碳鋼 T10 和1050 哪個好?
做日本武士刀 T10鋼是T10鋼,一般國內特別是龍泉都拿這個做武士刀。 但是T10和1095是兩種鋼, 細了說T1
4.高碳鋼硬度
硬度高了有什麼好 硬度高了韌性就下降了 硬度54說明兼
5.低碳鋼與中高碳鋼有什麼區別
高碳鋼(AISI1055~1095)的含碳量為0.60%~1.03%,含錳量為0.30%~0.90%
碳鋼燒到1050空冷是什麼結果~~~ 題意不清,碳鋼分低碳、中碳、高碳鋼三種,你指的哪一種?其結果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