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很多人說日本車鐵皮薄,為啥這樣還有那麼多人買
日系車鐵皮薄這是事實,可是同級別車重都差不多。朗逸車重1210公斤,卡羅拉手動低配1265公斤,cvt版本1285公斤,1.2版本1280公斤。軒逸1204公斤,本田思域1243公斤,凌派1275公斤。對比一下大眾並不比本田卡羅拉重,那麼鐵皮薄車重,一定是底盤車架及發動機重。
前幾天看了一個測試,菠蘿低速碰撞的時候,幾乎沒有痕跡,而思域低速碰撞的時候前臉碎了,然後發動機艙就冒白煙。這就是低速碰撞的差距。很多時候小磕小碰的話,大眾車只需要打個蠟就行了。而是日系車動不動就被扣出露出底漆,一不小心就要鈑金,甚至換配件。在這方面卻是相差不少。所以車皮後的還是有用處的。
❷ 日系車真的鐵皮薄嗎儀器實測7台熱銷車告訴你答案
我們所說的鐵皮一般指什麼?
實測日/德/美系車,誰的覆蓋件最薄?
覆蓋件的厚度由什麼決定?
日系車的鐵皮薄,像是箴言一樣在中國車主之間代代相傳。
這個話題驗證真偽不難,難的是接受隱藏在看似合理表象下的真相。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提一個概念:汽車零件材料選擇的原則是在對的地方用對的材料,也就是說,選擇用什麼材料是建立在功能性的基礎上。而目前的汽車產品,金屬材料的使用率超過80%,所以用什麼鐵皮完全要看起到的作用。
如今汽車結構安全都已經是一個「過氣」話題了,更別說鐵皮厚薄論安全的說法了,兩者根本沒有任何的聯系。
鐵皮厚薄的問題確實像流傳的一樣,日系會更薄一些。但鐵皮和安全之間沒有太多聯系。我們更應該從稱身結構優化,高強度的新材料應用,以及科技輔助駕駛層面來綜合考量一台車的安全性。
這樣來看的話,日系鐵皮薄是成立的,而日系不安全就是無稽之談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日系車那麼多缺點為什麼還有人買啊
日系很不好,結果每天7點鍾新聞里他們都是做豐田考斯特陸遜,豐田安全性不好結果美國IIHS,歐洲ENACP,澳洲ANACP,哪怕是中國充值出名的CNACP以及最新的C-IASI里都是日系車安全性有優勢,到底在打誰的臉??
解釋一下下圖
❹ 日系車真的皮薄車輕不安全嗎它的缺點多嗎
日系車與其他幾大車系相比,同級別中多數車型的車皮確實要薄一些,因為一輛車從外面看起來基本上都是車皮,所以薄了以後會給人一種不結實的感覺,就好比一個紙箱和一個鐵箱放在一起,明顯會感覺到紙箱不夠結實,可由於汽車的結構遠比從外面看起來復雜的多,所以安全並不能簡單的通過車皮厚薄來決定。
其實「車皮」對於一輛車來說屬於覆蓋件,主要是用來造型和降低風阻系數,當然還得起到防風的作用,車皮薄感覺不安全是因為看起來整車的強度不夠,而決定一輛車整體強度的是車架,也並不是整體強度越高就越好,必須得有一定的緩沖。
另外車輛的安全系數還可以通過對車輛操控系統和底盤懸掛的調教,電子輔助設備的使用以及氣流風阻的利用等多方面來實現的。鋼材使用的多少只是汽車防碰撞強度的一部分。
都說德系車輛安全系數高,但是我們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其實同級別的車,日系和德系車輛的自重相差並不大。但是不注重操控的日系汽車在駕駛時往往給人發飄的感覺。這也讓我們誤認為日系車皮薄車輕不安全。要知道,沒有不安全的車,只有不安全的人。
❺ 中國的日本車鐵皮薄,不安全對嗎可有人說,全世界的日本車鐵皮都是一樣,薄的,
不是一個鋼材。在中國用的是普通鋼,硬度才700,但在日本賣的是超高強度鋼,硬度達到1800左右,實際硬度差了6-7倍。抗曲什麼的更不用說了。還有,日本車廠在中國做的是鋼材拉伸性實驗,而在日本做的可是抗壓抗曲性實驗。
❻ TNGA架構到底有多保命看了車身用料會讓你大呼超值
對於國內的汽車消費者而言,車輛安全永遠是繞不過去的話題。但要判斷一款車是否足夠安全,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所以大家更願意通過專業的碰撞機構測試去直觀了解一款車的安全性。而國內最具權威性的碰撞測試機構就無疑是中保研(C-IASI)了,它的碰撞標准參考了全球最為嚴苛、最權威的碰撞測試機構——美國IIHS,所以很多人也稱中保研為中國版IIHS。
總結:
TNGA架構對安全的更高追求,使得架構下的車型得到了優異的碰撞安全性能加持,也換來了消費者的高度信任。廣汽豐田TNGA家族在1-7月累計銷量269,644台,同比增長10%,安全成為消費者選擇TNGA車型的強勢理由。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們對安全愈發重視的消費背景下,TNGA帶來的高安全碰撞性能和廣汽豐田的高品質口碑,還會為旗下車型銷量帶來更多增長的可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