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屬測試中的rel指的是什麼
新標准中屈服強度這一術語的含義與舊標准中的屈服點有所不同,前者是泛指上、下屈專服屬強度性能;而後者既是泛指屈服點和上、下屈服點性能,也特指單一屈服狀態的屈服點性能(σs)。因為新標准已將舊標准中的屈服點性能σs歸入為下屈服強度ReL.所以,新標准中不再有與舊標准中的屈服點性能(σs)相對應的性能定義.也就是說新標準定義的下屈服強度ReL包含了σs和σsL兩種性能。
⑵ 什麼是鋼筋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
關於鋼筋的力學性質:
1、屈服強度:是鋼筋開始喪失對變形的抵抗能力,並開始版產生大量塑性權變形時所對應的應力。(屈服強度是作為鋼材抗力的重要指標)
2、抗拉強度:指材料在外力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抗拉性能是鋼材的重要性能)
3、伸長率δ: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件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它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越大,表示鋼材的塑性越好)
總結: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的關系:
屈服強度是結構設計時的取值依據,表示鋼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應力不超過屈服強度。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服比,它反應鋼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伸長率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剛材在使用中,為避免正常受力時在缺陷處產生應力集中脆斷,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長率,可以使缺陷處超過屈服強度時,隨著發生塑性變形。使應力重分布,而避免鋼材提早破壞。同時常溫下將鋼材加工成一定形狀,也要求鋼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長率不能過大,否則會使鋼材在使用中超過允許的變形值。
學材料時剛學過,順便也復習一下,也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⑶ GB150中的Rm Rel Rd Rn Rp0.2是什麼意思
Rm:抗拉強度
Rel:屈服強度
Rd:10萬小時斷裂持久強度(這個D應該是大寫的吧)
Rn:10萬小時蠕變1%的蠕變極限平均
Rp0.2: 0.2%非比例延伸強度(可認為是屈服極限)
⑷ rel和rp0.2區別
沒有區別。根據《鋼材屈服大小的特性》得悔型知,規定非比例延伸率為0.2%時的延伸強度。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慶灶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譽前扮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ReL或Rp0.2),所以rel和rp0.2是同一屈服強度。
⑸ 鋼的屈服度指的是什麼
屈服度又稱屈服強度。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於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1)對於屈服現象明顯的材料,屈服強度就是屈服點的應力(屈服值);
(2)對於屈服現象不明顯的材料,與應力-應變的直線關系的極限偏差達到規定值(通常為0.2%的原始標距)時的應力。通常用作固體材料力學機械性質的評價指標,是材料的實際使用極限。因為在應力超過材料屈服極限後產生頸縮,應變增大,使材料破壞,不能正常使用。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進入屈服階段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應力應變出現微小波動,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ReL或Rp0.2)。
有些鋼材(如高碳鋼)無明顯的屈服現象,通常以發生微量的塑性變形(0.2%)時的應力作為該鋼材的屈服強度,稱為條件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
建築鋼材以 屈服強度 作為設計應力的依據。
所謂屈服,是指達到一定的變形應力之後,金屬開始從彈性狀態非均勻的向彈-塑性狀態過渡,它標志著宏觀塑性變形的開始。
參考資料:
http://ke..com/link?url=Y2bow3-3t3wIKTpq
http://wenku..com/link?url=mrS3CPK7ExRIoI_RugPidHQ6tgrvL8roVOZczo-BoskHmvtzCWGr6wXz-_SMnDE_tIV6C5my0eMNIOviv-hd0cufo_2BSHv4BdV9oLQlx8m
⑹ 鋼材中的rp值是什麼意思
鋼材標准中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Rp:非比例延伸率等於規定的引伸計標距百分率時的應力
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
根據相關標准 GB/T228中規定,應附以下腳注,例如:Rp0.2
標准中提及的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Rp在中的定義是非比例延伸率等於規定的引伸計標距百分率時的應力,Rp0.2即為規定的引伸計標距0.2%時的應力。
是不同於鋼材屈服度的另一種鋼材特性,
說簡單了就是鋼材屈服度表示使鋼材變形的極限,而延伸強度RP表示的是鋼材受力在達到屈服度之前的一種材質延伸度的參數。
⑺ 鋼筋試驗報告中涉及的強度各表示什麼…急求
1、屈服強度:是鋼筋開始喪失對變形的抵抗能力,並開始產生大量塑性變形回時所對應的應力。答(屈服強度是作為鋼材抗力的重要指標)
2、抗拉強度:指材料在外力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抗拉性能是鋼材的重要性能)
3、伸長率δ: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件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它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越大,表示鋼材的塑性越好)
總結: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的關系:
屈服強度是結構設計時的取值依據,表示鋼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應力不超過屈服強度。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服比,它反應鋼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伸長率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剛材在使用中,為避免正常受力時在缺陷處產生應力集中脆斷,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長率,可以使缺陷處超過屈服強度時,隨著發生塑性變形。使應力重分布,而避免鋼材提早破壞。同時常溫下將鋼材加工成一定形狀,也要求鋼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長率不能過大,否則會使鋼材在使用中超過允許的變形值。
⑻ 鋼材的力學性能Rm和ReL是什麼值
Rm是屈服強度,ReL是抗拉強度。
鋼材的力學性能多指鋼筋力學性能。
1、鋼筋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規定:HRB335,公稱直徑6-25mm,335Mpa。
2、鋼筋在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δgt不小於2.5%。供方如能保證,可不作檢驗。
3、根據需方要求,可供應滿足下列條件的鋼筋:
4、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點之比不小於1.25;
5、鋼筋實測屈服點與上表規定的最小屈服點之比不大於1.30。
由於鋼筋常常需彎曲成型以後使用,已經產生了塑性變形,如果材性變脆,結構就不能承受使鋼筋再產生塑性變形的外加荷載(如地震),所以國內外都將反彎試驗作為一項重要技術要求列入鋼筋標准,同時對鋼的氮含量予以限制(不超過0.012%)。
(8)鋼材中rel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金屬力學性能
1、材料在損壞之前沒有發生塑性變形的一種特性,與韌性和塑性相反。脆性材料沒有屈服點,有斷裂強度和極限強度。鑄鐵、陶瓷、混凝土及石頭都是脆性材料。與其他許多工程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拉伸方面的性能較弱,對脆性材料通常採用壓縮試驗進行評定。
2、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或斷裂的能力.同時,它也可以定義為比例極限、屈服強度、斷裂強度或極限強度。沒有一個確切的單一參數能夠准確定義這個特性。因為金屬的行為隨著應力種類的變化和它應用形式的變化而變化。強度是一個很常用的術語。
3、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塑性變形發生在金屬材料承受的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並且載荷去除之後,此時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載荷時的變形.
4、金屬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體壓入的能力。
5、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而不被破壞的能力.
韌性是指金屬材料在拉應力的作用下,在發生斷裂前有一定塑性變形的特性。金、鋁、銅是韌性材料,容易被拉成導線。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力學性能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鋼筋
⑼ 表示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的符號是
根據最新國家標准規定,表示金屬材料強度的符號是R。 表示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的符號是ReH和ReL,其中,eH、eL分別為R的下角標,分別表示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對於沒有明顯屈服現象的材料則用試樣產生0.2%非比例伸長率的應力值為該材料的條件屈服強度,符號為Rp0.2。其中p0.2同樣為下角標。至於原來的屈服強度符號符號δs,國家標准已經不採用,即已經被淘汰。 所以,表示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的符號是有ReH、ReL和Rp0.2。
⑽ 什麼是鋼材的技術性質
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鋼材的技術性質——力學性能
1.抗拉性能
抗拉性能是鋼材最主要的技術性能,通過拉伸試驗可以測得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這些是鋼材的重要技術性能指標。
低碳鋼的抗拉性能可用受拉時的應力一應變圖來闡明。
低碳鋼從受拉到拉斷,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
(1)彈性階段
oa為彈性階段。在oa范圍內,隨著荷載的增加,應力和應變成比例增加。如卸去荷載,則恢復原狀,這種性質稱為彈性。oa是一直線,在此范圍內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a點所對應的應力稱為彈性極限,用σP表示。在這一范圍內,應力與應變的比值為一常量,稱為彈性模量,用E表示,即 。彈性模量反映了鋼材的剛度。是鋼材在受力條件下計算結構變形的重要指標。碳素結構鋼Q235的彈性模量E=(2.0~2.1)×105MPa,彈性極限σP=(180~200)MPa。
(2)屈服階段
ab為屈服階段。在ab曲線范圍內,應力與應變不能成比例變化。應力超過σP後,即開始產生塑性變形。應力到達Reh之後,變形急劇增加,應力則在不大的范圍內波動,直到b點止。Reh點是上屈服強度,ReL點是下屈服強度,ReL也可稱為屈服極限,當應力到達ReL時,鋼材抵抗外力能力下降,發生「屈服」現象。ReL是屈服階段應力波動的次低值,它表示鋼材在工作狀態允許達到的應力值,即在ReL之前,鋼材不會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故在設計中一般以下屈服強度作為強度取值的依據。碳素結構鋼Q235的ReL應不小於235MPa。
(3)強化階段
bc為強化階段。過b點後,抵抗塑衡遲性變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變形發展速度比較快,隨著應力的提高而增加。對應於最高點C的應力,稱為抗拉強度,用Rm表示, (Fm為c點時荷載,S0為試件受力截面面積)。
抗拉強度不能直接利用,但下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即屈強比ReL/Rm)卻能反映鋼材的安全可靠程度和利用率。屈強比越小,表明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高,材料不易發生危險的脆性斷裂。如果屈強比太小,則利用率低,造成鋼材浪費。碳素結構鋼Q235的Rm應不小於375MPa,屈強比在0.58~0.63之間。
對於在外力作用下屈服告寬現象不明顯的硬鋼類,規定產生殘余變形為0.2%L0時的應力作為屈服強度,用 表示。
(4)頸縮階段
cd為頸縮階段。過C點,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在cd范圍內,應變迅速增加,而應力則反而下降,變形不能再是均勻的。鋼材被拉長,並在變形最大處發生「頸縮」,直至斷裂。
將拉斷的鋼材拼合後,測出標距部分的長度,便可按下式求得其斷後伸長率A:
式中 L0——試件原始標距長度,mm;
Lu——試件拉斷後標距部分的長度,mm。
以A和 分別表示L0=5d0和L0=10d0時的斷後伸長率,d0為試件的原直徑或厚度。對於同一鋼材,A大於 。
伸長率反映了鋼材的塑性大小,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塑性大,鋼質軟,結構塑性變形大,影響使用。塑性小,鋼質硬脆,超載後易斷裂破壞。塑咐友李性良好的鋼材,偶爾超載、產生塑性變形,會使內部應力重新分布,不致由於應力集中而發生脆斷。
2.沖擊韌性
沖擊韌性是指鋼材抵抗沖擊荷載作用的能力。
鋼材的沖擊韌性是用標准試件(中部加工有V型或U型缺口),在擺錘式沖擊試驗機上進行沖擊彎曲試驗後確定,試件缺口處受沖擊破壞後,以缺口底部處單位面積上所消耗的功,即為沖擊韌性指標,用沖擊韌性值ak(J/cm2)表示。ak越大,表示沖斷試件時消耗的功越多,鋼材的沖擊韌性越好。
鋼材進行沖擊試驗,能較全面地反映出材料的品質。鋼材的沖擊韌性對鋼的化學成分、組織狀態、冶煉和軋制質量,以及溫度和時效等都較敏感。
3.耐疲勞性
鋼材在交變荷載反復作用下,在遠小於抗拉強度時發生突然破壞,這種破壞叫疲勞破壞。疲勞破壞的危險應力用疲勞極限或疲勞強度表示。它是指鋼材在交變荷載作用下,於規定的周期基數內不發生斷裂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鋼材耐疲勞強度的大小與內部組織、成分偏析及各種缺陷有關。同時鋼材表面質量、截面變化和受腐蝕程度等都影響其耐疲勞性能。
4.硬度
表示鋼材表面局部體積內,抵抗外物壓入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是衡量鋼材軟硬程度的一個指標。
測定鋼材硬度的方法有布氏法、洛氏法和維氏法。常用的是布氏法和洛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