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我國每年進口多少噸鋼材

我國每年進口多少噸鋼材

發布時間:2023-03-11 23:35:10

鋼材市場出現火爆行情,這是為何

2020年,鋼材市場的走勢受疫情影響,走著「過山車」行情,年初鋼材價格斷崖式下跌,三四季度則迎來了大幅上漲,不斷刷新近幾年高點。但在宏觀環境快速恢復的情況下,我國鋼鐵生產和消費規模都出現了上漲。

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鋼材品種繁多,應用廣泛,是現代工業中應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礎性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橋梁、鐵路、車輛、船舶等工業領域及建築、基建等工程領域。中國鋼材行業市場規模與建築、基建、機械、汽車等領域發展情況高度關聯。

1、鋼材供應情況

過去五年間,中國宏觀經濟持續走強,受中國建築、基建規模大幅增長影響,中國鋼材行業鋼材產能快速擴大。從我國鋼材生產情況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2020年,我國鋼材產量呈波動增長趨勢,七年間我國鋼材生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9%;2020年,我國鋼材產量約13.25億噸,較2019年產量增長了1.2億噸。

4、鋼材市場前景

未來以落實供給側改革為主攻方向,堅持結構調整、堅持創新驅動、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實現調整升級為主線的鋼鐵工業發展主線清晰。具體表現在:壓縮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去產能和去杠桿、提高勞動生產率、推進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和大力發展鋼結構應用幾方面。

綜合來看,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的外部環境未有明顯改善。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呈現疲弱、不均衡的發展趨勢;從國內環境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鋼鐵工業面臨新的變化,全行業在運行中還面臨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困難。

綜合上述分析,全社會對鋼材的需求仍處在上升的階段,鋼鐵工業發展仍面臨歷史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的風險和不確定的因素,要求鋼鐵行業把握時機,積極應對,以求實現最佳的結果。預計2021年我國用鋼需求仍有增長潛力,鋼材出口繼續回升,中國鋼材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且寬幅震盪的走勢。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Ⅱ 全國鋼材產量

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103279萬噸,同比下降3%,上年為增長5.2%;鋼材產量133667萬噸,增長0.6%,增速同比回落7.1個百分點。焦炭產量46446萬噸,下降2.2%,上年為增長0.04%。鐵合金產量3476萬噸,下降4.4%,降幅擴大1.7個百分點。據海關統計,鋼材出口6690萬噸,增長24.6%;進口1427萬噸,下降29.5%。鐵礦砂進口112432萬噸,下降3.9%。
與上月相比,鋼材價格有所下跌。12月份,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綜合指數平均為132.8點,比上月下降4.1點,同比提高11.9點。6mm高線平均價格為4949元/噸,比上月下跌1.7%,同比上漲13.4%;20mm中板平均價格為5073元/噸,比上月下跌3.5%,同比上漲15.9%;1.0mm冷軋薄板平均價格為5557元/噸,比上月下跌4.9%,同比下跌1%。

Ⅲ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2020年1-12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8159.3萬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88億噸、10.53億噸和13.2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4.3%、5.2%和7.7%。

2020年1-12月全國累計進口鋼材2023.3萬噸,同比增長64.4%,均價831.6美元/噸。而同期全國累計出口鋼材5367.1萬噸,同比下降16.5%,均價847.2美元/噸。

全球鋼鐵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鋼鐵產量達到18.78億噸,比2019年增長0.48%。其中,中國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1.52%,佔比達到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印度,產量為1.0億噸,同比下降9.96%,佔全球鋼鐵總產量的5.34%;日本居第三位,產量為0.83億噸,同比下降16.16%,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43%。

Ⅳ 為什麼中國的鋼材產量世界第一,特種鋼材仍依賴進口

中國是鋼鐵大國,但不是鋼鐵強國。中國鋼鐵年產量全球第一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中、低級鋼材;合金鋼、特種鋼技術不過關;只能大量依賴進口。

例如日本的鋼材,有很多是國內沒有能力生產的,比如高精度模具鋼,只要你想製造高精度模具,就只有買他們的鋼材。我們已經是鋼產量第一大國,每年也依然要從日本進口大約200萬噸各類鋼材——而我們進口的基本上全是我們自己無法生產的特種鋼材。

全是那些噸鋼利潤達到粗鋼的幾百甚至幾千倍的品種。近些年國內上了很多特種鋼生產線,新聞上大肆宣傳終於實現國產化雲雲,但是很少有新聞里詳細說,這些生產線基本上都是合資的。

比如車用鋼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鐵的技術。中國出原料、資金、人力還要承受污染,卻只拿了一個小頭。

(4)我國每年進口多少噸鋼材擴展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特鋼行業的話語權主要體現在對國際主要特鋼產品的定價權上。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的巨大「落差」充分證明,若要擺脫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我國特鋼產業必須延伸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就中高端量大面廣的特鋼品種來看,軸承鋼和結構鋼與市場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場前景的兩大特鋼長材。特鋼深加工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是高端特鋼產品的發展趨勢之一。例如,特鋼板帶、特鋼棒線材、特鋼管材以及工模具鋼、高速鋼等都具備深加工的潛力。

Ⅳ 鋼材進口增加出口減少說明什麼

鋼材出口量減少出口額上升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鋼材累計出口4099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28.0%;累計出口金額19194689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12.3%。其中,今年1-6月,我國鋼鐵棒材累計出口972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59.1%;累計出口金額3192724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33.7%。今年1-6月份,我國角鋼及型鋼累計出口201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25.8%;累計出口金額739187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6.4%。今年1-6月份,我國鋼鐵板材累計出口數量2285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3.0%;累計出口金額10461779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4.9%。今年1-6月份,我國鋼鐵線材累計出口105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減少7.3%;累計出口金額653528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8.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6月,我國鋼材累計進口680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5.3%;累計進口金額5040811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20.5%。今年1-6月,我國鋼鐵棒材累計進口63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9.0%;累計進口金額590168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2.3%。今年1-6月份,我國角鋼及型鋼累計進口21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1.1%;累計進口金額112595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7.9%。今年1-6月份,我國鋼鐵板材累計進口566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0%;累計進口金額3485250萬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24.2%。

多因素影響鋼鐵出口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國有企業出口鋼鐵581.9億元,同比上升20.4%,出口量達1446萬噸,同比下降26%;私營企業出口鋼鐵企業538億元,同比下降0.15%,出口量達1170萬噸,同比下降40.1%。我國鋼鐵出口最多的地區為韓國,出口量達645.9萬噸,同比下降6.5%,出口額達265.8億元,同比增長47.5%,佔中國出口鋼鐵總額的35.4%;其次是越南;再次為菲律賓。」卓創資訊分析師胡雪飛表示。

胡雪飛認為,今年以來疲弱的市場投資和中國房地產市場嚴控使全球鋼鐵需求並不樂觀,鋼鐵市場總體呈現弱勢下行的趨勢。但是中國國內的鋼價在今年卻再次攀升至新高,價格增長後國內鋼材的優勢不再,出口的份額減少了,但是因為價格高漲,出口金額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當前隨著我國徹底出清『地條鋼』等落後產能,我國鋼鐵去產能效果明顯。再者,2017年上半年我國鋼鐵行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遭受10起貿易摩擦案件,影響了出口。」胡雪飛表示。

蘭格鋼鐵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由於國內鋼價持續高位運行,鋼材出口價位優勢減弱,且國內利潤可觀,企業出口鋼材的積極性下降,導致中國鋼材出口量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震盪回落。目前,中國國內的鋼材社會庫存和鋼廠庫存都處於低位,說明國內鋼鐵生產企業需求較好、出貨順暢。

Ⅵ 只是中國鋼鐵漲跌的主要原因

鋼鐵又熱:間歇發作終於理性回歸:

鋼鐵漲跌辨思錄

新華網上海7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榮)中國鋼鐵業自從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那次從暴熱到暴跌的突變後,似乎元氣始終沒有恢復。也是從那之後,鋼鐵業似乎就進入一個怪圈:以長時期低迷為背景,一有「風吹草動」,鋼價就會短期暴漲,然後就進入新一輪低迷。這樣的鋼價漲跌起伏,呈間歇性發作,近七八年裡有好幾次。

最新的這一次「鋼價風波」是這個循環的又一次間歇性發作,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出現的第一次「鋼價漲跌起伏」,其成因以及價格逐漸理性回歸發人深思。

辨思之一:在WTO規則下的貿易政策,成為一種新的市場調控力量。

在2001年下半年,中國鋼價在持續低迷後進入「谷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大量進口鋼材低價沖擊中國市場,對國內鋼鐵企業造成了相應的損害。為此,中國有關政府部門應國內相關企業的申請,及時對部分進口冷軋板卷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去年第一季度,美國決定對進口鋼材徵收特別關稅,挑起了全球的一場鋼鐵貿易戰。在WTO規則之下,中國為保護國內產業及企業的利益,與其它一些產鋼大國一樣,也實施了臨時及最終保障措施。國內鋼價開始恢復性回升。

華東鋼材市場信息分析部主任陶永根說,此次鋼價回升很快就進入過度上漲階段。多種因素共同推高鋼價,最後鋼價溢出理性上升范圍。

業界人士認為,此次國家貿易政策的靈活實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因家電業鋼鐵原料供應及成本上升問題,國家及時將與家電業相關的部分鋼材品種從保障措施中排除;因電工鋼供應緊張,國家又擴大了保障措施中的電工鋼配額數量;對部分進口冷軋板卷的反傾銷調查結果公布,傾銷行為存在,但鑒於市場特殊情況,暫緩實行反傾銷措施。凡此種種,都對此輪「鋼價波動」的理性回歸起到應有作用。緩解了確實存在的市場供需矛盾,減少了市場上投機炒作可資利用的「題材」,也降低了鋼鐵企業對政府保護的依賴度和「急功近利」的預期。

辨思之二:鋼材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總量控制不搞「一刀切」。

自從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以來,我國已經連續6年處於這個「世界第一」的地位,去年年產鋼已達到1.8億噸,鋼材產量達1.9億噸。我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鋼材需求國,每年鋼材需求量近2億噸左右。我國還是世界第一鋼材進口國,每年從國際市場進口各類鋼材近2500萬噸。

這「三個第一」放在一起,就看出了問題。在國內產鋼量與需求量大致相當的情況下,尚且還能容得下這么大的一個鋼材進口空間,一方面說明我國鋼材市場總體供大於求的格局是客觀存在的;同時我國鋼材供求格局中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問題,即有些品種過剩,有些品種緊缺。

這個結構性問題由來已久,但近年來這一問題進一步突顯出來,原因是:我國經濟結構在加快調整,結構升級步伐在加快;全球製造業產能不斷向中國轉移,家電、汽車等產業的規模在迅速擴大,這就使我國鋼材需求結構的升級提速了,鋼材市場需求細分程度在加強。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僅我國汽車用板的需求增量就大約在50萬噸左右。這些就是我國鋼材市場在總體供大於求的格局下結構性的需求空間。

在此次「鋼價波動」中,家電、機電、造船、汽車等領域的供求矛盾最為突出。據上海市電機行業協會的估算,在冷軋電工鋼價格處於頂點時,上海30家主要電機企業就因電工鋼漲價一項而擴大成本支出近7000萬元。

現在的問題是,總體的供大於求與局部的供不應求並存,在目前尚不規范的市場環境下,很容易引發鋼材的「普漲」現象,並導致市場投機行為。由此,我們考慮對策的時候,絕不能再搞「一刀切」。控制總量,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下發指標、撒胡椒面似地落實到所有大中型企業頭上。在盤活存量的同時,下決心在鋼材需求增長領域加大增量投資力度,有效地引導鋼材市場價格走勢出現分化,有高有低,不再出現「普漲」、「普跌」的市場格局。

辨思之三:市場是我國鋼鐵業調整的最終力量,現有積極因素應重視引導。

與以往多次投機性鋼材漲價不同,此輪鋼市回暖引動了素來與鋼鐵業保持一定距離的外資和民間資本向鋼鐵業的投資。

與以前主要靠鋼材出口佔有我國市場的做法有所不同,近來像新日鐵、浦項等跨國鋼鐵企業正在下決心以投資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新日鐵與法國阿塞勒聯手,正與寶鋼股份公司談判,謀求合資建立大規模的汽車板生產線。一些具備很強經營能力,包括已經上市實現了社會化的中高端民間資本,也選擇了鋼鐵業作為新的投資方向。今年3月12日,上海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復星高科技集團公司與其上市公司復星實業及另一家復星旗下的公司聯合投資16.5億元,與江蘇南鋼集團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成立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復星三家佔60%股權,南鋼集團以其持有的占上市公司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70%以上的國有股作為出資投入。這意味著南鋼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由南鋼集團轉為由復星控股的南鋼聯合。

據寶鋼股份公司總經理艾寶俊分析,外資和民間資本投資國內鋼鐵業將會是一個較為長期的趨勢,而非一般的短期現象。外資進入,不失為鋼鐵業購並重組、結構升級的一股外在有生力量。而民間資本目前的作用主要是在我國中低端鋼鐵業之中,通過市場購並手段逐步使部分國有資產從中退出,形成投資多元化格局,民間資本再逐步積累行業經驗,向中高端領域發展。

但艾寶俊同時提醒說,從外資方面來說,其根本目的是主導中國市場,在合資合作中「沒有防備是不行的」。從民間資本來說,主要問題是減少投資盲目性,避免過度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中國鋼鐵業出現新一輪投資熱潮

新華網上海7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崇大海 李榮)近來國內的鋼鐵企業又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潮,除了重點大中型企業「十五」期間在建的項目外,許多中小型鋼鐵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都看好中國鋼鐵市場的前景,紛紛上馬新的項目。

據記者在調查中的粗略統計,如果上述項目能按期投產,到2005年底,中國的粗鋼產能將達到2.7億噸左右,而到2010年時將超過3.3億噸。

記者最近對國內產能最大的40家鋼鐵企業的發展規劃進行了粗略的統計,發現這些公司2005年時生鐵、粗鋼及鋼材的預計總產能將分別達到1.77億噸、1.84億噸及1.84億噸,比2002年底分別提高42%、29%和34%。

調查發現,這些企業中往往是規模越小的產能擴張幅度越大。例如,2002年的「十大鋼」今後3年的粗鋼產能擴大幅度只有約24%,而排名11至20名的企業的擴大幅度是68%左右,排名21至30及31至40的企業的擴大幅度分別是43%和75%。

據悉,擴張的規模往往與企業的地理位置、財務狀況等因素有關。例如首鋼與寶鋼就因為靠近繁華都市而限制了它們的發展。包鋼與攀鋼則因為地處內地,受原料供應及運輸距離等因素的制約。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盈利能力較差,加上企業負擔較重,也沒有太大的動作。

同時,許多企業由於現有場地有限等原因,往往選擇在異地另建新廠。例如首鋼在關閉在北京的部分產能的同時,在河北遷安新建一座鋼廠生產熱軋板。鞍鋼在福建新建軋鋼廠。青鋼、廣鋼和萊鋼都計劃新建產能大約500萬噸的鋼廠。這些新的鋼廠往往建在沿海地或沿江地區,以充分利用運輸上的便利。

最引人注目的是寶鋼。據寶鋼集團最新公布的戰略規劃,其2005年的階段性目標是銷售總收入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爭取進入世界500強;至2010年銷售總收入進一步增至1500億元人民幣,在世界鋼鐵業中競爭力進入前3名,成為有自主知識專權和強大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並直接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成為公眾化公司。目前寶鋼集團的年產鋼接近2000萬噸。寶鋼董事長謝企華承認,同國際同行相比,目前寶鋼尚屬中等規模企業。如按其戰略規劃進行推算,其產鋼規模將達到3000萬至4000萬噸。寶鋼除了計劃在上海和江浙一帶新建項目外,還在考慮進行海外投資,目前正在同巴西淡水河谷鐵礦公司(CVRD)商談合資建鋼廠,謝企華透露目前尚處可行性研究階段。

Ⅶ 鋼鐵現在的發展程度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程度分析

——鋼鐵產量逐年增長

受市場需求的拉動,我國鋼鐵產量近年來快速增長。從鋼鐵主要產品的產量來看,
2020年全國鋼材產量為13.25億噸,較2019年同比增長9.96%;生鐵產量為8.88億噸,較2019年同比增長9.90%;粗鋼產量為10.65億噸,較2019年同比增長7.04%。

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鋼材、生鐵、粗鋼產量分別為3.29億噸、2.21億噸和2.71億噸,較同期均有大幅增長。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我國每年進口多少噸鋼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略陽鋼鐵廠有多少工人 瀏覽:209
工地用鋼板鋪路算什麼費用 瀏覽:651
亞氯酸鈉管線如何焊接 瀏覽:28
怎麼做手工鋼鐵斜拉橋 瀏覽:300
將焊條重直敲擊是什麼焊接法 瀏覽:346
高溫合金刀片線速度給多少 瀏覽:437
10的螺紋鋼1噸有多少根 瀏覽:1000
不銹鋼鍋變色了怎麼去除 瀏覽:183
華夫餅模具哪裡賣 瀏覽:640
鋼絞線焊接長度規范多少 瀏覽:575
不銹鋼欄桿噴塗料面積如何計算 瀏覽:602
方大特鋼高管年薪 瀏覽:440
鋼管安全系數是多少 瀏覽:765
氬弧鋁焊接如何調氣壓 瀏覽:83
南鋼材多少錢一噸 瀏覽:877
600鋼管馬鞍怎麼製作 瀏覽:791
用不銹鋼蒸墊怎麼蒸餃子 瀏覽:238
聖羅蘭口紅方管色卡 瀏覽:558
400無縫管壁厚是多少 瀏覽:558
河北鋁合金紗窗多少錢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