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400元一噸的鋼是那一年
是1990年。
1985年每噸500元,漲到1990年1400元。後來暴跌後穩定在1800元。
2002年漲價從1800元漲到2012年的5500元。一路下跌到2015年的1800元。目前恢復性上漲應該穩定在4000元。國家去產能政策的實施,供需必將平衡。
Ⅱ 鋼管價格的未來趨勢如何
我國鋼管生產消費發展很快,到2004年年產量的2123萬噸,佔全國鋼產量7.8%,鋼材產量7.1%,年表觀消費量為2087萬噸。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資產財務部發布的價格指數看,無縫鋼管(159*6)2005年2月末價格指數為126.25,2002年1月末為84.24,市場價格3年多上漲了49.87%,上漲幅度是很高的。為此,本文想就一些統計數據總結分析我國近年來鋼管市場價格發展走勢,供有關人員進一步研究分析參考。 1、無縫鋼管(159*6)市場價格發展變化比較 無縫鋼管(159*6)市場價格在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中自始至終是保持穩定沒有大變化的價格走勢。2003年6月開始,小幅上漲,至10月邁開大步快速上漲,至2004年3月開始放緩,5月突然下降,6月重新恢復緩慢上漲的姿態,延續至今。其中,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無縫鋼管(159*6)市場價格上漲了1529元/噸,上漲了37%,平均每月上漲了300多元/噸。 2、10個品種規格鋼管的市場價格發展變化比較 1)、在2002年中,鋼管的10個品種規格鋼管的市場價格,走勢平緩,形態基本一致。焊接鋼管市場價格最低,在2600元/噸和2800元/噸之間變化;鍍鋅鋼管市場價格在3200元/噸和3400元/噸之間變化;熱軋無縫鋼管市場價格在3600元/噸和4300元/噸之間變化;冷拔無縫鋼管市場價格最高,在4500元/噸和5100元/噸之間變化。四組品種規格的鋼管全年價格都沒有交叉,冷拔無縫鋼管、熱軋無縫鋼管各個規格之間的市場價格差距明顯。 2)、在2003年中,鋼管的10個品種規格鋼管的市場價格,形態也是基本一致。但從6月起,由低價鋼管開始,各個品種規格的鋼管市場價格陸續上漲,由低價鋼管到高價鋼管,隨時間推移快步升高。到12月底,各個品種規格的鋼管市場價格曲線的尾巴都翹得高高的。焊接鋼管市場價格在2700元/噸和3600元/噸之間變化;鍍鋅鋼管市場價格在3300元/噸和4200元/噸之間變化;熱軋無縫鋼管市場價格在3700元/噸和4900元/噸之間變化;冷拔無縫鋼管市場價格在4500元/噸和5300元/噸之間變化。四組品種規格的鋼管全年價格發生交叉,低價鋼管的市場價格上漲幅度高於高價鋼管的市場價格上漲幅度。冷拔無縫鋼管、熱軋無縫鋼管各個規格之間的市場價格差距仍然明顯。 3)、在2004年中,鋼管的10個品種規格鋼管的市場價格,形態也是基本一致。從年初就開始快步上漲,至4月中突然下跌,至6月中開始恢復緩慢上漲至年底。焊接鋼管市場價格在3570元/噸和4150元/噸之間變化;鍍鋅鋼管市場價格在4100元/噸和4710元/噸之間變化;熱軋無縫鋼管市場價格在4650元/噸和5990元/噸之間變化;冷拔無縫鋼管市場價格在5070元/噸和6000元/噸之間變化。四組品種規格的鋼管全年價格發生交叉,低價鋼管的市場價格上漲幅度低於高價鋼管的市場價格上漲幅度。冷拔無縫鋼管、熱軋無縫鋼管各個規格之間的市場價格差距不明顯,市場價格之間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價格組。全年鋼管各個規格市場價格最低點在1月份,最高點在3、4月份,熱軋無縫鋼管在3個月間,市場價格相差1000元/噸。 3、熱板卷與焊接鋼管市場價格發展變化比較 近年來,熱板卷與焊接鋼管市場價格發展變化比較,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上漲階段;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由2493元/噸上漲為3390元/噸,上漲了897元/噸;焊管(3/4")市場價格由2793元/噸下跌為2790元/噸,下跌了3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由2693元/噸上漲為2751元/噸,上漲了58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由2709元/噸上漲為2819元/噸,上漲了110元/噸; 第二階段,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下跌階段;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由3390元/噸下跌為3031元/噸,下跌了359元/噸;而焊管(3/4")市場價格由2790元/噸上漲為2861元/噸,上漲了71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由2751元/噸上漲為2836元/噸,上漲了85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由2819元/噸上漲為2872元/噸,上漲了53元/噸。 第三階段,2003年7月至2004年4月,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快速上漲階段;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由3031元/噸上漲為4538元/噸,上漲了1507元/噸;而焊管(3/4")市場價格由2861元/噸上漲為4078元/噸,上漲了1217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由2836元/噸上漲為4086元/噸,上漲了1250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由2872元/噸上漲為4149元/噸,上漲了1277元/噸。 第四階段,2004年4月至2004年6月,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快速下跌階段;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由4538元/噸下跌為3960元/噸,下跌了578元/噸;而焊管(3/4")市場價格由4078元/噸下跌為3629元/噸,下跌了449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由4086元/噸下跌為3560元/噸,下跌了526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由4149元/噸下跌為3593元/噸,下跌了556元/噸。 第五階段,2004年6月至2005年3月,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再次上漲階段;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由3960元/噸上漲為5417元/噸,上漲了1457元/噸;而焊管(3/4")市場價格由3629元/噸上漲為4170元/噸,上漲了541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由3560元/噸上漲為4064元/噸,上漲了504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由3593元/噸上漲為4131元/噸,上漲了538元/噸。這次再次上漲使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在2004年4月份的基礎上繼續上漲了879元/噸,而焊管(3/4")只上漲92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與2004年4月份高位相比還差22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還差18元/噸。 從2002年1月至今,焊接鋼管市場價格上漲幅度遠遠不及熱軋卷市場價格上漲幅度大。熱板卷(2.75-3)市場價格由2493元/噸上漲為5417元/噸,上漲了2924元/噸;而焊管(3/4")市場價格由2793元/噸上漲為4170元/噸,上漲了1377元/噸;焊管(1")市場價格由2693元/噸上漲為4064元/噸,上漲了1371元/噸;焊管(3")市場價格由2709元/噸上漲為4131元/噸,上漲了1422元/噸。焊接鋼管市場價格的上漲幅度不及熱軋板卷市場價格上漲幅度的一半。
Ⅲ 入世十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發生的巨大變化
為了適應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條款,中國政府2002年以來相繼公布和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使我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對中國鋼鐵工業來說,多了一種保護自己的武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暫行規則》於2002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該規則可就外國政府所實施的貿易措施,是否違反多邊貿易條約或雙方簽訂的貿易協定,對中國產品有不合理障礙,或對其產品在外國市場競爭力造成不合理損害等情形進行調查,並可通過雙邊協商或遵循WTO相關機制解決。另外,中國遵循WTO規則,取消原來的鋼鐵產品進口許可證制度,以自動登記制度取代,但是為了防範國際鋼鐵產品大量傾銷對鋼鐵產業的沖擊,達到審慎把關的目的,建立了鋼鐵反傾銷預警制度,相關預警指數也將陸續公布。
2. 中國鋼鐵行業首例進口保障措施實施
2002年3月以來,由於美國和歐盟相繼宣布對進口鋼鐵產品採取保障措施,大量鋼材湧入中國。2002年1季度,中國鋼材進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7.5%,比2001年4季度增長了12.9%。其中3月份比上年同期猛增30.86%。由於進口產品大量增加,導致鋼材價格下落,2002年銷售價格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7.78%,國內普薄板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6.77%,使許多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下降幅度高達43.36%。為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及寶鋼、鞍鋼、武鋼、首鋼和邯鋼聯合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正式提交了《關於對鋼鐵產品進行保障措施調查的申請》,2002年5月21日外經貿部決定對進口至中國的9類產品48個稅號採取臨時保障措施,期限為180天。即對9大類以板材為主的鋼鐵產品實施關稅配額,以過去3年平均出口量為配額基數,關稅配額內進口產品仍執行現行進口關稅稅率,超過配額的進口量加征7-26%的附加關稅,中國此次鋼鐵產品保障措施調查涉及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日本、韓國、俄羅斯和中國台灣省等。這是我國首例進口保障措施案立案,也是我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後,第一次利用該組織的有關條款解決貿易爭端,主動出擊的「第一戰」。
3 .對部分進口鋼材的最終保障措施將於本月20日正式實施
中國臨保措施於2002年11月24日到期,正式保障措施即將正式啟動。保障措施只對熱軋普薄板、冷軋普薄板 、彩塗板、非取向硅鋼和不銹鋼冷軋薄板五種鋼材品種實施進口關稅配額,對於超過關稅配額總量進口的鋼材將加征特別關稅。並且,正式保障措施對熱軋普薄板、冷軋普薄板和不銹鋼冷軋薄板採取分國別配額方式,對彩塗板和非取向硅鋼採取全球配額方式,對於進口量小於3%的發展中國家不實施關稅配額。正式保障措施實施期限從2002年11月20日—2005年5月23日,在最終保障措施的兩年半的時間里,特別關稅稅率是逐階段降低的,但對比臨時保障和最終保障措施第一階段特別關稅稅率可以看出,彩塗板、非取向硅鋼的特別關稅稅率上升,而熱軋普薄板和冷軋普薄板兩個下降,不銹鋼冷軋薄板基本持平,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部分鋼材最終保障措施分階段特別關稅稅率與臨時保障措施比較
品種
臨時保障措施 最終保障措施
02.5.24-11.19 02.11.20-03.5.23 03.5.24-04.5.23 04.5.24-05.5.23
1.熱軋普薄板 26% 10.30% 9.50% 8.70%
2.冷軋普薄板(帶) 26% 22.40% 20.60% 19.00%
3.彩塗板 18% 23.20% 21.30% 19.00%
4.非取向硅鋼 9% 20.20% 18.60% 17.10%
5.冷軋不銹鋼薄板 18% 18.10% 16.70% 15.30%
在國際鋼鐵貿易保護日益加劇的今天,我國政府對部分鋼鐵產品實施保障措施,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和避免過量進口對我國鋼鐵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損害威脅,另一方面也是為我國鋼鐵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未來發展贏得寶貴的時間,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我國鋼鐵業的市場競爭力,是應對入世後外部環境的變化,積極運用WTO規則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加入WTO後的中國鋼鐵業
1 .國內鋼鐵企業紛紛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結構調整步伐
為迎接入世的挑戰,國內鋼鐵企業紛紛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據統計,近年來國內鋼鐵企業投入2000多億元用於產業結構調整。由於薄板是中國大陸鋼材品種中的主要矛盾,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因此,「十五」期間,不少企業將增加以熱軋鋼板、冷軋鋼板以及鍍鋅板為主的薄板生產設備。從熱軋生產線看,目前,國內已有寶鋼、鞍鋼和武鋼等10家鋼鐵企業共12條熱軋鋼板生產線,其年總生產能力為2300萬噸, 「十五」期間將分別在武鋼、鞍鋼、包鋼、珠鋼、邯鋼等5家鋼鐵公司各新增設1條熱軋鋼板生產線,另外還將分別改造梅鋼、本鋼、武鋼、攀鋼等4家鋼鐵公司的4條熱軋鋼板生產線,到2005年生產能力將擴大到3820萬噸。從冷軋生產線看,目前有7家企業共有7條冷軋鋼板生產線,其年總生產能力為760萬噸,「十五"」期間將在昆鋼新建1條年產40萬噸的可逆式軋機,改造鞍鋼、武鋼、攀鋼、上海益昌鋼廠等4家鋼鐵公司的4條冷軋生產線,其年生產能力增加260萬噸,到2005年冷軋鋼板年總生產能力將擴大到1020萬噸。另外,國內共有10條鍍鋅鋼板生產線,其年總產量為220萬噸,「十五」期間將在邯鋼新建1條30萬噸鍍鋅生產線,改造武鋼和攀鋼2條鍍鋅生產線,其生產能力增加40萬噸,到2005年鍍鋅鋼板年總生產能力將擴大到270萬噸。再建設一批塗層板生產線,屆時,28套塗層板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將達到320萬噸。還有一批現代化的大型高爐、轉爐、大型軋機、板材軋機、板管軋機、高線軋機、連續小型軋機、超高功率電爐等正在加緊建設,它們將使中國鋼鐵工業技術裝備水平大大提高。
2 .入世以來鋼材市場喜憂參半
——國內需求旺盛,出口低幅增長。 由於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房地產業、汽車業、船舶製造業和機電產品外貿出口發展勢頭強勁,帶來了國內鋼材生產需求旺盛。據統計,2002年1-9月份全國鋼材消費量15500萬噸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22%,預計全年消費量將首次超過2億噸關口。出口低幅增長,2002年1-9月,全國出口鋼材39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1%。
—— 國內生產增勢迅猛,進口壓力更為沉重。 旺盛需求的拉動,加之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沖動,使得鋼材新增資源始終強勁增長。2002年1-9月全國鋼材產量1407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0%。預計全年鋼材產量達到或接近19000萬噸,佔世界鋼材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進口壓力較為沉重,一方面由於內需的拉動,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因為關稅的下降和進口配額的增多,加之跨國公司加工企業向中國的轉移,進口大幅度增長。1-9月全國進口鋼材189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7.4%,預計全年進口量將超過2000萬噸,比上年有較多增長。
—— 市場價格環比回升,部分品種出現大幅上漲 。中國加入WTO後,鋼材市場價格基本與國際市場同步。在2002年美國啟動「201條款」、 歐盟、北美和亞洲等國家紛紛提高進口關稅,設置貿易壁壘後,日本、歐盟等鋼材主產區被迫削減產量,中國實施的鋼鐵產品臨時保障措施,客觀上改善了供求關系,刺激了國際鋼材市場價格的整體上揚,也帶動國內鋼材價格出現了明顯回升。從各主要城市鋼材掛牌價格情況來看,各類建築用材價格普遍比年初上漲了200-300元/噸,各類板材價格比年初上漲了500-800元/噸,熱軋薄板、中板等部分品種一段時期內甚至出現了暴漲,鋼鐵行業整體效益將有明顯提高。
3 .外資加快進入
隨著汽車、家電、輕工等行業快速發展,薄板材消費逐年增加,尤其是冷軋薄板、鍍鋅板、不銹鋼薄板中更薄規格的品種進口逐年增加,正是有這些缺口,國外鋼鐵企業紛紛瞄準了中國鋼材市場,加大投資力度。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在中國上海設立冷軋廠。韓國聯合鋼鐵公司決定在中國建造聯合鋼鐵分公司,名為Unionsteel,新上塗鍍生產線專門生產塗鍍產品,在此之前聯合鋼鐵公司已在中國建了一條冷軋機組。日阪、興業和日新制鋼也於2002年7月初宣布,決定對合資建立的從事不銹鋼和表面處理板加工業務的江蘇省長富不銹鋼中心增加投資。在外商投資規模穩定上升的同時,台商投資增勢強勁,島內鋼鐵企業十分看好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由於中國市場對鍍鋅板和塗層板的需求量劇增,台灣盛餘鋼鐵公司決定在華北渤海灣設廠。初步規劃新廠一期產能達15萬噸,以生產塗層板為主;二期為30萬噸產能的鍍鋅板生產廠,投資規模將擴大至1億美元,目標是佔領華北、天津、北京等地市場;台灣省新貝斯特線材工業公司在大陸蘇州投資的蘇州新貝斯特線材公司,今年10月底將開始碳鋼和不銹鋼線材的生產。台灣中鋼集團首家正式在大陸設置的分支機構--中貿上海分公司已於今年10月底揭牌。
目前,國外鋼鐵公司不僅介入鍍鋅板、盤條、大口徑鋼管、線材產品等,而且已經介入到環保業、物流業及信息產業,彌補了國內部分鋼鐵產品品種以及技術的不足的同時,也帶來了國外新的營銷理論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鋼鐵企業的發展。
三、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趨勢
世界鋼鐵研究所2002年10月7日提供的報告表明,中國的鋼鐵需求量將繼續增加,2003年將消費世界鋼鐵產量的1/4,消費量可能要達到2.15億噸,而2001年-2003年世界新增鋼鐵消費量2/3將來自中國。2002年中國的鋼鐵需求可望增長14.8%, 2003年則略減至10.3%。
1.鋼材市場供需進一步加大,價格平穩
總體來看,2002年中國鋼材消費增長主要有三大帶動因素:一是國家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帶動;二是國際經濟增長的帶動;三是世界生產基地向中國大陸轉移和跨國公司在中國采購的帶動。由於受到需求拉動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進口門檻的降低,新增資源也會保持較高水平,部分產品的增長甚至更為強勁,市場的買方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隨著市場價格回升到相對高位,加之貨源寬松,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不大。
—— 國內需求穩中有增,增長幅度出現回落
多方面的跡象表明,2003年國家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雖然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5年,遲早會淡出,但目前完全淡出的條件還不具備,至少明年還需要藉助國債支持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近些年來財政赤字不斷增多,國家財力有限,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亦難以增強。受其影響,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快速增長態勢,但增長水平會出現回落。受其影響,與此相對應的鋼材消費力度會有所減弱。
—— 國際需求好於上年,出口繼續保持一定幅度增長。 2003年全球經濟復甦速度加快,總體需求形勢將好於今年。據世界經合組織近期所作出的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7%和2.9%;其中美國為2.3%和3.2%;歐盟為1.1%和2.3%;日本將擺脫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局面,今明兩年均可達到1%左右的增長水平。 近來有跡象表明,2002年各國普遍實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松動的趨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不久美國對進口鋼材免稅檢查期延長。美國鋼鐵進口限制保護已經接近尾聲。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松動,有利於出現一個較好的出口環境,2003年的外貿出口環境可能比今年要好一些,出口將繼續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
—— 資源供給較為充裕,進口沖擊加大。 當今的市場,是一個全球過剩的市場。一方面,我國普通鋼材的生產能力龐大,增產潛力不小。根據測算,2003年全國鋼材產量將突破2億噸,佔世界鋼材產量的1/4,成為全球頭號鋼材生產國家。如果存在消費需求,鋼材產量再增長10%,達到2.1億噸也不成問題。另一方面,2003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2年,按照承諾,進口管制還要松動。2002年11月,我國只對冷熱軋薄板等5類鋼材品種實行保障措施,相對應原來的9大類產品有4類不在保障之內,因此,其進口量也會相應增加,還有跡象表明,今後我國擴大與周邊國家的雙邊貿易,相應享受某些優惠政策,在此背景下,低價進口鋼材,可能會使國內行業受到沖擊。
—— 價格水平大體平穩,進一步上漲空間不大 。進入2002年4季度後,國際鋼材價格持續上漲的勢頭減緩。國際市場上鋼材的階段性回升基本結束,對國內行情的「領漲」作用明顯減弱。國際市場上由於減少產量和各種貿易保護措施刺激的漲價效應已經基本顯現。盡管2003年初以後還存在價格向上調整的可能性,但其中的變數不小,如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走勢,美國對伊拉克軍事打擊的時間及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等。因此,2003年的全球經濟走勢不太樂觀。受其影響,全年鋼材價格總水平大體平穩,繼續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部分產品價格環比還會出現回落,如果不出現大的意外情況,價格同比走勢大體平穩。
2 .外資並購鋼鐵行業可能成為熱點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各項法規和政策逐步與世界接軌,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國內市場潛力不斷釋放,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增強;世界經濟安全格局的變化和美國股市的下跌,都促使資金從美國外流。從實際使用外資的情況來看,今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2002年前9個月,中國合同外資金額68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4%,這就預示著新一年內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還會保持較高的水平,但因為上年基數較高,估計難以出現像今年這樣高的幅度增長。有人估計,2003年外資使用量在600億美元以上。 出於降低成本和增強競爭力的需要,許多跨國公司把中國納入其全球生產和采購鏈,除將本土或其它地方的生產部門轉移到中國來外,還會加大在中國的采購力度。如福特汽車公司近期宣稱,為了削減成本,到明年中期,他們將從中國購買數十億美元左右的汽車零部件,以便有效地節約成本。正是跨國公司的這種戰略調整,導致了對中國廉價零配件的需求,從而增加中國的鋼材消費。更重要的是,外資並購是在我國加入WTO後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標志之一,對國家整個經濟格局的影響持續而且深遠,外資並購不是一個簡單事件,它的時間跨度要用五年、十年來衡量,對鋼鐵行業的影響意義深遠。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吸收更多的外資,還有獨特優勢。近日,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聯合發布《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與此前出台的《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一並構成我國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的政策體系,將對調整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產生重要影響,其相關政策也成為外資進入鋼鐵行業的催化劑。
Ⅳ 1997年的鋼價是長了還是跌了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鋼材主要應用在在房地產、汽車、造船、機械製造、家電等行業,其產業鏈之長和涉及面之廣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鋼材價格的波動好像是人體的脈搏,牽動著眾多行業的運作和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鋼材的價格也經歷了若干次的跌宕起伏。下面將對鋼材價格的歷史走勢做一個簡單的回顧。
從MySpic指數走勢圖上看,1997年到目前(2009年3月),鋼材價格走過了三次下跌和兩次上漲的歷程。
圖為MySpic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西南期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三次下跌
第一次,從1997年年初的107跌至2001年年底的81,跌幅為32%。在這之前,由於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經濟增速穩步的回落,使鋼材價格持續的下行,盡管在1998年到2001年國家陸續出台一系列刺激內需的財政政策,但基於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機的發生,導致外部需求的持續不振,給予中國經濟以沉重的打擊,進而使鋼材價格受到拖累,此次外部需求的萎縮使鋼材價格步入漫漫下跌之旅,一直延續至2001年年底。
第二次,從2005年3月3日的165下跌至2006年1月1日的109,跌幅擴大到51%。這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產能的過剩。在1996年到2000年之間鋼鐵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出現五年的負增長,2001年首度增長了42%,扭轉了先前下滑的局面,鋼鐵產品的價格也隨之回升,從而使鋼鐵行業的盈利狀況得到提升,因此市場的信心也被提振起來,大幅增加了鋼鐵的投資。從2002年到2004年出現了大規模的鋼鐵投資,產能被迅速的擴張,經過兩年的建設,大多在2005年或2006年建成投產,導致了此時產能的過剩。
第三次,從2008年6月的219.9跌至2008年11月3日的127.7,此次的跌幅進一步擴大至72%。這波下跌的幅度遠遠超過了前兩次,而引發此次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其蔓延的范圍和波及的程度都是「百年不遇」的,從發達的歐美國家到新型的經濟體,從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市場的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隨著全球經濟的衰退,作為鋼鐵的原料,鐵礦石和焦炭的價格也遭到重挫,逐漸失去了其成本支撐作用。另外,在這次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中,我國也難以獨善其身,中國的鋼材出口大幅度的下滑,加上房地產行業也步入低谷,投資額增速也出現大幅下滑,導致對鋼材的需求也相應的開始放緩。
兩次上漲
第一次,從2002年初的81漲至2004年年底的165,幅度為104%。在此期間,國內固定資產快速增長以及房地產投資也掀起熱潮,在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鋼材價格穩步上行,同時也促使鋼鐵產能快速的增長。
第二次,從2006年初的109上漲至219.9,漲幅同樣翻了一番,再次達到102%。導致這輪上漲的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的因素,其一為國民經濟以10%以上的幅度持續快速的增長,以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也以高水平運行,從而帶動鋼材的需求也快速的增長。其二為成本的推動。在此期間,作為鋼材的原材料,鐵礦石、焦煤和焦炭的價格大幅上漲,從而推動鋼材價格的大幅上揚。
價格大起大落的背後必然是由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鋼鐵行業也不例外,影響其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下面僅從幾個主要方面來分析一下。
1. 宏觀經濟環境
鋼鐵行業的發展與國際經濟和國內經濟的發展成正相關的關系,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為鋼材市場的發展提供了保證,經濟增長的速度直接影響著各行業對鋼鐵的需求,進而影響著鋼鐵產品的價格。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已經波及到歐洲、日本等國家,導致對我國鋼材需求的萎縮,直接影響著我國鋼材的出口。同時,國內的各種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調控也對鋼材價格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 成本推動作用
根據經濟學原理的定義,當供大於求時,價格下跌,而當供小於求是,價格上漲。因此鋼材市場的供需狀況直接影響著鋼材的價格走勢。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其原料最主要的是鐵礦石,我國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因此鐵礦石的價格水平直接影響著鋼材的價格水平。據統計,全球鐵礦石價格在過去四年中分別大幅上漲了71.5%、19%、9.5%和65%,受此影響,鋼材價格也會大幅上漲,同時由於成本大幅增加,使部分企業無法承受此壓力而採取減產限產的的措施,使鋼材市場供不應求,進而使鋼材價格上漲。
3. 鋼鐵行業下游的需求
鋼鐵行業下游的范圍非常廣,主要用於房地產、汽車、造船、機械製造、家電等行業等,這些行業的增長趨勢直接影響著對鋼材消費的增長,同時當這些行業狀況不佳時,也會直接影響對鋼材的需求。例如,在目前全球陷入經濟危機的泥潭中難以擺脫之時,各行業的處境均不佳,導致對鋼材的需求大幅萎縮,進而導致鋼材價格的下跌。
目前鋼材期貨即將問世,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投資者可以很清楚的明白鋼材價格波動的原因所在,進而可以有效的規避市場帶來的風險。
Ⅳ 鋼筋價格多少錢一噸 鋼筋的常用類型有哪些
鋼筋是一種在生活中有著非常的廣泛的使用的建材,這種建材的使用量是很大的,主要是在建築以及橋樑上面使用。鋼筋的作用就是使得建築物以及橋梁成形,是一種結構性的加工存在。鋼筋的型號有很多,基本上都是以圓頭的形式出現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鋼筋價格多少錢一噸,還有就是鋼筋的常用型號有哪些,以及鋼筋的分類是什麼樣的。
鋼筋的價格
鋼筋在市場上的價格是2000元到2600元/噸。(價格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鋼筋的常用型號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10)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ASTMA416-98A
(11)冷軋扭鋼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鋼筋DBJ14-BG3-96
鋼筋的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四、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鋼筋成品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鋼筋在市場上的價格是多少,還有就是鋼筋的常用型號有哪些,用處分別是什麼,以及鋼筋的分類有哪些,這些小編都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鋼筋的用處很多,用量以及需求量也是很大,不過相對來說鋼筋的價格還是在一個比較平衡的范圍之內的,而且鋼筋的價格在鋼類產品中也是比較合算的。是一種很有使用價值的建材。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Ⅵ 現在鋼筋多少一噸
現在的鋼筋多少錢一噸?現在鋼筋和期貨一樣,價格是波動的,估計在四五千左右吧,和那個汽柴油價格也是差不多的,每過一段時間他都會有變動,所以說,行情是隨行就市,不是一定每天都一樣。
Ⅶ 鋼筋現在市場價多少錢一噸
鋼筋Φ6 HRB400 2270元/噸 。
Φ 8 HRB400 2260元/噸。
Φ 12 HRB400 2300元/噸 。
Φ 14 HRB400 2320元/噸 。
Φ 16 HRB400 2320元/噸 。
Φ20 HPB400 2315元/噸 。
Φ22 HPB400 2315元/噸。
Φ25 HPB400 2300元/噸 。
Φ28 HPB400 2325元/噸。
Φ32 HPB400E 2345元/噸。
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 1499.1-2017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Ⅷ 有誰有關溫州對外貿易的資料啊
1) 概述 Say all
溫州,這些年來一直是全國最受爭議的最具傳奇色彩的地區,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改革的創舉中國的經濟的奇跡。有人說: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溫州人,哪裡就有溫州的商品,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66個國家和地區有溫州出口的商品。加強與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建立多元化外貿格局,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是浙江溫州企業近年努力追求的目標。
據了解,目前與溫州企業有過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西歐、美洲、中東、獨聯體等地區的國家。特別是去年以來,溫州的外貿出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去年出口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俄羅斯、歐盟、美國、匈牙利、香港等,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34個。去年,溫州對亞洲的出口為4.6億美元,同比增長80.4%;對非洲的出口1.1億美元,同比增長85.1%;對歐洲的出口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91%。今年上半年,溫州外貿出口形勢更加迅猛,僅1月份出口就突破1億美元。 目前溫州境外企業已有50多家。在未來的5年裡,溫州還要根據一些國家的工業發展特點,讓一部分優勢企業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或辦專業市場,把溫州的技術、設備和服務帶到國外市場,以彌補國內資源和市場的不足。
隨著中國加入WTO,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給溫州的外貿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2) 市場進入方式 The way of enter market
溫州的外貿產品主要通過幾種方式進入國際市場,一是通過「僑貿」。有一大批海外華僑,市場敏感性及故土觀念很強,不少在當地積累了一定資本後從事國際貿易,並將溫州的經營模式引向國外,有的已經發展成為國外大型零售市場的供應商。如在義大利羅馬就有500多家溫州華僑經營的服裝貿易公司,年銷售額達50多億美元,有一條緊靠火車站的「維多勒」服裝街,這條街上服裝絕大部分來自中國溫州。阿聯酋迪拜、西班牙馬德里、匈牙利布達佩斯等城市,有大量市場,都由溫州人在經營。溫州外貿出口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依託產業及僑鄉優勢,一些企業看準國際市場,利用當地華僑資源,開始外貿出口。
第二種方式通過國際貼牌加工方式,主要是服裝企業。不少企業早幾年就開始做OEM使產品走出國門,近年來,不斷有國際品牌加入,庄吉、華士、法派等企業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國外品牌OEM生產企業。三是優勢龍頭企業和國際知名服裝公司合作,採取高起點國際規范化「嫁接」,藉助國外管理模型、品牌運作、營銷網路、文化傳導做「跳板」,躍進國際市場,如夏夢與義大利傑尼亞合資。
(三)主要優勢 Main advantage
溫州外貿有相對比較優勢,近20年伴隨著溫州企業發展形成了高度專業化分工、社會化配套的產業鏈,是溫州產業發展進程中最大的競爭優勢,行業鏈完善,分工細致,進入產業成本底,可以產生低交易成本,勞動力流動自由,企業容易找到技術對口的人才,信息共享,可降低資源的浪費,能比較准確地把握市場信息的變換,產業的整體發展能引起政府的重視,同時又有利於產業發展。區域產業集群又使溫州外貿企業在信息、原料采購、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形成別人無法替代的優勢。
(四)主要問題 Key problem
但由於起點低,溫州外貿也存在許多問題,正遭遇一個發展「瓶頸」,從總體看,出口渠道窄、等單子做和純加工等被動因素及許多問題制約著溫州外貿的發展,無序競爭和低、小、散狀況亟待改觀,資源有待整合以尋求突破。
1、土地「瓶頸」日益突出。溫州的很多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溫州土地資源有限,由於外貿企業起步晚,近幾年發展後,征地困難,導致企業規模小而散,租用廠房或廠房狹小,無法形成規模生產,旺季時無法滿足需求,失去了不少大宗外貿訂單,有點企業一年只能完成總訂單30%左右生產,
2、出口渠道單一化,造成客戶群類同化,使得溫州外貿長期在低端徘徊,據商會統計,外貿訂單51.9%來自華僑,25.9%來自國內貿易公司,直接與外國客商貿易僅佔22.3%,目前華僑訂單特點就是低檔低價,外貿企業以中小型居多,技術含量普遍不高,壓價競爭現象也比較嚴重,產品創新能力不強和管理相對滯後,絕大部分企業還處於等單子做的被動局面,企業缺乏設計力量,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客商手中,多數企業靠手工勞作,利潤少,企業只能賺取廉價加工費,這種狀況形成了溫州生產低成本低檔次產品的形象,只能依賴只需低端產品客戶群,極大地制約了向中高檔產品躍進整體產業發展規劃。
3、此外,華僑貿易很多是通過非正式渠道出境,貨款回收也存在很大隱患因素。同時,企業間人才競爭又使得勞動力特別是技術工人成本增高;而大多企業在管理上與外商要求相距甚遠。
二、寧波外貿特點分析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haracteristics of Ningbo
寧波,是浙江的一個大市,也是浙江的貿易大市,由於其優良的產業基礎和交通優勢,使其成為浙江外貿的領軍人。許多行業在省內甚至全國具有行業優勢。寧波在對外貿易的表現也非常槍眼。
但是寧波外貿和全國許多先行地區一樣,正逐漸暴露出問題,增長勢頭有所回落 。這一切都一掃寧波出口增幅連續5年高於全國、連續21個月高於全省水平的「出口健將」形象。同時,全國1、2月份累計貿易逆差達79億美元。全國在一兩個月內出現這么高的貿易逆差額,是近10年來的第一次。 原因何在?
冷落了一般貿易 Unfrequented the General trade
1.「出口退稅的效應還沒有顯示出來,要到今年下半年至少是4月份以後才能看出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這樣對記者說,因為「企業現有的合同是以前簽的,而且地方超額分擔的部分還沒有開始退,還沒到掏錢的時候」。
2.此外另一個結構性影響是寧波公司多為收購生產企業的產品再出口,外地產品在寧波出口中的比例已佔到45%。
3.生產地政府向生產企業征稅,卻由產品出口城市為其承擔25%的出口退稅,這在口岸城市看來顯然是不劃算的。故而寧波各縣(市)、區對外貿公司的制約性措施也逐漸增加。 。
問題的根源是新的退稅政策使得「外貿流通機制好的出口地為出口做出了貢獻但卻不堪退稅的重負」。不只是寧波減速,大連、深圳、青島等口岸城市的出口增幅都在減少。建議「加快征退稅制改革,就是形成誰征(稅)誰退的機制,不能說人家征稅卻讓出口口岸退」。
(二)加工貿易瓶頸 Bottleneck of processing trade
寧波的出口具有「一般貿易比重高、外貿公司比重高、紡織服裝和一般機電產品比重高」的特點,出口的「三高」特點使得全國平均下調3%的出口退稅率在寧波變成了下調3.5%。
產生貿易逆差的另一短期因素是近年來原材料的漲價。中國的原料、能源進口暗合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大國模型(標準是進出口量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並非指國家大小)。近年國內需求的增大使得國內資源供給量不相稱,於是對國外進口的需求就越來越大,而與貿易小國進口量小、不影響國際市場價格不同,中國作為進口大國,需求量的增加也助長了進口價格的上漲。 占寧波出口75%以上的機電、紡織服裝產品所需原材料中,鋼材價格自2002年8月以來已上漲70%至90%,塑料價格漲幅達40%以上,紡織原料漲幅也很高。統計局數據表明,前兩個月寧波工業原材料采購價格同比上漲15.33%,工業品出廠價格則上升3.91%。「寧波製造」在國際市場的開疆拓土中得心應手的武器就是成本低廉,而這一優勢的弱化勢必會影響到其尚未成功轉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溫州外貿優缺點比較分析及發展建議Comparisona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 and weakness of wenzhou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suggestion for how to development
比較溫州和寧波的外貿特點,我們可以發現兩者既有共同點,又相有特色。寧波作為浙江外貿的先行者,有許多經驗和教訓是值的我們溫州借鑒的。溫州的外貿其潛力是不可估量,但是我們也要正確認識自我,避免走歪路錯路。
優勢方面advantage
我認為不論溫州經濟的優勢還是溫州外貿的優勢,最大程度上是體現在溫州人上。
溫州人天生的商業才能,創新精神。回顧十幾年溫州的發展的,這點體現的很明顯。由於溫州地處偏僻,歷史上受國家政策束縛較少,形成了溫州人不拘一格的思維方式。改革開放以前溫州一直是一個貧困潦倒的窮鄉僻壤,溫州人為了生存不斷革新,精打細算。這一切都沉澱為今日溫州人的特徵。
溫州人龐大的國內外營銷網路。由於從前的努力我們在國內形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購銷網路。就外貿而言,溫州龐大的華僑數量,成為現在和今後溫州外貿發展的一個基礎,是我們更大更強發展的地基!就現在而言,溫州乃至全國的外貿很大部分都是依靠華僑,這是我們寶貴的資源。溫州是一個僑鄉,華僑數量相當可觀,並且溫州華僑在海外的成就也是非常傲人的。溫州外貿只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利用海外關系積極發展海外客戶,國際貿易的前途是非常美好的。
溫州民間資本的充足,和特色的金融情況。這使溫州企業顯的很「活」,能較好地擺脫民營企業資金困難的問題。能及時准確地做出適合市場的調整。溫州幾乎都是民營企業,從事外貿生產的也是民營企業。由於中國金融制度的問題,貸款門檻高,手續繁瑣,使許多民營企業望而卻步,我國許多民營企業的襖折很多都是因為資金問題。溫州民間資本充足,民間借貸活躍,使溫州企業在進行設備更新,技術改革,產品換代,資金周轉時能較好的調動資金。
溫州原有的經濟基礎,雖然他們中的很多已經顯現老態,但是只要進行科學的改造,依然可以從震其夕日雄風。溫州的外貿產品主要是服裝,打火機,工藝品等輕工業產品,雖然這些都屬於夕陽產業,發展的空間有限。但是只要溫州企業產品提高檔次,走精品之路,依然可以創造豐富的剩餘價值。
劣勢方面 weakness
和優勢一樣,溫州外貿的劣勢和問題一樣明顯,甚至可能比優勢還要突出。這很大程度上也是溫州自身的問題。
地理條件的制約,這包括很多方面如,最主要的是交通,資源。很多人都說到過了,交通條件的落後已經是老大難問題了,溫州外貿之所以不能超過寧波和交通有著不法割捨的關系,一個北倫港就讓很多溫州人又愛又恨,甚至講話都變的酸溜溜。外貿可是個對交通運輸依賴很大的呀!資源問題也一樣,溫州地區可是說是一個不適合經濟發展的地區,土地稀少,能源短缺,甚至連人力資源也少的可憐。這必然會讓溫州商品的價格競爭力越來越低,這對溫州來說無疑是毀滅性打擊。。
溫州人問題,也許很矛盾,我剛大誇過溫州人啊?但我們要全面看問題。說溫州人(當然指的大部分)是爆發戶不過分。溫州自身文化的底蘊就很薄弱,溫州人又很排外,自身素質難免不高。加上新一代的溫州可能會丟掉如勤勞刻苦,勤儉節約等當年賴以發家的好傳統。這使現在溫州人才缺乏,本地人才稀少,外地人才又很難留住。
產業結構問題,都是老掉牙問題(沒意思)。溫州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已經失去了,勞動密集型經濟已經失去優勢了。雖然產業轉型問題已經別人認識到,也有人開始實施,但是規模範圍不大。可是肯定的說一句如果不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產品檔次,起碼溫州本土的企業將很難生存。
其他大大小小的問題基本都是上面的問題衍生出來的。
(三)發展建議 the suggestion for how to development
如何讓溫州的外貿揚長避短,我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學習日本,因為兩者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當然我們的交通條件是遠不如日本的,但我們不妨可以借「北倫」一用。
做外貿,做生意也一樣。就現在而言,我覺的最大的關鍵還是「人」,同樣的條件不同的人來做,結果可能是相差很大。而就做生意而言溫州人在「人」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所以我們要革新思想,不要拘泥於地區經濟,要做溫州人經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規避地理條件,自然資源方面的劣勢。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要走出去,去適合該產業發展的地方去,這就是開始在溫州流行的行業遷徙。雖然到現在行業遷徙的並沒使遷徙企業走向快速發展的道路,這是有很多特殊原因的,總的來講科學合理的遷徙是適合溫州企業的發展的。
每個到過溫州的人,對溫州的城市建設無不搖頭。這對來說溫州人有些冤,國家沒給我們一分錢,還在我們口袋裡撈錢,換別地兒早爛攤子了。但是我們得承認我們的基礎建設太落後了,這制約溫州經濟發展,讓我們在從事外貿業務時喪失了一部分的「印象分」。當然基礎設施的建設關系的方面很多,我覺得就我國現在的「國情」而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國家建設個大上海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想建設溫州?不論是政府建設還是社會建設都不是眼前的事。所以其實我們還是得走出去,去那些所謂的「溫室」。
外貿企業自身的問題也很多。其中包括生產性企業和貿易性。生產性企業的問題尤其多,老生常談不講也罷!就何如解決?合並是個好辦法,化零為整,當然合並牽涉的問題很多,但是這是適合溫州企業現狀的。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規模技術等老大難問題!當然這也只適合溫州的一部分企業,因為合並帶來的問題是很多企業解決不了的,如:人才的缺乏,資料的周轉,企業策略的制定,股東之間的矛盾等。對於大多數的小型企業,我們要就地改革,技術革新是重點。小型企業一定要依靠自己「活」的優勢,船小好掉頭,及時調整策略,走短小精悍的道路,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很多不求革新的小企業,家庭作坊將無法生存。總之一句話: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溫州現在的成績是因為過去溫州適應了改革的變化,對於現在的經濟變化,變則生不變則亡。
還有就是貿易性企業即貿易公司,由於本人所工作的地方是個溫州常見小貿易公司,所以對有規模的公司缺乏了解。大多數的小型貿易公司在海外都有一定的關系,有固定的客戶。現今好的外貿人才的缺乏是個問題,學歷高固然好,但是社會的磨練更主要。在小型貿易企業初中生管著大學生的現象很常見,這難免會使工作縛手縛腳,拘泥於原來的客戶基礎和貿易方式,不敢去突破。這不是目前能解決的問題,等新一代的專業人才成長起來需要給他們時間和機會。
四、結束語 the end
溫州外貿和浙江其他地區外貿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更有其獨特的一面。在目前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我們的壓力很大困難很大,但是機會一樣也很大。只要敢於創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科合理地揚長避短,溫州外貿的發展是值得人們期待的。
還有一些網站可以看一下,不知道是否有幫助.
http://www.zftec.gov.cn/index/index.jsp
http://www.zjbiz.gov.cn/index.jsp
Ⅸ 97年鋼價什麼時候漲起來的
2002年漲起來的。
1985年每噸500元漲到1992年2500元。後來暴跌後穩定在1800元。2002年漲價從1800元漲到2012年的5500元。
鋼鐵號稱工業的糧食,它是人類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其強度高,機械性能好,資源豐富,成本低,適合於大規模生產,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