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怎麼向鋼材里添加其他量元素

怎麼向鋼材里添加其他量元素

發布時間:2023-02-05 08:50:15

鋼材淬火性因為添加其他元素會有所影響嗎

鋼材淬火性因為添加其他元素會有所影響
根據Nb-B和Mo-B混合添加對0.05%C系中間水冷型冷軋鋼板(20mm)的抗拉強度和低溫韌性的影響(鋼板中心部的冷卻速度為20℃/s)可知,B幾乎不會影響C-Mn鋼的強度,但會使鋼的韌性下降。相比之下,Nb-B或Mo-B混合添加鋼的強度和低溫韌性的平衡比單獨添加鋼的大幅度提高。尤其是,Nb-B混合添加的效果大。
B單獨添加鋼的顯微組織以多邊形鐵素體為主,貝氏體的生成量少,而Nb-B或Mo-B混合添加鋼會形成貝氏體單相組織,組織中能看到伸長的原始奧氏體晶界。在冷卻速度沒有直接淬火那麼大的情況下,Nb-B或Mo-B混合添加是大幅度提高強度-低溫韌性平衡的非常有效的辦法。
對B單獨添加、Nb-B或Mo-B混合添加鋼加工後的連續冷卻曲線比較可知,Nb-B或Mo-B混合添加鋼的相變溫度比B單獨添加鋼的小。根據採用線徑跡蝕刻法(ATE)觀察的B單獨添加鋼和Nb-B或Mo-B混合添加鋼的B的分布可知,在B單獨添加鋼中能看到在原始奧氏體晶界中有粗大的B析出物(根據電子衍射可以判定為Fe23(C、B)6)。
另一方面,在Nb-B或Mo-B混合添加鋼中沒有觀察到B的析出物,在伸長的原始奧氏體晶界中存在著B的偏析。由此可知,添加B可以提高淬火性是由於B原子在原始奧氏體晶界中處於偏析狀態,一旦生成粗大B析出物,就會使淬火性顯著下降。
雖然目前有關這種混合添加可以提高淬火性(相變溫度下降)的機理尚不明確,但Nb和Mo具有以下三種效果:①延緩B向晶界的擴散;②延緩B析出物向晶界的擴散;③減少B析出物中的B含量(Fe23(C、B)6)。可以預計今後通過高精度分析儀、第一原理計算和熱力學計算並用一定會弄清楚。

Ⅱ C、Mn、Si、S、P、Cr、Mo元素在鋼中的作用和熱處理時的影響

1、碳(C):鋼中碳含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增加,但塑性和抗沖擊性下降。當碳含量超過0.23%時,鋼的可焊性劣化,因此用於焊接。對於低合金結構鋼,碳含量通常不超過0.20%。

高碳含量也降低了鋼的耐大氣腐蝕性。露天堆場的高碳鋼容易腐蝕;此外,碳可以增加鋼的冷脆性和年齡敏感性。典型的例子是低碳鋼,高碳鋼和高碳鋼的機械性能的變化。

2、錳(Mn):錳是一種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鋼一般含有一定量的錳,可以消除或減少由硫引起的鋼的熱脆性,從而提高鋼的熱加工性。

錳和鐵形成固溶體,增加鋼中鐵素體和奧氏體的硬度和強度;同時,它是一種碳化物形成元素,並進入滲碳體中以取代一部分鐵原子。鋼中的錳是由於降低了臨界轉變溫度。起到提煉珠光體的作用。

它還間接地起到提高珠光體鋼強度的作用;錳穩定奧氏體結構的能力僅次於鎳,並且還強烈地提高了鋼的淬透性。含量不大於2%的錳已與其它元素組合使用以形成多種合金鋼。

3、硅(Si):硅可以溶解在鐵素體和奧氏體中,提高鋼的硬度和強度,其作用僅次於磷,強於錳,鎳,鉻,鎢,鉬和釩。

然而,當硅含量超過3%時,鋼的可塑性和韌性將顯著降低。硅可以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強度和屈服比(σs/σb),以及疲勞強度和疲勞比(σ-1 /σb)。這就是硅或硅錳鋼可用作彈簧鋼的原因。

硅可以降低鋼的密度,導熱性和導電性。它可以促進鐵素體晶粒的粗化。降低矯頑力。它具有降低晶體各向異性,使磁化容易,並且磁阻減小的趨勢。它可用於生產電工鋼,因此硅鋼片的磁滯損耗低,硅可以提高鐵氧體的磁導率,使硅鋼片在較弱的磁場下具有較高的磁感應強度領域。然而,在強磁場下,硅降低了鋼的磁感應強度。硅具有很強的脫氧力,可以降低鐵的磁老化效應。

4、硫(S):增加硫和錳的含量可以提高鋼的切削性能。硫作為易切削鋼中的有益元素添加。

硫在鋼中嚴重分離,會降低鋼的質量。在高溫下,降低鋼的延展性是一種有害元素,以熔點較低的FeS形式存在;僅FeS的熔點僅為1190℃,鋼中鐵與共晶的共晶溫度較低,僅為988℃,當鋼凝固時,硫化鐵在初級晶界處集中。當鋼在1100-1200℃下軋制時,晶界上的FeS將熔化,大大削弱了晶粒之間的結合力,導致鋼的熱脆性。

5、磷(P):磷在鋼中具有強固溶強化和冷加工硬化效果。作為添加到低合金結構鋼中的合金元素,它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和耐大氣腐蝕性,但降低其冷沖壓性能。

磷與硫和錳的結合可以提高鋼的切削性能,提高加工零件的表面質量,用於易切削鋼,因此易切削鋼的磷含量也很高。

磷可溶於鐵素體。雖然它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但最大的危害是嚴重的偏析,增加回火脆性,並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這使得鋼在冷加工過程中易於變脆。脆弱現象。磷對可焊性也有不利影響。磷是一種有害元素,應嚴格控制。一般含量不超過0.030%-0.040%。

6、鉻(Cr):鉻可以提高鋼的淬透性並具有二次硬化效果。

它可以提高高碳鋼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會使鋼脆;當含量超過12%時。該鋼具有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和抗氧化介質腐蝕性。它還提高了鋼的熱強度,鋼是不銹耐酸鋼和耐熱鋼的主要合金元素。

7、鉬(Mo):鉬提高鋼的淬透性和熱強度。在某些介質中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矯頑力以及耐腐蝕性。在淬火和回火鋼中,鉬可以加深和硬化較大截面的部分,提高鋼的回火抗力或回火穩定性,使零件在較高溫度下回火,從而更有效地(或減少)殘余應力,提高塑性。

Ⅲ 簡單舉例說一下各種元素加入鋼材分別有什麼效果

1、碳(C):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量0.23%超過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於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0%。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2、硅(Si):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所以鎮靜鋼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於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0-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硅和鉬、鎢、鉻等結合,有提高抗腐蝕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製造耐熱鋼。含硅1-4%的低碳鋼,具有極高的導磁率,用於電器工業做矽鋼片。硅量增加,會降低鋼的焊接性能。

3、錳(Mn):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0.50%。在碳素鋼中加入0.70%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如16Mn鋼比A3屈服點高40%。含錳11-14%的鋼有極高的耐磨性,用於挖土機鏟斗,球磨機襯板等。錳量增高,減弱鋼的抗腐蝕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況下,磷是鋼中有害元素,增加鋼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變壞,降低塑性,使冷彎性能變壞。因此通常要求鋼中含磷量小於0.045%,優質鋼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況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於0.055%,優質鋼要求小於0.040%。在鋼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稱易切削鋼。

6、鉻(Cr):在結構鋼和工具鋼中,鉻能顯著提高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時降低塑性和韌性。鉻又能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因而是不銹鋼,耐熱鋼的重要合金元素。

7、鎳(Ni):鎳能提高鋼的強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韌性。鎳對酸鹼有較高的耐腐蝕能力,在高溫下有防銹和耐熱能力。但由於鎳是較稀缺的資源,故應盡量採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鎳鉻鋼。

8、 鉬(Mo):鉬能使鋼的晶粒細化,提高淬透性和熱強性能,在高溫時保持足夠的強度和抗蠕變能力(長期在高溫下受到應力,發生變形,稱蠕變)。結構鋼中加入鉬,能提高機械性能。 還可以抑制合金鋼由於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鋼中可提高紅性。

9、鈦(Ti):鈦是鋼中強脫氧劑。它能使鋼的內部組織緻密,細化晶粒力;降低時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鉻18鎳9奧氏體不銹鋼中加入適當的鈦,可避免晶間腐蝕。

10、釩(V):釩是鋼的優良脫氧劑。鋼中加0.5%的釩可細化組織晶粒,提高強度和韌性。釩與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溫高壓下可提高抗氫腐蝕能力。

11、鎢(W):鎢熔點高,比重大,是貴生的合金元素。鎢與碳形成碳化鎢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鋼加鎢,可顯著提高紅硬性和熱強性,作切削工具及鍛模具用。

12、鈮(Nb):鈮能細化晶粒和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強度,但塑性和韌性有所下降。在普通低合金鋼中加鈮,可提高抗大氣腐蝕及高溫下抗氫、氮、氨腐蝕能力。鈮可改善焊接性能。在奧氏體不銹鋼中加鈮,可防止晶間腐蝕現象。

13、鈷(Co):鈷是稀有的貴重金屬,多用於特殊鋼和合金中,如熱強鋼和磁性材料。

14、銅(Cu):武鋼用大冶礦石所煉的鋼,往往含有銅。銅能提高強度和韌性,特別是大氣腐蝕性能。缺點是在熱加工時容易產生熱脆,銅含量超過0.5%塑性顯著降低。當銅含量小於0.50%對焊接性無影響。

15、鋁(Al):鋁是鋼中常用的脫氧劑。鋼中加入少量的鋁,可細化晶粒,提高沖擊韌性,如作深沖薄板的08Al鋼。鋁還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蝕性能,鋁與鉻、硅合用,可顯著提高鋼的高溫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溫腐蝕的能力。鋁的缺點是影響鋼的熱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6、硼(B):鋼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鋼的緻密性和熱軋性能,提高強度。

17、氮(N):氮能提高鋼的強度,低溫韌性和焊接性,增加時效敏感性。

18、稀土(Xt):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71的15個鑭系元素。這些元素都是金屬,但他們的氧化物很像「土」,所以習慣上稱稀土。鋼中加入稀土,可以改變鋼中夾雜物的組成、形態、分布和性質,從而改善了鋼的各種性能,如韌性、焊接性,冷加工性能。在犁鏵鋼中加入稀土,可提高耐磨性。

Ⅳ 在鋼中適當增加什麼元素 可提高鋼材的強度和抗銹蝕能力

鉻、鎳、鈦、鋁、錳、銅……
其中鉻是應用較為普遍且用量較大的添加元素。

Ⅳ 煉鋼轉爐中合金加入量如何確定(不同鋼種)

合金加入量的計算
鋼水量校核及碳鋼、低合金鋼的合金加入量計算
A 鋼水量校核
實際生產中,由於計量不準,爐料質量波動大或操作的因素(如吹氧鐵損、大沸騰跑鋼、加鐵礦等),會出現鋼液的實際重量與計劃重量不符,給化學成分的控制及鋼的澆鑄造成困難。因此,校核鋼液的實際重量是正確計算合金加入量的基礎。
首先找一個在合金鋼中收得率比較穩定的元素,根據其分析增量和計算增量來校對鋼液量。計算公式為:
PΔM=PoΔMo 或 P=Po (9-3)
式中:P為鋼液的實際重量,Kg; Po為原計劃的鋼液質量,Kg;ΔM為取樣分析校核的元素增量,%;ΔMo為按Po計算校核的元素增量,%。
公式中用鎳和鉬作為校核元素最為准確,對於不含鎳和鉬的鋼液,也可以用錳元素來校核還原期鋼水重量,因為錳受冶煉溫度及鋼中氧、硫含量的影響較大,所以在氧化過程中或還原初期用錳校核的准確性較差。氧化期鋼液的重量校核主要憑經驗。
例如:原計劃鋼液質量為30t,加鉬前鉬的含量為0.12%,加鉬後計算鉬的含量為0.26%,實際分析為0.25%。求鋼液的實際質量?
解:P=30000×(0.26-0.12)%/(0.25-0.12)%=32307(Kg)
由本例可以看出,鋼中鉬的含量僅差0.10%,鋼液的實際質量就與原計劃質量相差2300Kg。然而化學分析往往出現±(0.01%~0.03%)的偏差,這對准確校核鋼液質量帶來困難。因此,式9-3隻適用於理論上的計算。而實際生產中鋼液質量的校核一般採用下式計算:
P=GC/ΔM (9-4)
式中:P為鋼液的實際重量,Kg;G為校核元素鐵合金補加量,Kg;C為校核元素鐵合金成分,%;ΔM為取樣分析校核元素的增量,%。
例如:往爐中加入鉬鐵15Kg,鋼液中的鉬含量由0.2%增到0.25%。已知鉬鐵中鉬的成分為60%。求爐中鋼液的實際質量?
解:P=(15×60%)/(0.25-0.20)%=18000(Kg)
例如:冶煉20CrNiA鋼,因電子稱臨時出故障,裝入的鋼鐵料沒有稱量,由裝料工估算裝料。試求爐中鋼液質量?
解:往爐中加入鎳板100Kg,鋼液中的鎳含量由0.90%增加1.20%,已知鎳板成分為99%,則:
P=(100×99%)/(1.20-0.90)%=33000(Kg)
例如:電爐煉鋼計劃鋼液量為50000Kg,還原期加錳鐵前,鋼液含錳0.25%,加錳鐵後,計算含錳量為0.50%,實際分析含錳為0.45%,求實際鋼液質量?
解: P=50000×(0.5-0.25)%/(0.45-0.25)%=62500(Kg)
B 碳鋼、低合金鋼的合金加入量計算
設已知鋼水質量為P公斤,合金加入量為G公斤,合金成分為c%,合金收得率為η%,爐內鋼水分析成分為b%,則合金加入後的成分a%可用下式表示:
a=(Pb+Gcη)/P+Gη
由上式可得:
G=[P(a-b)]/[(c-a)η]
碳鋼、低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含量低,合金加入量少,合金用量對鋼液總質量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合金加入量一般採用下式近似計算:
G=[P(a-b)]/(cη)
式中:G為合金加入量,Kg; P為鋼液質量,Kg;a為合金元素控製成分,%; b為爐內元素分析成分,%;c為鐵合金中的元素成分,%;η為合金元素的收得率,%。
例如1:冶煉38CrMoAI鋼,已知鋼水量20噸,爐中殘余鋁為0.05%,鋁錠成分98%,鋁的收得率75%,要求成品鋁0.95%,需加多少鋁錠?
解:鋁錠加入量:
G=[20000×(0.95-0.05)%]/(98%×75%)=244.9(Kg)
例如2:冶煉45鋼,出鋼量為25800Kg,爐內分析錳為0.15%,要求將錳配到0.65%,求需要加入多少含錳為68%的錳鐵(錳的收得率按98%計算)?
解:錳鐵加入量:
G=[25800×(0.65-0.15)%]/(68%×98%)=193.6(Kg)
驗算:[Mn]=(25800×0.15%+193.6×68%×98%)/(25800+193.6)×100%=0.65%
例如3:電弧爐氧化法冶煉20CrMnTi鋼,爐料裝入料為18.8t,爐料綜合收得率為97%,有關計算數據如下,計算錳鐵、鉻鐵、鈦鐵、硅鐵的加入量?
元素名稱 Mn Si Cr Ti
控製成分/% 0.95 0.27 1.15 0.07
分析成分/% 0.60 0.10 0.50
合金成分/% 65 75 68 30
元素收得率/% 95 95 95 60
解:爐內鋼水量:P=18800×97%=18236(Kg)
合金加入量:
GFe-Mn=[18236×(0.95-0.60)%]/(65%×95%)=103(Kg)
GFe-Si=[18236×(0.27-0.10)%]/(75%×95%)=44(Kg)
GFe-Cr=[18236×(1.15-0.50)%]/(68%×95%)=183(Kg)
GFe-Ti=[18236×0.07%]/(30%×60%)=71(Kg)
驗算:
鋼水總量P=18236+103+44+183+71=18637(Kg)
[Mn]=(18236×0.60%+103×65%×95%)/18637×100%=0.93%
[Si]=(18236×0.10%+44×75%×95%)/18637×100%=0.27%
[Cr]=(18236×0.5%+183×68%×95%)/18637×100%=1.12%
[Ti]=(71×30%×60%)/18637×100%=0.07%
由上兩例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當鋼中加入的合金量不大時,計算結果與預定的成分控制相符,如果合金加入量大時會產生偏差。
實際生產中,往往使用高碳鐵合金調整鋼液成分,通常要首先計算鋼水增碳量,然後再計算元素增加量。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允許增碳量來計算加入合金量:
G=PΔC/CG
式中:G為鐵合金加入量,Kg; P為鋼水量,Kg;ΔC為增碳量,%;CG為鐵合金含碳量,%。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計算出的鐵合金加入量,計算出合金元素成分的增量:ΔM=GCη/P
式中:G為鐵合金加入量,Kg;P為鋼水量,Kg;ΔM為合金元素的增量,%;C為鐵合金中元素成分,%;η為合金元素成分的收得率,%。
第三步: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如果元素含量仍低,則需用中、低碳合金補加;如果元素含量超過,說明鐵合金加入過多,應按G=[P(a-b)]/(cη)計算。
例如4:冶煉45鋼,鋼水量50t,吹氧結束終點碳為0.39%,錳為0.05%,現用含錳68%、含碳7.0%的高碳錳鐵調整,錳元素收得率為97%,試進行計算?
解:需增碳0.06%,計算出高碳錳鐵加入量:
GFe-Mn=(50000×0.06%)/7.0%=428.6(Kg)
計算錳元素的增量:
ΔMn=(428.6×68%×97%)/(50000+428.6)×100%=0.56%
根據計算含錳量為(0.56+0.05)%=0.61%,45鋼中錳的標准成分為0.50%~0.80%,所以符合要求。
9.5.2.2 單元高合金鋼合金加入量計算
高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含量較高,控制元素成分需要補加較多的合金量,這對鋼液的總重量有很大的影響。即使有時合金用量雖然不大,但對元素的控製成分也有影響,所以高合金鋼的補加合金元素用公式G=[P(a-b)]/[(c-a)η]計算。這里的高合金鋼是指單元合金元素含量大於3%或加上其它合金元素含量的總和大於3.5%的鋼種。
例如5:返回吹氧法冶煉3Cr13鋼,已知裝料量25t,爐料的綜合收得率為96%,爐內分析鉻的含量為8.5%,鉻的控制規格成分為13%,鉻鐵中鉻的成分為65%,鉻的收得率為95%。求鉻鐵補加量?
解:GFe-Si=[25000×96%×(13-8.5)%]/[(65%-13%)×95%]=2186(Kg)
驗算:
[Cr]=(25000×96%×8.5%+2186×65%×95%)/(25000×96%+2186×95%)×100%=12.99%
這種方法也稱減本身法。由計算得出,鉻鐵的補加量為2186Kg,並通過驗算,符合要求。
例6:返回吹氧法冶煉2Cr13鋼,已知鋼液重量為30t,爐中分析碳含量為0.15%,鉻含量為11.00%,要求碳控制在0.19%,鉻控制在13.00%。如果庫存鉻鐵只有高碳鉻鐵和低碳鉻鐵兩種,其中高碳鉻鐵的含碳為7.0%、含鉻為63%,低碳鉻鐵的含碳為0.50%、含鉻為67%,鉻的收得率都是95%。求這兩種鉻鐵各加多少?
解:設高碳鉻鐵的補加量為xKg,低碳鉻鐵的補加量為yKg。
碳達到控製成分的平衡為:
0.19%=
鉻達到控製成分的平衡為:
13%=
6.81x+0.31y=1200
整理二式得:
46.85x+50.65y=60000
解聯立方程得:x≈128;y≈1067
由計算可知,加入高碳鉻鐵128Kg,低碳鉻鐵1067Kg,可使鋼中含碳量達0.19%,鉻含量達13%。
這種計算方法又稱純含量計演算法。

Ⅵ 為什麼鐵和碳組成合金碳是怎麼加入到鋼材的以何種形態加入的

為什麼鐵和碳組成合金?
答:所謂合金是指金屬與其他元素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也就是說金屬與金屬可以形成合金,金屬與非金屬也可以形成合金,但是有2個條件,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至少有一種是金屬元素,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形成的是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這2個條件缺一不可.由於鐵是金屬,碳雖然是非金屬,但是由於形成的是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所以是合金.
碳是怎麼加入到鋼材裡面的?以何種形態加入的?
答:生鐵是由鐵礦石通過碳(存在形式是焦炭)還原的,在還原過程中,碳就溶解到鐵水裡,當冷卻到室溫時,就存在到鐵裡面了,碳在生鐵裡面有兩種形式,一個是以純碳的形式(石墨)單獨存在,還有一個就是以化合物(Fe3C)的形式存在.這個就像冰糖溶解到水裡,然後凍成冰棒一樣,糖不會跑出來.
鋼是由生鐵冶煉而來的,鋼的含碳量比生鐵低,所以,煉鋼過程主要的就是一個氧化過程,把多餘的碳氧化掉,最後剩下的碳只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就形成了鋼.
另外,如果鋼的含碳量不夠,那麼在鋼冶煉過程中需要把焦炭加入到鋼水裡面,然後攪拌鋼水,使碳溶解到鋼水裡,當然加入量必須經過精確計算.

Ⅶ 1. 為什麼往鋼中加入合金元素加入後改了什麼,使剛能滿足工業生產的更高要求

為什麼往鋼中加入合金元素:目的為改善或提高碳素鋼的性能。
加入後改了什麼,使剛能滿足工業生產的更高要求:合金元素加入鋼中後隨種類、量的多少不同,發揮作用的原理不同,最終達到的效果也不同。比如鉻元素,當加入的量較少時,作用主要有兩個,其一,提高淬透性,其二,提高抗氧化性;當鉻含量加入的較多時,除過上述兩個作用外又多了兩個作用:細化晶粒、提高耐磨性;當鉻含量再增加時(大於等於13%),鋼的耐腐蝕能力比一般鋼就好得多---形成了不銹鋼。

Ⅷ 鋼材中加硼,加鎳分別有什麼用處

硼以合金元素的形式抄加入鋼中,特點是量不必大,作用主要是提高鋼的淬透性;硼以滲硼的形式加入鋼中,作用主要是提高鋼的表面硬度、耐磨性。
鎳加入鋼中,其作用主要為強化鐵素體、提高鋼的淬透性、熱處理加熱時晶粒不易長大等。

Ⅸ 碳素鋼加入適量合金元素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增加碳素鋼的硬度
合金鋼(alloy steel)鋼里除鐵、碳外,加入其他的元素,就叫合金鋼。 在普通碳素鋼基礎上添加適量的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而構成的鐵碳合金。根據添加元素的不同,並採取適當的加工工藝,可獲得高強度、高韌性、耐磨、耐腐蝕、耐低溫、耐高溫、無磁性等特殊性能。

合金鋼種類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為低合金鋼(含量<5%),中合金鋼(含量5%~10%),高合金鋼(含量>10%);按質量分為優質合金鋼、特質合金鋼;按特性和用途又分為合金結構鋼、不銹鋼、耐酸鋼、耐磨鋼、耐熱鋼、合金工具鋼、滾動軸承鋼、合金彈簧鋼和特殊性能鋼(如軟磁鋼、永磁鋼、無磁鋼)等。

Ⅹ 鋼材中的碳和我們生活中碳是一樣的嗎想要向鋼材中添加一點碳要怎麼做燒成鐵水把碳粉加進去可以不

是一樣的,鋼材中的碳將和鐵元素形成滲碳體Fe3C,這是鐵碳合金中主要的組成相之一。
在鋼材中添加碳元素,採用滲碳工藝來實現。簡單一點說就是把鋼加熱至奧氏體化,並使滲碳劑(煤油、丙酮、甲醇等)在900-950度的高溫下分解,產生活性碳原子,滲入鋼的表面並向內部擴散形成滲碳層。
滲碳工藝是一門專業知識,一言難盡,您可以參考相關熱處理資料學習。

閱讀全文

與怎麼向鋼材里添加其他量元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米鋼板尺多少錢 瀏覽:757
彩鋼板屬於什麼費用 瀏覽:931
焊接用的靴子叫什麼 瀏覽:306
一次性餐盒模具要用什麼加工中心 瀏覽:285
不銹鋼裝潢前景如何 瀏覽:821
壓鑄角鋁斷在模具里怎麼取出 瀏覽:903
國產不銹鋼炒鍋怎麼樣 瀏覽:264
鋼鐵力量巨蛇要多少鑽 瀏覽:394
不銹鋼鍍銅板去哪裡做 瀏覽:147
靠譜洗衣機櫃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521
地盤焊接需要多少錢 瀏覽:481
不銹鋼圓鋼價格多少錢一噸 瀏覽:956
鋼管dn1220套什麼定額 瀏覽:44
樑柱鋼筋碰撞怎麼解決 瀏覽:333
昆明不銹鋼旗桿哪裡有賣 瀏覽:396
精密沖床怎麼裝模具 瀏覽:769
景觀熱鍍鋅護欄多少錢一米 瀏覽:188
可以用的鋼鐵什麼叫g 瀏覽:753
止水鋼板一般用於什麼位置 瀏覽:525
江蘇求購薄壁模具多少錢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