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材料中的「八大元素」和「五大元素」分別都是什麼
鋼鐵材料中的五大元素為C(碳)、Si(硅)、Mn(錳)、P(磷)、S(硫)。
鋼鐵材料中的八大元素為C(碳)、Si(硅)、Mn(錳)、P(磷)、S(硫)、鐵、氮、氧。
鋼鐵材料適用范圍廣闊的原因,首先在於可用的成分跨度大,從近於無碳的工業純鐵到含碳4%左右的鑄鐵,在此范圍內合金的相結構和微觀組織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另外,還在於可採用各種熱加工工藝,尤其金屬熱處理技術,大幅度地改變某一成分合金的組織和性能。
(1)鋼材5大原素是什麼擴展閱讀
鐵碳合金分為鋼與生鐵兩大類,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用的普通鋼,冶煉方便、加工容易、價格低廉,而且在多數情況下能滿足使用要求,所以應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鋼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隨含碳量升高,碳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
合金鋼又叫特種鋼,在碳鋼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從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等等。經常加入鋼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鋼的資源相當豐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屬儲量都很高。21世紀初,合金鋼在鋼的總產量中的比例將有大幅度增長。
2. 金相怎樣鋼鐵中的五大元素
鋼鐵中的五大元素指的是碳硅錳硫磷,碳是鋼的主要元素,鐵碳合金是鋼的基本組織,碳含量的不同是區分鋼與鐵的標志,也是不同鋼種的主要區別,一般來講,碳含量越高,鋼的硬度越大,但是韌性越小;si、mn是鋼的有用元素,是合金鋼的元素組成,在大部分鋼號裡面,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提高鋼的力學性能;s、p在任何鋼號裡面都是有害的元素,都不利於鋼的力學性能的改善,只有在易切削鋼裡面,s可以提高鋼的切削性能。
3. 鋼鐵的八大元素是哪些
鋼的基本元素為Fe,普通碳素鋼中佔99%,此外還有碳(C)、硅(Si)、錳(Mn)等雜質內元素,及硫容(S)、磷(P)、氧(O)、氮(N)等有害元素,這些總含量約1%。此為八大元素!
五大元素是指
C
Si
Mn
P
S
當然由於鋼鐵的品種不同,所以有些鋼還有別的元素
如Cr
Ni
Al等等,具體可以參考
金屬材料學
基本鋼號手冊等相關的資料
4. 鋼中五大元素
五大元素:硅、錳、碳、磷、硫
五大雜質元素:氧、氮、磷、硫、氫
5. 鋼鐵材料中的「八大元素」和「五大元素」分別都是什麼
鋼的基本元素為鐵(Fe),普通碳素鋼中佔99%,此外還有碳(C)、硅(Si)、錳(Mn)等雜質元素,及硫(S)、磷(P)、氧(O)、氮(N)等有害元素,這些總含量約1%,但對鋼材力學性能卻有很大影響。此為八大元素!
五大元素是指碳、硫、錳、磷、硅
6. 鋼含哪五大元素
碳(Carbon)存在於所有的鋼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於增加鋼材的強度,我們通常希望刀具級別的鋼材擁有0.6%以上的碳,也稱為高碳鋼。鉻(Chromium)增加耐磨損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蝕性,擁有13%以上的認為是不銹鋼。盡管這么叫,如果保養不煉鋼當,所有鋼材都會生銹錳(Manganese)重要的元素,有助於生成紋理結構,增加堅固性,和強度、及耐磨損性。在熱處理和卷壓過程中使鋼材內部脫氧,出現在大多數的刀剪用鋼材中,除了A-2,L-6和CPM420V。鉬(Molybdenum)碳化作用劑,防止鋼材變脆,在高溫時保持鋼材的強度,出現在很多鋼材中,空氣硬化鋼(例如A-2,ATS-34)總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鉬,這樣它們才能在空氣中變硬。鎳(Nickle)保持強度、抗腐蝕性、和韌性。出現在L-6\AUS-6和AUS-8中。硅(Silicon)有助於增強強度。和錳一樣,硅在鋼的生產過程中用於保持鋼材的強度。鎢(Tungsten)增強抗磨損性。將鎢和適當比例的鉻或錳混合用於製造高速鋼。在高速鋼M-2中就含有大量的鎢。釩(Vanadium)增強抗磨損能力和延展性。一種釩的碳化物用於製造條紋鋼。在許多種鋼材中都含有釩,其中M-2,Vascowear,CPMT440V和420VA含有大量的釩。而BG-42與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釩。磷(Phosphorus)是有害元素,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出現冷脆性,能使鋼的強度顯著提高,同時提高大氣腐蝕穩定性,含量應該限制在0.05%以下。硫(Sulfur)是有害元素,使鋼熱脆性大,含量限制在0.05%以下。鋼指含碳量小於2%的鐵碳合金。根據成分不同,又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根據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
7. 常用的鋼材五大元素影響鋼材焊接性能主要元素是什麼
常用的鋼材五大元素影響鋼材焊接性能主要元素是碳,硅,錳,磷,硫。
1.
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量0.23%超過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於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2.
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所以鎮靜鋼含有0.3%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6%,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於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
3.
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5%。在碳素鋼中加入0.7%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
4.
磷是鋼中有害元素,增加鋼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變壞,降低塑性,使冷彎性能變壞。因此通常要求鋼中含磷量小於0.045%,優質鋼要求更低些。
5.
硫在通常情況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
8. 簡述鋼鐵五大元素的作用和危害以及分析方法概要
鋼鐵五大元素指的是,除鐵元素以外的碳、硫、錳、磷、硅五種元素。
他們的元素國家是有控制標準的:
碳(C) 0.7~1.20%、錳(Mn)0.35~1.20%、硅(Si)≥0.40%、硫(S))≤0.05%
、磷(P)≤0.05%。
碳: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量0.23%超過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
錳:在煉鋼過程中,錳是良好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一般鋼中含錳0.30-0.50%。在碳素鋼中加入0.70%以上時就算「錳鋼」,較一般鋼量的鋼不但有足夠的韌性,且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提高鋼的淬性,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如16Mn鋼比A3屈服點高40%。含錳11-14%的鋼有極高的耐磨性,用於挖土機鏟斗,球磨機襯板等。錳量增高,減弱鋼的抗腐蝕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硅:在煉鋼過程中加硅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所以鎮靜鋼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鋼中含硅量超過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顯著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故廣泛用於作彈簧鋼。在調質結構鋼中加入1.0-1.2%的硅,強度可提高15-20%。硅和鉬、鎢、鉻等結合,有提高抗腐蝕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製造耐熱鋼。含硅1-4%的低碳鋼,具有極高的導磁率,用於電器工業做矽鋼片。硅量增加,會降低鋼的焊接性能。
硫:硫在通常情況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於0.055%,優質鋼要求小於0.040%。在鋼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稱易切削鋼。
磷:在一般情況下,磷是鋼中有害元素,增加鋼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變壞,降低塑性,使冷彎性能變壞。因此通常要求鋼中含磷量小於0.045%,優質鋼要求更低些。
五大元素分析:
錳元素(依據GB/T 223.63-1988標准)採用銀鹽--過硫酸銨氧化光度法。
磷元素(依據GB/T 223.61-1988標准)採用氟化鈉--氯化亞錫鉬藍光度法。
硅元素(依據GB/T 223.5-1997標准) 採用亞鐵還原--硅鉬藍光度法。
碳元素(依據GB/T 223.69-1997標准)採用氣體容量法。
硫元素(依據GB/T 223.68-1997標准)採用碘量法。
化學原理:
一、重量分析法:使被測組分轉化為化學組成一定的化合物或單質與試樣中的其他組分分離,然後用稱重方法測定該組分的含量。
二、滴定分析法:將已知准確濃度的試劑溶液(標准溶液)滴加到被測物質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試劑與被測物質按化學計量定量反應完為止,化學分析儀器根據所用試劑溶液的體積和濃度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
三、氣體容量法:通過測量待測氣體(或者將待測物質轉化成氣體形式)被吸收(或發生)的容積來計算待測物質的量。這種方法應用天平滴定管和量氣管等作為最終的測量手段。用這種方法測定鋼鐵等金屬物質中總碳量時,應將試樣置於高溫爐中加熱並通氧燃燒,使碳和氧結合成二氧化碳,所得二氧化碳與氧的混合氣體收集於量氣管中,然後用氫氧化鉀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前後體積之差即為二氧化碳的體積,碳硫聯測儀由此計量碳的含量。
9. Q235鋼的五大元素含量,(一般的)
Q235A級含 C 0.14-0.22% Mn 0.30-0.65% Si ≤.30% S ≤0.050 P ≤0.045;
Q235B級含 C 0.12-0.20% Mn 0.30-0.70% Si ≤0.30% S ≤0.045 P ≤0.045(經需方同意,碳含量可不大於0.22%);
Q235C級含 C ≤0.18% Mn 0.35-0.80% Si ≤0.30% S ≤0.040 P ≤0.040;
Q235D級含 C ≤0.17% Mn 0.35-0.80% Si ≤0.30% S ≤0.035 P ≤0.035。
Q代表的是這種材質的屈服極限,後面的235,就是指這種材質的屈服值,在235MPa左右。並會隨著材質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減小,由於含碳適中,綜合性能較好,強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較好配合,用途最廣泛。
(9)鋼材5大原素是什麼擴展閱讀:
Q235的用途:
1、大量應用於建築及工程結構。用以製作鋼筋或建造廠房房架、高壓輸電鐵塔、橋梁、車輛、鍋爐、容器、船舶等,也大量用作對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機械零件。C、D級鋼還可作某些專業用鋼使用。
2、可用於各種模具把手以及其他不重要的模具零件。
3、採用Q235鋼做沖頭材料,經淬火後不回火直接使用,硬度為36~40HRC,解決了沖頭在使用中碎裂的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Q235
10. 鋼中常見的五種元素是什麼
鋼中常見的五種基本元素是碳、錳、硅、硫、磷。
1、碳
存在於所有的鋼材,是內最重要的硬化元素容。有助於增加鋼材的強度,我們通常希望刀具級別的鋼材擁有0.6%以上的碳,也稱為高碳鋼。
2、錳(Manganese)
重要的奧氏體穩定元素,有助於生成紋理結構,增加堅固性和強度及耐磨損性。在熱處理和卷壓過程中使鋼材內部脫氧,出現在大多數的刀剪用鋼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3、硅(Silicon)
有助於增強強度。和錳一樣,硅在鋼的生產過程中用於保持鋼材的強度。
4、硫(Sulfur)
通常硫是有害元素,使鋼熱脆性大,含量限制在0.05%以下。但是易切削鋼的硫含量高,可達0.08%~0.40%。
5、磷(Phosphorus)
是有害元素,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出現冷脆性,能使鋼的強度顯著提高,同時提高大氣腐蝕穩定性,含量應該限制在0.0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