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板的厚薄和強度有關系嗎
有關系。結構用鋼板,因為受力後,厚材料有層疊效應,影響其強度正常發揮,所以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表3.4.1-1規定不同厚度的鋼板,其抗拉、抗壓、抗彎、抗剪強度的設計值有所不同,越厚的約減小,但端面承壓強度的設計值不減,一樣。
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之間的關系主要用屈強比來衡量,即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屈強比越低,成型性能越好,利於加工,屈強比越高,接近於1時。
(1)薄鋼板怎麼增加強度擴展閱讀:
抗拉強度( Rm)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當鋼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變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時變形雖然發展很快,但卻只能隨著應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應力達最大值。此後,鋼材抵抗變形的能力明顯降低。
並在最薄弱處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此處試件截面迅速縮小,出現頸縮現象,直至斷裂破壞。鋼材受拉斷裂前的最大應力值稱為強度極限或抗拉強度。
『貳』 怎麼增加鋼板的粗糙程度
八十年代以前,工業上用來進行鋼板表面毛化處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對平整軋制的軋輥表面進行噴丸。它有兩個主要缺點。一是無法進行精確的控制,二是軋輥表面的硬度提高不上去。經過噴丸處理的軋輥表面,印在鋼板表面上的微觀峰谷是隨機的,這意味著板材表面不可能沒有波狀起伏。針對這些缺點,在後來幾次IDDRG會議上,人們提出了好幾種技術方案,以便讓製品外表面上的鋼板沖壓件看上去更光滑美觀。
1982年,首先提出的方法叫「Lasertex」,就是使用激光在進行最後那一道平整軋制的軋輥表面,刻上預先定義的淺紋理。一開始,人們覺得這個激光燒蝕的過程是確定可控的,似乎對於解決模具表面的擦傷磨損問題有明顯效果。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以後,人們發現這種效果不是那麼明顯。另外也由於技術上難度較大,以及那時候的激光設備使用費用過高,漸漸地就沒有多少人願意用了,
後來出現的電子束毛化處理(EBT),在冷軋薄鋼板平整軋制軋輥的表面處理上,代替了一部分激光處理。
目前時髦的軋輥表面處理系統是電火花毛化(Electro Discharge Texturing EDT)。EDT是像噴丸那樣的隨機過程,但更容易控制,因為電路控制參數的設定是可重復的。此技術是美國人在1971年發明的。他們一邊讓軋輥在油浴中旋轉, 一邊通電,以電極產生的電弧高溫使輥面局部液化。這個方法不僅在冷軋薄鋼板上使用很成功,而且也成功地用於汽車外覆蓋件鋁合金薄板的拉延。
『叄』 組成構件的鋼板越厚鋼材強度越高對嗎
對,同類鋼種的鋼板,厚度越大強度越高。
鋼板越厚強度越高。所以說其機械性能是與鋼板厚度有關。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其強度也不能一味地增加厚度,還要考慮重量等因素,隨著厚度的增加,鋼板的強度得以增加,但是成本也在增加。所以要進行強度校核,使厚度強度匹配。
鋼板介紹
鋼板是用鋼水澆注,冷卻後壓制而成的平板狀鋼材。是平板狀,矩形的,可直接軋制或由寬鋼帶剪切而成。鋼板按厚度分,薄鋼板小於4毫米,中厚鋼板4到60毫米,特厚鋼板60到115毫米。鋼板按軋制分,分熱軋和冷軋。
薄板的寬度為500到1500毫米,厚的寬度為600到3000毫米。薄板按鋼種分,有普通鋼,優質鋼,合金鋼,彈簧鋼,不銹鋼,工具鋼,耐熱鋼,軸承鋼,硅鋼和工業純鐵薄板等。按專業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彈用板等。
按表面塗鍍層分,有鍍鋅薄板,鍍錫薄板,鍍鉛薄板,塑料復合鋼板等。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強度,抗高溫,高壓,低溫,耐腐蝕,磨損以及其它特殊物理,化學性能的要求,碳鋼已不能完全滿足要求。
『肆』 為什麼薄鋼板的強度比厚鋼板的強度高(或鋼材的強度按其厚度或直徑分組)
鋼材的軋制能使金屬的晶粒彎細,並消除顯微組織的缺陷,也可使澆注時形成的氣孔,裂紋和疏鬆,在高溫和壓力作用下焊合譽橋納。因而經過熱軋後,鋼慶沒材組織密實,改消行善了鋼材的力學性能。薄板因輥軋次數多,其強度比厚板略高。
『伍』 在薄鋼板上打很多小孔會使強度降低嗎
只要不是主要受力區,一般情況下孔不多就沒事。要是密密麻麻的很多,或者是主要受力區,那影響很大的。概括:小孔會使強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