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壓力容器設計中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正火鋼板
下列碳抄素鋼和低合金鋼鋼板,襲應在正火狀態下使用:
a) 用 於 殼體厚度大於30m m的20R 和16M nR;
b) 用 於其 他受壓元件(法蘭、管板、平蓋等)的厚度大於50m m的20R 和16MnR;
c) 厚 度 大於16m m的15MnVR,
GB150中已詳細規定。
② 壓力容器設計中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正火鋼板
壓力容器設計中需要使用正火鋼板情況是壓力容器的某些鋼板處於在正火狀態。
如:殼體厚度大於30毫米的20R、16MnR;,厚度大於16毫米的15MnVR等等。
正火是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後,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細化組織,改善鋼的性能,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 正火與退火工藝相比,其主要區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熱處理的生產周期短。故退火與正火同樣能達到零件性能要求時,盡可能選用正火。大部分中、低碳鋼的坯料一般都採用正火熱處理。一般合金鋼坯料常採用退火,若用正火,由於冷卻速度較快,使其正火後硬度較高,不利於切削加工。
正火,又稱常化,是將工件加熱至727到912攝氏度之間以上40~60min,保溫一段時間後,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其目的是在於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去除材料的內應力。
正火主要用於鋼鐵工件。一般鋼鐵正火與退火相似,但冷卻速度稍大,組織較細。有些臨界冷卻速度很小的鋼,在空氣中冷卻就可以使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這種處理不屬於正火性質,而稱為空冷淬火。與此相反,一些用臨界冷卻速度較大的鋼製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馬氏體,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鋼正火後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時不必像退火那樣使工件隨爐冷卻,佔用爐子時間短,生產效率高,所以在生產中一般盡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對於含碳量低於0.25%的低碳鋼,正火後達到的硬度適中,比退火更便於切削加工,一般均採用正火為切削加工作準備。對含碳量為0.25~0.5%的中碳鋼,正火後也可以滿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對於用這類鋼製作的輕載荷零件,正火還可以作為最終熱處理。高碳工具鋼和軸承鋼正火是為了消除組織中的網狀碳化物,為球化退火作組織准備。
普通結構零件的最終熱處理 ,由於正火後工件比退火狀態具有更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對於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結構零件可將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以減少工序、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此外,對某些大型的或形狀較復雜的零件,當淬火有開裂的危險時,正火往往可以代替淬火、回火處理,作為最終熱處理。
③ Q345R 和Q345R 材質有什麼區別
Q345R是壓力容器用鋼板,默認沖擊溫度為:0℃
Q345R分熱軋 控軋 正火
也許你是想問Q245R和Q345R的區別,下面截回圖也許對你答有幫助:
Q245R和Q345R化學成分區別:
Q245R和Q345R執行標准都是一樣:GB713-2014,具體差異如下: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