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銹鋼材質焊接容易出現裂縫的原因都是什麼呢
晶間腐蝕:根據貧鉻理論,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加熱到450-850℃敏化溫度區時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鉻,造成貧鉻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蝕的程度。焊接時就會出現裂縫。
應力腐蝕開裂:應力腐蝕開裂是焊接接頭在特定腐蝕環境下受拉伸應力作用時所產生的延遲開裂現象。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的應力腐蝕開裂是焊接接頭比較嚴重的失效形式,表現為無塑性變形的脆性破壞。
焊縫金屬的低溫脆化:對於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在低溫使用時,焊縫金屬的塑韌性是關鍵問題。此時,焊縫組織中的鐵素體的存在總是惡化低溫韌性。
(1)不銹鋼板高溫時間長以後為什麼裂6擴展閱讀:
奧氏體不銹鋼通常在常溫下的組織為純奧氏體,也有一些為奧氏體+少量鐵素體,這種少量鐵素體有助於防止焊接熱裂紋。
防止焊接裂紋措施:
盡量使焊縫金屬呈雙相組織,鐵素體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因為鐵素體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雜質。
盡量選用鹼性葯皮的優質焊條,以限制焊縫金屬中S、P、C等的含量。
採用低碳或超低碳的焊材,如A002等;採用含鈦、鈮等穩定化元素的焊條,如A137、A132等。
由焊絲或焊條向焊縫熔入一定量的鐵素體形成元素,使焊縫金屬成為奧氏體+鐵素體的雙相組織,(鐵素體一般控制在4-12%)。
減少焊接熔池過熱,選用較小的焊接電流和較快的焊接速度,加快冷卻速度。
對耐晶間腐蝕性能要求很高的焊件進行焊後穩定化退火處理。
㈡ 不銹鋼焊接後發現焊縫邊緣裂痕是什麼情況
不銹鋼焊接後發現焊縫邊緣裂痕,可能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熱裂紋:
再熱裂紋:
冷裂紋:
應力腐蝕裂縫:
綜上所述,不銹鋼焊接後發現焊縫邊緣裂痕可能是由於熱裂紋、再熱裂紋、冷裂紋或應力腐蝕裂縫中的一種或多種原因造成的。具體原因需要根據焊縫的材質、焊接工藝、工作環境以及裂痕的形態和位置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㈢ 不銹鋼焊接後發現焊縫邊緣裂痕是什麼情況
1、熱裂紋
熱裂紋是焊接冷卻過程的高溫階段產生的裂紋,主要存在於焊接金屬中。也少量存在於近縫部,分為結晶(凝固)裂紋、液化裂紋和多邊化裂紋。其中晶體裂紋是常見的裂紋,主要發生在雜質元素多的碳鋼焊接中。
2、再熱裂紋
厚板焊接結構消除應力處理過程中,在熱影響區的粗晶區存在不同程度的 應力集中時,由於應力鬆弛所產生附加變形大於該部位的蠕變塑性,則產生再熱裂紋;產生溫度通常在為550℃~650℃;
316l不銹鋼水管裂紋發生的位置通常位於熱影響區的粗晶區;裂紋形態為沿晶界開裂。
3、冷裂紋
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下(對於鋼來說在M。溫度以下)產生的裂紋稱為冷裂紋。冷裂紋可在焊後立即出現,也有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這種裂紋又稱延遲裂紋,它是冷裂紋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形態,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4、應力腐蝕裂縫
某些焊接結構(如容器和管道等),在腐蝕介質和應力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延遲開裂;在任何溫度下可發生;裂紋發生的位置通常位於焊縫和熱影響區;裂紋形態為沿晶或穿晶。
㈣ 不銹鋼焊接開裂的原因是什麼
不銹鋼是指主加元素Cr高於12%,能使鋼處於鈍化狀態、又具有不銹鋼特性的鋼。奧氏體不銹鋼的焊縫在高溫(375-875 度)加熱一段時間以後,常會出現沖擊韌性下降的現象,稱為脆化。不銹鋼焊接容易出現熱裂紋,主要原因是:
1、奧氏體不銹鋼的導熱系數大約是低碳鋼的一半,而線膨脹系數卻大得多,所以焊後在接頭中會產生較大的焊接內應力。
2、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成分如碳、硫、磷、鎳等會在熔池中形成低熔點共晶。
3、奧氏體不銹鋼的液、固相線的距離較大,共晶時間較長,且奧氏體結晶的枝晶方向性強,所以雜志偏析現象比較嚴重。
(4)不銹鋼板高溫時間長以後為什麼裂6擴展閱讀
奧氏體不銹鋼的焊接性比較好,但在焊接過程中,奧氏體從高溫冷卻到室溫時,隨著C、Cr、Ni、Mo含量的不同,金相組織轉變的差異及穩定化元素Ti、Nb的變化,焊接材料與工藝的不同,焊接接頭各部位可能出現一些熱裂紋、耐蝕性差以及焊接接頭脆化等問題。
在焊接的持續加熱過程中,0Cr25Ni20鋼的焊接接頭會發生σ相脆變,其在800~850℃溫度下σ相析出的敏感性最大。加速σ相形成的元素有Mo、Si、Nb等,故在選擇時應選擇這些元素含量較低的焊材,還應適當控制焊接熱輸入,不預熱、控制層溫不過高,以減少高溫停留時間。
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時,如果不能有效避免焊接缺陷,焊後對這些缺陷進行返修時則極易出現焊接熱裂紋,主要是奧氏體材料導熱差,且返修處應力比一次焊接時應力大,多次返修則應力更大。
多層焊接時即使層間溫度得到有效控制,焊接時輸入的熱量加上拘束應力,則足以在焊縫區或熱影響區出現熱裂紋,控制熱裂紋的措施除了焊縫成形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和應力。
當溫度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後,應力就是最主要的原因,這一點在多次返修易出裂紋特別是縱縫和環縫相交的丁字口附近最易出現,返修難度大,足以說明應力對熱裂紋的影響,應嚴格控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