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管截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1、先算出外圓的面積:S1=π*R^2
2、再算出內圓的面積:S2=π*1R^2
3、則截面積S為: S=S1-S2
4、鋼管鋼材的體積是:V=S * H
5、鋼管的重量是:m=ρV
鋼管按管端聯接方式可分為:光管(管端不帶螺紋)和車絲管(管端帶有螺紋)。
車絲管又分為:普通車絲管和管端加厚車絲管。
加厚車絲管還可分為:外加厚(帶外螺紋)、內加厚(帶內螺紋)和內外加厚(帶內外螺紋)等地車絲管。
車絲管若按螺紋型式也可分為:普通圓柱或圓錐螺紋和特殊螺紋等地車絲管。
另外,根據用戶需要,車絲管一般均配有管接頭交貨。
按用途
1.管道用管。如:水、煤氣管、蒸汽管道用無縫管、石油輸送管、石油天然氣干線用管。農業灌溉用水龍頭帶管和噴灌用管等。
2.熱工設備用管。如一般鍋爐用的沸水管、過熱蒸汽管,機車鍋爐用的過熱管、大煙管、小煙管、拱磚管以及高溫高壓鍋爐管等。
3.機械工業用管。如航空結構管(圓管、橢圓管、平橢圓管),汽車半軸管、車軸管、汽車拖拉機結構管、拖拉機的油冷卻器用管、農機用方形管與矩形管、變壓器用管以及軸承用管等。
4.石油地質鑽探用管。如:石油鑽探管、石油鑽桿(方鑽桿與六角鑽桿)、鑽挺、石油油管、石油套管及各種管接頭、地質鑽探管(岩心管、套管、主動鑽桿、鑽挺、按箍及銷接頭等)。
㈡ 50*50*5等邊角鋼表面積怎麼求
(假設是1米長)50*50*5等邊角鋼表面積是0.20095平方米。
計算方法如下:
1000×50×2+1000×45×2+1000×5×2+50×5×2+45×5×2
=100000+90000+10000+500+450
=200950(平方毫米)
=0.20095(平方米)
(2)鋼板長方形截面面積怎麼算擴展閱讀:
表面積可以分解成10個長方形面積的和。
長方形的性質為:兩條對角線相等;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具有不穩定性(易變形);長方形對角線長的平方為兩邊長平方的和;順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得到的四邊形是菱形。
長方形面積=長×寬。
長方形,數學術語,是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長方形。也定義為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同時,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也是菱形。
長方形長與寬的定義:
第一種意見:長方形長的那條邊叫長,短的那條邊叫寬。
第二種意見: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長,反之就叫做寬。長方形的長和寬是相對的,不能絕對的說「長比寬長」,但習慣地講,長的為長,短的為寬。
㈢ 長200mm寬20mm厚1.5mm的鋼板的橫截面積怎麼算
橫截面積就是20*1.5=30平方毫米
㈣ 各類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大全,附贈鋼管理論重量換算表
1.鋼材的理論重量
鋼材的理論重量是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密度(過去稱為比重)計算得出的重量稱之為理論重量。這與鋼材的長度尺寸、截面面積和尺寸允許偏差有直接關系。由於鋼材在製造過程中的允許偏差,因此用公式計算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為估算時的參考。
2.鋼材的實際重量
鋼材實際重量是指鋼材以實際稱量(過磅)所得的重量,稱之為實際重量。實際重量要比理論重量准確。
3.鋼材重量的計算方法
(1)毛重:是「凈重」的對稱,是鋼材本身和包裝材料合計的總重量。運輸企業計算運費時按毛重計算。但鋼材購銷中是按凈重計算。
(2)凈重:是「毛重」的對稱。鋼材毛重減去包裝材料重量後的重量,即實際重量,稱之為凈重。在鋼材購銷中一般按凈重計算。
(3)皮重:鋼材包裝材料的重量,稱之為皮重。
(4)重量噸:按鋼材毛重計算運費時使用的重量單位。其法定計量單位為噸(1000kg),還有長噸(英制重量單位1016.16kg)、短噸(美製重量單位907.18kg)。
(5)計費重量:亦稱「計費噸」或「運費噸」。運輸部門收取運費的鋼材重量。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不同的計算標准和方法。如鐵路整車運輸,一般以所使用的貨車標記載重作為計費重量。公路運輸則是結合車輛的載重噸位收取運費。鐵路、公路的零擔,則以毛重若干公斤為起碼計費重量,不足時進整。
1.鋼板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7.85×長度(m)×寬度(m)×厚度(mm)
例:鋼板6m(長)×1.51m(寬)×9.75mm(厚)
計算:7.85×6×1.51×9.75=693.43kg
2.鋼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壁厚mm×0.02466×長度m
例:鋼管114mm(外徑)×4mm(壁厚)×6m(長度)
計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圓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
例:圓鋼Φ20mm(直徑)×6m(長度)
計算:20×20×0.00617×6=14.808kg
4.方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邊寬(mm)×長度(m)×0.00785
例:方鋼 50mm(邊寬)×6m(長度)
計算:50×50×6×0.00785=117.75(kg)
5.扁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厚度(mm)×長度(m)×0.00785
例:扁鋼 50mm(邊寬)×5.0mm(厚)×6m(長度)
計算:50×5×6×0.00785=11.7.75(kg)
6.六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對邊直徑×對邊直徑×長度(m)×0.00068
例:六角鋼 50mm(直徑)×6m(長度)
計算:50×50×6×0.0068=102(kg)
7.螺紋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
例:螺紋鋼Φ20mm(直徑)×12m(長度)
計算:20×20×0.00617×12=29.616kg
8.扁通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長+邊寬)×2×厚×0.00785×長m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長)
計算:(100+50)×2×5×0.00785×6=70.65kg
9.方通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4×厚×0.00785×長m
例:方通 50mm×5mm厚×6m(長)
計算:50×4×5×0.00785×6=47.1kg
10.等邊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厚×0.015×長m(粗算)
例:角鋼 50mm×50mm×5厚×6m(長)
計算:50×5×0.015×6=22.5kg(表為22.62)
11.不等邊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邊寬)×厚×0.0076×長m(粗算)
例:角鋼 100mm×80mm×8厚×6m(長)
計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12.黃銅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厚×0.0267×長m
例:黃銅管 20mm×1.5mm厚×6m(長)
計算:(20-1.5)×1.5×0.0267×6=4.446kg
14.鋁花板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長m×寬m×厚mm×2.96
例:鋁花板 1m寬×3m長×2.5mm厚
計算:1×3×2.5×2.96=22.2kg
註:
1.黃銅板:比重8.5;紫銅板:比重8.9;鋅板:比重7.2 ;鉛板:比重11.37
2.計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
3.公式中長度單位為米,面積單位為平方米,其餘單位均為毫米
總結:幾種金屬型材理論重量簡易計算公式
1、 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
2、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3、 圓鋼:每m重量=0.00617×直徑×直徑 (螺紋鋼和圓鋼相同)
4、 方鋼:每m重量=0.00786×邊寬×邊寬
5、 六角鋼:每m重量=0.0068×對邊直徑×對邊直徑
6、 八角鋼:每m重量=0.0065×直徑×直徑
7、 等邊角鋼:每m重量=邊寬×邊厚×0.015
8、 扁鋼:每m重量=0.00785×厚度×寬度
9、 無縫鋼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10、電焊鋼:每m重量=無縫鋼管
11、鋼板:每㎡重量=7.85×厚度
12、黃銅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徑-壁厚)
13、紫銅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徑-壁厚)
14、鋁花紋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5、有色金屬密度:紫銅板8.9 黃銅板8.5 鋅板7.2 鉛板11.37
16、有色金屬板材的計算公式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
17、方管: 每米重量=(邊長+邊長)×2×厚×0.00785
18、不等邊角鋼 :每米重量=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19、工字鋼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
20、槽鋼:每米重量=0.00785×腰厚
各種鋼管(材)重量換算公式
鋼管的重量=0.25×π×(外徑平方-內徑平方)×L×鋼鐵比重
其中:π = 3.14 L=鋼管長度 鋼鐵比重取7.8 所以,鋼管的重量=0.25×3.14×(外徑平方-內徑平方)×L×7.8 * 如果尺寸單位取米(M),則計算的重量結果為公斤(Kg)
鋼的密度為:7.85g/cm3(注意:單位換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 )=F(斷面積 m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備註: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mm)
周長、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平面圖形
周長—C,面積—S
三角形 :
a、b、c—三邊長, H—a邊上的高,s—周長的一半,A,B,C-內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
1/2
=a2sinBsinC/(2sinA)
四邊形 :
d,D-對角線長,α-對角線夾角
S=dD/2·sinα
平行四邊形:
a,b-邊長,h-a邊的高,α-兩邊夾角
S=ah
=absinα
菱形 :
a-邊長,α-夾角,D-長對角線長,d-短對角線長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長,h-高,m-中位線長
S=(a+b)h/2
=mh
圓:
r-半徑,d-直徑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徑,a—圓心角度數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長,b-弦長,h-矢高,r-半徑,α-圓心角的度數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
1/2
=r(l-b)/2 + bh/2
≈2bh/3
圓環:
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D-外圓直徑,d-內圓直徑
S=π(R2-r2)
=π(D2-d2)/4
橢圓:
D-長軸,d-短軸
S=πDd/4
立方圖形
面積S和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
a-長,b-寬,c-高
S=2(ab+ac+bc)
V=abc
稜柱:
S-底面積,h-高
V=Sh
棱錐:
S-底面積,h-高
V=Sh/3
稜台:
S1和S2-上、下底面積,h-高
V=h
/3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S0-中截面積,h-高
V=h(S1+S2+4S0)/6
圓柱:
r-底半徑,h-高,C—底面周長,S底—底面積,S側—側面積,S表—表面積
C=2πr
S底=πr2
S側=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h-高
V=πr2h/3
圓台:
r-上底半徑,R-下底半徑,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徑,d-直徑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徑a-球缺底半徑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徑,h-高
V=πh
/6
圓環體:
R-環體半徑,D-環體直徑,r-環體截面半徑,d-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π2Dd2/4
桶狀體:
D-桶腹直徑,d-桶底直徑,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線是拋物線形)
表一:
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