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拱橋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哪些
按拱圈施工的拱架(支撐方式)可分為支架法、少支架法和無支架法;其中無支架施工包括纜索吊裝、轉體安裝、勁性骨架、懸臂澆築和懸臂安裝以及由以上一種或幾種施工方法的組合。
選用施工方法應根據拱橋的跨度、結構形式、現場施工條件、施工水平等因素,並經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中國建造拱橋的歷史要比以造拱橋著稱的古羅馬晚好幾百年,但中國的拱橋卻獨具一格。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世界少有。有駝峰突起的陡拱,有宛如皎月的坦拱,有玉帶浮水的平坦的纖道多孔拱橋,也有長虹卧波、形成自然縱坡的長拱橋。
拱肩上有敞開的(如大拱上加小拱,現稱空腹拱)和不敞開的(現稱實腹拱)。拱形有半圓、多邊形、圓弧、橢圓、拋物線、蛋形、馬蹄形和尖拱形,可說應有盡有。
拱橋是中國最常用的一種橋梁型式,其式樣之多,數量之大,為各種橋型之冠,特別是公路橋梁,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公路橋中7%為拱橋。由於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石料資源豐富,因此拱橋以石料為主。
建於公元1990年,跨徑120m的湖南烏巢河大橋,是當今世界跨徑第一的石拱橋。中國建造的鋼筋混凝土拱橋的形式更是繁花似錦,式樣之多當屬世界之最,其中建造得比較多的是箱形拱、雙曲拱、肋拱、桁架拱、剛架拱等,它們大多數是上承式橋梁,橋面寬敞,造價低廉。
㈡ 攀枝花雅江橋簡介
攀枝花雅江橋,又稱為01號橋,坐落在雅礱江與金沙江交匯處的百餘米。該橋於1966年6月建成,是攀枝花的第一座大橋。其主跨為176米,居六十年代我國同類橋梁之首。
從1964年11月起,僅用1年4個月的時間,石華公路和雅江橋就建成通車,使成都至攀枝花汽車遠程縮短了91公里,雅江橋跨徑171.9米,全長240.88米,橋面凈寬7米,用瀝青混凝土鋪成。
結構採用鋼加勁桁的懸索吊拉式,是我國當時最大的跨徑懸索吊橋,橋梁兩邊的大樑上寫著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雅江橋」,那是一代宗師郭沫若同志題寫的,雅江橋通車至現在,一直是攀北線汽車運輸的咽喉要塞。
82年8月,市橋工處對雅江橋進行了技術改造,採用了正交異性全焊結構鋼橋面橋和橡膠瀝青的新工藝,經過改造的橋面,結構合理,自重減輕,行車舒適,增強了抗腐性和耐磨性。多年來,雅江橋一直為攀枝花的建設默默奉獻著。
雅礱江大橋 位於雅礱江與金沙江匯合處石華公路上,全長240.88米,瀝青混凝土橋面,凈寬7米,兩側有人行道。各寬0.75米,設計荷載為汽—13、拖—60,是中國第一座懸索大跨徑吊橋。
大橋為鋼架徑桁構懸索吊橋,主孔跨徑171.90米,左岸引橋單孔凈跨20米,右岸引橋二孔凈跨15米,此橋由四川省交通廳勘察院設計,四川省交通廳公路局第一工程處一隊施工,1965年2月26日動工,1966年6月1日建成通車,同年7月18日驗收合格交付使用。
(2)鋼板3006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攀枝花的橋:
1、渡口大橋「1965年3月11日正式通車」
最開始於1965年3月11日正式通車,橫跨金沙江兩岸,連接金沙江橋南北,是攀枝花第一批橋梁建設中的代表作之一。
新渡口大橋於2002年底12月開工,2003年開始建設,到2005年3月5號通車,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整個連拆帶建工程。如今渡口上交通更加繁忙,新渡口大橋如同它的前輩一樣,擔起了新時代的交通重擔。
2、炳草崗大橋「攀枝花公路史建設的里程碑」
炳草崗大橋不僅是攀枝花市的一個景觀工程。也是攀枝花公路史建設的里程碑,晚上路過時,會感嘆攀枝花的夜景也是美不勝收。
3、倮果大橋「攀枝花市區重要通道之一」
倮果大橋是攀枝花市區重要通道之一,214省道也從此經過。
4、三堆子鐵路橋「迄今中國鐵路橋梁跨度最大的簡支橋梁」
又名金江鐵路橋,橋的施工分兩個階段,下部結構於1966年4月竣工,上部結構於1969年10月竣工。橋全長390.4米,主跨為192米簡支鉚接下承鋼桁梁,是迄今中國鐵路橋梁跨度最大的簡支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