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板螺釘內固定術的手術步驟
(一)普通鋼板螺釘內固定
1.安置鋼板骨折復位後,根據鋼板大小,剝離局部骨膜,用骨折固定器套入骨折後方,將鋼板安置在骨面上,並將骨折端加壓靠攏,然後擰緊骨折固定器的滑動部分,骨折部與鋼板即可暫時被固定在一起,但應注意露出全部鋼板孔以便鑽孔。
2.鑽孔、擰入螺釘先在鋼板兩端各鑽一個骨孔。鑽頭需在鋼板孔的中心垂直進鑽。鑽透兩側皮質骨後,用骨孔測深器測量骨的直徑,加上鋼板的厚度,按此長度選擇與之等長的螺釘(除釘尖外),順鑽孔方向擰入。再按鋼板各孔鑽骨孔,擰入螺釘,並順次擰緊。鑽孔及安置螺釘方法同「螺釘內固定術」。
(二)加壓器加壓鋼板螺釘內固定
在骨折復位,放好加壓鋼板並用持骨器固定後,在短骨折段距骨折線約1.0cm的鋼板孔上,鑽一個直徑為3.2mm的孔洞,要鑽透兩側皮質骨。用測深器測定孔洞的深度,以便選擇長度合適的螺釘。用絲錐攻出骨孔的紋路,擰入第1枚皮質骨螺釘。再次復位和固定骨折端與鋼板後,置放加壓器的鑽頭導向器,並鑽3.2mm的骨孔。調整加壓器,使其鉤鉤住加壓鋼板的端孔,並使加壓器的孔對准骨孔,擰入1枚普通螺釘,以固定加壓器。維持解剖復位下,用套管扳手輕輕擰緊加壓器,使兩折端初步縱向加壓。然後,用40mm長3.2mm直徑的鑽頭經導向器鑽孔,用絲錐攻出骨孔紋路,將第2、3枚皮質骨螺釘擰入加壓鋼板剩餘的2個孔洞內。注意鑽孔時一定要對准鋼板孔的中心,攻紋時一定要用絲錐套保護,以免絲錐被卡或周圍軟組織捲入而損傷。用扳手進一步擰緊加壓器,使骨折端緊密連接,壓力可達40~50kg。加壓後復查骨折端有無移位,如無移位,用相同方法,在有加壓器側的鋼板上擰入第4、5枚皮質骨螺釘。最後,松開、取下加壓器擰入第6枚短皮質骨螺釘固定一側皮質骨,以減少應力啟遮擋。對短斜面骨折,須輔以加壓螺釘經過鋼板孔斜穿骨折線,以加強固定效果圖7。
(三)自動加壓鋼板螺釘內固定
應用自動加壓鋼板時,則勿需使用加壓器。由於鋼板孔是按兩個半圓柱圖案設計製造的。其原理是利用球形滑動原則,即當螺釘由傾斜圓柱端擰入後,其螺釘頭沿鋼板孔之傾斜承重平面向水平滑動平面移動,骨折端即產生向心性水平方向的移動,從而產生加壓作用圖。
安置鋼板後,於近折段的骨折端,在中立導鑽引導下鑽孔,旋攻螺紋道,擰入第一枚皮質骨螺釘,但不擰緊,准確復位骨折,並用鉤子插入鋼板孔向遠端牽拉鋼板,這樣,使第一枚螺釘處於鋼板孔的偏心位上。然後於遠折段骨折端用偏心導鑽(承重導鑽)引導,鑽偏心位孔,鑽孔位置宜盡量靠近該鋼板孔遠端,同法擰入第二枚皮質骨螺釘並擰緊,接著再擰緊第一枚螺釘,即可使骨折端靠攏,產生加壓作用。然後,於鋼板孔的中心或略偏心位擰入其餘螺釘。
(四)植骨
傷後超過3周以上的骨折,特別在不易癒合的部位(如橈骨下段、尺骨上段、脛骨下段),內固定術的同時應施行骨移植,促進癒合。
② 取鋼板和手術放鋼板一樣痛苦嗎大概多長時間
病情分析:你好,通常情況下,取鋼板手術也會使用麻醉,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雖然手術切口比植入鋼板時要小,但仍然需要切開皮膚。手術過程通常只需要十幾分鍾就能完成。鋼板一般建議在植入後一年左右取出,而鋼針則可能在幾個月內就能取出。在進行手術前,醫生通常會要求患者進行X線檢查,以確認鋼板的位置和狀態。
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在水腫消退後再考慮進行鋼板取出手術,這有助於傷口更好地癒合。術後需要注意保持手術部位的清潔,避免感染。建議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類、蛋黃等,並適當曬太陽,以促進骨骼癒合。同時,保持傷口乾燥也是重要的。
手術前,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必要的檢查和准備工作。手術後,患者應按照醫囑進行護理,避免劇烈運動,確保傷口正常癒合。定期復查,及時了解傷口恢復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就醫。
此外,患者在術後還應關注營養攝入,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和骨骼修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吸煙和飲酒,這些不良習慣會影響傷口癒合過程。
在手術過程中,麻醉葯物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後患者可能會經歷一定的疼痛和不適,但隨著時間推移,疼痛感會逐漸減輕。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恢復情況不同,因此具體手術時間和術後恢復情況可能會有所差異。患者應密切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同時,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遵循醫囑,耐心等待身體恢復。
③ 骨折鋼板固定手術方法
骨折鋼板固定手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手術准備:
手術操作:
鋼板固定:
術後檢查與縫合:
術後護理與康復:
以上是骨折鋼板固定手術的主要步驟,整個手術過程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確保手術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