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知道什麼是帶鋼板的護腰啊 是指什麼病的,腰間盤突出帶管用么
帶鋼板的護腰我正在用,因為兩個月前我因為腰間盤突出做了手術。其實就是防止腰部活動過大
Ⅱ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需要打鋼板嗎
微創椎間盤切除手術不需要打鋼板,開放手術行椎間盤摘除及植骨融合的需要鋼板內固定。
Ⅲ 腰1椎爆裂骨折,動了手術,內固定了,術後多久可以上班
做什麼工作的,如果是重體力活,建議至兩個月半月到三個月之後,如果是比較輕松的,坐辦公室之類的,一個月就差不多了。主要根據治療後的腰部疼痛症狀和工作性質有關
Ⅳ 腰間盤突出,打鋼板有什麼好處壞處
腰椎間盤突來出手術用一種是自放鈦合金鋼板的,鋼板的作用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將突出的髓核摘除以後防止以突出來,起一阻擋作用.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防止駝背.
不知道你說的那個放鋼板的手術術是不是這種,但是我說的這種費用比你那個可貴多了.而且風險很大.
你可以了解醫院的資質.跟以前手術的成功比率.然後再做定奪呀.
Ⅳ 脊椎上打有鋼板取出來有什麼影響,做脊椎整形的話有什麼好處嗎腰部一下神經會恢復嗎
脊椎整形術是一種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疼痛的新方法。此法通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引發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其他如脊椎原發性腫瘤,包括血管瘤、骨髓瘤、淋巴瘤及脊椎轉移所引起之骨折疼痛,治療亦有效果。
手術步驟: 局部麻醉或靜脈鎮靜劑下進行,病人先俯卧在手術床上,接上心率、血壓、氧氣濃度等儀器監控。在消毒液洗滌局部皮膚後,蓋上無菌手術巾,在X光引導下由一支特製的鋼針經由背部皮膚插入骨折的脊椎體內,如果懷疑脊椎腫瘤時可以同時做骨骼切片以供病理分析。在X光導引下,緩慢地注入人工骨水泥( PMMA)到椎體內,通常5cc 骨水泥即能填滿椎體,隨後抽出鋼針,在經過短暫壓迫止血後,手術即告完成。人工骨水泥會在十分鍾內完全硬化,之後病人只須要卧床休息兩小時,即可自由行動。平均每一節脊椎的手術時間為一小時,多節的脊椎骨折最好分次進行手術。
此項手術大致非常安全,但仍有可能發生並發症,發生率為:良性壓迫性骨折(1~2%)、脊椎腫瘤( 5~10%)。可能發生並發症包括:
1. 氣胸、肋骨骨折(胸椎椎體骨折)
2. 局部血腫
3. 暫時性疼痛增加
4. 局部皮膚或脊椎內細菌感染,嚴重時需要手術清創.
5. 骨水泥造成急性肺動脈栓塞,引發肺炎,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死亡.
6. 骨水泥外漏引起神經或脊柱壓迫,必要時需要緊急開刀治療可能引起神經痛或半身癱瘓
7. 葯物過敏、休克、極少數導致死亡
Ⅵ 您好! 腰部植入鋼板 診斷是腰5椎弓峽部不連 手術我以為是等好了再取出來 沒想到是不取得 我現在想
病情分析:
像您的情況一般不需要治療的,但需要搞清楚您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才能確定診斷,進行下一步治療。
指導意見:
一般來說都不會的,治療的話就是對症治療,吃點止痛葯。
Ⅶ 腰椎間盤突出動手術放鋼板起什麼作用
您好!腰椎間盤突出其病理是突出部位的水腫,粘連,無菌性炎症壓迫神經根引起的疼痛麻木,採用中醫葯物外敷可以使突出物、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的充血、水腫等無菌性炎症反應消退,迫使椎間盤養分吸收,彈性增強,最終解除疼痛,直至症狀完全消除,而且康復後不易復發。
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避免久站久坐,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祝早日康復!
Ⅷ 什麼叫內視鏡腰椎微創手術對椎間盤突出有幫助嗎
骨科微創手術 (Minimally Invasive Orthopedic Surgery)
「微創」手術,絕對不只是內視鏡手術的專有代名詞!至少對骨科醫師來說是如此。而成大骨科5位教授在不同骨科次專科領域的「微創」手術上,都有獨步國內外的創見與貢獻。
想到「微創」手術時只想到內視鏡是不夠的,尤其對骨科而言,「微創」手術有更深一層的含意與內涵。內視鏡一般都需有「腔室」,才有足夠的空間讓內視鏡能夠施展得開;而骨科針對骨頭的治療,除了關節有「腔室」可容納關節鏡外,骨頭是被肌肉直接包裹住,沒有多餘的空間讓內視鏡伸入,使得內視鏡這種「微創」的利器,對骨頭病變有時也無用武之地。因此即使不藉助特殊的工具,純粹依賴經驗與技術達成的小傷口手術治療,「微創」的觀念與技術兼具,也絕對構得上是「微創」手術。
骨科的微創手術歸納分成三類:一是如外科系醫師常用的內視鏡或改良工具,二是搭配導航系統的科技輔助,三就是以改變技巧來減少對組織的傷害。
醫療的傳統基本觀念本來就是以「不傷害(do no harm)」為原則,而手術是侵襲性的治療方法,權衡治療與疾病本身的利弊得失,在「不傷害原則」的精神下,除傷口要小之外,對於正常組織的傷害也要降到最低最低。改變手術技巧也能達到這個醫療觀念的精神,自然也是「微創」。
以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的手術治療為例,指手術部位髖關節是位於腔室較窄小的骨盆腔一隅,內視鏡的使用上比較不方便;而台灣醫療史上最早期引入傳統手術方法時,因為技法不成熟與結構不熟悉,曾經必須開刀長達8小時,且傷口超過12公分,算是不小的手術。
但近年來,有經驗的小兒骨科醫師已經可以用只有傳統手術3分之1、長僅4公分位於前上腸骨突附近的傷口,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內就完成這項手術。這種進步的原因是以解剖結構的知識為根基,既然對於患部解剖位置非常清楚,再加上了解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讓那小傷口配合手術位置的需要,移上、移下地拉到手術定位,就可以達到微創的效果。
小兒骨科曾用此開刀的病童作研究並發表在國際期刊<小兒骨科雜志>,發現提早對12至18個月大的病童手術作髖關節脫臼復位與骨盆切骨矯正術時,並不會如傳統認知以為18個月大以內的病童動手術會增加組織傷害的危險,因此讓醫師得以在12至18個月大病童的手術治療上多了一個選擇。
小兒骨折也是非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的標的。傳統對於小兒骨折的治療,是採取「手術復位內固定(ORIF)」,也就是直接打開一個傷口,在目視下進行骨折的復位,同時做骨釘的固定。這將會留下長長的傷口與軟組織破壞。小兒骨科目前的主流手術方法則是採用「徒手復位內固定(CRIF)」,骨折處不開傷口,而是透過X光機的輔助確認骨折復位之後,再由外「經皮」打入骨釘做內固定處理,術後就只會留下打入骨釘部位的小小傷口。
還有一種俗稱「軟釘子(flexible nail)」的工具與術法也頗受重視。成大醫院小兒骨科曾分析用「徒手復位內固定」的病童與「手術復位內固定」組作分析,發現術後關節活動度的恢復較快,也比較完全,傷口比較美觀,後遺症因而比較少,病童與家長的滿意指數當然比較高。
成人骨折也可以採用類似的作法。例如當必須以鋼板做骨頭固定時,林啟禎主任指出,骨科界目前發展出比較過去必須全傷口切開的手術,改為只在鋼板固定處的兩端各開一個傷口,鋼板由上位進、下位導引,再以經皮打入骨螺絲固定的間斷皮膚切開與不破壞骨膜手術法。不過,不是每種骨折固定都適用,而且優缺點各半。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充分利用豐富的經驗與術前的分析來改良傷口,就是傳統手術的「微創」經典,因為只需要6~10公分的傷口,比傳統必須15公分的切口小了一半。開口減縮了一半,對手術醫師來說,困難度自然增加,不是任何醫師都可隨便嘗試;但是考慮病人的最小傷害與最佳的預後,「微創」就是是醫師最重要的思考原則。
在人工膝關節手術上則是利用科技引導手術的「微創」經典。充分利用衛星導航的確認部位,力求手術相對位置的精準度,也讓傷口由減縮一半為6~10公分。這個新方法的高准確性很明確與實用,頗受國內外重視。
在脊椎的矯正與手術治療上,則充分利用內視鏡的特性(類似腹腔鏡與胸腔鏡)來執行,像是突出椎間盤切除、脊椎側彎矯正與壓迫性骨折灌骨水泥等手術,都可以透過內視鏡的操作,在「微創」的條件下,讓病人能獲得最好的預後,並帶來最小的傷害與術後並發症。
骨科在微創工具上還有另一項廣為人知的傳統利器──關節鏡。林啟禎主任指出,關節鏡的使用最普遍,從一開始用來檢視關節的情況,像是半月軟骨、關節軟骨與前後十字韌帶等關節腔的損傷情形,作為診斷及治療的依據,現在更在關節手術上發揮不小的功效,透過小小的傷口就能完成,例如在膝關節的關節鏡,做破裂半月軟骨的切除與修補,及前後、十字韌帶的重建,甚至在關節內作骨折的骨釘固定與移植幹細胞來修補軟骨(尚待人體實驗的新技術)等。用在肩關節上,關節鏡則可以用來修補破裂的旋轉袖肌肉及碎片的清除,還可用以削平肩胛骨鷹突做減壓手術。
對壓迫正中神經的腕道癥候群與成人的扳機指攣縮,利用其獨創的手術工具,進行傷口很小的減壓與松筋「微創」手術,這兩種手術方法在臨床效果與研究成果上都有傑出論文,受到國內外重視與稱許。
另一個「微創」的重要概念,就是「微創」不只是計較傷口較小,而且還計較對組織的傷害較小。他說,像針對腦性麻痹兒童所做的「腿肌腱延長術」,是希望能夠放鬆患者的不正常腿部肌肉攣縮,雖傳統手術的傷口本來就不大,但是做「V或I」字型的連續切法對肌腱的傷害較大;他自己則發明採取「網狀(Mesh)腿肌腱延長術」來做治療,其間斷切法對肌腱的傷害較小、效果更好,恢復到可復健、練習行走與比術前更有力且穩定的時間可以快上一倍以上,腦麻兒術後不必因為被限制在石膏內的時間長而心情沮喪及生理萎縮,家長與復健醫師比較不會對骨科手術採取負面態度,對腦麻兒的治療整合便有提升作用。這個新方法與成果因為很明確與實用,2007年9月在亞太骨科醫學會拿到牆報論文首獎。
醫學的觀念在修正提升,醫療技術與工具也與日俱進,而其中「微創」正是必然的核心技巧與理念。對於未來骨科在「微創」上的發展,林啟禎主任表示,與組織工程的結合,將會是目前最令人期待但尚待研究突破的主流趨勢,例如在退化或受傷的關節軟骨部位,利用植入幹細胞來激發軟骨組織自然修補或改善組織的傷害,或許可以改善老人常見之軟骨老化與退化關節炎的現象,並提升這些銀發族的行動能力與生活質量。如此就能把最小傷害的醫療目標與理想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並對高齡化社會的特殊醫療生態改變作出實質的貢獻。
Ⅸ 腰椎骨折手術一定要插鋼板嗎
腰椎骨折一般是不需要手術上鋼板鋼釘來固定的(只有手、腿等骨版干處容易移位的部位才需要權手術),這個部位骨折多是壓縮性骨折居多,這樣的骨折直接用中葯外敷治療就可以,中葯才能快速的長骨痂,手術只是固定而已,一般早期腰椎骨折用葯7天內疼痛明顯減輕,15天後可下地站立,大約治療在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骨折耽誤時間過長的或年長的,治療的時間相對多延長一些。
沒有治療前,宜多休息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