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縫管的對接焊縫有什麼要求
直管上焊縫間距有要求主要是避開焊接殘余應力。如果焊縫的間距過小,焊接時影響以前焊縫回的強度。
直管段上答兩相鄰環焊縫的中心間距:
1、對於公稱直徑小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外徑,且不應小於50mm;
2、對於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的管道,不應小於150mm。環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凈距不應小於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最小凈距離應大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規定:
兩條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應小於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後熱處理時不宜小於6倍焊件的厚度。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公稱直徑小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50mm。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50mm的管道,焊縫間距不宜小於100mm。
《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
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當公稱直徑大於或等於150mm時不應小於150mm;當公稱直徑小於l50mm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
㈡ 一級焊縫什麼要求
一級焊縫要求:
一級焊縫要求全熔透焊縫,所謂全熔透就是要開坡口,開坡口可以採用坡口機、碳弧氣刨、半自動氣割機等等。坡口的形式決定於板厚,6毫米以下開單面坡口即可,6毫米以上開雙面坡口可減少焊接變形。
開完坡口後要將坡口上的掛渣、油污、塵土、浮銹等清理干凈。之後根據被焊鋼材的材質和厚度,選擇電焊機、焊條、焊絲和焊劑,如果被焊鋼材是Q235B則採用J422焊條或H08A焊絲。如果被焊鋼材是Q345B,則採用J506焊條或H10Mn2焊絲。
之後進行焊接,開始最好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進行打底焊和多層多道焊,可以省去清理焊渣、避免夾渣、焊接變形還小。
最後用焊條電弧焊或埋弧焊進行照面焊,因為這兩種焊接焊縫成形美觀。最後進行無損探傷,探傷不合格還要拋開重焊,直至探傷合格,出具探傷報告。
一級焊縫與二級焊縫比較
(2)臨時焊縫有什麼要求擴展閱讀:
焊接質量的判別
焊接質量的判別分兩個方面,外觀質量缺陷與內部質量缺陷。
外觀缺陷比若說夾渣,氣孔,焊瘤,咬肉,裂縫,焊坑等,它們的絕對數量與數量密度值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內部的缺陷是指焊縫是否密實,通過一定的檢驗儀器設備才能檢查,例如超聲波探傷與射線探傷。一級焊縫必須進行100%的焊縫探傷檢測,二級的要求是20%。
只有全焊透的焊縫才可以被判別為一級或二級焊縫,不焊透的均只能是三級焊縫。焊縫質量等級並不代表強度等級,同一個位置不同的焊縫等級,有可能三級焊縫強度比一級焊縫強度更高。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一級焊縫
網路-焊縫
㈢ 鋼結構空中焊接作業臨時掛藍有什麼要求
鋼橋採用掛籃施工?掛籃施工一般應用於混凝土橋吧
可以選擇菱形或者三角形掛籃
一般設備為模板、卷揚機,螺紋鋼等等
㈣ 規范對三級焊縫的要求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㈤ 對焊縫的數量與布置有哪些規定
為了使鍋爐、壓力容器上焊縫分布均勻、避免焊接殘余應力相互疊加,有關鍋爐、壓力容器規程中對焊縫的數量和布置做了具體的規定。
(1)筒體拼接時,最短筒節的長度:對於中低壓鍋爐不應小於300mm,對於高壓鍋爐不應小於600mm;每節筒體,縱向焊縫的數量:筒體內徑Di≤18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2條,Di>18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3條;每節筒體兩條縱焊縫中心線間的外圓弧長,對於中低壓鍋爐不應小於300mm,對於高壓鍋爐不應小於600mm;相鄰筒節的縱向焊縫應相互錯開,兩焊縫中心線間的外圓弧長不得小於鋼板厚度的3倍,且不得小於100mm。
(2)封頭和管板應盡量用整塊鋼板製成。如必須拼接,封頭、管板的內徑Di≤22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1條,Di>2200mm時,拼接焊縫不多於2條;封頭拼接焊縫離封頭中心線距離應不超過0.3Di,並不得通過扳邊人孔,且不得布置在人孔扳邊圓弧上;管板上整條拼接焊縫不得布置在扳邊圓弧上,且不得通過扳邊孔;由中心圓板和扇形板組成的凸形封頭,焊縫的方向只允許是徑向和環向的。徑向焊縫之間的最小距離應不小於壁厚的3倍,且不小於100mm。
(3)爐膽拼接焊縫的要求同於筒體。U形下腳圈的拼接焊縫必須徑向布置,兩焊縫中心線間最短弧長不應小於300mm。
(4)管子對接焊縫不應布置在管子的彎曲部分。對於中低壓鍋爐,受熱面管子直段上的對接焊縫的中心線至管子彎曲起點(或鍋筒、集箱外壁,或管子支架邊緣)的距離。至少為50mm,對高壓鍋爐,上述距離至少為70mm;鍋爐范圍內管道焊縫中心線至管道彎曲起點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管道的外徑,且不小於100mm;受熱面管子直段上,對接焊縫間的距離不得小於150mm。
(5)受壓元件主要焊縫及其鄰近區域,應避免焊接零件。如不能避免時,焊接零件的焊縫可穿過主要焊縫,而不要在焊縫及其鄰近區域中止。
(6)開孔、焊縫和轉角要錯開。開孔邊緣與焊縫的距離應不小於開孔處實際壁厚的3倍,且不小於100mm。在凸形封頭上開孔時,孔的邊緣與封頭周邊間的投影距離應不小於封頭外徑的10%。開孔及焊縫不允許布置在部件轉角處或扳邊圓弧上,並應離開一定距離。
㈥ 焊接焊縫要求
1、焊接時焊縫要求平滑,不得有氣孔夾渣等焊接缺陷,發現缺陷及時修補。內焊縫高度一般與容鋼板接近,採用斷續焊時,焊縫長度及間隔應均勻一致。
2、製作件要求密封連續焊接時,要求焊縫處不得出現氣孔沙眼現象。
3、焊接時要求焊縫高度不能小於母材(焊件)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時,焊縫高度不能小於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㈦ 焊接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焊接質量達到圖紙要求, 焊縫成型必須符合工件(母材)硬度強度 工件不能因為焊接而產生污染 焊縫美觀
㈧ 焊縫檢查的標准要求
焊縫襲質量分為三級,各級檢驗項目和方法見表3.1
註:VT—目檢、MT—磁粉檢驗、PT—滲透檢驗、UT—超聲波檢驗、RT—射線檢驗
*1:I級焊縫的無損探傷僅適合用特別構件的受拉對接焊縫(如橋式起重機主梁的下翼緣板拼縫,門座起重機臂架系統上、下翼緣、腹板拼接和其他載荷明確的受拉拼縫等)或周期載荷非管材連接的對接焊縫,一般被探鋼材厚度≥12mm時,均可採用超聲波探傷;厚度<8mm時均可採用射線探傷;8mm或10mm的手工電弧焊焊縫出超聲波探傷外,需要時還可以採用RT抽查5%焊縫累積柴杜,並拍片≥1張。
*1:II級焊縫的無損探傷一般適用於受壓對接焊縫(如橋式起重機主梁的上翼緣板拼縫和其他載荷明確的受壓拼縫等)或靜載荷非管連接的焊縫。
*3:當採用目測發現焊縫有明顯缺陷,並需進一步了解焊縫缺陷實際情況,可採用磁粉檢測或滲透檢測的方法作為輔助手段多焊縫評定外觀質量等級。
對於角焊縫
(1) 箱體縱向角焊縫一般不需要探傷;
(2) 對於起重臂、變幅支座附近、吊耳和圖紙重要註明要求探傷的角焊縫均採用超
聲波探傷。
㈨ 焊接技術上有什麼要求
一、材料介紹
1. Q345化學成分如下表(%):
元素 C≤ Mn Si≤ P≤ S≤ Al≥ V Nb Ti
含量 0.2 1.0-1.6 0.55 0.035 0.035 0.015 0.02-0.15 0.015-0.06 0.02-0.2
Q345C力學性能如下表(%):
機械性能指標 伸長率(%) 試驗溫度0℃ 抗拉強度MPa 屈服點MPa≥
數值 δ5≥22 J≥34 σb(470-650) σs(324-259)
其中壁厚介於16-35mm時,σs≥325Mpa;壁厚介於 35-50mm時,σs≥295Mpa
2. Q345鋼的焊接特點
2.1 碳當量(Ceq)的計算
Ceq=C+Mn/6+Ni/15+Cu/15+Cr/5+Mo/5+V/5
計算Ceq=0.49%,大於0.45%,可見Q345鋼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時制定嚴格的工藝措施。
2.2 Q345鋼在焊接時易出現的問題
2.2.1 熱影響區的淬硬傾向
Q345鋼在焊接冷卻過程中,熱影響區容易形成淬火組織-馬氏體,使近縫區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結果導致焊後發生裂紋。
2.2.2 冷裂紋敏感性
Q345鋼的焊接裂紋主要是冷裂紋。
二、焊接施工流程
坡口准備→點固焊→預熱→里口施焊→背部清根(碳弧氣刨)→外口施焊 →里口施焊→自檢/專檢→焊後熱處理→無損檢驗(焊縫質量一級合格)
三、焊接工藝參數的選擇
通過對Q345鋼的焊接性分析,制定措施如下:
1. 焊接材料的選用
由於Q345鋼的冷裂紋傾向較大,應選用低氫型的焊接材料,同時考慮到焊接接頭應與母材等強的原則,選用E5015 (J507)型電焊條。
化學成分見下表(%):
元素 C Mn Si S P Cr Mo V Ti
含量 0.071 1.11 0.53 0.009 0.016 0.02 0.01 0.01 0.01
力學性能見下表:
機械性能指標 σb(Mpa) σs(Mpa) δ5(%) Ψ(%) AkvJ-30℃
數值 440 540 31 79 164 114 76
2. 坡口形式:(根據圖紙和設備供貨)
3. 焊接方法:採用手工電弧焊(D)。
4. 焊接電流:為了避免焊縫組織粗大,造成沖擊韌性下降,必須採用小規范焊接。具體措施為:選用小直徑焊條、窄焊道、薄焊層、多層多道的焊接工藝(焊接順序如圖一所示)。焊道的寬度不大於焊條的3倍,焊層厚度不大於5mm。第一層至第三層採用Ф3.2電焊條,焊接電流100-130A;第四層至第六層採用Ф4.0的電焊條,焊接電流120-180A。
5. 預熱溫度:由於Q345鋼的Ceq>0.45%,在焊接前應進行預熱,預熱溫度T0=100-150℃,層間溫度Ti≤400℃。
6. 焊後熱處理參數:為了降低焊接殘余應力,減小焊縫中的氫含量,改善焊縫的金屬組織和性能,在焊後應對焊縫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溫度為:600-640℃,恆溫時間為2小時(板厚40mm時),升降溫速度為125℃/h 。
四、現場焊接順序:
1. 焊前預熱
在翼緣板焊接前,首先對翼緣板進行預熱,恆溫30分鍾後開始焊接。 焊接的預熱、層間溫度、熱處理由熱處理控溫櫃自動控制,採用遠紅外履帶式加熱爐片,微電腦自動設定曲線和記錄曲線,熱電偶測量溫度。預熱時熱電偶的測點距離坡口邊緣15mm-20mm。
2. 焊接
2.1 為了防止焊接變形,每個柱接頭採用二人對稱施焊,焊接方向由中間向兩邊施焊。在焊接里口時(里口為靠近腹板的坡口),第一層至第三層必須使用小規范操作,因為它的焊接是影響焊接變形的主要原因。在焊接一至三層結束後,背面進行清根。在使用碳弧氣刨清根結束後,必須對焊縫進行機械打磨,清理焊縫表面滲碳,露出金屬光澤,防止表層碳化嚴重造成裂紋。外口焊接應一次焊完,最後再焊接里口的剩餘部分。
2.2 當焊接第二層時,焊接方向應與第一層方向相反,以此類推。每層焊接接頭應錯開15-20mm。
2.3 兩名焊工在焊接時的焊接電流、焊接速度和焊接層數應保持一致。
2.4 在焊接中應從引弧板開始施焊,收弧板上結束。焊接完成後割掉並打磨干凈。
3. 焊後熱處理:焊口焊接完成後應在12小時內進行熱處理。如不能及時進行熱處理應採取保溫、緩冷措施。在進行熱處理時,應採用兩根熱電偶測溫,熱電偶點焊在焊口的里外側。
Q345鋼的焊接溫度曲線如下圖
4. 焊接檢驗
根據《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焊口採用超聲波探傷法進行檢驗,檢驗比例為100%。
五、現場技術管理
1. 編制詳細的焊接施工作業指導書。
2. 全過程式控制制焊接工藝是確保質量的核心。
每個柱接頭的焊接時,應有專人監控焊接工藝,如焊工不按作業指導書施工應立即終止焊接。在焊接過程中,熱處理人員應全程監控層間溫度,如超標應立即通知焊工暫停。
3. 提高施工人員質量意識是貫徹焊接工藝的關鍵
在施工前,進行全員交底,並且開取施工工藝卡。交底中詳細講解焊接工藝特點及嚴格控制現場焊接工藝的必要性和控制要點。
六、結論
按此焊接工藝措施施工,在現場共焊焊口102道,經無損檢驗一次合格率達到100%。經過實際施工的驗證,此焊接工藝措施不僅能在現場指導對Q345鋼的焊接,而且能夠保證焊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