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壓力損失差額的計算公式
算式:Δh=ΣλL/d*(v²/2g)+Σξv²/2g。
等式中的λ和ξ都是系數,這個是需要在手冊上查詢的。L指的是管路長度;d指的是管道內徑;v指的是有效斷面上的平均流速,一般v=Q/s,其中Q是流量,S是管道的內截面積。
管道中的壓力損失分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沿程壓力損失Pf=(λL/d)ρV^2/2局部壓力損失Pj=∑ζρV^2/2管道中的總壓力損失Pw=Pf+Pj=(λL/d)ρV^2/2+∑ζρV^2/2=[(λL/d)+∑ζ]ρV^2/2。
單位介紹:
沿程壓力損失計算公式沿程壓力損失ΔPl沿程壓力損失計算公式式中Rm—單位長度管道的摩擦壓力損失,簡稱比壓損(或比摩阻),Pa/m。
l—直管段長度,m;入——摩擦壓損系數;v——管道內氣體的平均流速;m/s;ρ——管道內氣體的密度,kg/m3。
Rs——管道的水力半徑,m.它是指流體流徑直管段時,流體的斷面積A(m2)與潤濕周邊x(m)之比,即Rs=A/x (m)。
『貳』 什麼是壓力損失
壓力損失又稱壓力降、壓損,是表示裝置消耗能量大小的技術經濟指標,以裝置進出口處流體的全壓差表示,實質上反映了流體經過除塵裝置(或其他裝置)所消耗的機械能,與通風機所耗功率成正比。
1、基本概念 在液壓傳動中,能量損失主要表現為壓力損失 ,壓力損失分為兩類: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
2、沿程壓力損失: 油液沿等直徑直管流動時所產生的壓力損失,這類壓力損失是由液體流動時的內、外摩擦力所引起的。
3、局部壓力損失: 是油液流經局部障礙(如彎管、接頭、管道截面突然擴大或收縮)時,由於液流的方向和速度的突然變化,在局部形成旋渦引起油液質點間,以及質點與固體壁面間相互碰撞和劇烈摩擦而產生的壓力損失。
(2)方管摩擦壓力損失擴展閱讀:
壓力損失
在保證除塵效率的前提下,壓力損失應盡量小些。多數除塵裝置的壓力損失為1—2% 。對於除塵設備用風機來說,壓損越大,風機越小,需要找一個平衡點,使除塵裝置效果最佳。
壓力損失包括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
沿程壓力損失:指液體在直管中流動時因液體具有的粘性而產生的壓力損失。
局部壓力損失:指液體流經如閥口、彎管、通流截面變化等局部阻力引起的壓力損失。
局部壓力損失產生的原因:液體流過局部裝置時形成死水區或渦旋區,液體在此區域並不參加主流動,而是不斷的打旋,加速液體摩擦或造成質點碰撞,產生局部能量損失;液體流過局部裝置時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發生急劇變化,各截面上的速度分布規律也不斷變化,引起附加摩擦而消耗能量。
『叄』 氣體在管路中的壓力損失怎麼計算
大家都知道,空氣在配管中流動,其壓力會隨著管道的情況變化也會發生變化的,但我們如何來理解脊敬和思考這個變化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1)空氣在管中的流動;
2)流動時空氣間分子之間的碰撞;
3)空氣分子與管壁之間的碰撞;
由此發生壓力能力的損耗;一般來說:
1;配管越長;
2;管徑越小; 壓力損失越大;
3;流量越大;
4;壓力越高壓力禪缺損失越小;
壓力損失的計算方式:
壓力損失的計算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我們在介紹下面的方式是只是一種相對科學的方式,在實際運用中我們還要考量到多方面的情況。
壓力損失Δp可以通過公式乘以空氣的比重來求出;據此,可以判斷出口的負載裝置的規格是否合適;
Δp=λ(L/ D)(V²/2G)γ
H=(L/ D)(V²/2G)γ…公式
P (kgf/m2)壓力損失
H(M)損失
λ管壁摩擦系數
L(M)配管長度
D(M)配管管徑
V(m/s)配管內空氣流速
V=Q1/A=[Q/(P2/P1)]/[πD²/4]
A(M²)配管截面積
Q1 (m3/s)壓力P2的流量
Q (m3/s)大氣壓下的流量
P1 (kgf/m2abs)大氣壓力[10,330(kgf/cm2)]
P2 (kgf/m2abs)配管入口壓力
g(m/s2)重力加速度
γ(kgf/m3)配管入口處空氣比重
γ=γ0(273/273+t)(p1/p2)
γ(kgf/m3)空氣比重
γ0(kgf/m3)溫度為0攝氏度,大氣壓力位760mmHg時的空氣比重[1.2931(kgf/m3) ]。
T (℃)櫻襲慎管內空氣的平均溫度。
『肆』 通風管道壓力損失計算
前言
說明:風管各管件
壓力損失
就是風管
局部阻力
損失。
具體
公式
:P=
局部阻力系數
*(
空氣密度
*
風速
的
平方
)÷2
(pa)
計算局部阻力損失需要知道各個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數。
不同管件,
阻力系數
是不一樣的,可以查閱一些通風設計手冊,最常見的比如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
參考資料:風管阻力計算
http://www.handway.com.cn/message/gb2312/60_1.html
材料
搜索:風管阻力計算
風管阻力計算
風管簡略設計方法:送風機靜壓PS(Pa)
按下式計算:
Ps=PD+PA
式中
PD—風管阻力,Pa;
PA—空氣過濾器、冷熱盤管等空調裝置的阻力之和,Pa;
PD=RL(1+K)
式中
R—風管的單位摩擦阻力,Pa/m;
l—到最遠送風口的送風管總長加上到最遠回風口的回風管總長度,m;
k-局部阻力與摩擦阻力損失的比值。
PD=R(l+le)
式中
le-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
方法
1
圖1:低速風管系統的推薦和最大流速m/s
圖2:
推薦的送風口流速
m/s與
推薦的風管壓力損失分配
(
按局部阻力與摩擦阻力之比)
2
圖3:推薦的風管壓力損失分配(按送風與回風管之阻力)
圖4:
低速風管系統的最大允許流速
m/s
3
圖5:以雜訊標准控制的允許送風流速m/s與回風格棚的推薦流速m/s
『伍』 管路中的壓力損失有哪幾種分別受哪些因素影響
壓力損失包括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管路阻力損失與下列因素有關:管路越長,損失越大;管徑越小,損失越大;流速越大,損失越大;油料粘度越大,損失越大;管路內壁粗糙度越大,損失越大。
沿程壓力損失:液體在直管中流動時因液體具有的粘性而產生的壓力損失。局部壓力損失:液體流經如閥口、彎管、通流截面變化等局部阻力引起的壓力損失。
局部壓力損失產生的原因:液體流過局部裝置時形成死水區或渦旋區,液體在此區域並不參加主流動,而是不斷的打旋,加速液體摩擦或造成質點碰撞,產生局部能量損失;液體流過局部裝置時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發生急劇變化,各截面上的速度分布規律也不斷變化,引起附加摩擦而消耗能量。
(5)方管摩擦壓力損失擴展閱讀
管路類型特點
管路即輸送液體的通道,按其管子的布置情況可分為簡單管路、並聯管路及分支管路。並聯管路與分支管路又合稱復雜管路。它們的概念及特點分別介紹於下。
1、簡單管路
簡單管路即沒有分支的管路,又可分為等徑的簡單管路和變徑的串聯管路。
等徑簡單管路的特點是:整個管路u=常數(不可壓縮流體)。
串聯管路的特點是:
(1)通過各管段的質量流量不變,對不可壓縮流體;
(2)整個管路的阻力等於各段直管阻力與局部阻力之和。
2、並聯管路
並聯管路為在主管處分為幾支,然後又匯合為一主管的管路。
其特點是::
(1)主管中的流量等於並聯的各個管段質量流量;
(2)各個分支管路的阻力損失相等,並聯管路因此計算單位質量流體流過並聯管路的阻力時,只需考慮任一支管的阻力即可。
3、分支管路
分支管路是主管分出支管後不再匯合於一點的管路。
其特點是:
(1)主管質量流量等於各支管質量流量之和;
(2)分支處不論對何支管,單位、質量流體的總機械能為一定值。 因此,主管進口處單位質量流體的總機械能等於單位質量流體在某支管流動終了時的總機械能及其在總管和該支管內的流動阻力損失之和(假設中間沒有外部能量加人)。
『陸』 除塵系統管道的壓力損失有哪些
除塵系統管道的壓力損失包括兩部分:摩擦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
1.含塵氣體管道的摩擦壓力損失
包括氣體管道的摩擦壓力損失和由於粉塵的流動所引起的附加摩擦壓力損失。
2.局部壓力損失
包括異形管件本身的摩擦壓力損失和因渦流引起的壓力損失。在大型除塵系統中,長距離除塵管道的局部壓力損失較 摩擦壓力損失較小時可以忽略不計。
3 .設備阻力:除塵系統中的阻力主要分為除塵管道阻力、管件阻力、設備阻力等。
其中的設備阻力主要包括除塵器阻力、消聲器阻力、風機流匱調節閥門阻力等。除塵器的阻力在設備阻力中占很重要的地 位,因此選擇合適的除塵器是十分重要的。
『柒』 1000米管道損失多少壓力
根據流體力學公式,通過長直管道的壓力損失可以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ΔP = f × (L/D) × (ρV^2/2)
其中,ΔP 表示管道中的壓力損失,f 是摩擦系數,L 是管道長度,D 是管道內徑,ρ 是流體密度,V 是流速。
假設經過長度為1000米、內徑為0.1米的管道,流體密度為1000千克畝頃銷/立方米,流速為1米/秒,且摩擦系數為0.02。代入公式計算,得到壓力損失為:
ΔP = 0.02 × (1000/0.1) × (1000 × 1^2/2) = 100000 Pa = 100 kPa
因此,通過長度為1000米、內徑為0.1米的管道,流體迅游流速為1米/秒乎歲,摩擦系數為0.02時,約會損失100 kPa 的壓力。
『捌』 風管壓力損失計算
說明:風管各管件壓力損失就是風管局部阻力損失。
具體公式:P=局部阻力系數*(空氣密度*風速的平方)÷2
(pa)
計算局部阻力損失需要知道各個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數。
不同管件,阻力系數是不一樣的,可以查閱一些通風設計手冊,最常見的比如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
參考資料:風管阻力計算
http://www.handway.com.cn/message/gb2312/60_1.html
材料/工具
搜索:風管阻力計算
風管阻力計算
風管簡略設計方法:送風機靜壓PS(Pa)
按下式計算:
Ps=PD+PA
式中
PD—風管阻力,Pa;
PA—空氣過濾器、冷熱盤管等空調裝置的阻力之和,Pa;
PD=RL(1+K)
式中
R—風管的單位摩擦阻力,Pa/m;
l—到最遠送風口的送風管總長加上到最遠回風口的回風管總長度,m;
k-局部阻力與摩擦阻力損失的比值。
PD=R(l+le)
式中
le-所有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
方法
圖1:低速風管系統的推薦和最大流速m/s
圖2:
推薦的送風口流速
m/s與
推薦的風管壓力損失分配
(
按局部阻力與摩擦阻力之比)
圖3:推薦的風管壓力損失分配(按送風與回風管之阻力)
圖4:
低速風管系統的最大允許流速
m/s
圖5:以雜訊標准控制的允許送風流速m/s與回風格棚的推薦流速m/s
『玖』 實驗室排風系統中風管的沿程壓力損失怎麼算
風管內空氣流動的阻力有兩種,一種是由於空氣本身的粘滯性及其與管壁間的摩擦而產生的沿程能量損失,稱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另一種是空氣流經風管中的管件及設備時,
由於流速的大小和方向變化以及產生渦流造成比較集中的能量損失,稱為局部阻力。
一、 摩擦阻力
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空氣在橫斷面形狀不變的管道內流動時的摩擦阻力按下式計算:
ΔPm=λν2ρl/8Rs
對於圓形風管,摩擦阻力計算公式可改寫為:
ΔPm=λν2ρl/2D
圓形風管單位長度的摩擦阻力(比摩阻)為:
Rs=λν2ρ/2D
以上各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數
ν————風管內空氣的平均流速,m/s;
ρ————空氣的密度,Kg/m3;
l ————風管長度,m
Rs————風管的水力半徑,m;
Rs=f/P
f————管道中充滿流體部分的橫斷面積,m2;
P————濕周,在通風、空調系統中既為風管的周長,m;
D————圓形風管直徑,m。
矩形風管的摩擦阻力計算
我們日常用的風阻線圖是根據圓形風管得出的,為利用該圖進行矩形風管計算,需先把矩形風管斷面尺寸折算成相當的圓形風管直徑,即折算成當量直徑。再由此求得矩形風管的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當量直徑有流速當量直徑和流量當量直徑兩種;
流速當量直徑:Dv=2ab/(a+b)
流量當量直徑:DL=1.3(ab)0.625/(a+b)0.25
在利用風阻線圖計算是,應注意其對應關系:採用流速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中的空氣
流速去查出阻力;採用流量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風管中的空氣流量去查出阻力。
二、局部阻力
當空氣流動斷面變化的管件(如各種變徑管、風管進出口、閥門)、流向變化的管件
(彎頭)流量變化的管件(如三通、四通、風管的側面送、排風口)都會產生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按下式計算:
Z=ξν2ρ/2
ξ————局部阻力系數。
局部阻力在通風、空調系統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在設計時應加以注意,為了減小局部阻力,通常採用以下措施:
1. 彎頭
布置管道時,應盡量取直線,減少彎頭。圓形風管彎頭的曲率半徑一般應大於(1~2)倍管徑;矩形風管彎頭斷面的長寬比愈大,阻力愈小;矩形直角彎頭,應在其中設導流片。
2. 三通
三通內流速不同的兩股氣流匯合時的碰撞,以及氣流速度改變時形成的渦流是造成局部
阻力的原因。為了減小三通的局部阻力,應注意支管和干管的連接,減小其夾角;還應盡量使支管和干管內的流速保持相等。
在管道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漸擴管和漸縮管中心角最好是在8~15°。
2. 三通的直管阻力與支管阻力要分別計算。
3. 盡量降低出風口的流速。
『拾』 氣體在管路中的壓力損失怎麼計算
設氣體密度為ρ,速度為v,管路直徑D,長度L。氣體流動摩擦系數f,則壓力損失=(f*L/D)*1/2*ρ*v^2
對於長管道,局部壓力損失可忽略,管道中的總壓力損失Pw=Pf=(λL/d)ρV^2/2
或 Pw=ρgsLQ^2,式中:ρ-—流體密度;g--重力加速度;s——管道比阻;L--管道長度;Q-—管道流量。管道比阻與沿程阻力系數的關系:s=8λ/(gπ^2d^5)。λ、s可查水力計算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