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接工作完成後對余高應該怎麼處理
焊接工作完成後對余高可以使用磨光機進行打磨處理,然後應用焊接檢驗尺檢驗,直至合格。
㈡ 為什麼焊縫余高不能低於母材也不能過高
在0~3mm之間。
焊縫余高是指焊縫表面兩焊趾連線上的那部分金屬高度。
定義版:焊縫表面兩焊權趾連線上的那部分金屬高度。
出處:JGJ18-2012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
好處:對整條焊縫起到保溫和緩冷的作用,對細化晶粒,減少焊接應力起很大的作用.
壞處:它會致使設備在此處形成形狀突變,造成局部應力集中.
在AWS D1.1 中規定,對接焊縫的焊縫余高不應超過3mm。
通俗的說:余高指的是鼓出母材表面的部分或角焊末端(即焊趾)連接線以上部分的熔敷金屬。
㈢ 鋼管對接焊縫余高如何去除,來看焊接無痕打磨機的厲害
根據ISO5817標准,B級焊縫余高小於1+0.1t,但最大不超過5mm,C級小於1+0.15t,最大不超過7mm。如果內18的板厚,B級焊縫要求小於2.8mm。表示對容接焊縫幾何形狀的參數有焊縫寬度、余高、熔深。(1)焊縫寬度指焊縫表面與母材的交界處稱為焊趾。而單
㈣ 二保焊焊接點高是怎麼回事
1、焊接電壓低,與焊接電流不匹配。二保焊焊接電源輸出具有屬於平硬外特性,焊接電壓必須與焊接電流在一定的數值范圍內匹配才可以焊接。當焊接電壓過低時,導致焊縫熔寬較窄,引起焊縫余高大。再不調整焊接電流的參數上,加大焊接電壓即可。
2、焊接速度過慢。二保焊不象焊條手弧焊那樣,除了熔附金屬還有熔渣,電弧吹力較大使得焊縫較薄,余高較小。只有適當加快焊接速度,才可以有效降低焊縫余高。
3、焊接運條方式不當。二保焊除了立向下焊,焊槍不作橫向擺動外,其他焊接位置全部採用鋸齒運條、斜圓圈運條、三角形運條等運條方式。橫向擺動可以增加焊縫熔寬,足夠的熱輸入保證焊縫邊緣與母材圓滑過渡。降低焊縫余高。
當施工環境溫度低於零度或鋼材的碳當量大於0.41%,及結構剛性過大,物件較厚時應採用焊前預熱措施,預熱溫度為80℃~100℃,預熱范圍為板厚的5倍,但不小於100mm。
工件厚度大於6mm時,為確保焊透強度,在板材的對接邊緣應採用開切V形或X形坡口,坡口角度為60°鈍邊p為0~1mm,裝配間隙b為0~1mm;當板厚差≥4mm時,應對較厚板材的對接邊緣進行削斜處理。
(4)為什麼要去除焊縫余高擴展閱讀:
有坡口的板縫,尤其是厚板的多道焊縫,焊絲擺動時在坡口兩側應稍作停留,鋸齒形運條每層厚度不大於4mm,以使焊縫熔合良好。根據焊絲直徑正確選擇焊絲導電咀,焊絲伸出長度一般應控制在10倍焊絲直徑范圍以內。
送絲軟管焊接時必須拉順,不能盤曲,送絲軟管半徑不小於150mm。施焊前應將送氣軟管內殘存的不純氣體排出。導電咀磨損後孔徑增大,引起焊接不能穩定,需重新更換導電咀。
焊接時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等方面的不同。惡化焊接性這就需要調整焊接的條件,焊前對焊件介面處的預熱、焊時保溫和焊後熱處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質量。
㈤ 什麼是焊縫余高
焊縫余高是指焊縫成型後,超出母材表面連線的那部分焊縫高度;原來稱為焊縫加強高,現稱為焊縫余高。供參考!
㈥ 從強度和受力角度來看,對接焊縫余高為什麼最好
余高的不利之處抄
壓力容器不希望焊縫形狀有突變,形狀的不連續過渡或者突變易造成應力集中。
焊趾處易形成應力腐蝕裂紋對接接頭的應力集中主要是焊縫余高引起的,對接接頭的焊縫,其焊趾處的應力最大。焊縫的余高愈大,應力集中程度愈嚴重,焊接接頭的強度降低。焊後去除余高至不低於母材,可減少應力集中,利於接頭強度。
國和日本曾經聯合做過試驗,發現有餘高過大的設備比磨平余高的使用壽命短40%~50%。
標准對余高的要求
1)JB4732對疲勞設備要求打磨,其它設備有限制范圍。基本上是不影響貼片即可,沒要求打磨。
2)中國國家標准GB150是這樣規定的,見圖表格與圖:
㈦ 如何去除焊縫余高
如果焊縫余高過高的話,可以採用碳弧氣刨刮掉高的那部分。這個針對的是余高已經嚴重超標的焊縫。如果高那麼一兩個毫米的,直接用角磨機打磨掉就可以了
㈧ 焊縫余高怎麼定
根據
GB∕ T985‐1988《氣焊、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
GB∕ T986‐1998《埋弧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國標:
㈨ 焊縫過高什麼原因
焊縫焊接後出現過高,表明電流小了熔化較慢容易引起焊縫過高,你說的內壁減小對吧,主要是和焊接工藝參數有關,在焊透的情況下你可以減小焊接速度,要是你認為這樣會降低效率,速度不變,把焊接電流減小,熔深也就減小了,就不會內凸。
㈩ 鋁合金焊接中焊縫的的余高的作用
余高的作用 在焊接過程中應該有焊縫余高。因為最後一層起保溫和緩冷的作用,對細化晶粒、減少焊接應力起很大作用。同時也是氣孔等雜物的收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