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方管的理論重量怎麼算
不銹鋼方管理論重量計算方法:邊長 x 4 x 壁厚 x 0.00785 (每米重量)不銹鋼矩型管理論重量計算方法內:(容邊長+邊長)x 2 x 壁厚 x 0.00785 (每米重量)具體你可以參考 http://www.bxghg.cn/jszl/66.htm
B. 方管重量計算 規格20*20*1.2 單位(應該是mm) 理論重量是0.75kg/m
方管重量計算 規格20*20*1.2 單位(應該是mm) 理論重量是0.75kg/m ,可以套公式,也可以自己演專算一下。屬
1、計算公式:重量(g)=4x壁厚x(邊長-壁厚)x7.85 (單位都是mm)
計算得出重量=0.708kg
2、演算 長度=1米 高度=0.0012米 寬度=(邊長-壁厚)x4=0.0752米
體積=1x0.0012x0.0752=0.0009024 密度=7850kg/m³
重量=體積x密度=0.708kg
總結:理論重量=0.708kg
備註:實際重量會跟理論重量之間存在誤差,這主要是因為方管厚度的誤差,厚度不均勻,測量不準確都會導致這個誤差的變大。
C. 30*50*2方管理論重量
矩型方管重量計算公式:
G=0.0157*S(A+B-2.8584*S)
公式中:G-每米鋼管重量,kg/m
S-矩型鋼管的公稱壁厚 ,mm
A、B-矩型鋼管截回面積的長與寬,mm
實際答30*50*2重量在2.28-2.35kg/m之間.
D. 鋼材方管理論重量公式
方管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b-t)×4×ρ×t×C/1000000=kg
方管理論重量計算公式說明
b:方管的邊長(單位:毫米mm)
t:方管的壁厚,也叫做鋼板的厚度(單位:毫米mm)
ρ:鋼材的密度(普通鋼材和錳板密度一般為7.85,不銹鋼或其他材質的請參照材質密度表)
C:方管的高度/或者說方管的長度(單位:毫米mm),一般方管的重量以1米為一個單位來計算。
注意:長、寬、高單位都使用毫米為單位,是為了統一單位,這樣計算時不容易出錯,所以最後要除以1000000,這樣得到的重量單位才是公斤。
(4)方管的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誤差擴展閱讀:
方管,是種方形體的管型,很多種材質的物質都可以形成方管體,它介質於,干什麼用,用在什麼地方,大多數方管以鋼管為多數,經過拆包,平整,捲曲,焊接形成圓管,再由圓管軋製成方形管然後剪切成需要的長度。
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現貨方面以大規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為結構方管,裝飾方管,建築方管,機械方管等。
方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它廣泛應用於房屋搭建、棚搭建、鍋爐建造、高速路欄桿、房屋建築、壓力容器、石油儲罐、橋梁、電站設備等,由此可見,方管的在鋼材加工行業也佔有很大的位置。
E. 方管壁厚允許偏差
中國國家標准中規定壓力容器用低合金鋼鋼板一般厚度負偏差為-0.3mm,碳鋼為-0.8mm,高合金鋼熱軋厚鋼板厚度負偏差為-0.3mm,高合金鋼熱軋鋼板及鋼帶則隨鋼板厚度和精度等級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大於-0.3mm。
鋼材厚度允許偏差在有的鋼材中只有厚度負偏差,有的既有上偏差也有下偏差(如《GB24511-2009承壓設備用不銹鋼鋼板及鋼帶》中同時規定了不銹鋼熱軋厚鋼板、熱軋鋼板及鋼帶的正負偏差)。其數值不同標准體系中會有所不同,同一體系的標准中,隨著標準的更新也會有變化。
鋼管的厚度負偏差則一般用標准規格厚度的百分數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鋼板軋制技術的進步,標准會隨之更新,並縮小這個值。所以,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5)方管的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誤差擴展閱讀:
工藝分類
方管按生產工藝分: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
(a)按工藝分——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b)按焊縫分——直縫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材質分類
方管按材質分: 普碳鋼方管、低合金方管。普碳鋼分為:Q195、Q215、Q235、SS400、20#鋼、45#鋼等;低合金鋼分為Q345、16Mn、Q390、ST52-3等。
生產標准分類
方管按生產標准分:國標方管,日標方管,英制方管,美標方管,歐標方管,非標方管。
斷面形狀分類
方管按斷面形狀分類:
(1)簡單斷面方管——方形方管、矩形方管
(2)復雜斷面方管——花形方管、開口形方管、波紋形方管、異型方管
表面處理分類
方管按表面處理分: 熱鍍鋅方管、 電鍍鋅方管、塗油方管、酸洗方管
用途分類
方管按用途分類——裝飾用方管、機床設備用方管、機械工業用方管、化工用方管、鋼結構用方管、造船用方管、汽車用方管、鋼樑柱用方管、特殊用途方管
壁厚分類
方管按壁厚分類—— 超厚壁方管、厚壁方管和薄壁方管
F. 80*80*4的方管米重
國標公式:邊長*4*0.00785*厚度,便是國標理論重量。當然這和實際重量有一定差距了的,因為一般的生產企業都按照國標的下偏差在做,不然拿到市場上中間商怎麼賺到價差呢。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定的幫助。每米重10kg哈,但是肯定實際是有下差的,明白了嗎?
G. 為什麼方管五金手冊理論重量表與實際計算出的重量不符,以哪個為准
方管五金手冊理論重量表與實際計算出的重量不符,
因為理論計算是有最大允許有偏差的,
應當以實際計算為准。
H. 方管300*300*10國標允許厚度偏差在多少
方鋼管壁厚的允許偏差,當壁厚不大於10mm時不得超過公稱壁厚的正負10%,當壁厚大於10mm時為專壁厚的正負屬8%,彎角及焊縫區域壁厚除外。
方鋼管的通常交貨長度為4000mm-12000mm,焊接工藝的以6000mm和12000mm居多而無縫工藝的則在9000mm-11000mm居多。大口徑方鋼管允許交付不小於2000mm的短尺和非定尺產品,也可以介面管形式交貨,但需方在使用時應將介面管切除。短尺和非定尺產品的重量不超過總交貨量的5%,對於理論重量大於20kg/m的方矩管應不超過總交貨量的10%方矩管。
通常長度:
鋼管一般以通常長度交貨。通常長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熱軋(擴)管:3000~12000 mm
冷軋(拔)管:2000~10500 mm
熱軋(擴)短尺管的長度不小於2 m.冷軋(拔)短尺管的長度不小於1 m,
定尺長度和倍尺長度:
定尺長度和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全長允許偏差分為三級(見表8)。每個倍尺長度按以下規定留出切口餘量:
外徑≤159 mm:5~10 mm;
外徑>159 mm:10~15 mm。
I. 您好,請教下方矩管鋼管的重量計算公式
一、1.鋼材方管公斤/米=[2×﹙長﹢寬﹚-4×壁厚]×壁厚×0.00785 單位為毫米。根據你上述方管計算=[2×﹙40+﹚-4×2]×2×0.00785×6米=18.086公斤 這個才對,
2.實際重量因為鋼材有負差會稍微再少一些,一般鋼材空管重量:公斤/米=0.02466×壁厚×﹙外徑-壁厚﹚單位是毫米。
二、1.不銹鋼空管:公斤/米=0.02491×壁厚×﹙外徑-壁厚﹚單位是毫米。不銹鋼方管重量計算:[2×﹙長﹢寬﹚-4×壁厚]×壁厚×0.00793=公斤/米 單位為毫米。
2.如果是鋼板則重量計算公式:公斤(kg)=厚度(mm)*寬度(m)*長度(m)*密度值﹙201,202,301,302,304,304L,305,321﹚ 的密度值為 7.93 ,一般的鋼材密度值為7.85。即便把它看成空心管也應該是,他的周長為200,那麼計算出大概的直徑為63.66的空管,那麼計算重量為=0.02466×2×﹙63.66-2﹚×6=18.25公斤 應該這樣算才對。
3.一般鋼材空管重量:公斤/米=0.02466×壁厚×﹙外徑-壁厚﹚單位是毫米。
拓展資料
方矩管,是方形管材和矩形管材的一種稱呼,也就是邊長相等和不相等的的鋼管。是帶鋼經過工藝處理卷制而成。一般是把帶鋼經過拆包,平整,捲曲,焊接形成圓管,再由圓管軋製成方形管然後剪切成需要長度。
又名方形和矩形冷彎空心型鋼,簡稱方管和矩管,代號分別為F和J
1、方矩管壁厚的允許偏差,當壁厚不大於10mm時不得超過公稱壁厚的正負10%, 當壁厚大於10mm時為壁厚的正負8%,彎角及焊縫區域壁厚除外。
2、方矩管的通常交貨長度為4000mm-12000mm,以6000mm和12000mm居多。方矩管允許交付不小於2000mm的短尺和非定尺產品,也可以介面管形式交貨,但需方在使用時應將介面管切除。短尺和非定尺產品的重量不超過總交貨量的5%,對於理論重量大於20kg/m的方矩管應不超過總交貨量的10%
3、方矩管的彎曲度每米不得大於2mm,總彎曲度不得大於總長度的0.2%
(參考資料:網路 方矩管)
J. 方鋼管的理論重量計算方法
方管: 每米重量=(邊長+邊長)×2×厚×0.00785
圓形管重量計算公式:{(周長÷3.14)-壁厚}*壁厚*0.02466
備註:以上單位為/m,其中壁厚和邊長的單位為毫米,即mm。
鋼管米重: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分類和性能
方管有無縫和焊縫之分,無縫方管是將無縫圓管擠壓成型而成。方形鋼管,厚壁方形鋼管,大口徑方形鋼管,無縫方形鋼管,低合金方形鋼管,135*135*10方形鋼管,塔吊用方形鋼管,Q345B低合金方形鋼管,20#無縫方形鋼管
1、方管的性能指數分析-塑性
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
2、方管的性能指數分析-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指針。目前生產中測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壓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幾何形狀的壓頭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試的金屬材料表面,根據被壓入程度來測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維氏硬度(HV)等方法。
3、方管的性能指數分析-疲勞
前面所討論的強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的機械性能指針。實際上,許多機器零件都是在循環載荷下工作的,在這種條件下零件會產生疲勞。
4、方管的性能指數分析-沖擊韌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於機件上的載荷稱為沖擊載荷,金屬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叫做沖擊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