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管的抗彎曲強度怎麼計算
先計算梁的抄最大彎矩襲M,鋼材強度設計指為f=215MPa,計算所需要的截面抵抗距W=M/f。根據計算結果選用H型鋼。當然,上面的計算沒有考慮整體穩定,但是基本思路是這樣。
撓度控制:梁按簡支算,最大撓度為:f=(P*L^3)/(48*E*I)。其中P為集中力,L為跨度,E為鋼材的彈性模量,取E=2.06E5MPa,I為型鋼的截面慣性距,根據手冊查得。最大撓度與跨度的比值要控制在1/400以內。
㈡ 長度為2.3米,外徑50mm,壁厚2.0與2.5和3.0的方管的抗彎能力,怎麼計算越詳細越好!急!急!急!感激萬
強度計算=M/W (其中,彎矩M=0.125qL*2,W為截面模量)
剛度計算=(5qL*4)/ 384EI
你可以在這里看看參數:
http://wenku..com/view/e0516408763231126edb119a.html
㈢ 彎管機設計中的方管彎曲力矩的計算公式
設方管外邊長a、內邊長b(單位米),截面模數W=(a^4-b^4)/(6a);
材料的破壞強度限為σ(單位pa):
理論彎矩M=σ*W,單位N.m。
㈣ 一米長兩個厚的60方管和圓管的 抗彎強度差多少
方管的慣性矩是86.67cm4,圓管的慣性矩是51.05cm4,抗彎強度差35.62cm4。
抵抗矩=慣性矩/截面高度,這兩個截面高度相同,就直接比較慣性矩,帶入長寬60,厚度10可以得到,所以方管的抗彎強度比圓管還是要好不少,大概是1.7倍。
從受力面的角度來說,大致方管的受力面只有四面中的一面,也就是四分之一,可圓管的受力面只有兩面,也就是二分之一,由此可見,方管的抗彎強度只是圓管一半。
(4)方管抗彎曲力計算擴展閱讀:
方管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方管不宜與水泥、水泥沙漿、混凝土直接接觸,應採用覆塑薄壁焊管或在管外壁纏繞防腐膠帶。
2、埋地宜選用塑覆薄壁方管(316型),能避免對尖硬雜物或管外壁的酸鹼腐蝕對管道的損傷;也可以用另外包紮材料做防腐措施,如包紮兩層瀝青漆(或環氧樹脂)、玻璃纖維塑膠布防腐,外纏兩層聚乙烯帶或兩層氯乙烯帶。
3、採用水泥砂漿填補在暗敷的管道中時,應利用保溫材料確保水泥砂漿與管子間留有空隙,以便暗敷的管子可自由的伸縮。
4、管道應合理配置伸縮補償裝置與支架(固定支架和活動支架),以控制管道的伸縮方向或補償,明敷或非埋設隱敷的熱水薄壁方管的直線段長度超過10-15m時,宜採取管道軸向的補償措施,當公稱直徑大於50mm時,宜設置方管波形膨脹節或方管線性溫度補償器。
5、方管與絲口閥門、水咀、水表等附件連接時,不得在方管上套絲,而應通過轉換接頭等絲接配件過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方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彎強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慣性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抵抗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截面有效高度
㈤ 矩管抗彎強度計算公式
1、先計算截面模量
WX=(a四次方-b四次方)/6a
2、再根據所選材料的強度,計算所能承專受的彎矩
3、與樑上載荷所形屬成的彎矩比對,看看是否在安全范圍內
參見《機械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一卷第1-59頁
㈥ 方鋼管抗彎等強度方面的計算公式,麻煩告訴指點。
最大彎曲正應力的計算公式是:σ=M/(γx*Wnx)。 其中:M是鋼管承受的最大彎矩; γx——版截面的塑性權發展系數;對於鋼管截面,取為1.15, Wnx——鋼管凈截面模量,也稱為凈截面抵抗矩。如果截面沒有削弱,可以通過鋼結構設計手冊中的型鋼表格查到,如果截面有削弱,可以根據材料力學的公式根據截面尺寸通過計算公式計算得到
㈦ 抗彎強度公式計算
三點測試抗彎公式:R=(3F*L)/(2b*h*h)
F—破壞載荷
L—跨距
b—寬度
h—厚度
一般採用三點抗彎測試或四點測試方法評測。其中四點測試要兩個載入力,比較復雜;三點測試最常用。其值與承受的最大壓力成正比。抗彎強度(彎曲強度)bendingstrength。
指材料在彎曲負荷作用下破裂或達到規定彎矩時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此應力為彎曲時的最大正應力,以MPa(兆帕)為單位。它反映了材料抗彎曲的能力,用來衡量材料的彎曲性能。
橫力彎曲時,彎矩M隨截面位置變化,一般情況下,最大正應力σmax發生於彎矩最大的截面上,且離中性軸最遠處。
(7)方管抗彎曲力計算擴展閱讀
強度表現:
桿件在受彎時其斷面的上部是受壓區,而下面是受拉區.以矩形勻質斷面為例,受壓、受拉區的最外沿的強度就叫做彎曲強度。它與彎矩成正比與斷面模數成反比。
可由下公式表示:σ=KM/W 其中K為安全系數,M為彎矩,W就是斷面模數,不同的斷面就有不同的斷面模數可在材料力學手冊中查到。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測試方法及國家標准。如塑料彎曲性能的測定的為GB/T 9341-2008,硬質橡膠彎曲強度的測定的為GB1696-2001,工程陶瓷高溫彎曲強度的試驗方法為GBT14390-1993,天然飾面石彎曲強度試驗方法為GBT9966.2-2001等等。
㈧ 鋼管的抗彎強度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R=(3F*L)/(2b*h*h)
F—破壞載荷
L—跨距
b—寬度
h—厚度
螺旋鋼管的規格要求內應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列明容。一般應包括標準的牌號(種類代號 )、鋼筋的公稱直徑、公稱重量(質量)、規定長度及上述指標的允差值等各項。我國標准推薦公稱直徑為8、10、12、16、20、40mm的螺旋鋼管系列。
供貨長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種。我國出口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6~12m,日本產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3.5~10m。
(8)方管抗彎曲力計算擴展閱讀
鋼管長度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
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㈨ 方管的承受力怎麼算
摘要 方管受壓,要計算穩定性。穩定性的計算較為復雜。要看連接的方式是兩端固接還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鉸接。估計你不只使用1跟立柱,所以可以簡單計算成兩端固接。臨界壓力簡單計算:P=(4*n*Pi^2*E*I)/[(L/2)^2]。n立柱的數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彈性模量,I慣性矩,L立柱長度。
㈩ 方鋼管對角抗彎如何計算
方鋼管45度對角抗彎模量根據以下公式計算:Wx0=0.118*(a^4-a1^4)/a
a--方管外邊長
a1--方管內邊長=a-2*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