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危險品運輸公司名錄誰有啊
靖安縣平安運輸公司專業危險品運輸公司
吉林市九天儲運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鼎市溫福化學危險品運輸有限公司
溫州市經營道路運輸業
舟山市經營道路運輸業的企業
恩平市光澤石油氣有限公司鑫澤運輸分公司
貨物運輸
地址:東安金坑管理區 郵編:529427 電話號碼:7810888
恩平市宇通運輸有限公司
道路貨物運輸
地址:江南南安七姐廟 郵編:529400 電話號碼:7712778
恩平市運輸發展總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恩城鎮新平中路67號 郵編:529400 電話號碼:7727113
廣東省江門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恩平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恩城鎮新平中路49號 郵編:529400 電話號碼:7726526
廣東省江門市汽車運輸總公司開平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長沙西郊路28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322649
廣東省江門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新會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市城西路33號 郵編:529100 電話號碼:6693562
廣東省江門市汽運集團有限公司台山汽車總站
汽車客貨運輸
地址:台城鎮橋湖路41號 郵編:529200 電話號碼:5619677
廣東省江門市汽運集團有限公司新會汽車總站
汽車客貨運輸
地址:會城鎮城西一路三十三號 郵編:529100 電話號碼:6693562
廣東省台山市二輕汽車運輸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台城鎮新朗路新寧橋腳 郵編:529200 電話號碼:5524636
廣東省新會市石油企業集團公司車運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市育才路15號 郵編:529100 電話號碼:6691254
廣東省新會市石油企業集團公司船務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市江會公路江咀油庫(內) 郵編:529100 電話號碼:6120143
廣東省新會市運輸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市南門路 郵編:529100 電話號碼:6693971
鶴山建設車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沙坪鎮前進路10號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885319
鶴山市安盛運輸有限公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普通貨物運輸。
地址:龍口鎮龍古路18號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733838
鶴山市鶴翔運輸有限公司
貨特運輸服務,銷售:建築材料。
地址:雙合鎮廷章街2號 郵編:529734 電話號碼:8611419
鶴山市鴻溢沙石運輸有限公司
沙石運輸,銷售:建築材料。
地址:合成鎮華中路八號 郵編:529735 電話號碼:8636335
鶴山市華迅物流配送服務中心
貨物運輸,倉儲,配送,電子商貿服務。
地址:雅瑤鎮雅瑤工業開發區 郵編:529724 電話號碼:8280222
鶴山市基業汽車運輸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沙坪鎮長塘一街53號101房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
鶴山市沙坪華宇貨運服務部
貨運代辦服務。
地址:雲溪山莊路口29號鋪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823234
鶴山市沙坪順昌運輸車隊
普通貨物運輸。
地址:沙坪鎮人民東路職中側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982252
鶴山市順暢運輸有限公司
普通貨物運輸。
地址:沙坪鎮人民路1-1號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889691
鶴山市雅瑤威盛貨物運輸站
普通貨物運輸、寄遞業務(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除外)。
地址:雅瑤鎮雅瑤圩 郵編:529724 電話號碼:8288547
鶴山市粵山貨運總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沙坪鎮前進路7號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882741
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股分有限公司運輸部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北街北新路1號 郵編:529075 電話號碼:3361611
江門聯運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白沙工業區4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516742
江門汽車運輸公司服務公司恩平站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 郵編:529400 電話號碼:7727987
江門市大安貨物運輸有限公司
貨物運輸。
地址:北街區高沙側化肥總廠廠區內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79155
江門市大中旅遊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旅遊汽車客運服務。
地址:長安里49號102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523788
江門市第二運輸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倉後路86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33468
江門市光明運輸有限公司
普通貨物貨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
地址:江海一路119號首層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810020
江門市環市運輸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南雄村 郵編:529040 電話號碼:3812287
江門市慧能貨運有限公司
公路貨物運輸
地址:白石高沙二街12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8331114
江門市江海區大昌榮貨運部
經營普通貨運
地址:高沙港門前8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71861
江門市江海區華通化學危險品運輸有限公司
經營道路危險品貨物運輸
地址:潮江路96號之五二樓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166223
江門市江海區基成江汽車運輸實業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禮樂鎮北頭咀路邊加油站側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33114
江門市江海區窖頭運輸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南雄村 郵編:529040 電話號碼:3812287
江門市江海區金溪貨運有限公司
經營普通貨運。
地址:江海區外海鎮金溪管理區金坑地 郵編:529080 電話號碼:3783666
江門市江海區金溪制氧運輸有限公司
經營道路危險品貨物運輸。
地址:江海路金溪工業園 郵編:529080 電話號碼:3790415
江門市南天貨物運輸有限公司
普通貨運
地址:美景里92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73955
江門市蓬江區堤東運輸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新市路63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39110
江門市蓬江區港興建材經銷部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北郊新城天河東路17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222613
江門市蓬江區港興聯運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環市群星鄉北行村白土地段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222613
江門市蓬江區海翔貨運有限公司
貨物運輸
地址:高沙二街12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8331114
江門市蓬江區利和工貿發展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建設二路33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817559
江門市蓬江區普基貨運服務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市良化大道32號101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9084526
江門市蓬江區群星貨運服務車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江門環市群星管理區辦公樓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211508
江門市蓬江區信威捷運代理中心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港口路72號94座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39385
江門市啟盛運輸有限公司
貨物運輸
地址:江海路123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793842
江門市汽車運輸總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江門西區大道2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532824
江門市汽車運輸總公司鶴山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人民路23號 郵編:529700 電話號碼:8882597
江門市汽車運輸總公司台山分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橋湖路41號 郵編:529200 電話號碼:5614678
江門市沙仔運輸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市鵝溪大路92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33376
江門市石化運輸車隊
普通貨物運輸,道路危險貨物運輸。
地址:白沙大合山工業區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560772
江門市食品集團公司車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白沙管理區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532806
江門市新會區大敖中億運輸隊
普通貨物陸路運輸服務
地址:新會區大敖鎮新地村三里191號 郵編:529144 電話號碼:6257529
江門市新會區東安汽車運輸有限公司
出租客運、班車客運、旅遊客運、包車客運、高速客運。
地址:新會區會城鎮城西一路33號 郵編:529100 電話號碼:6693562
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龍遠石油氣運輸有限公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普通貨物運輸
地址:新會區雙水鎮龍脊村委會 郵編:529153 電話號碼:6412190
江門市新會區特種氣體研究所運輸車隊
道路危貨物運輸,普通貨物運。
地址:新會區五和農場 郵編:529162 電話號碼:6804490
江門市新江煤氣運輸有限公司
道路危險品貨物運輸,普通貨物運輸
地址:蓬江區曉港苑3號 郵編:529000 電話號碼:3387215
江門市運輸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江海路32號 郵編:529051 電話號碼:3812789
開平市第一運輸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新昌新華二巷二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212396
開平市公路砂石土方工程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新昌新華二巷二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212396
開平市交通集團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開振路23號A樓 郵編:529325 電話號碼:2219968
開平市開港汽車貨運聯合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長沙沿江西路27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292472
開平市一運集團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新昌新華二巷二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212396
開平市一運集團公司客運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新華路新華二巷二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212831
開平市運輸總公司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沿江西路27號 郵編:529300 電話號碼:2292477
台山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汽車隊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台城鎮台海路81號 郵編:529200 電話號碼:5525554
還有很多,參考資料里有!
資料:http://www..com/s?tn=&ie=gb2312&bs=%C8%AB%B9%FA%CE%A3%CF%D5%C6%B7%D4%CB%CA%E4%B9%AB%CB%BE%C3%FB%C2%BC&sr=&z=&cl=3&f=8&wd=%CE%A3%CF%D5%C6%B7%D4%CB%CA%E4%B9%AB%CB%BE%C3%FB%C2%BC&ct=0
Ⅱ 泰安的歷史名人
泰安歷史名人 鮑叔牙(生卒不詳) 魯國平陽(今新泰市汶南鎮鮑庄)人,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稱。少年時與管仲友善,兩人合夥經商,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鮑叔牙從不計較,這就是有名的「管鮑分金」故事。齊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想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力勸桓公釋放管仲代己位。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得以稱霸諸侯,齊國成為強國。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少鮑叔能知人也。」
柳下惠(生卒不詳)展氏,名獲,字禽,又字季,春秋時魯國大夫,曾為士師(掌管刑獄的官)。因食采柳下(今新泰市宮里鎮西柳村),遂姓柳氏,謚號惠,稱柳下惠。他博文達理,外和內介,以善於講究禮節著稱於世。孟子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並提,稱贊他是「聖之和者也」(《孟子·萬章下》),「和聖」也就成了柳下惠的美稱。《荀子·大略》還記載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於是後人將其譽為作風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柳下惠死後,葬在柳下村北,緊瀕汶水,歷代對其墓都妥為保護,至清代,墓猶高如山陵,俗稱「王墳」。至今,柳下祠堂尚存,「和聖故里」、「柳下書堂」古碑依在。
柳下跖(生卒不詳) 姓展,名雄,魯國柳下(今新泰市宮里鎮西柳村)人。「跖」,本指赤腳的奴隸,因他住在西柳,故稱柳下跖。他追求「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的平等社會,曾領導奴隸起義,「從卒九千人」。孔子勸他效法「聖人之行」,罷兵休卒,柳痛斥曰:「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走歸,無復言之!」柳下跖的事跡,《孟子》《史記》《漢書》多次提及,荀子也贊揚他「名聲如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史記》中稱「其徒頌義無窮」。據傳,泰山傲徠峰上有柳下跖的插旗石,峰東的「大校場」、「小校場」,峰下的「跑馬場」,就是當年柳下跖的練兵場。泰山西麓和西南麓有當年柳下跖使用和築造的上馬石和川道等遺跡。在新泰放城,還有傳為柳下跖開鑿的九龍口等。
師曠(生卒不詳)字子野,春秋時期魯國平陽(今新泰市北師鄉北師村)人,晉國樂師。他精通音律,認為奏樂可卜吉凶,音樂可興邦,亦可覆國,靡靡之音不可妄聽。他曾勸諫晉平公不要聽商紂王的樂師師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平公不聽。結果晉國大旱三年,赤地千里,國力大損。師曠也十分關心政治,他認為治國「惟仁義為本」「君必惠民」。晚年潛心研究音樂,不幸熏瞎雙目。卒後葬於新泰。墓前有宋代建的師曠廟。
左丘明(約前540~前452)魯國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橫鎮衡魚村)人,春秋著名史學家,儒學奠基人之一。著有《左傳》、《國語》,前者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後者是中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均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孔子視左丘明為君子,尊稱其左丘明,謂之與其共好惡。左丘明病世後,人們將他著述過的地方稱作「左傳精舍」,予以保護,並代有修葺。
鍾離春(生卒不詳)戰國時無鹽邑(今東平縣)人,著名才女。她關注國家大事,曾當面指出齊宣王政治上的「四失」。宣王聽了非常感動,當即讓她坐車入宮,拜為無鹽君,立為後。宣王據其言拆漸台、罷女樂、退謅諛、納忠言、選兵馬,用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從此成為強國。
劉楨(186~217)字公幹,東漢末東平國寧陽(今寧陽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其五言詩頗負盛名,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徵召,為丞相掾屬,行文才思雋銳。與曹植齊名,性格倔強。曹丕舉行宴會,因「犯」禮制被曹丕以不敬罪下獄。後復起用為吏。不久染瘟疫病逝。後人將劉楨、曹植並舉,稱為「曹劉」。
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郡平陽(今新泰市)人,西晉政治家、軍事家。新泰地名來源,即是羊祜取新甫山、泰山合意,上表晉武帝所改。羊祜出生顯貴, 265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拜為尚書右僕射、衛將軍、都督,管理荊州軍事,墾田積糧深得百姓擁護,遠近人皆來歸降。他不居功,拒絕晉升,曾上奏著名的《讓開府表》。278年病逝。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中贊其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
僧朗(生卒不詳) 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泰山佛教的傳入者,北朝高僧。前秦苻堅皇始元年(351),移居泰山傳經,「孜孜訓誘,勞不知倦」,在泰山地區影響很大。在統治者的支持下,他創立了海岱間第一座佛廟,後寺廟改稱靈岩寺,成為唐宋間國內四大名剎之一。朗公寺的開拓,一度帶來泰山佛教的興盛,谷山玉泉寺、神寶寺、普照寺等大多在北朝後期相繼建立。
程咬金(?~665)又改名知節,唐初濟州東阿(今東平縣斑鳩店鎮)人,隋唐時著名將領。程咬金為滅隋興唐,屢建偉功,其故事被采入《響馬傳》、《說唐全傳》、《隋唐演義》等,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清《泰安府志·古跡》載東平縣斑鳩店鎮有程盧公衣冠冢。斑鳩店村還有程咬金廟,廟前楹柱鐫聯雲:「偕叔寶翼秦王,懸甲軍摧鋒陷陣冠諸將;先世南次公僅,凌煙閣圖功畫像照千秋。」
梁灝(962~1004)字太素,鄆州須城(今東平縣州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雍熙二年(985)中狀元。他關心國事,曾作《聽政箴》獻給真宗皇帝。北遼興兵犯境時,灝主張「明賞罰,斬懦將,重用武勇謀略之士」,很受好評。灝有吏才,每進朝奏對,詞辯明敏,真宗非常贊賞。景德元年(1004)病卒。有文集十五卷。
梁固(985~1019)字仲堅,梁灝子。自幼好學,曾著《漢春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狀元,後人稱頌梁灝、梁固父子狀元,在東平州城建有「父子狀元」坊。梁固有吏才,馬元方主掌三司,辦事粗率,梁固常受命斷案,因判案公正,當時被稱為「平審」。年三十四歲病卒。有文集十卷。
錢乙(1035~1117)字仲陽,宋代東平郡(今東平縣)人,宋代著名兒科醫學家。著有《傷寒論指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等書,惜已失傳。其弟子閻季忠搜集錢乙論述、醫案、處方及各種資料,於公元1119年整理編輯而成《小兒葯證直訣》。該書比歐州最早出版的兒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來的兒科著作。錢乙對兒科醫學貢獻卓著,後人稱其為「兒科之聖」。
黨懷英(1134~1211)字世傑,號竹溪,祖籍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後隨父遷奉符南城(今泰安市岱嶽區鄧家莊)。金代文學家、書法家。著有《竹溪集》(30卷)、《鍾鼎集韻》,《竹溪集》已佚。黨懷英入仕前隱居徂徠山,築竹溪庵,讀書吟詩。現徂徠山上竹溪庵遺址猶存,庵旁有其篆書「竹溪」二字石刻。他還工書法,有「獨步金代」美譽。當時泰山一帶碑刻多出其手筆。現存碑刻如岱廟「金重修東岳廟碑」的篆書題額以及谷山寺碑、天封寺碑皆為懷英手跡。大安三年(1211年)卒,葬於奉符城南四十里(今泰安市岱嶽區北集坡鄉西旺村),享年七十八歲,謚號文獻。
張志純(1220~1316)字布山,號天倪子,又號布金山人,有張煉師之稱。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張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曾任東岳廟住持;元中統三年(1216),被宣授為東岳提點監修官,兼東路道教都提點;後又策劃監修泰山南天門工程。他喜愛詩詞,是當時著名詩人,《泰山喜雨》、《桃花峪》等詩篇謳歌了東岳泰山的秀麗風光。晚年,上書皇帝重修蒿里山神祠,獲准,未峻即逝。
王禎(生卒年不詳) 字伯善,東平人,元代農學家及木活字印刷術的創造者。曾任泰安州教授,重視教育事業。著有37卷農學巨著——《農書》(現存36卷),該書是一部從全國范圍總結農業生產的農書,分三部分(《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圖譜》),於皇慶二年(1313)刊行(明初收入《永樂大典》)。印刷《農書》時創木活字,排印《旌德縣志》一百部;又創造轉輪排字盤,活字以韻排列,排版時轉動輪盤,以字就人,極方便。還撰寫了《造活字印書法》,繪制《活字板韻輸圖》附載《農書》內,成為印刷史上的珍貴文獻。此外,對冶煉技術也有發明創新。善篆書、善詩文,著有《農務集》。
蕭大亨(1531~1612)字夏卿,號岳峰。祖籍肥城安駕庄鎮夏輝村,後隨父遷居泰安州放城(今新泰市放城)。著有《岳峰蕭公奏議》、《夷俗記》等書。隆慶六年(1572),蕭大亨因念母上書請歸養,五百里外聞母病歿,披發赤足,徒步日行百餘里奔喪,居喪盡哀,內外稱孝。蕭大亨重視保護泰山名勝古跡,泰山道士昝復明在凌漢峰下建三陽庵,蕭大亨為其撰碑記,今碑石猶存。他還主持移建了岱東四陽庵,為岱陰碧峰寺撰立《重修佛殿碑記》。在他為《泰安州志》題的序中,對泰山歷史文化給予高度稱譽。萬曆四十年(1612)卒。明神宗敕令在岱陽金牛山下為其建墓,今石坊、石儀、石表尚存。
蕭協中(?~1644)字公黼,蕭大亨次子,明末著名泰山學者。他自幼工於詩賦,十八歲時因作《綠遠樓賦》而蜚聲文壇,後以父蔭入仕。崇禎末年,致仕還鄉,寓居泰安城醞檀園,致力於泰山地理風物的研究。甲申,泰安城被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協中投井自殺。著有《醞檀集》、《泰山小史》等書。其中,《泰山小史》「以名勝為綱,每目敘其大略,詞簡意賅」,收入泰山名勝及名人150餘條,每條之下,均作題詠,而且書中記錄了一些泰山史料如半山亭秦篆等,對泰山史研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泰山五賢
孫復(992~1057)字明復,北宋初學者,宋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舉進士不第,退居泰山講學,世稱泰山先生。魯人自石介而下,皆師事之。范仲淹、富弼言稱孫復道德經術宜在朝廷,於是由布衣拜秘書郎、國子監直講,累官至殿中丞。孫復治《春秋》,著《春秋尊王發微》12卷。與石介、胡瑗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以繼承儒家道統自居,排斥佛老,抨擊禍福報應學說。嘉佑二年(1057)卒,葬於東平。歐陽修作《孫明復先生墓誌銘》。舊志載,孫復還著有《睢陽子》10卷、《春秋總論》3卷。金大定間,在岱廟東建魯兩先生祠,祀孫復與石介,後移泰城東南隅。明嘉靖年間,僉事盧問在講學處(今五賢祠舊址)建仰德堂祀孫復、石介,後加奉胡瑗,稱三賢祠。三人並稱「宋初三先生」。清道光九年(1829),縣令徐宗干又奉宋燾、趙國麟入三賢祠,合稱為五賢祠。後人將孫復列為泰山五賢之首。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學者。兗州奉符(今山東泰安)人。故居在徂徠山西北之橋溝村。曾講學徂徠山下,世稱徂徠先生。北宋天聖八年(1030)進士,初任鄆州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在南京任職期間結識孫復,並引為知己,幫助他到泰山講學,拜其為師。景佑三年(1036),任嘉州軍事判官,因母親去世,歸家奔喪。居喪期間,在徂徠山長春嶺下建徂徠書院,「以《易》教授諸生」。慶歷二年(1042)夏,服喪期滿,召為國子監直講。慶歷新政時,石介作《慶歷聖德詩》,積極擁護改革。新政失敗後,受到保守派打擊,被迫出任濮州通判。慶歷五年(1045)卒,葬於徂徠山下。歐陽修作《徂徠先生墓誌銘》。著有《徂徠先生文集》。泰山五賢之一。
胡瑗(生卒不詳)字翼之,北宋初學者,教育家。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世居陝西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曾與孫復、石介講學泰山,十年不歸,得家書見有「平安」二字,不拆閱即投澗中。現五賢祠舊址東有「胡安定先生投書處」刻石,稱投書澗。後執教太學,四方之士來學者,學舍競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論語說》、《周易口義》、《景佑樂儀》等書。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泰山五賢之一。
宋燾(1572~1614)字岱倪,號澤田、青岩,泰安孝門村(今肥城孝門)人。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後改任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學政。多次仗義直諫,惹怒神宗,被貶為定州刺官,不久辭職隱鄉。在青岩居建書院講學,搜尋岱故,編著《泰山紀事》、《岱下小史》等,另有詩集《青岩居草》、《落花錢韻》等。萬曆四十二年(1614)卒,葬於泰安城西上旺村鳳凰嶺下。泰山五賢之一。
趙國麟(1673~1751)字仁圃,號拙庵,泰安人。清代名臣。少時家貧,好學。清康熙年間進士,歷任福建、安徽巡撫,刑部、禮部尚書兼領國子監事、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後辭官返里,隱居讀書。為啟迪後學,在宋燾青岩居故址創辦青岩義社,後易名青岩書院,是泰山歷史上著名書院之一。著有《雲月硯軒古體詩稿》、《調皖紀行草》、《拙庵近稿》、《塞外吟》、《近游草》、《大學困知錄》、《文統類編》等。泰山五賢之一。
唐仲冕(1753~1827)字六枳,號陶山居士,世稱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長沙),後客居肥城縣(今肥城市)澗北村。清代著名泰山學者。著有《岱覽》、《陶山文錄》、《陶山詩錄》等。他主持泰山書院其間,曾參與重修《泰安縣志》。他探訪泰山名勝,遍覽泰山典籍,歷時12載編撰《岱覽》(32卷)一書。全書層次明晰,稽考精審,圖文並茂。史學家錢大昕為此書題詩:「東岱寰中秀,圖經手自編。群山收一覽,五嶽獨自先。」道光七年(1827)病卒,其子遵遺囑將其歸葬肥城陶山。
毛澄(1843~1906)字蜀雲、又字叔雲,四川仁壽人。著有《稚解詩集》等書。毛澄曾三任泰安知縣,在任期間,致力泰山的保護和開發,興新學,倡新風,為世人稱頌。光緒十九年(1893),岱廟的秦篆刻石失盜,毛澄下令搜尋,查得原石後,移存道院,派人嚴加看護,倖存至今。光緒二十九年(1903),他捐銀千兩重修「和聖墓」。毛澄還發動泰安各界在泰山大面積植樹造林,重修蒿里山神祠、對岱亭、環翠亭等。在黑龍潭新建西溪石亭,在雲步橋新建酌泉亭,現都已成為著名景點。毛澄注意革除陋俗,他將岱頂捨身崖改為愛身崖,還查封斗母宮,派道士住持。毛澄重視文化教育,在天書觀舊址創辦高小學堂,在泰山上書院舊址創辦師范學堂,先後在全縣創辦初等小學堂185處。為啟迪民智,還在岱廟創辦閱報所。1913年,山東提學陳榮昌撰立《泰安令毛君興學記》,對其振興教育事業的政績給予高度評價。光緒三十四年毛澄卒於滕縣任所。
王價藩(1865~1934)字藎臣,又字建屏,號退軒。祖籍四川成都,清咸豐年間隨父落籍泰安。先後主辦過醴泉義塾、圖書社,與范明樞合力創辦縣勸學所、宣傳所等。民國初年,創辦泰安女子小學堂,任校長。晚年熱心於泰山文獻的搜集整理,悉心徵集泰山史料。時《泰山述記》版本已不多見,他赴濟南輾轉借抄,凡8年始得補齊。歷經30年,積書8000餘卷,以草屋3間藏之,曰「僅好書齋」。時人趙正印稱其「凡鄉先哲之著述佚文,莫不收藏編錄,泰山文獻賴以保存」。他還曾擔任民國《重修泰安縣志》分纂。一生編著書13種,計60冊;抄書66種,計150餘冊,有《泰山名勝》、《泰山述記》等。搜集泰山文獻50餘種,有《泰安州志》、《泰山小史》等。他從搜集整理的文獻中遴選40種、110卷,編輯《泰山叢書》,事未竟病歿。由其子亨豫克承父業。
范明樞(1866~1947)名昌麟,又名炳辰,原泰安縣元寶街徐家花園人。著名愛國人士、教育家。光緒三十二年(1906)留學日本,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先後在泰安、濟南、菏澤、曲阜等地建學堂、辦書社。1933年,協助馮玉祥在泰山前麓創辦武訓小學15處。「七七」事變後,他呼籲廣大民眾進行抗日,在西麻塔召開的抗日周年紀念大會上,跪在鵝卵石灘上領眾宣誓。1946年6月17日,他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已81歲。范明樞一生樂與青年接觸,故有「老青年」雅稱。他還關心農業及公益事業,農民尤喜與他交談。1947年10月病逝樂陵縣。1950年移葬於泰山前麓。謝覺哉為其墓碑親題:「永遠是人民的老師!」林柏渠為其墓碑親題:「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趙新儒(1876~1952)原名趙正印,泰安縣城(今泰城)人。著名泰山學者。幼年列名僧籍,為普照寺俗徒,法名義琳。1903年鄉試中解元,旋赴日本留學,受到民主思想的影響。1911年任山東提學使司,主辦《齊魯公報》,宣傳革命,遭通緝,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後,歷任山東省教育會長、師范學堂監督等職。袁世凱稱帝,他借議論時尚予以抨擊。張勛復辟後去職,閑居北平。1926年他積極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參與南北合作事宜。軍閥混戰期間,泰山文物古跡遭破壞,他多次登山,逐段勘估,擬訂修繕計劃,相繼修復岱廟大殿、圍牆、包公祠、五賢祠及中天門到南天門盤道,並將岱廟大殿內壁畫護以鐵欄。在整修過程中,結合實地考查,他悉心稽查文獻,攄述所見,著成《經石峪考》、《泰山災石記》(未付梓)、《新刻泰山小史》、《新儒聯語錄》等書和文稿,刊行《石塘老人文集勘本》。「七七」事變後,他流亡四川,1952年卒於綿陽。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原籍安徽巢縣。出生於河北青縣興集鎮。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戰爭開始後,積極主張抗日,與共產黨合作,反對蔣介石消極抵抗政策,受蔣介石排斥,於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兩次寓居泰山普照寺「菊林舊隱」。在泰期間,他關心群眾生活,經常給貧苦人民送衣送糧;出資修建大眾橋;辦小學14所,免費收取窮苦孩子入校讀書;組織官兵疏浚、新建大眾泉、朝陽泉;引種煙台蘋果、肥城佛桃等優良果樹。他還以民間疾苦為題材,與趙望雲合作48幅詩配畫,刻成48通詩畫碑,立於天外村科學館內。為紀念1911年辛亥革命灤州起義犧牲的烈士,1933年,在普照寺東北和南部分別建泰山辛亥灤州起義烈士祠、辛亥革命灤州烈士紀念碑。1946年出國考察水利。1948年9月,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回國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途中輪船失火遇難。根據其生前願望,遺骨安葬在泰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為其題寫了輓聯,郭沫若題墓壁「馮玉祥先生之墓」。
馬伯聲(1890~1966)原名馬駿,回族。民族實業家。祖籍德州,後移居泰安。在萃英中學讀書時,跟美傳教士學英文,為登泰山的外國人當口語翻譯。他善於經營,曾受聘於濟南英美煙草公司,後躋身保險業。後又先後在濟南建仁豐紗廠,在青州建永年麵粉廠、永年電燈廠,仁豐所產「蜘蛛美人」牌原白布與日本紗廠的大五幅布競爭於國際市場。1927年出資在泰城辦仁德學校。1937年在泰山南麓創辦仁德農場,經營養殖、釀造諸業,並開辟果園,引種優良樹種,投資恢復了泰山林業公司。1937年12月避居天津,期間撰有《泰安建設計劃》、《仁豐紗廠創辦經過》、《工業管理》等著作和文稿。1952年,「五反」運動中,因涉嫌貪污敵偽資產,被法院拘留審查。1966年春病故。
呂彥直(1894~1929)字仲宜,又字古愚。近代著名建築師、設計師。東平縣人。幼時喜愛繪畫。1913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派往美國康南耳(一說康乃爾)大學深造,畢業後被聘為美國建築大師茂斐的助手,曾協助設計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和北平燕京大學的建築圖樣。回國後,又設計了中山陵墓、中山紀念堂和中山紀念碑。由於積勞成疾,在中山陵工程臨近尾聲時,因腦溢血突發與世長辭。中山靈堂西南休息室里,原有他的浮雕像,抗日戰爭中雕像不幸丟失,迄今下落不明。
李鶴年(1895~1969)原名李傳齡,又名李茂三。早期共產黨員之一。肥城市邊院鎮東向村人。李鶴年出身農民家庭,曾應募去法國當鐵路工人,和留法學生先後領導3次罷工。1924年6月被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輾轉北京、張家口等地開展革命活動,創辦「義武團」開展武裝斗爭。抗戰期間,又積極組織抗日武裝,1942年不幸被日偽軍逮捕,受盡酷刑,但始終未吐露黨的機密。建國後,曾在華北婦聯、中央建工部工作。1969年12月病逝。1987年9月8日,中央將李鶴年的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張耀南(1901~1974)長清縣紙房村人。早期農民運動領袖,泰山地區著名抗日領導人,今泰山林場創始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率全家參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任泰山林場場長。任職期間,主持制定《1960~1967年泰山林場八年發展規劃》,提出了「泰山是旅遊勝地,泰山建設要和發展旅遊業,美化人民生活相互促進」的設想。1962年5月,在黑龍潭水庫西創建山東社會主義勞動大學三分校,組織學生在水庫周圍大量栽植蘋果樹、桂花樹,黑龍潭水庫西坡成為泰山8年綠化規劃的樣板。1962~1965年,他又主持修建建岱橋和天外村至竹林寺簡易公路、泰安城至岱陰佛爺寺簡易公路、大規模綠化泰山等一系列大型項目。1974年10月5日在泰安病逝,葬於長清烈士陵園。
王耀武(1904~1968) 字佐民,幼名王哲讓,國民黨高級將領。泰安市岱嶽區夏張鎮上王莊人。王耀武出生於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崇拜孫中山的革命理論。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少尉排長,不久升上尉連長。1927年蔣介石製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任少校營長。1932年參加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被蔣召見並提升為少將旅長。後又升任五十一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戰績卓著,被稱為「抗日鐵軍」。1942年11月,常德會戰勝利,受蔣介石召見於南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任長衡地區受降長官。1946年1月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官,指揮部隊進攻解放區,反共氣焰囂張。後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見大勢已去,化裝潛逃。9月24日在壽光被捕獲,成為戰俘。1959年被特赦。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68年7月病逝於北京。
朱霄(1907~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嘯、張子炎,肥城縣(今肥城市)湖屯鎮南辛庄人。早期中共山東黨組織領導人。1922年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上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濟南第三支部書記,發起組織「濟南青年讀書會」;參與組織濟南市學生聯合會、育英中學聯合分會及其群眾組織舉行集會,聲討英、日帝國主義的罪行。1926年成為山東學生聯合總會主要負責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後,轉入農村發動組織農民運動。開辟濟南以南津浦鐵路沿線至魯南一帶黨的活動陣地,多次檢查巡視泰安縣黨的工作。1928年調任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長。是年冬被捕。1931年4月5日,與其他21名革命志士,被國民黨政府槍殺於濟南緯八路侯家操場。
洪濤(1912~1938)原名洪裕良,江西省橫峰縣青板橋鄉排樓村人。山東人民抗日聯軍獨立師師長,著名紅軍將領,徂徠山起義領導人之一。洪濤1927年參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被中共中央派往山東,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1日,參加領導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組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任司令員。1月26日,在寺嶺村伏擊日軍告捷。2月17日,在新泰境內四槐樹村附近伏擊日軍運輸車隊,炸死炸傷日軍40餘人。洪濤重視部隊建設,他帶領的隊伍由20多人發展到4000餘人,成為山東在中共領導下的一支較大的抗日武裝。因連續行軍作戰,洪濤在部隊轉移至徂徠山勸禮村(又稱圈裡村)時,不幸逝世。現安葬在泰安革命烈士陵園。
趙丹(1915~1980)原名趙鳳翱。祖籍肥城縣(今肥城市)安臨站鎮賀庄村人。著名電影、話劇表演藝術家。演出過世界名劇《娜拉》、《大雷雨》,歷史劇《屈原》、《林則徐》以及大批抗日救亡劇目,是位很有影響的話劇演員。1936年,他主演的《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轟動國內外影壇,被譽為「中國影壇上開放的一朵奇葩」。1968年後,開始從事文藝人才的培養工作,曾隨中國藝術團出訪朝鮮和日本。晚年集一生之藝術理論結晶,撰寫了《銀幕形象塑造》和《地獄之門》兩書,是表演藝術理論方面不可多得的專著。198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夏輔仁(1916~1964)原名夏天庚,泰安城永福街人。早期中共地方領導人。1931年加入共青團。「九一八」事變後,參與南下學生抗日請願團和紀念巴黎公社等活動。1932年被捕入獄。1934年,在獄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獲釋後返泰,聯絡范明樞等成立「泰安縣各界抗敵後援會」,開展抗日宣傳。他曾任泰安縣委書記、泰山特委書記,1938年1月,帶領縣委和抗日武裝部分成員奔赴徂徠山,參加武裝起義。1939年10月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8月調東北地區工作。1954年,奉調支援越南土改,榮膺「胡志明一級榮譽勛章」。1955年調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民族室副主任,後任主任。1961年,調西藏工作。他具有豐富的民族工作經驗,被譽為「民族工作專家」。1964年11月,在視察公路建設時,不幸被飛石擊中頭部,殉職.
Ⅲ 一·二八淞滬抗戰的資料
一·二八淞滬抗戰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犯上海的作戰,又稱"一·二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的起因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為掩護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府的陰謀,由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謀在上海製造事端。田中隆吉與女間諜川島芳子策劃,於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啟升等五人向馬玉山路中國三友實業社總廠的工人義勇軍投石挑釁,與工人發生互毆。田中操縱流氓漢奸乘機將兩名日僧毆至重傷,日方傳出其中一人死於醫院。隨即以此為借口,指使日僑青年同志會一夥暴徒於19日深夜焚燒三友實業社,砍死砍傷三名中國警員。20日,又煽動千餘日僑集會遊行,強烈要求日本總領事和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21日,日本總領事村井蒼松向上海市長提出道歉、懲凶、賠償、解散抗日團體四項無理要求。22日,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發表恫嚇性聲明,以保護僑民為由加緊備戰,並從日本國內向上海調兵。27日,村井向上海市當局發出最後通牒,限28日18時以前給予滿意答復,否則採取必要行動。國民黨政府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對日繼續執行不抵抗政策。軍政部長何應欽急電第19路軍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長吳鐵城於28日13時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暫時下野的蔣介石委託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說服蔡廷鍇避免與日軍沖突,並調憲兵第16團接替上海第19路軍防務。日方接到吳鐵城答復表示"滿意",卻又以保護僑民為由,要中國軍隊必須撤出閘北,不待答復便於當晚突襲閘北。第19路軍奮起抗戰 事變之初,駐上海日軍有海軍陸戰隊1800餘人及武裝日僑4000餘人、飛機40餘架、裝甲車數十輛,分布在虹口租界和楊樹浦,另有海軍艦只23艘,游弋在長江口外和黃浦江上,由海軍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指揮。1月28日午夜,陸戰隊分三路突襲閘北,攻佔天通庵車站和上海火車北站。上海軍民義憤填膺,擔負滬寧地區衛戍任務的第19路軍3個師共3萬餘人,第60、第61師分駐蘇州、南京一帶,第78師2個旅駐守上海,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指揮下奮起抗戰。防守市區的第156旅,在前來接防的憲兵第16團主動配合下,打退由橫浜路、虯江路、寶山路進攻的日軍,29日奪回天通庵車站和上海北站。日軍敗退租界,通過英、美等國領事出面"調停",達成停火協議,緩兵待援。上海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紛紛組織救護隊和義勇軍,積極支援第19路軍抗戰。29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威脅中國政府,誣指上海事件是中國排日運動引起的。南京政府於30日倉促遷往洛陽。至2月2日,日軍從國內增調航空母艦2艘、各型軍艦12艘、陸戰隊7000人援滬。蔣光鼐急調第60、第61師參戰。3日,日軍破壞停火協議再向閘北進攻,被守軍擊退。日本內閣遂增派第3艦隊和陸軍久留米混成旅援滬,由第3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鹽澤指揮。7日,野村改變攻擊點,以久留米旅進攻吳淞,陸戰隊進攻江灣,企圖從守軍右翼突破。第19路軍依託吳淞要塞及蘊藻浜水網地帶與日軍激戰,第61師將進攻紀家橋、曹家橋及偷渡蘊藻浜的日軍各個消滅,其餘日軍又龜縮租界,由英、美等國領事再次出面"調停",以待援兵。第5軍馳援上海作戰 上海戰況於日軍不利,日本內閣於2月14日又調陸軍第9師參戰,改由第9師師長植田謙吉統一指揮。同日,中國政府派請纓抗日的張治中任第5軍軍長,率所部第87、第88師及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增援上海,歸第19路軍統一指揮,接替從江灣北端經廟行至吳淞西端的防線,為左翼軍。第19路軍為右翼軍,擔負江灣、大場以南及上海市區的防禦。18日,植田發出最後通牒,要挾中國守軍於20日17時前撤退20公里,被蔡廷鍇嚴詞拒絕。20日植田令日軍全線總攻,採取中央突破,兩翼卷擊的戰法,以第9師主突江灣、廟行結合部,企圖北與久留米旅圍攻吳淞,南與陸戰隊合圍閘北。守軍第19路軍與第5軍並肩作戰,密切配合,利用長江三角洲水網地帶及既設工事頑強抗擊,並組織戰鬥力強的部隊夾擊突入江灣、廟行結合部之敵。經過6晝夜爭奪戰,日軍遭受重創,由全線進攻轉為重點進攻,再由重點進攻被迫中止進攻。日軍增兵襲擊瀏河攻陷上海 淞滬抗戰激勵全國,後方官兵紛紛請纓抗戰,蔣介石拒絕再向上海增兵。而日本內閣決定組建上海派遣軍,派前陸軍大臣白川義則任司令官統一指揮。2月27日起,上海日軍又得到陸軍第11、第14師的增援,總兵力增至9萬人、軍艦80艘、飛機300架,戰鬥力驟增。當時中國守軍總兵力不足5萬,裝備又差,而且經一月苦戰,傷亡比較嚴重,左側瀏河地區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揮官正面進攻失利的教訓,決定從翼側瀏河登陸,兩面夾擊淞滬守軍。3月1日,指揮第9師等部正面進攻淞、滬,以第3艦隊護送第11師駛入長江口,從瀏河口、楊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陸,疾速包抄守軍後路。淞滬守軍腹背受敵,被迫退守嘉定、太倉一線。2日日軍攻佔上海,3日戰事結束。是役,中國軍隊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奮戰,連續擊敗日軍進攻,使敵三易主將,數次增兵,死傷逾萬,受到沉重打擊。但政府當局妥協退讓,不繼派援兵,守軍寡不敵眾,防線終被日軍從翼側突破而被迫撤退。後在英、美、法、意等國調停下,中日雙方經談判,5月5日中國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不久,國民黨政府將英勇抗戰的第19路軍調往福建"剿共"。
Ⅳ 楚雄有些什麼廠
武定縣副食品廠 興復鐵件加工廠 永達瓷磚專業加工廠 大姚億利豐農產品有限公司核桃加工廠 市場印刷廠 沙橋小壩犁頭廠 祿豐迅達印刷廠 楚雄泰興紙品公司印刷廠 雲南省昆明滇池飲料分廠 元馬酒廠 東力面條廠 楚雄同升印刷廠 坤泰木材加工廠 昆明雲龍電纜廠 雲南新華印刷二廠 楚雄日報社印刷廠 祿豐縣華豐食品廠 牟定縣創佳棉絮廠 牟定縣大華印刷廠 楚雄市金鹿面條廠 楚雄師范學院印刷廠 楚雄鑫源塑鋼門窗廠 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 雲南省楚雄州絲綢廠 楚雄軍陽金屬加工廠 楚雄磷肥廠檸檬酸分廠 牟定縣商業食品加工廠 楚雄市鹿城鎮佳信機械廠 祿豐縣供銷社土產公司棉絮廠 楚雄州福達經貿有限公司印刷廠 雲南嘉宏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二分廠 雲南嘉宏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 雲南楚雄華威建築裝飾卷閘門窗廠 昆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合金廠 雲南省雲錦食品有限公司元謀脫水蔬菜廠 楚雄州新希望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晴川印刷廠 楚雄州新希望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紫溪印刷廠 鐵廠 鍋廠 紙廠 窯廠 果園 老廠 酒廠 碗廠 小廠 茶場 老廠 石膏廠 小鐵廠 老鐵廠 老紙廠 上碗廠 杞木廠 街子廠 三工區 陳官廠 賀銘廠 復烤廠 起木廠 山林果園 灣碧林場 果園磚廠 楚雄復烤廠 雲南開關廠 永仁鑄造廠 元謀水泥廠 土官水泥廠 順鑫紙箱廠 春光器材廠 元永井鹽礦 三岔河林場 金鑫型材廠 彝康火腿廠 興華印刷廠 姚安鋁箔紙廠 菖河蜂業總廠 雲南燃料二廠 牟定縣塑料廠 南華縣鑄鍋廠 南華縣水泵廠 古鎮小鍋酒廠 茂盛麵粉面條廠 楚雄市精製茶廠 雲南永仁機械廠 南華煙葉復烤廠 龍川車隊修理廠 黎偉養殖合作社 昆鋼集團鐵合金廠 雙柏縣煤礦水泥廠 楚雄市污水處理廠 南華縣惠強塑管廠 姚安東升工業濾布廠 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 雲南天力生物發酵廠 武定縣福瑞達包裝廠 瀾滄江啤酒生產中心 楚雄交通集團配件廠 姚安縣太陽能器件廠 蔡秉高廢舊回收加工廠 丫口茶場 大山茶場 萬馬林場 小哨林場 新村林場 花果林場 昔魯林場 獨田林場 昔魯林場 花箐農場 草海農場 埡口茶場 櫃山林場 吉象木業 楚雄復烤廠 雲南開關廠 永仁鑄造廠 元謀水泥廠 土官水泥廠 順鑫紙箱廠 春光器材廠 元永井鹽礦 三岔河林場 金鑫型材廠 彝康火腿廠 興華印刷廠 祿豐水泥廠 華興石材廠 大平壩農場 大彎地豬場 紫金山林場 蘆柯塘農場 大水井茶場 大廟房林場 咪苦喳茶場 石頭沖農場 雕林山林場 大荒地果園 麥地新林場 必底河農場 豬廄口茶場 燈心箐茶場 轉灣河林場 馬龍河林場 大平地林場 大龍潭林場 白馬河林場 麥地沖豬場 大平地林場 南山寺苗圃 外干河林場 小平掌茶場 大龍潭茶場 大中山林場 正興門窗廠 姚安鋁箔紙廠 菖河蜂業總廠 雲南燃料二廠 牟定縣塑料廠 南華縣鑄鍋廠 南華縣水泵廠 古鎮小鍋酒廠 雙包塘松香廠 茨菇壩蠶桑場 魯家大隊林場 天子廟坡林場 杞巴拉箐林場 長沖畜牧林場 茂盛麵粉面條廠 楚雄市精製茶廠 雲南永仁機械廠 南華煙葉復烤廠 龍川車隊修理廠 黎偉養殖合作社 武定麗華石材廠 昆鋼集團鐵合金廠 雙柏縣煤礦水泥廠 楚雄市污水處理廠 南華縣惠強塑管廠 姚安縣民政福利廠 姚安東升工業濾布廠 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 雲南天力生物發酵廠 武定縣福瑞達包裝廠 瀾滄江啤酒生產中心 楚雄交通集團配件廠 姚安縣太陽能器件廠 楚雄昌達水泥製品廠 楚雄德鋼公司寶泉礦 楚雄市紫溪鎮林業站 蔡秉高廢舊回收加工廠 雲南姚安縣荷城飲料廠 雲南省祿豐塑料編織廠 昆明電工總廠祿豐分廠 煥鑫實業南瓜魔芋精粉廠 德勝鋼鐵有限公司制氧廠 雲南省草海農場木製品廠 雲南安寧化工廠武定分廠 金塔經貿公司羊泉腐乳廠 祿豐縣燃料公司蜂窩煤廠 杞巴拉箐林場 長沖畜牧林場 雲南軸承總廠 茂盛麵粉面條廠 楚雄市精製茶廠 雲南永仁機械廠 南華煙葉復烤廠 龍川車隊修理廠 黎偉養殖合作社 武定麗華石材廠 勝鑫鋼鋁門窗廠 武定繽紛飲料廠 昆鋼集團鐵合金廠 雙柏縣煤礦水泥廠 楚雄市污水處理廠 南華縣惠強塑管廠 姚安縣民政福利廠 元馬鎮回族糕點廠 雲南省姚安蕎酒廠 宏盛達塑鋼門窗廠 姚安東升工業濾布廠 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 雲南天力生物發酵廠 武定縣福瑞達包裝廠 瀾滄江啤酒生產中心 楚雄交通集團配件廠 姚安縣太陽能器件廠 楚雄昌達水泥製品廠 楚雄德鋼公司寶泉礦 楚雄市紫溪鎮林業站 祿豐縣妥安鄉林業站 楚雄益友民族工藝廠 楚雄路通塑料製品廠 大姚縣曇華鄉林業站 蔡秉高廢舊回收加工廠 雲南姚安縣荷城飲料廠 雲南省祿豐塑料編織廠 昆明電工總廠祿豐分廠 雙柏縣林業局中山林場 煥鑫實業南瓜魔芋精粉廠 德勝鋼鐵有限公司制氧廠 雲南省草海農場木製品廠 雲南安寧化工廠武定分廠 金塔經貿公司羊泉腐乳廠 祿豐縣燃料公司蜂窩煤廠 牟定縣燃料公司蜂窩煤廠 楚雄勘查院玻璃鋼製品廠 武定強盛環保橡塑製品廠 姚安縣林業局光祿林業站 祿豐縣林業局羅川林業站 雲南燃二化工公司玻璃分廠 永仁縣城區生豬定點屠宰廠 地方國營南華縣良種繁殖場 楚雄開發區華雲金屬構件廠 永仁力鑫釩鈦低鉻合金球廠 實用菌產業協會萬家壩菌種廠 鑫輝有色金屬工貿楚雄化煉廠 雲南元謀興祥機械化工程集團 楚雄市林業局新村林場木片廠 大姚縣金碧鎮良種豬繁殖基地 紅塔木業(神光數碼攝影北) 百貨貿易批發公司貨物配送中心 楚雄奕標水泥有限公司塑編分廠 楚雄雁塔工藝美術廠(新市街) 楚雄市畜牧站種豬場新營盤豬場 楚雄長城卷閘門窗廠(雄寶路) 羅川鎮仔豬養殖技術信息交流協會 鑫盛實業姚安縣鑫盛摩芋精粉加工廠 楚雄州林業經貿運輸總公司第二修理廠 元謀縣龍川江化工薯類開發協會能禹分會
Ⅳ 郭傑的職業歷程
1、實業開拓20世紀80-90年代初,郭傑擔任福州運動鞋廠長,積累了豐富的實業生產、管理和運營經驗。作為北京亞運會的國內贊助商,郭傑和他的企業成為中國體育營銷領域的第一批先行者。在1990年,他就把亞運贊助商獲得的知識產權充分應用到他的「九洲星」運動鞋銷售和推廣領域,同時利用亞運會對於當時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實現了贊助成本的分流與轉化,創造了利用大型洲際運動會實現贊助品牌價值提升與飛躍的經典案例。
1995年起,郭傑投資福建紅牛,福建紅牛在他主政的十年時間里一直穩居全國銷量前三。在福建紅牛的日子裡,結合紅牛的體育基因,郭傑繼續著中國早期運動營銷的探索和實踐。他開創性地推出中國大學生三人籃球聯賽、世界冠軍廣場舉重對抗賽、首屆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等項目,他支持次落實現了中國大學生對珠峰的首次征服,他創立了TBBA籃球娛樂品牌,並將它延續至今。
實業領域的近20年積累,為郭傑今天在中國體育和文化產業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執掌華彬
2002年,郭傑入主中國紅牛母公司:華彬集團,成為該集團總裁,並兼任中國紅牛副董事長,管理著這一中國運動飲料的第一品牌。在此期間,郭傑促成了中國紅牛與世界上體育娛樂的最成熟品牌——NBA簽訂了中國市場的第一份戰略合作協議,這份協議的簽訂,啟發了中國的許多企業擺脫了賽事贊助的陳舊模式,同時,華彬的執掌經歷也讓郭傑站在一個新的視野高度去展開他的營銷理想與理念。
3、肇造沃天2004年,郭傑將精力重點投注在自己的企業:中國沃天。作為中國沃天的領頭人,郭傑繼續著「體育公共化、娛樂化」的探索與實踐。郭傑始終認為,體育的成功,只有兩個標志,一是愉悅民眾、二是創造財富。他一直夢想著把多年來游歷各國所體驗的公共體育、娛樂體育模式導入中國,為懵懂中的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加入催化劑。憑借著與NBA的相互認同,郭傑親自參與了NBA首度中國賽、NBA少年賽、NBA大篷車、NBA籃球無疆界等項目的拓展。郭傑,是NBA進入中國的一座橋梁,一個推動者。
2004年,郭傑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運動營銷領域的焦點人物,他主導收購F1喬丹,美洲虎等車隊,力圖創建中國第一支F1車隊。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這次收購的全過程讓郭傑對頂級體育資源的把握和應用更具心得,並積累了許多中國人原先未能觸及的國際人脈。
2005年,中國沃天的自主籃球娛樂品牌TBBA進入快速發展期,形成了由網站、賽事活動、商業聯盟、合作夥伴共同構成的多媒體運動平台,推出北京國際籃球狂歡節、參與首屆斯坦科維奇洲際冠軍杯賽、主創CCTV5娛樂籃球項目、投資CBO(中國業務籃球公開賽)、組織「哈林中國行」和中美籃球三十年系列紀念活動等奠定了TBBA在中國籃球娛樂化、公共化進程中啟蒙者和規則制定者的角色。
除了自主商業平台的建設,郭傑帶領著他的中國沃天在全體育的范疇內縱橫馳騁,他服務過中國首屆水運會,幫助日照打造「中國水上運動之都」,他支持翟墨完成了中國人首次無動力帆船全球航海的壯舉,他推進了「奧運和諧之旅」、「CCTV-5奧運城市行」、「奧運大講堂」等奧運系列項目。
2005年,郭傑建立了「中華名人茶苑」文化會所系統,憑借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從不間斷的文化追尋,郭傑開啟了他對中國文化產業的新的探索。他推出了「星期三沙龍」,「龍潭論策」等文化對話平台,並推出了青陽入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名家書畫展、海峽兩岸壽山石精品展、紫砂精品展等文化主題展覽交流活動,並逐步把「中華名人茶苑」系統打造成一個文化的交流和共享平台。
4、產業發力 2009年,憑借著對「後奧運」時代的深度思考和謀劃,郭傑領導的中國沃天進入到產業發展的嶄新階段。這一年,他的中國沃天在體育和文化產業領域製造了兩個經典案例。一是首度來到中國的」義大利超級杯」獲得了巨大成功,創造了中國後奧運時代的數個紀錄:單場票房超過7000萬,上座人數超過8萬,單場商業賽事的全球轉播國家超過50個。二是成功組織了在北京舉行的「全球藝術品收藏家論壇」,實現了這一有著「全球藝術品市場風向標」的文化盛會在中國的首次落地。
同時,隨著與中國籃協、NBA、FIBA的互動不斷加強,關系不斷深入,籃球在沃天體育事業群中的核心地位也正在明晰和凸顯。中國沃天已經成為中國籃協重要的開發和服務機構,雙方還共同建設著中國籃球文化的重要工程:中國籃球博物館(CBM)。
2012年,由中國籃協和國際籃聯聯合主辦,中國沃天推廣運營的中國青年三人籃球聯賽將正式推出,這一有可能影響中國籃球未來發展的官方性聯賽將最大化吸引中國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參與,為中國籃球的未來培養更多的籃球後備人才,同時,更大發揮籃球運動在中國全民健身熱潮中的引領作用。
在籃球主營業務之外,郭傑還領導著中國沃天為包括西安、泉州。佛山、宜春、平果等在內的中國城市提供運動題材的內容組織和服務,薩馬蘭奇體育小鎮、佛山體育城等正在成為中國城市營銷領域的引人關注的項目。另外,中國沃天在運動電子商務領域也在積極進行拓展,建立了「運動魔方」B2C平台。
2009年,中國沃天與國內最有代表性的文化NGO組織:中華文化促進會的合作標志著中國沃天的文化產業板塊快速進入資源整合和消化階段。郭傑負責管理和推廣文促會雄厚的文化資源,並以城市為主要目標,進行優質文化題材和內容的提供和服務。郭傑還主導著文促會重要事業板塊——節慶中華。郭傑為之確定了「節慶聯起來」的行動口號,搭建起節慶中華獎、節慶博覽會、節慶實體公園、節慶產品、節慶服務、節慶媒體、節慶普查、節慶研究、節慶客戶端開發等在內的豐富的內容結構。節慶中華正在與西安市政府共同籌備的,預計在2012年舉行的首屆中國節慶博覽會,將成為中華傳統節慶、少數民族節慶和現代城市節慶的綜合性溝通、交流和互享平台。
經過了30年的勤奮積累和不懈探索,郭傑已經鍛造出一支擁有豐富體育和文化產業從業經驗,具備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運營團隊,實現了資源整合落地、模式創新創意、項目開發推廣三大能力的突破。2011年,郭傑開始逐漸從集團具體業務中脫離,轉而進行對中國沃天未來構架的搭建。中國沃天的團隊將更加堅定地實踐著郭傑「全球資源 中國綻放」的戰略理想,使自己成為中國體育文化產業領域不可忽視的推動力量。
Ⅵ 民國初期分析當時民族工業發展得原因,並指出其在商品宣傳方面的特點
民國初期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稱之為一個「短暫的春天」,原因如下:
1、辛亥革命成功,共和國的建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加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鼓勵工業發展的政策,對工業發展也有幫助。
2、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歐洲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無暇顧及中國,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減少了,給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短暫的良好的外部環境。
3、辛亥革命前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此起彼伏,尤其是為了反對「二十一條」而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有力的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4、這一時期,涌現了張謇等一批實業家,大家提倡「實業救國」,對民族工業的發展也有巨大作用。
特點:
商品宣傳與愛國主義結合
商品宣傳與反封建斗爭結合
Ⅶ 天津市所有大型的生產廠家 包括葯廠誰知道謝謝了
天津制葯廠
天津市津津葯業有限公司
中新葯業天津樂仁堂制葯廠
天津市興果農葯廠
天津市兒童葯
天津益生成功收購濱海大型GMP認證葯廠
天葯集團
金耀集團
天津大通銅業有限公司
天津復合土工膜生產廠家
天津專業游樂設備生產廠家
天津市北辰區晟鑫異型鋼管有限公司
太多了,樓主您主要要哪方面的
天津市江菱味精有限公司 味精[谷氨酸鈉(99%味精)、味精] 天津市靜海縣東升路7號
天津市靜海縣蔡公庄糧站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靜海縣蔡公庄鎮蔡公庄村
天津市靜海縣天源調料廠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義和新區
天津市津洋麵粉加工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靜海縣楊成庄鄉管鋪頭村
天津市同樂食品有限公司 糖[白砂糖(分裝)、赤砂糖(分裝)、方糖] 天津市河西區鬱江道九連山路
天津帥博飲料有限公司 冷凍飲品(雪糕、冰棍) 天津市武清區石各庄鎮飛鷹路一號
天津市大名府食用油有限公司 食用植物油(半精煉) 天津市武清區私營經濟區
天津市武清縣灤河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武清區上馬台鎮東薛庄村
天津市振糧商貿有限公司 大米 天津市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市岐達食品廠 釀造醬油 天津市寧河縣蘆台鎮
天津市岐達食品廠 釀造食醋 天津市寧河縣蘆台鎮
天津北龍糧食深加工有限公司 大米 天津市寧河縣貿易開發區長發路19號
天津頂園食品有限公司 膨化食品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洞庭路161號
天津市鑫興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薊縣楊津庄鎮大堡安鎮
薊縣光明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薊縣上倉鎮李趙庄村
薊縣上倉鎮北劉庄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薊縣津圍公路102公里處
薊縣尤古庄富強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薊縣尤古庄鎮東小尤庄村北
天津市西青區匯豐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董莊子村
天津市華義食品有限公司 冷凍飲品(冰淇淋、雪糕、冰棍) 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水高庄村
天津市星月清真調料釀制廠 釀造醬油 天津市北辰區朝陽路新聯車隊院內
天津市星月清真調料釀制廠 配製食醋 天津市北辰區朝陽路新聯車隊院內
天津市潔晶麵粉廠 小麥粉(專用、通用) 天津市靜海鎮鐵路貨場東側
天津市康味居調料食品有限公司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南開區華坪路12號
天津市康味居調料食品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南開區華坪路12號
天津市奎強食品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唐官屯鎮
天津市奎強食品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唐官屯鎮
天津市靜海獨流山立醋醬廠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東
天津市靜海獨流山立醋醬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東
天津市靜海縣天福調料廠 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北肖樓鄉九十堡村
天津市靜海縣天福調料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北肖樓鄉九十堡村
天津市惠豐調料廠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蔡公庄鎮環中街1號
天津市惠豐調料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蔡公庄鎮環中街1號
天津市靜海縣中旺糧站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靜海縣中旺鎮
天津市靜海縣康天調料廠 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良王莊鄉張家村
天津市鼎立老醋廠 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
天津市靜海縣陳官屯糧站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靜海縣陳官屯鎮
天津市三調料賽維食品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唐官屯鎮夏官屯村
天津市三調料賽維食品有限公司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唐官屯鎮夏官屯村
天津市康鼎源食品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五登房村
天津吉美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速凍面米食品(生製品、熟製品) 天津市開發區睦寧路57號
天津市清鑫食用黃油廠 肉製品(醬鹵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 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鎮李明庄村
天津市漢沽區利民調料釀造廠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漢沽區火車站東
天津市漢沽區利民調料釀造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漢沽區火車站東
天津市樣樣紅工貿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 天津市塘沽區中心庄路2號
天津市第二調料釀造廠 釀造食醋 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竹山路6號
天津安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飲料[ 瓶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 天津市紅橋區湘潭道11號
天津興華飲料食品有限公司 飲料[瓶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碳酸飲料、果(蔬)及果蔬汁飲料] 天津市武清區楊村鎮津京公路大街24號
天津市福是妙乳業有限公司 乳製品[液體乳(巴氏殺菌乳、酸牛乳)] 天津市武清區王慶坨鎮大柳子村
天津市福是妙乳業有限公司 飲料(含乳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 天津市武清區王慶坨鎮大柳子村
天津市武清區東馬圈鎮東安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武清區東馬圈鎮東馬圈村
天津市武清區奧美康食品廠 餅干 武清區泗村店鎮供銷社院內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乳品廠 飲料(含乳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 河西區洞庭路南頭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乳品廠 乳製品[液體乳(滅菌乳)] 河西區洞庭路南頭
蓓蕾(天津)乳業有限公司 飲料(茶飲料、果(蔬)汁及果(蔬)飲料、含乳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 天津市河西區洞庭路南
南開區貝斯特飲品廠 純凈水 天津市南開區紅旗路長虹公園內
天津華順迎客食品有限公司 速凍面米食品 天津市南開區紅旗路寶山道18號
天津中糖物流公司 糖(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分裝) 天津市塘沽區工農村北
天津市興盛精米加工廠 大米 薊縣津圍公路致富村路段
天津市塘沽華江飲品有限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水)) 塘沽區新河蔬菜示範基地
天津雙江乳業有限公司 乳製品[乳粉(全脂乳粉、調味乳粉)] 河北區紅星路65號增125號
天津市津南區品得來食品廠 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翟家甸村
天津市南洋食品有限公司 冷凍飲品(雪糕、冰棍) 津南區南洋鎮南洋村
天津市百合純凈水廠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 津南區鹹水沽鎮津沽路120號
天津市北辰區鑫發麵粉加工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鎮楊北公路韓盛庄村口
天津市鑫淼純凈水廠 飲料[瓶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 天津市北辰區朝陽路水泥廠院內
天津康達食品有限公司 餅干 天津市南開區西營門外大街128號
天津市利民調料釀造集團有限公司 罐頭(其他罐頭) 天津市東麗區大畢庄鎮大畢庄村金建路98號
薊縣正宗食品廠 罐頭(果蔬罐頭) 薊縣洇溜鎮蘇莊子
天津市薊源水業有限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水)] 薊縣官莊鎮雙安村
天津市靜海縣寶立調料釀造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團結街
天津市天盛調味食品釀造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靜海鎮東邊村
天津順祥乳業有限公司 飲料(含乳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 天津市靜海縣開發新區
天津順祥乳業有限公司 乳製品(液體乳(滅菌乳)) 天津市靜海縣開發新區
天津洪利碾米加工廠 大米 天津市靜海縣靜海鎮花園村
天津市靜海縣天源調料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議和新區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調料廠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八堡村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調料廠 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八堡村
天津市靜海縣利豐調料廠 釀造醬油、配製醬油 天津市靜海縣陳官屯鎮高官屯村
天津市靜海縣利豐調料廠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 天津市靜海縣陳官屯鎮高官屯村
天津市軍糧城機米廠 小麥粉(通用) 軍糧城大街193號
天津市金廚王食品製造有限公司 釀造食醋、配製食醋(分裝) 天津市東麗區軍糧城鎮苗四路
天津市西青區佳鑫食品廠 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東
天津市西青區天河食品廠 肉製品(醬鹵肉製品) 西青區楊柳青農場
天津市騰起食品有限公司 罐頭(其他罐頭) 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門道口
天津市武清區宏港食品廠 餅干 武清區陳咀鎮陳咀村
中盛食用油(天津)有限公司 食用植物油(半精煉、全精煉) 天津港保稅區東方大道58號
天津市中興生物工程研究所 醬油(釀造) 大港區太平鎮劉庄村
天津市中興生物工程研究所 食醋(釀造) 大港區太平鎮劉庄村
天津一商集團有限公司艾克分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 河西區解放南路475號
天津市津南區金津沽食品廠 冷凍飲品(冰棍) 津南區北閘口鎮三道溝村
天津市龍泉實業有限公司武清分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 天津市武清區楊村鎮和平里物業辦公樓旁
天津市華展糖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糖((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分裝)) 東麗區大畢庄
天津市榮億達食品有限公司 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西青區西營門工業園怡合小區
天津市御西林食品有限公司 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西青區西青道外環線西側600米處
天津市初一食品有限公司 速凍面米食品(生製品) 天津西青區李七庄街大任庄路(天津友誼食品冷凍廠內)
天津市福是妙奶粉有限公司 乳製品(乳粉(全脂乳粉)) 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農場內
天津市福海食品廠 冷凍飲品(冰淇淋、雪糕、冰棍) 天津市河北區張興庄大道北道2號
天津恆康乳業有限公司 乳製品(液體乳(滅菌乳)) 天津市寶坻區八門城鎮九園公路東側戰備閘南
天津恆康乳業有限公司 飲料(含乳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 天津市寶坻區八門城鎮九園公路東側戰備閘南
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葯業有限公司達祺水業分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類(飲用純凈水)] 天津市西青區大明道20號
天津市大港區愛思奇食品廠 冷凍飲品(雪糕、冰棍) 大港區海洋石化科技園區
天津市大港區傾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 天津市大港油田光明大道西側
天津市漢沽區永樂飲料廠 飲料(碳酸飲料(碳酸飲料)) 漢沽區東風路3號
天津市寶坻區鎮北米面加工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寶坻區林亭口鎮北
天津市寶坻區盛興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寶坻區牛家牌辛莊子
天津市寶平麵粉廠 小麥粉(通用) 天津市寶坻區高家莊鎮於家觀村
天津市紅帆食品有限公司 食醋(釀造、配製) 天津市寶坻區南城東路69號
天津市紅帆食品有限公司 醬油(釀造、配製) 天津市寶坻區南城東路69號
天津頂津食品有限公司北辰分公司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類(其他飲用水)) 天津市北辰區經濟開發區雙盈工業區雙辰中路88號
天津市康業冷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冷凍飲品(冰淇淋、雪糕、冰棍) 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
天津市津南區玉濱糧食加工有限公司 大米(分裝) 天津市津南區辛庄鎮前辛庄村
天津市冠成食品有限公司 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津南區鹹水沽鎮四里沽村
天津市順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肉製品(熏燒烤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天津市津南區辛庄鎮中辛庄村南
天津市津南區藍天食品廠 肉製品(熏煮香腸火腿製品) 天津市津南區八里台鎮八里台村
天津有野食品有限公司 餅干 津南經濟開發區香港街05號
天津市津南四通冷食廠 冷凍飲品(雪糕) 雙閘鎮北中糖村
天津市塘沽區德建食品廠 肉製品 塘沽區渤海石油基地
天津市成富米業有限公司 大米 塘沽區中心庄立交橋南
天津開發區海晶飲品有限公司 飲料 天津市塘沽區河南路1號
天津市養生源工貿發展有限公司 飲料 塘沽區4號路6號開發區南側儲運部大院南庫
天津市塘沽區天雄食品有限公司 飲料 塘沽區新河集團公司蔬菜示範區院內
天津開發區英財食品有限公司津南分公司 餅干 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惠豐村
天津可勞必食品有限公司 冷凍飲品 津南區何庄村
天津市福合順食品廠 速凍食品 天津市河西區小海地雙水道12號
天津市福源食品有限公司 肉製品 徐官屯經濟區
天津市武清區渤海食品廠 肉製品 武清區豆張庄鎮政府東側
天津市海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飲料 武清區梅廠鎮聶莊子村
天津市武清區惠祥冷食廠 冷凍飲品 天津武清區城關鎮
天津市靜海縣鑫意達食品廠 膨化食品 靜海縣范莊子村
天津市元祥食品廠 膨化食品 靜海縣獨流鎮李家灣子村
靜海縣樂民食品廠 膨化食品 天津市靜海縣台頭鎮大六分村
天津宏亞食品有限公司 餅干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渤海路52號
天津市龍山礦泉飲料公司 飲料 天津市西青區李七庄鐵道
天津市妙克乳業有限公司 乳製品 天津市寧河縣東棘坨鎮
天津市大港區優諾食品有限公司 飲料 大港區建安里25樓旁(基地商店)
天津市重九食品有限公司 餅干 大港區太平鎮太平村
中車汽修集團天津三六一五工廠御盤飲料廠 飲料 薊縣官莊鎮
天津市薊縣寶春食品加工廠 罐頭 薊縣城關鎮冀庄
薊縣天寶蔬菜加工廠 罐頭 薊縣城關鎮冀庄
天津市薊縣津旺食品廠 罐頭 薊縣官莊鎮門莊子村南
薊縣白塔寺食品廠 罐頭 薊縣城關鎮冀庄
天津市薊縣長春食品廠 罐頭 薊縣城關鎮冀庄
天津市正合食品有限公司 飲料 薊縣66008部隊院內
天津市隆鑫食品有限公司 罐頭 薊縣官莊鎮塔院
天津市梅江南飲品工貿發展有限公司 飲料 電子工業部802庫
天津市薊縣隆盛食品廠 罐頭 薊縣官莊鎮居官屯
天津薊縣立新麵粉廠 小麥粉 天津市薊縣上倉鎮埝頭村
薊縣全興麵粉廠 小麥粉 天津市薊縣馬伸橋鎮北辛庄村
薊縣孔東麵粉廠 小麥粉 薊縣馬伸橋鎮東孔庄
薊縣下窩頭鄉精華米面加工廠 小麥粉 天津市薊縣下窩頭鄉台頭村
天津市洪惠工貿公司 飲料(飲用純凈水) 南開區華坪路12號
天津市芙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飲料(固體飲料) 南開區雲陽道11號
天津市南開區大鵬純凈水廠 飲料(飲用純凈水) 南開區保山道江川北里3號樓余門
天津市保潔特純凈水有限公司 飲料(飲用純凈水) 南開區迎水道增3號
天津亞美保健飲料有限公司 飲料 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青沙路88號
天津市盤山靜寄山莊礦泉水飲料廠 飲料[瓶(桶)裝飲用水(飲用水天然礦泉水)] 薊縣官莊鎮北
Ⅷ 石鳳翔的人物簡介
石鳳翔(1893~1966)名志學,字鳳翔。湖北孝感滑石村一帶人 。年僅15歲隨兄長留學日本,在京都高等工藝學校學習紡織專業。1917年回國後,先後任保定甲種工業學校教務長、湖北楚興公司楚興紡織學校校長、楚興公司裕華紗廠總技、在石家莊建大興紗廠。楚興公司作為國內早期民間資本集團之一,「九·一八」事變後,為了抵制日本龍頭細布,石鳳翔創立了「雁塔牌」細布,暢銷西北地區,進行實業報國路線。 1934年9月,大興公司決定在西安創辦大興紡織二廠,石被聘任為經理兼廠長。
同年10月,他率領八人到達西安,於參府巷17號惠公館設立籌建處。在省主席邵力子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支持下,在西安城北購地122畝,開始進行基建;後從石家莊運來細紗機和粗紗機,還訂購了瑞士紡紗機10000錠、日本細紗機5000錠,購買日本式自動布機320台。1936年3月,大興紡織二廠正式投產,半年後,利潤即達法幣20萬元。 1940年,石鳳翔的次女石靜宜與當時駐守臨潼、任胡宗南部某步兵營少尉排長的蔣緯國結識並戀愛。1943年,石、蔣兩家聯姻。
石與西安的國民黨上層人士往來密切。先後擔任第一戰區代司令長官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曾到石家拜訪,並在他家舉行周末舞會。在胡宗南部任少校聯絡參謀的蔣介石次子蔣緯國與石的次女石靜宜邂逅相遇,兩人時相往來,情愛日篤,於1944年12月23日在王曲中央軍校第七分校結為連理,石與蔣介石成了親家。
一次紗廠失火,布廠全部被焚,損失慘重。石致函蔣介石,稱火災損失7731萬元,要求政府資助。同年10月,國民政府軍政部即給予無息貸款3000萬元,加快了工廠修復。工廠恢復生產後,石利用廢棄的紡織機械建成一小型毛紡織廠,組成大秦毛紡織公司,資金來源於大華紗廠上層職員的歷年紅利。1945年,大秦毛紡織公司盈利50萬美元。 1948年1月,他致函裕華總公司,主張在台灣建廠,遭拒絕後,辭去公司職務。他將在美國購買的舊紡織機3萬錠中的1.5萬錠和大秦毛紡織廠存放在上海的機器運到台灣,在台灣新竹組建大秦紡織廠。
1949年初,石攜眷離陝入川,後到上海。上海解放前夕,石從上海前往台灣,在台北市修建住宅,擔任大秦紡織公司董事;還先後創辦了正義印染廠、中國人造纖維公司、聯合耐隆公司、華隆公司等,是台灣省紡織學會第一、二和五至七屆理事長。 石鳳翔,原名石志學,1893年3月3日出生於湖北省孝感縣滑石沖。祖輩務農,到父親石忠儀,棄農經商,家道中興。
1907年,石鳳翔15歲,少年貪玩,不用功讀書。當時正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的大哥石志泉(字友漁)回家省親,母親便讓大哥帶他去日本管教。大哥即以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之意,為他改名「志學」。從此,他的學習、成長以及以後的思想形成與事業發展,大多受其兄長影響。
在日本求學期間,石鳳翔隨兄參加同盟會,並於1910年武昌起義時,一起回國參加革命。 之後,石鳳翔重返日本,進京都高等工藝學校學習紡織專業,大哥石志泉則留在國內,在大學任教,其法學著作在國內漸成權威,門生故舊多任職國民政府各級法院,本人也曾一度出任國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長,是當時法學界有相當影響與潛力的人物。這一點對石鳳翔回國後在紡織業的迅速成長有很大幫助。
石鳳翔從京都高等工藝學校畢業後,先在日本大阪的一個紡織廠實習兩年,由於勤奮好學,刻苦鑽研,技藝大進。實習期滿後,該廠欲高薪聘他為青島分廠工程師,遭其謝絕。
1917年回到國內的石鳳翔,因為大哥的關系,直接帶著湖北省實業廳的公文,到武昌楚興公司租辦的一家紗廠去見習。 楚興公司是國內早期民間資本集團之一,其租辦的這家紗廠的前身便是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期間興辦洋務,引進英國設備創建的早期官辦棉紡織工業機構——紗、布、絲、麻四局企業之一。
進入楚興紗廠後,石鳳翔在日本所學專業知識和在紡織廠的實踐經驗得到充分發揮,工作表現突出,很快得到管事張松樵的賞識,兩人經常一起探討民族紡織業的生存發展問題。當時,公司總經理徐榮廷也意識到先進技術和管理的重要,而公司急需要培養一批年輕的骨幹技術人才。於是,在1918年創辦了楚興紡織學校,由當時已擔任紗廠技師的石鳳翔兼任校長。
1923年,楚興公司用紗廠利潤,在武昌創辦了第一家真正屬於公司自己的紡織廠——裕華紡織廠,總公司派石鳳翔出任裕華技師,相當於現在的總工程師,而他的學生大多成為裕華紡織廠首批技術、管理業務骨幹。
在裕華創業初期,為了盡快收回成本,為公司創造利潤,主管生產的石鳳翔幾乎每天都是連續幾個班在各生產車間里巡視指導。一次在清晨巡視清花車間時,石鳳翔伸手挾取粘附在機器內的棉花團時,左手兩個手指被打掉。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低下,醫院從肘部為其截肢,使其成為終生殘廢。
石鳳翔傷愈出院後,正遇石家莊大興紗廠廠長張蔭甫辭職,公司便派石鳳翔接任廠長一職。從此,他在大興紗廠任職十年,使得該廠生產的紗、布暢銷關內外。
「九·一八」事變後,國內形勢緊張,關內農村經濟凋敝,國民購買力下降,加之日貨傾銷,許多小型民營企業紛紛倒閉,大興紗廠也是產品積壓,連年虧損。 在這種情況下,石鳳翔到總公司與時任董事長的蘇汰餘商討解救辦法,通過並確立了石鳳翔提出的向西部發展的思路。而當時社會各界愛國人士也紛紛提出開發西部經濟,發展民族工商業,抵抗日本侵略的口號。
1934年春,石鳳翔派大興會計科長徐治平到陝西推銷產品,同時考察在西北建廠的條件。徐治平返回石家莊後,寫了一份在西安建廠的建議書,認為西安處於關中平原產棉區,雖然交通、原煤不便,但當時西北尚無機械紡織業,紗、布均靠外地運進,市場前景廣闊,適於建廠。恰在這時,總公司董事長蘇汰余到大興視察,便將建議書帶回漢口召開董事會,最後決定:由大興投資100萬元,向國外定購紗、布機,並從大興遷去部分設備,由石鳳翔任經理兼廠長,負責在西安籌建大興第二廠。
1934年夏,石鳳翔到達西安,幾經周折終於在西安車站附近郭家疙台選定廠址,約計100餘畝地皮,著手建廠。此間,時任陝西省主席的邵力子為發展當地民族工業計,盡力從各方面給予支持。當時,在建廠征購的地皮內,有一戶蔡姓地主約佔六、七畝地,堅持不賣,在多次勸說無效後,邵力子曾呈文請示行政院「為發展實業,能否責令蔡某賣地?」南京政府行政院以「強制賣地,不合政府維護私人土地所有權的原則」為由駁復呈文,最終還是經過一再加價,多方交涉,才跟蔡某達成協議,但建廠時間也因此拖延了半年之久,直到1935年春才破土動工。 經過一年半的施工和安裝,大興二廠終於於次年7月正式投產,規模為12000錠紗機、320檯布機。這便是西北地區近代以來的第一個機器紡織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投產不到半年即有盈餘。
當時,總公司董事長蘇汰餘到西安考察新廠,對西北市場前景看好,決定新廠獨立經營。同時,石鳳翔建議,將生產規模擴大到紗機30000錠、布機800台的水平。但這項投資大興是拿不出來的,於是董事會當即決定由裕華增資100萬元,再由大興、裕華兩公司董事投資50萬元,向日本定購紗機13000錠、布機500台,組成新的董事會,並取二公司名稱各一字合為「大華」,將大興二廠更名為大華紡織公司西安大華紗廠。
1937年初,由於沿海工業不是被破壞就是被日軍所霸佔,而內地由於紡織企業少,市場空間大,所以紡織業空前繁榮。在這種形勢下,石鳳翔將從日本引進的設備很快投入了生產,利潤頗豐。4月,大華召開第二次董事會,協商第三次擴充。隨後便向日本定購紗機2000錠、線機4000錠、布機500台,但因不久以後抗戰爆發,訂貨無果,直到戰後清查,仍沒有結果。 抗戰期間,為了抵制日本龍頭細布,石鳳翔創立了「雁塔牌」細布,他用自己全部精力,確保雁塔細布無論在外觀、色澤、手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使其深受用戶好評,從而暢銷西北地區。
當時的西北地區,因為只有大華一家紡織企業,手工織戶也很少,棉價通常比申、漢每擔低三至四元。為保證質量,大華購進棉花都經過精選和分級,因此,售出布價每匹又比申、漢高一元左右。這樣大華因地區差價,比國內同類企業獲利都要稍高一些。據廠志記載,公司從開工到1938年的前三年間,每年分別盈利為20萬元、133萬元、476萬元。 抗戰期間,西安也處於炮火之中,僅大華廠就遭到日軍3次轟炸。1939年10月,日機轟炸西安,大華廠被燒毀棉花三萬擔,機器也被燒壞很多,被迫停工數月,損失慘重。
1940年,工廠又因電路失火,整個織布車間被燒,再次停工修復。兩次大火,使大華元氣大傷。
除此以外,此間申新公司和官僚資本的雍興公司,都先後在西安設立了紡織廠,打破了大華獨家經營的局面,形成競爭。同時,因戰事影響,原料、燃料和設備都不能正常供應,使廠子的生產經營逐漸陷入困境之中。
鑒於這種情況,石鳳翔在積極組織恢復生產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出路。為了保全設備,避免再次被日機轟炸所毀,經過考察,石鳳翔報請董事會批准,又在秦嶺山中的四川廣元建立了大華廣元廠,將西安大華廠較好的動力設備和紗機拆遷,運往廣元,將工廠建在山洞裡,以防日軍轟炸。當時,由於交通不便,石鳳翔從美國一次購進40輛汽車,同時遷運動力設備和6000錠紗機(當時連政府也少有這樣龐大的車隊),很快便投入營運。隨後,又陸續在洞外廠房安裝9000錠紗機,投入生產。
自此大華公司便有了西安、廣元兩個廠子,都由石鳳翔負責。 在西安期間,石鳳翔不僅經營大華紗廠,還利用大華鋼絲機與其他人合作創立了大秦毛紡廠。廠子雖小,亦屬獨家,獲利頗豐。同時,他還創建了大華酒精廠、實華實業、信義貿易公司等10餘家企業,為抗戰和西部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也是在這一時期,他完成了影響最廣的著述——三卷本《棉紡學》(其它著作還有《抗戰建國與棉紡織業》、《中國經濟建設芻言》、《中國紡織工業十年計劃》、《紡織工廠標准實驗》等),並創辦了大華紡織專科學校(一說「大華紡織訓練所」),自己兼任校長,為西部棉紡織業培養了大量技術人才。
抗戰結束後,時任國民政府經濟部部長的陳啟天曾邀請石鳳翔出任中國紡織建設公司要職,接管日產各廠,被石鳳翔以工程技術人員不宜做官為由拒絕。之後不久,他被推舉擔任裕華、大興、大華三公司總經理,常年奔波。
1946年,石鳳翔在美國考察和購買機器返回途中經過台灣,發現當地工業很落後,幾乎沒有像樣的紡織企業,市場空間很大。回到內地後,即提議董事會通過在台灣設立大華紡織廠,從陝西運去一萬擔棉花,並從美國購置了設備,選派廠長、主任、工程師等班底到台灣建廠。
1947年,裕華、大興、大華三公司聯合組成裕大華紡織資本集團,石鳳翔任集團總經理,並兼任集團在武漢創辦的江漢紡織專科學校校長。
1948年,集團中止對台投資,石鳳翔用西安大秦毛紡廠停產後未分紅的50萬美元,和上海大生公司15萬錠紗機在台灣新竹創立了大秦紗廠,並舉家遷往台灣。到1958年,大秦紗廠已成為擁有4萬紗錠和800台織機的大廠。期間,石鳳翔又於1953年創立了中國人造纖維公司,從紡織領域拓展到化纖工業,開創了台灣製造粘纖、棉綸和滌綸之先河。 到今天,「大華」作為西北近代紡織業的奠基者和「老字型大小」,已歷經70年風風雨雨,也隨著時代變遷不斷發展變化。但無論何時,只要提起「大華」,提起西北紡織工業,人們都不會忘記「石鳳翔」這個名字。
Ⅸ 關於海地和最近重要新聞
1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25日,海地公共衛生部長亞歷克斯.拉森表示,海地地震死亡人數可能最終達15萬人。目前已經清點了9萬具屍體。
此前有報道稱,海地通訊部長說,僅根據在首都太子港及其近郊收斂以及埋葬的屍體數字計算,至少已有15萬人死亡。負責向集體墳墓中埋葬屍體的卡車司機表示,已經有超過15萬具海地地震遇難者的屍體被埋葬。
海地通訊部長強調說,15萬的遇難人數只是首都太子港的死亡人數。就海地全國來說,誰也不知道到底還有多少死難者被埋在廢墟中。
2 關於海地重建的首次國際外長級籌備會議今天下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閉幕。與會者一致認為,海地重建將以海地為主導,國際社會參與、配合並協調,以滿足海地當前和長期需要。
加拿大外長坎農在會後發表了主席聲明,為海地長期重建制定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包括,強調尊重海地主權,明確長期重建將由海地政府主導,聯合國主要協調,出席國家和組織在國際、國內和區域范圍內緊密配合。
與會者指出,海地重建將是一個長達十年的長期艱苦工作,希望在環境、氣候、災難和應急等方面重建海地的應對能力。
與會者強調,將成立一個健全的監督和評估系統,以確保海地政府和國際社會對海地重建的效率和公信力。在繼續對海地提供人道援助的同時,加強海地的民主機制建設,建立一個有效、公正和透明的政府,為海地人民提供基本人權服務、可持續性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穩定的司法體系。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此次會議對海地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她承諾美國政府在海地政府的主導下,與其他國家一起努力協調,為海地人民提供最需要的幫助,讓人民及時恢復正常生活。
會議決定,將在今年三月於聯合國總部召開緊急國際會議,由海地政府主持,主要捐贈國和合作夥伴出席,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法國和歐盟等。
為期一天的蒙特利爾國際外長級籌備會議落下帷幕。加拿大總理哈珀、海地總理貝勒里爾、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法國外長庫什納等海地主要捐助國外長、聯合國官員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
3 地產中國網訊 距海地1月12日發生的7.3級地震已過去十天,死亡數字已超20萬、物資短缺、物價飛漲、災民安置、災後重建……我們時刻在關注著從海地傳來的每個信息。來自中國各地的捐助也在不斷送出。在國內非公募基金會領域中,萬通公益基金會第一時間作出了響應,向海地地震災區捐款10萬美元,用於災後學校重建。第一批捐助資金現已匯出。
據了解,款項來自萬通實業及其下屬子公司、以及員工自發的踴躍捐助,為了盡快捐助海地人民,萬通企業高管及員工連夜商討,捐款行動迅速在員工中展開。10萬美元捐款將通過萬通實業旗下的中國中心紐約有限公司直接送達海地,用於災後學校建設。中國中心紐約有限公司將作為萬通公益基金會此項公益項目的資金監管方以及項目進展監督方。
作為非公募基金會領域中的萬通公益基金會,致力於環保、節能、教育、社會扶貧等公益領域的交流、宣傳、研究、資助及相關公益事業,以推動環境保護,節能減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宗旨。主要的業務領域是推動國內生態社區建設。此次海地捐助是萬通公益基金會自成立以來開展的第一筆海外捐助項目,此外成立於2008年4月的萬通公益基金會也參與了2008年汶川賑災行動,累計捐助300餘萬元,企業及基金會員工120人次前後共赴災區一線十餘次,行程超過5萬公里,影響5萬餘人。萬通企業志願者時間累計超過1萬小時。
4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25日報道,在世界各國人民紛紛為海地進行救災募捐之時,英國一名7歲大的男孩在短短一天之內就籌集了超過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6萬元)的善款。
查理與父親騎自行車募捐
來自倫敦的查理·辛普森在電視上看到海地兒童從廢墟中獲救的情景之後很難過,於是告訴母親他想為此做些什麼。很快,查理在母親的幫助下開始了行動。他響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號召,騎自行車在當地一個公園附近繞行了5英里(約合8公里)左右,沿途呼籲人們為海地募捐。他以這種方式共籌得500英鎊(約合人民幣5500元)。隨後,查理又在網上發起了呼籲。出人意料的是,成百上千人因這個男孩的努力而深受鼓舞,結果僅一天時間就捐贈了6萬多英鎊的善款。
「當我看到電視畫面的時候我難過極了,」查理說。他讓媽媽幫助他製作了一份募捐者表格。「我們把它放到了網上,隨後便迅速傳播開來。」
「他(查理)看了電視報道後突然哭了起來,然後我們探討了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查理的母親辛普森夫人告訴記者。「他決定開始『自行車之旅』,但當父子二人一同騎自行車出發後,我們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努力竟然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我們為查理感到自豪,他做得很出色並籌集到了如此多的捐款。」據悉,所有的捐款都將送交給Unicef,該機構是目前海地災後救援行動的參與方之一,主要負責水、衛生、教育和兒童保護領域。
Unicef海地救援任務主要負責人紐瑟姆說:「查理的行動令人感動,一名兒童在知道海地地震後能夠做出響應並向那裡的兒童伸出援助之手,這是難能可貴的。」
「他(查理)的努力至少可以幫助幾十萬海地災民喝到水,」Unicef一名發言人補充道,「查理的『自行車之旅』深深地觸動了我們,我們以前從沒想到過這種籌款方式,也從沒有人能夠在一天時間里籌集到6萬英鎊的善款。查理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幫助災民並不是很難。」
5 中新網1月26日電 海地大地震已過了12天,官方收殮了約15萬具遇難者屍體,但相信還有20萬人埋在廢墟中,這意味著死亡人數可能高達35萬。
目前國際救援隊仍然沒有放棄搜救,災區治安局勢混亂,聯合國要求更多人手。
海地新聞部長拉賽格表示,截至周一,官方統計死難人數高達15萬人。該數字根據收殮屍體數目統計而來,未包括那些被家屬收殮以及仍然埋在廢墟中的遇難者。
她說:「沒有人知道多少人埋在瓦礫中,但總理表示可能有20萬人。」
昨天,當地又發生4.7級餘震,所幸沒有人員傷亡。萊奧甘鎮教師杜蒙特說:「我聽到一陣轟隆聲,接著傳來一聲巨響,像是有東西從地底沖上來似的。」
海地大地震後曾發生至少50次不同程度的餘震,美國地質調查局警告,海地在接下來一個月將發生更多餘震,並可能再次強烈地震。
海地官方宣布停止搜救後,救災重點已經轉向救濟災民。但法國救援隊仍不願意放棄搜救,根據當地人通報,他們在上周日又發現一處地點疑似埋有倖存者。
法國民防搜救隊長紹西奈德說:「我們通過雷達探測到地底的動靜,但還不知道目標具體位置,也不知道是倖存者還是一隻動物。」
他表示,雷達和聲音探測器有紀錄到刮擦牆壁的聲音和哭聲。20多名救援隊員已投入挖掘,為保證安全,一隊法國武裝警察在現場負責保衛工作。
聯合國和美軍正盡力分配物資,目前仍有數萬災民缺乏食物、水和住所。太子港搶劫犯罪猖獗,海地警方上街制止,甚至直接射擊犯罪者,卻依然無法控制住局面。
一名警官無奈地說:「我們來這里並非要殺人,這里到處是搶劫者……我們還能怎麼辦,我們沒有監獄!」因監獄在地震中震毀,對於抓住的罪犯,警察只能訓誡一番,過後將他們釋放。
為控制局勢,聯合國呼籲更多兵力進入海地,充當臨時警察。除人力外,聯合國海地特派團特別代表穆勒還要求更多交通工具。對已抵達海地的2萬名美軍,他表示,他們在分發救災物資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對數十萬失去住所的災民,海地當局計劃將部分災民異地安置,這已令一些地方不堪重負。在距太子港80公里的小城聖馬克,已有約1萬災民湧入,巴士仍不斷載著災民進入該城,希望找到食物和住所。
穆勒表示,災區清理和遇難者統計工作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不少專家認為,海地重建工作將為期至少十年,未來幾年內,數十萬海地人都需住在臨時住所內,依靠國外援助生活。
6 1月13日海地首都太子港發生強烈地震,正在當地執行維和任務的朱曉平、郭寶山等8位中國維和警察不幸遇難,其中3人均是雲南邊防總隊警官。連日來,武警湖南邊防總隊舉行了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號召大家向烈士學習。
張家界邊防檢查站警官楊明作為全省邊防系統唯一參加過海地維和任務的警官,曾先後兩次赴海地執行任務,擔任小隊戰斗隊員兼英語翻譯、隊部聯絡官等工作。昨日,楊明將自己的日記整理出來,向記者介紹了自己在海地永生難忘的維和經歷,藉此表達對戰友的深切懷念之情。
1男孩死死盯住掃出的垃圾
今年28歲的楊明是湖南芷江人,現任張家界邊檢站司令部正連職參謀。2006年8月13日,對於他來說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這天是他25歲的生日,而他也在這天踏上了海地維和的征程。這也是楊明第一次被公安部選派參加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赴海地執行任務,直到2007年4月結束。
「湛藍的海水、寧靜的島嶼、白色的海灘、灰白的帆船……」在飛機上鳥瞰海地灣的美景,楊明真的覺得海地是一個人間天堂。但當飛機徐徐落地以後,楊明這才發現完全是兩回事。海地的機場在港口附近,群山環抱,只有一條跑道,每當降落的飛機滑行至跑道的盡頭時,必須180度大轉彎,返回位於機場中部的停機坪。而飛機場外,是破敗不堪的平房、雜亂無章的街道、荒涼貧瘠的田地、衣衫襤褸的行人。
貧窮與落後是楊明對海地最深刻的印象。剛到海地任務區,楊明和隊友對營區進行清理,一些廢舊物品和過期食品被扔到垃圾堆里。楊明發現,垃圾堆旁,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眼睛定定地盯著他們清理出來的垃圾。他們離開後,小男孩就匆匆跑過去,撿起過期食品緊緊抱在懷里。楊明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在太子港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丟棄的垃圾,堆積成山,臭氣熏天。戰爭的創痍到處都是,牆壁殘留的槍孔就是苦難的見證。每每看到這些,他總是泛起種種感慨,是辛酸,也是悲哀。
2國家城堡就是一個土山坡
楊明到海地執行的第一個任務是:駐守國家城堡。說到城堡,楊明首先想到的是,寬厚的圍牆,高大的房屋,如同夢幻的童話世界。不過楊明找了半天,卻沒有發現城堡的蹤影。
早上6時,楊明和隊友登上兩輛特拉卡,踏上了前往城堡的路途。他們都分外興奮,饒有興致地猜測著新勤務的各種可能。20多分鍾後,汽車爬上一道陡陡的長坡,在一扇緊閉的大鐵門前停了下來,到達國家城堡。楊明說,國家城堡周圍是密密麻麻的民房,正前方就是碧藍的大海,空氣清新,特別舒服。他在等待安排任務的過程中,在駐守地找了一遍又一遍,卻始終不見城堡。
當天,中國防暴隊和巴西維和部隊、海地警察分乘三台車,全副武裝駛出駐守點,開始在太子港貝萊爾地區巡邏。楊明告訴記者,貝萊爾地區屬海地最繁華的地方,這里有總統府,政府機構集聚於此,局勢相對比較平穩,但是維和任務也異常繁重。巡邏結束後,返回巴西營地短暫休息時,已是午飯時間。楊明和隊友吃過自帶的野戰食品,算是充飢。他們將魚罐頭和其他野戰食品送給巴西大兵和當地黑人吃,巴西人和黑人一個勁地豎起大拇指:「OK,OK!」
而楊明也趁著休息間隙,迫不及待地向翻譯打聽城堡所在地,翻譯的回答令楊明目瞪口呆:「這個駐守點所在的土山坡就是城堡。」翻譯告訴楊明,城堡在法語里有宮殿的意思,也有防禦城牆的含義,這里曾是兵家必爭之地,於是築起了城垛和炮台,後人稱之為國家城堡,沿襲至今。
3專為研究蚊子開課
到達任務區不到3個月,約旦維和部隊遭不明身份武裝分子槍擊,兩名維和警察死亡。同行的犧牲改變了楊明最初關於自身安全的想法,「以前我總認為我們武器先進,裝備精良,武裝分子肯定避而遠之,絕不敢主動發生沖突。」楊明意識到,海地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簡單,危險無處不在。只有完成任務踏上國土之時,才可以說安全了。只要還在海地,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識,絕對不可有任何鬆懈。
和海地不穩定的環境一樣,海地的自然環境也比較惡劣。氣候炎熱,蚊子猖獗,維和中心還專門為研究蚊子開設了課程。楊明和隊友開玩笑,在海地執勤除了要提防流彈和武裝分子外,還要對付無處不在的惡蚊子。他們所在的宿舍、健身房、裝甲車等地,蚊子都是「大兵團集體作戰」。被蚊子叮過後,紫紅色的大包就會冒出來,奇癢無比,腫包三四天後才會消退。楊明和隊友都深受其害,有的隊員甚至是遍體鱗傷。他們最終展開了「剿蚊行動」,每天噴灑消毒劑,每周六用水沖洗大廳,休整填補易積水的地面,終於實現了「電蚊拍基本不用,花露水基本不擦,蚊不叮基本不噴」的局面。
2006年11月12日,中國防暴隊來任務區期滿三個月,一號公路2號與3號執勤點的勤務圓滿完成。中國防暴隊在營地加餐,但也只比平時多了兩個菜。「我們還是特高興,因為每人都有一瓶香醇的啤酒,而平日里是絕對禁止喝酒的。」楊明回憶起那天的加餐,似乎隊友們「乾乾干」舉杯暢飲的歡呼聲還在耳邊回響。
4貧瘠之地也有音樂狂歡節
歐洲的基督教與源自非洲的伏都教在海地互相影響,在拉丁美洲濃厚音樂氛圍的影響下,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逐漸興起了一個全國性的盛大節日——海地音樂狂歡節。遊行隊伍、彩車、歌舞,營造了濃烈的狂歡節氣氛。但是狂歡節也意味著過度嗜酒、非法消費禁物,並經常引發騷亂和暴力事件。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楊明第二次被選派到海地執行維和任務時,就曾保衛過海地音樂狂歡節。說到保衛音樂節,楊明說只有五個字:累並快樂著。
2009年2月18日至2月20日,是海地人民的音樂狂歡節。各國維和力量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海地警察確保慶典安全進行,並為聯合國海地特派團提供安全保衛,對抗一切形式的暴力事件。每天下午1時,裝甲車隊准時從索納比營區出發,沿迎賓大道向東前往指定巡邏地點。楊明和隊友的巡邏路線與狂歡節慶典彩車隊行經路線大致相同,因此,維穩任務也是重中之重。
2009年2月18日晚上10時,一夥前總統的支持者嗜酒後開始抨擊新政府出台的政策,並謾罵攻擊現任總統與外國維和力量,事情逐漸演變為騷亂事件,一輛最先趕到事發現場的當地警車被砸壞並焚燒,2名當地警察被酒瓶、石塊砸傷後倒在血泊之中。接到警情後,中國防暴隊和約旦防暴隊、巴西維和部隊、海地特警紛紛趕到現場增援。海地警察立即對鬧事現場進行封鎖,暴徒們企圖混入人群逃離現場,楊明和隊友馬上用裝甲車上的強光燈鎖定為首的暴徒,海地特警迅速按照燈光所指方向沖入人群,將幾名暴徒制服。
5各國高層高度評價中國防暴隊
海地音樂狂歡節期間,中國防暴隊還有一個重要任務——保衛蒙塔娜大酒店。楊明告訴記者,蒙塔娜大酒店是太子港最好的酒店之一,裡面住有聯合國高官和國外代表團人員,是非法武裝襲擊的重要目標。為了不對酒店營業造成影響,楊明和隊友自帶野戰食品和防潮墊進行定點守衛。夜幕降臨,楊明和隊友只能在酒店前的空地上輪流休息,但是厚重的防彈衣讓中國防暴隊員壓根睡不上一個踏實覺。楊明說,當時特別想躺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覺。不過這些辛苦都是非常值得的。在中國防暴隊員的嚴密守衛下,狂歡節三天,蒙塔娜大酒店沒有發生一起襲擊事件,酒店的正常營業也沒有遭受任何影響。住在酒店的各國高層對中國防暴隊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維和勇士朱曉平是湖大學子
曾在該校攻讀管理工程碩士
本報訊(通訊員曾歡歡記者徐媛)據新華社消息,日前,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命令,追授李欽、鍾薦勤、和志虹同志「維和英雄」榮譽稱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決定,追授朱曉平、郭寶山、王樹林、李曉明、趙化宇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48歲的朱曉平犧牲前為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局長。昨日,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朱曉平曾在該校攻讀管理工程碩士。
「曉平,你的離去讓老師痛惜,更讓老師驕傲!你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1月23日,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收在公安部網站上留下了對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學生朱曉平的沉痛悼念。1994年9月18日,32歲的朱曉平在公安部工作,考入了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在職攻讀管理工程碩士學位,師從陳收。
「低調、沉穩、做事認真。」這是陳收對朱曉平的第一印象。在那一屆學生當中,朱曉平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都很低調,陳收認為這是他的職業習慣。「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工作壓力都比較大,但是曉平做事很認真,凡是老師布置的事情總是能出色地完成。」
1996年,陳收帶的這一屆學生陸續進行了畢業論文答辯,但是朱曉平遲遲沒有來。「這不像朱曉平一貫的作風。」陳收感到很納悶。正在此時,朱曉平也給導師打來了電話,表示因為工作需要已被派往香港進行回歸前的協調工作,無法前來完成論文答辯。「當時,朱曉平的學分都已經修滿,如果不按期參加論文答辯,就意味著放棄了學位。」盡管如此,朱曉平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放棄了答辯。陳收在為朱曉平感到惋惜的同時,也對自己的這位學生產生了敬意。
陳收沒有想到的是,和朱曉平的這次通話,成了他們之間的最後一次聯系。
因為工作的原因,陳收未能前往北京參加朱曉平的送別儀式,他在網上寫下了對學生的敬意和悼念。(
7 截至今日,海地大地震已過去整整兩周,而其造成的死亡人數,僅據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找到屍體數量,就已達到15萬。劫後重生,這個國家未來將向何方去、民眾將如何度過艱難歲月、各種勢力將在這個國家怎樣此消彼長,這一切不禁引人探究和唏噓。本報今日起推出「海地追問」系列觀察,與讀者一起思考這個加勒比島國的未來。
聯合國安理會19日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向海地增派3500名維和人員,以協助海地的人道援助、維護穩定和災後重建。這使得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下稱「聯海團」)人數增至1.26萬人。
現在的疑問是,獲得增援的聯合國力量將在海地應對什麼任務?他們怎樣才能發揮最大效力?
社會秩序:需要「重拾舊山河」
聯合國力量的當務之急是穩定海地的社會秩序。海地剛剛經歷了震後極其混亂的14天。目前,海地首都太子港的秩序已開始恢復,但搶掠救援物資和搶劫事件仍時有發生,混亂局面並未得到完全扭轉。
新華社的報道稱,廣東中山邊防支隊赴海地的維和警察彭華林24日表示,太子港的生活秩序正在進一步恢復,但震後治安狀況比震前更不容樂觀,騷亂頻發,部分災民、鬧事者劫掠商店、哄搶物資、襲擊物資運送人員,危及救援人員安全。目前,太子港仍是物資奇缺,武裝沖突不斷,時有流彈橫飛。
對於海地的重建來說,首先也是最迫切的當屬改善社會治安。我們可以以2009年6月結束任務回國的中國第七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的戰果為例,看看地震前海地的治安狀況:這支防暴隊在海地的10個月期間,先後完成海地總統大選現場警戒、秘密搜捕、解救人質、武裝警衛等119項「紅色高危」級別的任務,參與抓獲黑幫「太陽城」、 暴力武裝團伙「馬提桑」頭目及其他犯罪嫌疑人136名。
經過聯海團5年多的努力,海地的治安本已稍有好轉。但一場大地震使得局面重歸混亂,特別是有上千乃至數千名囚犯趁地震後的混亂越獄,更讓聯海團必須先將其緝拿歸案,確保天災不至於加劇人禍。
物資發放:代行民政職能
不過,哄搶物資現象的根本原因之一還是物資無法及時發放到災民手中,因此問題在於如何有效、安全地進行發放。
新華社22日稱,海地現在一面是災民嗷嗷待哺、傷員急需救治,另一面則是救援物資、葯品和醫療設備在機場堆積成山,整個救援物資的發放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實施。
針對這種情況,海地總統普雷瓦爾23日表示,由於海地政府機構在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已無力承擔救援物資的統籌與分配,必須依靠聯合國的力量,才能讓救災物資早日到達災民手中。他呼籲聯合國設立與維和「藍盔」部隊相對的「紅盔」救援部隊,幫助海地政府分配救援物資。
從前方發回的消息看,聯合國的確需要增派人手來行使本屬於海地政府民政部門的職能。例如,樂施會向《第一財經日報》發來郵件稱,成千上萬的倖存者一無所有,需要干凈的水來飲用和洗漱,需要公共廁所,以控制疾病傳播;需要避難所和簡單的生活用品,比如做飯的鍋。
「三駕馬車」關系微妙
聯合國增派的3500名維和人員的任期是6個月。這表明,他們不僅要參與救災,還要承擔部分重建的職能。
下一步,海地維和的一個方向或許是加快重建本土治安力量,包括訓練當地警察。震前,太子港共有4500名警察,目前能找到並回來上班的只有約2000人,不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當然,重建海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僅僅是維和部隊與警察的工作。畢竟,一個人均GDP只有幾百美元、半數以上人失業的國家,單靠軍警是無法恢復秩序的。海地整個社會——從有形的基礎設施,到無形的社會管理機制,都需要重建。
自2004年以來,聯海團一直主導著海地的維和。但此次地震後,根據海地政府的請求,美國向海地派出了1.3萬名軍人,超過了聯海團的總人數。
聯合國與美國22日達成協議,確認聯合國負責總體協調海地震後國際救援行動,同時授權美國發揮「配角」的作用。但從法理上說,這些美軍並不在聯合國編制內,聯海團與美軍也不屬於同一個指揮體系。對聯合國來說,如何處理與突然多起來的美軍的關系,恐怕頗費考慮。
本質上說,今後一段時間內,海地的管理將由聯合國、美國和海地政府這「三駕馬車」主導。海地的穩定與否,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種「三角關系」是否牢固。
8 數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25日在加拿大召開首次海地地震救援國際會議,會議重點是評估地震造成的損失情況以及確定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颶風季將加重災情
國際社會積極施以援助,但缺乏協調是主要問題。
加拿大政府說,海地面臨「史無前例」的短期和長期挑戰,來自國際社會的協調救援行動是改變局勢的關鍵。
會議定在蒙特利爾舉行,回顧救災工作,討論當前海地人道主義局勢以及國際救災和重建援助協調等議題。
除加拿大和海地外,聯合國、美國、法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歐洲聯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出席會議。
據悉,海地6月開始進入為期半年的颶風季,救援人員擔心,那將使災情雪上加霜。
援建不是承諾而是行動
蒙特利爾會議的議題之一是討論更大規模海地重建國際會議的時間和地點,後者可能於今後數月內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不是作出承諾,是確保我們有行動計劃。」
聯合國呼籲國際社會為海地提供大約5.7億美元緊急援助,承諾和到位援助金額已有大約2.4億美元。
海地鄰國多明尼加上周提議,制定100億美元的海地5年援助計劃。
慈善機構國際樂施會25日呼籲蒙特利爾會議將免除海地8.9億美元國際債務作為議題。
樂施會國際執行主管傑里米·霍布斯在倫敦說,震災之後,期望海地償還外債不僅「殘酷」,而且「沒有必要」。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表示,一旦得到成員同意,將把1億美元緊急貸款轉變為援助。
霍布斯還列出海地重建亟需處理的其他主要問題,包括為當地農民和小企業提供支持。
本組稿件均據新華社、中國日報
特寫兩歲男孩奇跡生還帶給海地希望
列德金森·豪斯汀·克洛德是個僅有兩歲大的男孩,但他弱小的身軀卻將希望帶給正在經歷苦難的海地民眾。他的獲救彷彿是一道曙光照亮了這些因遭受地震而黑暗的日子。
在父親雷希納爾德以及母親普萊斯爾的陪伴下,列德金森1月24日又回到了自己曾經的家,但因為地震,這里早已變成了一堆廢墟。3天前,列德金森在這堆廢墟中撿回一條命,而他的親哥哥,曾祖母以及兩位堂兄卻被永遠地掩埋在這片廢墟下。
廢墟旁,一條小狗正在一具已經腐爛了但還未來得及火化的屍體上覓食,一片滿目瘡痍的場景不時地在提醒人們這場地震的可怕。
列德金森的歸來無疑讓這里的人們暫時從壓抑的生活中擺脫了出來。看到依舊健康活潑的列德金森,婦女們顯得很高興,她們紛紛走上前去,搶著擁抱這個勇敢的小男孩,而列德金森也在人們的擁抱中燦爛微笑。顯然,他是當地的英雄。
「所有的事情都令人失望,地震奪去了這么多人的生命,但好在列德金森的獲救給大家帶來了希望,這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歡欣鼓舞,」一位婦女含著熱淚說道。
地震發生後,列德金森的父親雷希納爾德幸運存活,21日,他在廢墟中找到了大兒子菲利克斯的遺體,一位路人告訴他附近有孩子的哭泣聲。「我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叫著列德金森的名字……終於,他回答了,」 雷希納爾德說。而後,在救援人員和搜救犬的幫助下,列德金森被發現在一塊預制板的下方,這塊預制板為列德金森撐起了一塊狹小的空間,讓這個小男孩逃過一劫,而且幾乎未受傷。
列德金森的父母在地震中失去了大兒子,失去了家和家中的一切,連工作都沒了。「謝謝主,讓我們重新擁有列德金森,他給了我們生活下去的理由,」 列德金森的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