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赤鐵礦的特點
1、物理性質
鋼灰色至鐵黑色,常帶淡藍錆色。隱晶質或粉末狀者呈暗紅至鮮紅色。具特徵的櫻桃紅或紅棕色條痕。金屬光澤至半金屬光澤,有時光澤暗淡。無解理。因雙晶可具和裂開。硬度5~6。相對密度5.0~5.3。
偏光鏡下:血紅、橙黃、灰黃色。一軸晶(-),No=2.988,Ne=2.759。
2、礦石形態
單晶常呈板狀,主要由板面(平行雙面)與菱面體等所組成的聚形。
赤鐵礦的形態特徵與其形成條件的關系是:一般由熱液作用形成的赤鐵礦可呈板狀、片狀或菱面體的晶體形態。雲母赤鐵礦是沉積變質作用的產物,鮞狀和腎狀赤鐵礦是沉積作用的產物。
3、產狀與組合
形成於氧化條件下,規模巨大的赤鐵礦礦床多與熱液作用或沉積作用有關。赤鐵礦可成沉積變質型鐵礦,主要由磁鐵礦、赤鐵礦、假像赤鐵礦所組成。與石英、綠泥石等共生。
接觸變質型的赤鐵礦主要與磁鐵礦、黃銅礦、斑銅礦、磁黃鐵礦等硫化物和石榴子石、透輝石、金雲母、陽起石等共生。
在自然界,磁鐵礦和赤鐵礦可相互轉化。當氧逸度增大時,磁鐵礦可氧化成赤鐵礦。若仍保留有原磁鐵礦的晶形,稱之為假象赤鐵礦。若磁鐵礦僅部分轉變為赤鐵礦,則稱為假赤鐵礦。而當氧逸度減小時,赤鐵礦又可還原成磁鐵礦。若仍保留有赤鐵礦的晶形,則稱之為穆赤鐵礦。
4、鑒定特徵
櫻桃紅色或紅棕色條痕為其特徵。具各種形態和無磁性,可與相似的磁鐵礦、鈦鐵礦相區別。赤鐵礦分布極廣。各種內生、外生或變質作用均可生成赤鐵礦。
中國河北宣化的龍煙鐵礦和湖南的寧鄉鐵礦都是沉積作用形成的赤鐵礦礦床。赤鐵礦經常與磁鐵礦一起,在沉積變質、接觸變質鐵礦中產出。
礦物亞種
1、鏡鐵礦為具金屬光澤的玫瑰花狀或片狀赤鐵礦的集合體。
2、雲母赤鐵礦具金屬光澤的晶質細鱗狀赤鐵礦。
3、鮞狀或腎狀赤鐵礦形態呈鮞狀或腎狀的赤鐵礦。
赤鐵礦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廣的鐵礦物之一,可形成於各種地質作用,但以熱液作用、沉積作用和區域變質作用為主。在氧化帶里,赤鐵礦可由褐鐵礦或纖鐵礦、針鐵礦經脫水作用形成。但也可以變成針鐵礦和水赤鐵礦等。在還原條件下,赤鐵礦可轉變為磁鐵礦,稱假象磁鐵礦。
『貳』 怎樣區分塔式布料機和普通布料機
首先:最主要的區別是塔式布料機的大臂是框架型,採用小方管焊接成穩固的四方架子,令大臂堅固無比,避免在施工中因混凝土泵巨大壓力和震動造成的大臂扭曲現象。而普通布料機中的槽鋼布料機和圓管布料機大臂均是簡單的結構,未成框架結構。其穩固性與使用壽命均在塔式布料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