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態高頻焊管設備總燒磁棒為什麼
不要你管的,收費中收吃飯可能是節目不夠,或者頻率造成調整,部隊造成就行了
⑵ 直縫鋼管的全面分析
埋弧焊直縫鋼管在行業中的應用是有目共睹的,它的廣泛應用必定是因為它本身所具備的獨特的優點。但是作為一個成功的商家我們應該充分全面的了解一下這個產品,要合理分析一下熱軋鋼管的優缺點。熱軋20#直縫鋼管缺點:
【1】不均勻冷卻造成的殘余應力.殘余應力是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內部自相平衡的應力,各種截面的熱軋型鋼都有這類殘余應力,一般型鋼截面尺寸越大,殘余應力也越大.殘余應力雖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對鋼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還是有一定影響.如對變形,穩定性,抗疲勞等方面都可能產生不利的作用;
【2】經過焊接之後,直縫鋼管內部的非金屬夾雜物被壓成薄片,出現分層現象.分層使20#直縫鋼管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惡化,並且有可能在焊縫收縮時出現層間撕裂.焊縫收縮誘發的局部應變時常達到屈服點應變的數倍,比荷載引起的應變大得多.埋弧焊直縫鋼管優點:可以破壞鋼錠的鑄造組織,細化鋼材的晶粒,並消除顯微組織的缺陷,從而使鋼材組織密實,力學性能得到改善.這種改善主要體現在沿軋制方向上,從而使20#直縫鋼管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體;澆注時形成的氣泡,裂紋和疏鬆,也可在高溫和壓力作用下被焊合。 直縫鋼管的高頻焊接過程是在高頻焊管機組中完成的。高頻焊管機組通常由滾壓成型、高頻焊接、擠壓、冷卻、定徑、飛鋸切斷等部件組成,機組的前端配有儲料活套,機組的後端配有鋼管翻轉機架;電氣部分主要有高頻發生器、直流勵磁發電機和儀表自動控制裝置等組成。現以165高頻焊管機組為例,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3.1 焊管成品
圓管外徑: φ111~165mm
方管: 50×50~125×125mm
矩形管: 90×50~160×60~180×80mm
成品管壁厚:2~6mm
3.2 成型速度: 20~70米/分鍾
3.3 高頻感應器:
熱功率: 600KW
輸出頻率: 200~250KHz
電源: 三相380V 50Hz
冷卻: 水冷
激勵電壓: 750~1500V 5.1 焊縫間隙的控制
將帶鋼送入焊管機組,經多道軋輥滾壓,帶鋼逐漸捲起,形成有開口間隙的圓形管坯,調整擠壓輥的壓下量,使焊縫間隙控制在1~3mm,並使焊口兩端齊平。如間隙過大,則造成鄰近效應減少,渦流熱量不足,焊縫晶間接合不良而產生未熔合或開裂。如間隙過小則造成鄰近效應增大,焊接熱量過大,造成焊縫燒損;或者焊縫經擠壓、滾壓後形成深坑,影響焊縫表面質量。
5.2 焊接溫度控制
焊接溫度主要受高頻渦流熱功率的影響,根據公式(2)可知,高頻渦流熱功率主要受電流頻率的影響,渦流熱功率與電流激勵頻率的平方成正比;而電流激勵頻率又受激勵電壓、電流和電容、電感的影響。激勵頻率公式為:
f=1/[2π(CL)1/2]...(1)
式中:f-激勵頻率(Hz);C-激勵迴路中的電容(F),電容=電量/電壓;L-激勵迴路中的電感,電感=磁通量/電流
上式可知,激勵頻率與激勵迴路中的電容、電感平方根成反比、或者與電壓、電流的平方根成正比,只要改變迴路中的電容、電感或電壓、電流即可改變激勵頻率的大小,從而達到控制焊接溫度的目的。對於低碳鋼,焊接溫度控制在1250~1460℃,可滿足管壁厚3~5mm焊透要求。另外,焊接溫度亦可通過調節焊接速度來實現。
當輸入熱量不足時,被加熱的焊縫邊緣達不到焊接溫度,金屬組織仍然保持固態,形成未熔合或未焊透;當輸入熱時不足時,被加熱的焊縫邊緣超過焊接溫度,產生過燒或熔滴,使焊縫形成熔洞。
5.3 擠壓力的控制
管坯的兩個邊緣加熱到焊接溫度後,在擠壓輥的擠壓下,形成共同的金屬晶粒互相滲透、結晶,最終形成牢固的焊縫。若擠壓力過小,形成共同晶體的數量就小,焊縫金屬強度下降,受力後會產生開裂;如果擠壓力過大,將會使熔融狀態的金屬被擠出焊縫,不但降低了焊縫強度,而且會產生大量的內外毛刺,甚至造成焊接搭縫等缺陷。
5.4 高頻感應圈位置的調控
高頻感應圈應盡量接近擠壓輥位置。若感應圈距擠壓輥較遠時,有效加熱時間較長,熱影響區較寬,焊縫強度下降;反之,焊縫邊緣加熱不足,擠壓後成型不良。
5.5 阻抗器是一個或一組焊管專用磁棒,阻抗器的截面積通常應不小於鋼管內徑截面積的70%,其作用是使感應圈、管坯焊縫邊緣與磁棒形成一個電磁感應迴路,產生鄰近效應,渦流熱量集中在管坯焊縫邊緣附近,使管坯邊緣加熱到焊接溫度。阻抗器用一根鋼絲拖動在管坯內,其中心位置應相對固定在接近擠壓輥中心位置。開機時,由於管坯快速運動,阻抗器受管坯內壁的磨擦而損耗較大,需要經常更換。
5.6 焊縫經焊接和擠壓後會產生焊疤,需要清除。清除方法是在機架上固定刀具,靠焊管的快速運動,將焊疤刮平。焊管內部的毛刺一般不清除。
5.7 工藝舉例
現以焊制φ32×2mm直縫焊管為例,簡述其工藝參數:
帶鋼規格:2×98mm 帶寬按中徑展開加少量成型餘量
鋼材材質:Q235A
輸入 勵磁電壓:150V 勵磁電流:1.5A 頻率:50Hz
輸出 直流電壓:11.5kV 直流電流:4A 頻率:120000Hz
焊接速度:50米/分鍾
參數調節:根據焊接線能量的變化及時調節輸出電壓和焊接速度。參數固定後一般不用調整。 根據GB/T3091《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標準的規定,焊管的公稱直徑為6~150mm,公稱壁厚為2.0~6.0mm,焊管的長度通常為4~10米,可按定尺或倍尺長度出廠。鋼管表面質量應光滑,不允許有折疊、裂縫、分層、搭焊等缺陷存在。鋼管表面允許有不超過壁厚負偏差的劃道、刮傷、焊縫錯位、燒傷和結疤等輕微缺陷存在。允許焊縫處壁厚增厚和內縫焊筋存在。
⑶ 高頻焊管不用磁棒可以嗎
高頻焊管不用磁棒不可以。磁棒不但對焊和速度有很大影響,而且對質量也有很大影響。當高頻焊接機的感應線圈中有高頻電流通過時,在線圈內將產生一高頻磁通量,這一高頻磁通量在焊管中感生的渦流電流將使焊縫熔化而得到焊接,使用磁棒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感應線圈中的磁通量,從而達到大幅度地提高焊管中的感應電動勢,增加焊接功率的目的。
⑷ 什麼是高頻焊管
高頻焊管是熱軋卷板經過成型機成型後,利用高頻電流的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使管坯邊緣加熱熔化,在擠壓輥的作用下進行壓力焊接來實現生產。
工藝流程:
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取決於產品品種,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過一系列工序,完成這些工藝過程需要相應的各種機械設備和焊接、電氣控制、檢測裝置,這些設備和裝置按照不同的工藝流程要求有多種合理布置,高頻焊管典型流程:縱剪——開卷——帶鋼矯平——頭尾剪切——帶鋼對焊——活套儲料——成型——焊接——清除毛刺——定徑——探傷——飛切——初檢——鋼管矯直——管段加工——水壓試驗——探傷檢測——列印和塗層——成品。
⑸ 高頻焊接磁棒有什麼用
你是說設備上的磁棒么。
高頻焊接需要將直流轉換為高頻交變電流,
磁棒可以提高電路中線圈的磁通率,
提高轉換效率。
⑹ 高頻焊管磁棒專用支架怎麼做
厚壁大復斷面方矩形管(F200以上)制接觸焊對阻抗要求不大,可用支架,小斷面感應焊對阻抗要求比較高,磁棒冷卻效果一定要好,建議用銅絲鐵絲綁磁棒包布盡量少要保證磁棒冷卻效果,一般國產磁棒消磁溫度為200℃,進口磁棒為300℃。支架盡量建議不要使用,會影響磁棒冷卻效果。最好在成型機架到擠壓輥中間加一個增壓泵專門為磁棒進行冷卻。下圖為專業磁棒支架,內加冷卻水管。最好留有聯系方式將一份資料傳給你
⑺ 高頻焊管磁棒用鐵連接有什麼影響
焊接時,磁棒在 感應線圈產生的高頻交變磁場作用下被反復磁化,這一過程本身也將消耗能量(如存在著磁滯損耗 、渦流損耗和剩餘損耗),這部分消耗的能量通常以Q值或比損耗表示。這不但造成能量損耗,還 會使磁棒的溫度升高。因此,應要求磁棒有高的Q值或低的比損耗能量。由於這部分能量損耗較小 ,不是使磁棒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對焊接影響不大,所以通常不標出該性能。3對磁棒的正確選 擇和使用近年來,我國在高頻焊接磁棒的研究和生產方面有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個別專門致力 於該產品的研製和開發的專業廠家的建立,更加快了這種發展的進程。它們生產的磁棒在技術性能 方面已經接近或達到國
我可能給你提供一些技術支持,請看你的私信里或我的資料里 答案在消息里。
⑻ 萬急:高頻焊接原理
焊管高頻焊接原理
作者:江南五里湖
高頻焊接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它是利用高頻電流所產生的集膚效應和相鄰效應,將鋼板和其它金屬材料對接起來的新型焊接工藝。高頻焊接技術的出現和成熟,直接推動了直縫焊管產業的巨大發展,它是直縫焊管(ERW)生產的關鍵工序。高頻焊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焊管產品的整體強度,質量等級和生產速度。
作為焊管生產製造者,必須深刻了解高頻焊接的基本原理;了解高頻焊接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了解高頻焊接質量控制的要點。
1 高頻焊接的基本原理
所謂高頻,是相對於50Hz的交流電流頻率而言的,一般是指50KHz~400KHz的高頻電流。高頻電流通過金屬導體時,會產生兩種奇特的效應: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高頻焊接就是利用這兩種效應來進行鋼管的焊接的。那麼,這兩個效應是怎麼回事呢?
集膚效應 是指以一定頻率的交流電流通過同一個導體時,電流的密度不是均勻地分布於導體的所有截面的,它會主要向導體的表面集中,即電流在導體表面的密度大,在導體內部的密度小,所以我們形象地稱之為:「集膚效應」。集膚效應通常用電流的穿透深度來度量,穿透深度值越小,集膚效應越顯著。這穿透深度與導體的電阻率的平方根成正比,與頻率和磁導率的平方根成反比。通俗地說,頻率越高,電流就越集中在鋼板的表面;頻率越低,表面電流就越分散。必須注意:鋼鐵雖然是導體,但它的磁導率會隨著溫度升高而下降,就是說,當鋼板溫度升高的時候,磁導率會下降,集膚效應會減小。
鄰近效應 是指高頻電流在兩個相鄰的導體中反向流動時,電流會向兩個導體相近的邊緣集中流動,即使兩個導體另外有一條較短的邊,電流也並不沿著較短的路線流動,我們把這種效應稱為:「鄰近效應」。鄰近效應本質上是由於感抗的作用,感抗在高頻電流中起主導的作用。鄰近效應隨著頻率增高和相鄰導體的間距變近而增高,如果在鄰近導體周圍再加上一個磁心,那麼高頻電流將更集中於工件的表層。
這兩種效應是實現金屬高頻焊接的基礎。高頻焊接就是利用了集膚效應使高頻電流的能量集中在工件的表面;而利用了鄰近效應來控制高頻電流流動路線的位置和范圍。電流的速度是很快的,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相鄰的鋼板邊部加熱,熔融,並通過擠壓實現對接。
2 高頻焊接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了解了高頻焊接原理,還得要有必要的技術手段來實現它。高頻焊接設備就是用於實現高頻焊接的電氣—機械繫統,高頻焊接設備是由高頻焊接機和焊管成型機組成的。其中高頻焊接機一般由高頻發生器和饋電裝置二個部分組成,它的作用是產生高頻電流並控制它;成型機由擠壓輥架組成,它的作用是將被高頻電流熔融的部分加以擠壓,排除鋼板表面的氧化層和雜質,使鋼板完全熔合成一體。
高頻發生器 過去的焊管機組上使用高頻發生器是三迴路的:高頻發電機組;固體變頻器;電子高頻振盪器,後來基本上都改進為單迴路的了。調節高頻振盪器輸出功率的方法有多種,如自耦變壓器,電抗法,晶閘管法等。
饋電裝置 這是為了向管子傳送高頻電流用的,包括電極觸頭,感應圈和阻抗器。接觸焊中一般採用耐磨的銅鎢合金的電極觸頭,感應焊中採用的是紫銅制的感應圈。阻抗器的主要元件是磁心,它的作用是增加管子表面的感抗,以減少無效電流,提高焊接速度。阻抗器的磁心採用鐵氧體,要求它的居里點溫度不低於310°,居里點溫度是磁心的重要指標,居里點溫度越高,就能靠得離焊縫越近,靠得越近,焊接效率也越高。
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大公司開始採用了固態模塊式結構,大大提高了焊接可靠性,保證了焊接質量。如EFD公司設計的WELDAC G2 800高頻焊機由以下部分組成:整流及控制單元(CRU),逆變器,匹配及補償單元(IMC),CRU與IMC間的直流電纜,IMC到線圈或接觸組件。
機器的兩個主要部分是CRU及IMC。CRU包括一個帶有主隔絕開關及一個全橋二極體整流器的整流部分(它把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一個帶有控制裝置及外部控制設備界面的控制器。IMC包括逆變器模塊,一個匹配變壓器以及一個用於為感應線圈提供必需的無功功率的電容組。
主供電電壓(3相480V),通過主隔絕開關被送到主整流器中。在主整流器中,主電壓被轉換為640V的直流電並且通過母線與主直流線纜相連接。直流電通過由數個並聯電纜組成的直流電輸送線被送到IMC。DC線纜在IMC單元母線上終止。逆變部分的逆變器模塊通過高速直流保險同DC母線以並聯方式連接在一起。DC電容也與DC母線連接在一起。
每個逆變器模塊構成一個全橋IGBT三極體逆變器。三極體的驅動電路則在逆變器模塊內的一個印刷電路板上。直流電由逆變器變為高頻交流電。根據具體的負載,交流電的頻率范圍在100-150KH范圍之間。為根據負載對逆變器進行調整,所有逆變器都以並聯方式同匹配變壓器連接。變壓器有數個並聯的主繞組,及一個副繞組。變壓器的匝數比是固定的。
輸出電容由數個並聯電容模塊組成。電容器以串聯方式同感應線圈相連接,因此輸出電路也是串聯補償的。電容器的作用是根據感應線圈對無功功率的要求進行補償,及通過此補償來使輸出電路的共振頻率達到所要求的數值。
頻率控制系統被設計用來使三極體始終工作在系統的共振頻率上。共振頻率通過測量輸出電流的頻率確定。此頻率隨即被用來作為開通三極體的時基信號。三極體驅動卡向每個逆變器模塊上的每個三極體發送信號來控制三極體何時開通,何時關斷。
感應加熱系統的輸出功率控制是通過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電流來控制的。上述控制是通過一個用來控制三極體驅動器的功率控制卡完成的。
輸出功率參考值由IMC操縱面板上的功率參考電位計給出,或者由外部控制面板輸出給控制系統。此數值被傳送給系統控制器後,將與由整流單元測量系統測量出的 DC功率數值相比較。控制器包括一個限定功能,它可以根據參考功率值與DC功率測量值的比較結果計算出一個新的輸出電流設定值。控制器計算出來的輸出功率設定值被送到功率控制卡,此控制卡將根據新的設定值來限定輸出電流。
報警系統根據IMC中報警卡的輸入信號及IMC,CRU中的各類監視設備發出的信號來工作。報警將顯示在工作台上。
控制及整流器單元(CRU)
逆變器,匹配及補償單元 (IMC)
直流線纜 輸出功率匯流排,線圈及接觸頭連接
冷卻系統安裝在一個自支撐鋼框架內,所有部件聯結成為一個完整的單元。系統包括:帶有電機的循環泵,熱交換器(水/水),補償容器,輸出過程端(次輸出)壓力表,主進水口溫度控制閥門,控制閥以及電氣櫃。主進水口端的熱交換器使用未處理的支流水作為冷卻用水,次端的熱交換器則使用凈化後的中性飲用水作為冷卻水。未處理的水由恆溫閥門控制,它用來測量次輸出端的溫度。鋼框架可以用螺栓固定在門上。
3高頻焊接質量控制的要點
影響高頻焊接質量的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在同一個系統內互相作用,一個因素變了,其它的因素也會隨著它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在高頻調節時,光是注意到頻率,電流或者擠壓量等局部的調節是不夠的,這種調整必須根據整個成型系統的具體條件,從與高頻焊接有關聯的所有方面來調整。
影響高頻焊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八個方面:
第一, 頻率
高頻焊接時的頻率對焊接有極大的影響,因為高頻頻率影響到電流在鋼板內部的分布性。選用頻率的高低對於焊接的影響主要是焊縫熱影響區的大小。從焊接效率來說,應盡可能採用較高的頻率。100KHz的高頻電流可穿透鐵素體鋼0.1mm, 400KHz則只能穿透0.04mm,即在鋼板表面的電流密度分布,後者比前者要高近2.5倍。在生產實踐中,焊接普碳鋼材料時一般可選取 350KHz~450KHz的頻率;焊接合金鋼材料,焊接10mm以上的厚鋼板時,可採用50KHz~150KHz那樣較低的頻率,因為合金鋼內所含的鉻,鋅,銅,鋁等元素的集膚效應與鋼有一定差別。國外高頻設備生產廠家現在已經大多採用了固態高頻的新技術,它在設定了一個頻率范圍後,會在焊接時根據材料厚度,機組速度等情況自動跟蹤調節頻率。
第二, 會合角
會合角是鋼管兩邊部進入擠壓點時的夾角。由於鄰近效應的作用,當高頻電流通過鋼板邊緣時,鋼板邊緣會形成預熱段和熔融段(也稱為過梁),這過梁段被劇烈加熱時,其內部的鋼水被迅速汽化並爆破噴濺出來,形成閃光,會合角的大小對於熔融段有直接的影響。
會合角小時鄰近效應顯著,有利提高焊接速度,但會合角過小時,預熱段和熔融段變長,而熔融段變長的結果,使得閃光過程不穩定,過梁爆坡後容易形成深坑和針孔,難以壓合。
會合角過大時,熔融段變短,閃光穩定,但是鄰近效應減弱,焊接效率明顯下降,功率消耗增加。同時在成型薄壁鋼管時,會合角太大會使管的邊緣拉長,產生波浪形折皺。現時生產中我們一般在2°--6°內調節會合角,生產薄板時速度較快,擠壓成型時要用較小的會合角;生產厚板時車速較慢,擠壓成型時要用較大的會合角。有廠家提出一個經驗公式:會合角×機組速度≮100,可供參考。
第三, 焊接方式
高頻焊接有兩種方式:接觸焊和感應焊。
接觸焊是以一對銅電極與被焊接的鋼管兩邊部相接觸,感應電流穿透性好,高頻電流的兩個效應因銅電極與鋼板直接接觸而得到最大利用,所以接觸焊的焊接效率較高而功率消耗較低,在高速低精度管材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生產特別厚的鋼管時一般也都需要採用接觸焊。但是接觸焊時有兩個缺點:一是銅電極與鋼板接觸,磨損很快;二是由於鋼板表面平整度和邊緣直線度的影響,接觸焊的電流穩定性較差,焊縫內外毛刺較高,在焊接高精度和薄壁管時一般不採用。
感應焊是以一匝或多匝的感應圈套在被焊的鋼管外,多匝的效果好於單匝,但是多匝感應圈製作安裝較為困難。感應圈與鋼管表面間距小時效率較高,但容易造成感應圈與管材之間的放電,一般要保持感應圈離鋼管表面有5~8 mm的空隙為宜。採用感應焊時,由於感應圈不與鋼板接觸,所以不存在磨損,其感應電流較為穩定,保證了焊接時的穩定性,焊接時鋼管的表面質量好,焊縫平整,在生產如API等高精度管子時,基本上都採用感應焊的形式。
第四, 輸入功率
高頻焊接時的輸入功率控制很重要。功率太小時管坯坡口加熱不足,達不到焊接溫度,會造成虛焊,脫焊,夾焊等未焊合缺陷;功率過大時,則影響到焊接穩定性,管坯坡口面加熱溫度大大高於焊接所需的溫度,造成嚴重噴濺,針孔,夾渣等缺陷,這種缺陷稱為過燒性缺陷。高頻焊接時的輸入功率要根據管壁厚度和成型速度來調整確定,不同成型方式,不同的機組設備,不同的材料鋼級,都需要我們從生產第一線去總結,編制適合自己機組設備的高頻工藝。
第五, 管坯坡口
管坯的坡口即斷面形狀,一般的廠家在縱剪後直接進入高頻焊接,其坡口都是呈「I」形。當焊接材料厚度大於8~10mm以上的管材時,如果採用這種「I」形坡口,因為彎曲圓弧的關系,就需要融熔掉管坯先接觸的內邊層,形成很高的內毛刺,而且容易造成板材中心層和外層加熱不足,影響到高頻焊縫的焊接強度。所以在生產厚壁管時,管坯最好經過刨邊或銑邊處理,使坡口呈「X」形,實踐證明,這種坡口對於均勻加熱從而保障焊縫質量有很大關系。
坡口形狀的選取,也影響到調節會合角的大小。
焊接接頭口設計在焊接工程中設計中是較薄弱的環節,主要是許多鋼結構件的結法治坡口設計不是出自焊接工程技術人員之手,硬性套標准和工藝性能較差的坡口屢見不鮮。坡口形式對控制焊縫內部質量和焊接結構製造質量有著很重要作用。坡口設計必須考母材的熔合比,施焊空間,焊接位置和綜合經濟效益等問題。應先按下式計算橫向收縮值ΔB。
ΔB=5.1Aω/t+1.27d
式中Aω——焊縫橫截面積,mm³ ,t——板厚,mm,d——焊縫根部間隙,mm。 找出ΔB與Aω的關系後,即可根據兩者關系列表分析,處理數據,進行優化設計,最後確定矩形管對接焊縫破口形式(圖2)。
第六, 焊接速度
焊管機組的成型速度受到高頻焊接速度的制約,一般來說,機組速度可以開得較快,達到100米/每秒,世界上已有機組速度甚至於達到400米/每秒,而高頻焊接特別是感應焊只能在60米/每秒以下,超過10mm的鋼板成型,國內機組生產的成型速度實際上只能達到8~12米/每秒。
焊接速度影響焊接質量。焊接速度提高時,有利於縮短熱影響區,有利於從熔融坡口擠出氧化層;反之,當焊接速度很低時,熱影響區變寬,會產生較大的焊接毛刺,氧化層增厚,焊縫質量變差。當然,焊接速度受輸出功率的限制,不可能提得很高。
國內機組操作經驗顯示,2~3 mm的鋼管焊接速度可達到40米/秒,4~6mm的鋼管焊接速度可達到25米/秒,6~8 mm的鋼管焊接速度可達到12米/秒,10~16 mm的鋼管焊接速度在12米/秒以下。接觸焊時速度可高些,感應焊時要低些。
第七, 阻抗器
阻抗器的作用是加強高頻電流的集膚效應和相鄰效應,阻抗器一般採用M-XO/N-XO類鐵氧化體製造,通常做成Φ10mm×(120--160)mm規格的磁棒,捆裝於耐熱,絕緣的外殼里,內部通以水冷卻。
阻抗器的設置要與管徑相匹配,以保證相應的磁通量。要保證阻抗器的磁導率,除了阻抗器的材料要求以外,同時要保證阻抗器的截面積與管徑的截面積之比要足夠的大。在生產API管等高等級管子時,都要求去除內毛刺,阻抗器只能安放在內毛刺刀體內,阻抗器的截面積相應會小很多,這時採取磁棒的集中扇面布置的效果要好於環形布置。
阻抗器與焊接點的位置距離也影響焊接效率,阻抗器與管內壁的間隙一般取6~15 mm,管徑大時取上限值;阻抗器應與管子同心安放,其頭部與焊接點的間距取10~20 mm,同理,管徑大時取大的值。
第八, 焊接壓力
焊接壓力也是高頻焊接的主要參數。理論計算認為焊接壓力應為100~300MPa,但實際生產中這個區域的真實壓力很難測量。一般都是根據經驗估算,換算成管子邊部的擠壓量。不同的壁厚取不同的擠壓量,通常2mm以下的擠壓量為:3~6 mm時為0.5t~ t;6~10 mm時為0.5t;10 mm以上時為0.3t~0.5t。
API鋼管生產中,常出現焊縫灰斑缺陷,灰斑缺陷是難熔的氧化物,為達到消除灰斑的目的,寶鋼等廠家多採取了加大擠壓力,增加焊接餘量的方法,6mm以上鋼管的擠壓餘量達0.8~1.0的料厚,效果很好。
高頻焊接常見的問題及其原因,解決方法:
《1》焊接不牢,脫焊,冷疊;
原因:輸出功率和壓力太小;
解決方法:1 調整功率;2 厚料管坯改變坡口形狀;3 調節擠壓力
《2》焊縫兩邊出現波紋;
原因:會合角太大,
解決方法:1 調整導向輥位置;2 調整實彎成型段;3 提高焊接速度
《3》焊縫有深坑和針孔;
原因:出現過燒
解決方法:1 調整導向輥位置,加大會合角;2 調整功率;3提高焊接速度
《4》焊縫毛刺太高;
原因:熱影響區太寬
解決方法:1提高焊接速度;2 調整功率;
《5》夾渣;
原因:輸入功率過大,焊接速度太慢
解決方法:1 調整功率;2 提高焊接速度
《6》焊縫外裂紋;
原因:母材質量不好;受太大的擠壓力
解決方法:1 保證材質;2 調整擠壓力
《7》錯焊,搭焊
原因:成型精度差;
解決方法:調整機組成型模輥;
高頻焊接是焊管生產中的關鍵工序,由於系統性的影響因素,至今還需要我們在生產第一線中探索經驗,每一台機組都有它的設計和製造差別,每一個操作者也有不同的習慣,也就是說有,機組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個性。我們將這些資料提供給大家,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得了解高頻焊接的基本原理,從而更好地結合自己的生產實踐,總結出適合於自己機組的操作規程。
附:API標准關於管子焊接質量的規定
(美國石油學會)API—5L/5CT焊縫標准
API-5CT標准規定:
10.5 壓扁試驗
10.5.4 第1組試驗方法----非整體熱處理的管子
試樣應在平行板間壓扁。在每組壓扁試樣中,一個試樣應在90°位置壓扁,另一個試樣應在0°位置壓扁。試樣應壓扁至相對管壁相接觸為止。在板間距離不小於表 C.23或表E.23規定值時,試樣任何部位不應產生裂紋或斷裂。在整個壓扁過程中,不應出現不良的組織結構、焊縫未熔合、分層、金屬過燒或擠出金屬等現象。
10.5.5 第1和第2組試驗方法----整體熱處理的管子
試樣應在平行板間壓扁,且焊縫處於彎曲程度最大處。由檢驗人員決定,還應使焊縫位於距彎曲程度最大處90°位置進行壓扁試驗。試樣應壓扁至相對管壁相接觸為止。在板間距離不小於表C.23或表E.23規定值時,試樣任何部位不應產生裂紋或斷裂。在整個壓扁過程中,不應出現不良的組織結構、焊縫未熔合、分層、金屬過燒或擠出金屬等現象。
API-5L標准規定:
6.2.2 壓扁試驗驗收標准
壓扁試驗驗收標准如下:
a) 鋼級高於A25級的電焊鋼管以及規格小於12-3/4的激光焊鋼管。
1)對於規定壁厚等於或大於0.500in(12.7mm),且鋼級為X60或更高鋼級的鋼管原始外徑(OD)的三分之二的焊縫應不出現開裂。對所有其他鋼級和規定壁厚的鋼管,壓扁到鋼管原始外徑的1/2時,焊縫不應出現開裂。
2)對D/t大於10的鋼管繼續壓扁到鋼管原始外徑(OD)的三分之一,除焊縫之外不應出現焊縫或斷裂。
3)對所有D/t的鋼管,繼續壓扁,直到鋼管的管壁貼合為止,在整個壓扁試驗過程中,不得出現分層或過燒金屬的現象。
b)對A25鋼級的焊接鋼管,壓扁到鋼管原始外徑的四分之三焊縫應不出現開裂。繼續壓扁到到鋼管原始外徑的60%,除焊縫之外的金屬應不出現焊縫或斷裂。
注1:對於所有壓扁試驗,規格小於2-3/8的鋼管,焊縫包括熔合線兩側各1/4in(6.4mm)范圍內的金屬,規格不小於2-3/8的鋼管焊縫包括熔合線兩側各1/2in(12.7mm)范圍內的金屬
注2:對於經過熱減徑機的電焊鋼管,在熱減徑前進行壓扁試驗,壓扁試驗的原始外徑由製造廠確定。其他情況下,原始外徑為規定外徑。
表C.23 電焊管壓扁試驗板間距離
鋼級 D/t 最大板間距離mm
H40 ≥16
<16 0.5D
D×(0.830-0.0206 D/t)
J55、K55 ≥16
3.93~16
<3.93 0.65D
D×(0.980-0.0206 D/t)
D×(1.104-0.0518 D/t)
M65
N80(a)
L80
C95(a)
P110(b)
Q125(b) 全部
90~28
90~28
90~28
全部
全部 D×(1.074-0.0194 D/t)
D×(1.074-0.0194 D/t)
D×(1.074-0.0194 D/t)
D×(1.080-0.0178 D/t)
D×(1.086-0.0163 D/t)
D×(1.092-0.0140 D/t)
D——管子規定外徑,mm。
t——管子規定壁厚,mm。
(a) 如果壓扁試樣失效於12或6點位置,壓扁試驗應繼續進行,直到剩餘試樣在3或9點位置失效。12或6點位置上的早期失效不應作為拒收依據。
(b) 見A.5(SR11)。壓扁應至少為0.85D。
表E.23 電焊管壓扁試驗板間距離
鋼級 D/t 最大板間距離in
H40 ≥16
<16 0.5D
D×(0.830-0.0206 D/t)
J55、K55 ≥16
3.93~16
<3.93 0.65D
D×(0.980-0.0206 D/t)
D×(1.104-0.0518 D/t)
M65
N80(a)
L80
C95(a)
P110(b)
Q125(b) 全部
90~28
90~28
90~28
全部
全部 D×(1.074-0.0194 D/t)
D×(1.074-0.0194 D/t)
D×(1.074-0.0194 D/t)
D×(1.080-0.0178 D/t)
D×(1.086-0.0163 D/t)
D×(1.092-0.0140 D/t)
D——管子規定外徑,in。
t——管子規定壁厚,in。
(a)如果壓扁試樣失效於12或6點位置,壓扁試驗應繼續進行,直到剩餘試樣在3 或9點位置失效。12或6點位置上的早期失效不應作為拒收依據。
(b)見A.5(SR11)。壓扁應至少為0.85D。
⑼ 碳棒跟磁棒有區別嗎
碳棒與磁棒區別:
1. 碳棒是導電、導熱性良好的導體材料。大多用作直流電機的碳刷、熔爐電加熱爐絲,高溫模具等等方面;
2. 磁棒是導(儲)磁性良好的磁體材料。磁棒分為二種:
(1)硬磁磁棒 充了磁以後,便「永久」帶有磁性的磁棒,亦稱磁石、吸鐵石;
(2)軟磁磁棒 自身沒有磁性,導磁力很好的磁棒 。如收音機接收電路用的鐵氧體磁棒,電源高頻開關電路用的E型變壓器鐵芯等。
磁棒、碳棒各有妙用,其用途也很容易區別。
⑽ 高頻焊管感應圈和夾緊輥,磁棒的距離。請高手指教
平軸要平,立軸要直;軋輥定位不竄動,滑件靈活不擺動,調整自如不別勁。
感應器(1~3匝)的位置:前端至擠壓輥中心線1~1.5倍管徑;內徑為1.2~1.5倍管外徑。
磁棒(阻抗器)的位置:前端和擠壓輥中心線對齊,截面積>70%管內徑,最小長度大於擠壓輥直徑加感應器長度。
V型開口角:炭鋼30~40,
不銹鋼和有色金屬50~80。
給個郵箱一個資料可以給你發過去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