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頂管工程求解!頂過路鋼管和PE管求教!
頂管技術學名應該叫做非開挖施工技術,主要適用於管路通過江河湖泊及交通回要道時,在地面下答一定深度鑽過一個鑽頭,擠出一個洞(擠出,非挖出,此過程不向外排土)到江河湖泊及馬路對面,然後換一個比鋪設管路外徑要大一些的鑽頭,固定好管路,鑽頭再次往回帶,將需要鋪設的管路帶回來,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下面回答你一個問題:
2.頂完後鋼管是否就永久遺留在地下不必收回?
此過程可以不用鋼管,普通PE管道即可完成頂管,鋼管由於材質較硬,反而不易施工,另外鋼制管路埋地時間長了易遭受腐蝕,而PE管道不存在這個問題。
3.如果頂過路PE管的話是否可以代替電纜保護管而不必再次穿管了,PE管是塑料的為什麼能當頂管用呢?強度何以能和鋼管相比?
PE管道可以用作電線電纜的護套管,但是PE管道絕緣性能有限,我推薦你選用新型的PVC-M高抗沖PVC管道,該管道可以應用於非開挖施工領域,而且絕緣性能好,外加剛性好,強度可以和鋼管相比又不存在鋼管埋地的腐蝕問題,代替鋼管對管道起到一個保護作用,而且此種管道價格比PE管道還要略低一些,是埋地電纜護套管的最佳選材。
② 不銹鋼管要滿焊嗎
是否需要滿焊與材料無關,與設備的等級、焊接結構的位置及客戶的要求有關系。可以查看GB/T985國家標准,裡面都有不用滿焊的結構。
③ 求頂管施工組織設計
(收集整理,僅供參考)
現提供施工方案,其他關於編制說明、臨時水電,施工部署等可根據情況編寫或在網上搜
頂管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圍擋→人工挖頂管坑上半部土方和支撐→搭平台、支立四角架及起重設備→挖下半部土方和支撐→安裝頂管設備→頂管→砌井→拆撐還土→管道清理與打口→水泥漿填充。
2.施工測量:工程開工前先進行現況管線調查,復核管線的位置與高程。頂管測量人員均持證上崗。現場使用的水準點閉合後方能使。
3.頂管工作坑、檢查井坑開挖與支撐:頂管工作坑尺寸的確定。頂管工作坑、檢查井坑的長度尺寸為L,寬度尺寸為B。L的計算公式為:L=L1+L2+L3+L4+L5式中:
L1—管節長度(m)
L2—頂鎬長度(m)
L3—出土工作間(m),一般取1.0-1.8m
L4—後背牆厚度(m)一般取0.85m
L5—已頂進管留在導軌上的最小長度(m),一般取0.3-0.5m
B的計算公式為:B=D+S,式中:
D—砼管外徑(m)
S操作寬度(m),取2.4-3.2m
L=3+1.3+1+0.85+0.5=6.65=7 m
B=1.25+3.2=4.45m =5 m
考慮到頂管坑單向頂進,因此工作坑為L×B=7m×5m;轉彎處頂管坑為L×B=7m×7m。檢查井坑的尺寸滿足檢查井的砌築,凈空尺寸長×寬=4.5m×4.5m。
土方調配:頂管坑採取人工開挖,頂管坑的土方部分用於排管馬道,其餘土方的存放集中在總包方現場指定地點,以便運棄。
頂管工作坑凈空尺寸長×寬=7m×5m,檢查井坑的凈空尺寸長×寬=4.5m×4.5m。深度在5m以內的坑為一步開挖,深度大於5m的坑分兩步開挖,第二步較第一步縮小0.5m。
支撐採用鋼木組合支撐,立梁採用20#工字鋼,圈樑採用25#工字鋼,立梁間距1.5~2m,地面以下0.5m設第一道圈樑,以下每1.5m左右設一道,圈樑八字撐採用25#工字鋼,長度大於3.5m。
工作坑兩端管道入口處,立梁間距1.4m,圈樑距管外頂0.2m,並按管道流水面高程式控制制其位置。鋼筋焊接點均需滿焊。圈樑後密排長4m、厚5cm的大板,其後若有空隙用草袋裝土填實。頂管坑見底後進行釺探。
4.頂管後背與頂力計算
⑴頂管後背承載力計算(以長距離井段為例,L=19m),後背承載力計算公式為:F=H×B×[σ]= 2.5×3×18=135t,式中:
F—後背承載力(t)
H—後背高度(m)
B—後背寬度(m)
[σ]—後背承載力,取18t/m2。
⑵頂管頂力計算採用經驗公式計算,計算公式為:
P=NP0=1.5×3.169/3×19=30.1t,式中:
P--計算總頂力(KN)
P0—頂進管子的全部自重
N:土層系數,取值等於1.5。
⑶根據計算:後背承載力大於最大頂力,能滿足最大頂力的需要。後背長度核算公式為:L= P/B +La = 30.1/3+2 =3.46m,式中:
L---後背長度(m)
P---頂管需要的總頂力(t)
B---後背受力寬度(m)
La---附加安全長度(m),砂土取2;亞砂土取1;粘土、亞粘土取0。
經核算,厚背需要的長度為3.46m,故此其它工程項目開槽時,需保留此長度不開挖。
5.後背安裝:
⑴後背較坑底深0.8m,採用長3m、斷面15cm×15cm方木碼放,高度為2.5m,並盡量貼緊牆壁,後背平面要求垂直於管道中心線,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嚴密,方木前埋設立鐵3根,間距1.0m。立鐵前碼放橫鐵,橫鐵要求碼放平整,頂鎬後座與橫鐵結合處嚴密,以便均勻地將頂力傳到後背上。
⑵每座頂管坑頂管時首先頂較長的井段。
⑶頂力設備為320t油壓千斤頂,行程L=700mm。根據頂力計算,安裝2台千斤頂,與管道中心線對稱布置。
6.道軌安裝:導軌使用高度為140的鋼軌,安裝道軌用木枕,經計算D=1050砼管導軌寬度為737mm,導軌高程用頂管坑內的水準點測設。鋼制道軌與木枕用道釘固定,兩側用方木與槽壁撐緊固定。
7.測量放線與糾偏
⑴測量與放線:根據監理單位審核批準的樁點施測污水管線的中心線和高程樁。根據中線控制樁用經緯儀將頂管中線樁分別測設在頂管工作坑的前後,使前後兩樁互相通視,並與管線在同一條線上。
頂管工作坑內的水準點由坑上一次引測,經過校核,誤差不得大於±5mm。每座頂管坑內設2個水準點。
⑵頂管測量與糾偏:在頂第一節管時,以及在校正偏差過程中,測量間距不應超過30cm,以保證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確;管道進入土層後的正常頂進,測量間隔不宜超過100cm。
中心測量:本工程最大頂進長度為19m,擬採用垂球拉線的方法進行測量,要求兩垂球的間距盡可能的拉大,用水平尺測量頭一節管前端的中心偏差,並且每頂進12m用經緯儀檢測一次,見頂管測量與超挖示意圖。
高程測量:用水準儀及特製高程尺,根據工作坑內設置的水準點,測頭一節管前端與後端的管內底高程,以掌握頭一節管子的走向,測量後應與工作坑內另一個水準點閉合。
每班工作要做好頂管記錄和交接班記錄,全段頂完後,應在每個管節介面處測量其中心位置與高程,有錯口時應測出其錯口的高差。
頂管誤差校正逐步進行。形成誤差後不可立即將已頂好的管子校正到位,應緩慢進行,使管子逐漸復位,切忌猛糾硬調,以防產生相反的結果。糾偏過程中應加強測量密度,每10--20cm測量一次,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糾偏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超挖糾偏法:偏差為1--2cm時,可採取此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側適當超挖,而在偏向側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子在頂進中向阻力小的超挖側偏向,逐步回到設計位置。
②頂木糾偏:偏差大於2cm時,在超挖糾偏不起作用時採用。用圓木或方木的一端頂在管子偏向的另一側內壁上,另一端斜撐在鋼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頂牢固後,在頂進過程中配合超挖糾偏法,邊頂邊支。利用頂進時的斜支撐分力產生的阻力,使頂管向阻力小的一側校正。
③千斤頂糾偏法:方法基本同頂木糾偏法,只是在頂木上用小千斤頂強行將管慢慢移位糾正。
8.管前挖土與頂進施工:頂管偏差高程式控制制在+1cm、-2cm,中心控制在左右3cm。
⑴管前挖土長度:本工程中規定管前挖土長度為30cm為宜,最多不能超過50cm。
⑵關於管周圍的超挖:本工程管頂以上允許超挖1.5cm,但在下面135º范圍不得超挖,一定保持管壁與土基面的吻合。
⑶首節管下到導軌上應測量其高程、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確認合格後方可頂進。首節管入土後,每頂進30cm要量測中心,高程一次,及時、細致操作,防止出現偏差。
⑷工作坑內設的兩個進行校核的水準點、中心點,施工時應對其妥善保護,防止碰撞。
⑸頂進時晝夜三班不間斷施工,防止因中途停置而導致摩擦力增加,造成頂進困難。
⑹當遇下列情況時,應停止頂進,迅速採取措施處理:管前方發生塌方或遇障礙物時;後背傾斜或嚴重變形;頂鐵發生扭曲變形現象;錯位偏差太大,且校正無效;頂力較預計增大,超過管口許可承受的能力。
8.7頂管測量記錄
⑴在頂進過程中,管道一直處於動態,加強頂進施工中的動態管理,是提高頂進質量的首要保證。頂進施工記錄則是反映管道在頂進過程中動態情況的依據,因此,應認真填寫頂進施工記錄,做好交接班,掌握頂進的動態,做到情況明、問題清、有對策、處理及時。
⑵頂進中每班必須如實填寫記錄,記錄中應包括頂進長度、土質情況、頂力數值、每次的測量記錄、校正情況、機械運轉情況及其它注意事項。
⑶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時當班的負責人必須向接班負責人交清記錄,並說明在頂進操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
⑷整個施工段的頂進分階段的進行自檢,不可等到全段頂完再全面檢驗。日常的頂進原始記錄(交接班記錄),只反映了當班的情況,但頂進的管道在動態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則應掌握,所以每頂進20m時即全面檢驗一次施工質量,存在的問題應在繼續頂進中得到解決。
⑸頂管記錄由質量檢查人員每日收集一次,並將頂進質量及時向項目經理匯報。
9.水泥漿填充
⑴由於管線位於新建路下,為保證路基穩定,頂管結束後應及時對管體四周的縫隙充填水泥砂漿,使其密實堅固,填充水泥砂漿所用設備與填充觸變泥漿設備相同,配比為:水泥:粉煤灰:水=1:3:4;
⑵水泥漿液需攪拌均勻,無結塊,無雜物。注漿壓力為0.1~0.2MPa,注漿孔左右各設一個排氣孔。充填水泥漿必須自一個方向順序壓漿,即每個注漿孔壓漿時見到前方注漿孔冒出水泥漿時才能認為充填飽滿。壓漿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注滿土層和管壁之間的孔隙,等24小時後進行第二次壓漿,第二次壓漿重新布孔。注漿結束後要及時清理注漿設備,以防堵塞。
⑶注漿設備和系統是由泥漿攪拌機、泥漿泵、輸漿管、輸漿管總節門、注漿孔及分節門組成。第一注漿孔設在距首節管7.5m左右,依次每3m設置一個注漿孔,注漿孔位置一般設在管子左上方或右上方,以免出土時碰撞。
10.頂管的介面:柔性介面鋼筋砼管滑動膠圈介面。
11. 檢查井:頂管完成及安管後及時砌築檢查井,砌築前按設計圖對照標准圖將井位尺寸施放准確。
井室砌築採用Mu10非粘土燒結磚,砌築用M7.5水泥砂漿。砌磚用砂漿配比准確,滿鋪滿擠,磚縫不得有豎向通縫。流槽與井壁同時砌築,井室內外表面用砂漿分層壓實抹光。井室內安裝球墨鑄鐵小踏步,注意管頂上安裝掛燈、掛安全帶的踏步。
球墨鑄鐵小踏步安裝前必須刷防腐銹漆,砌築砂漿未達到抗壓強度時不得踩踏踏步。井筒勾縫時,砂漿必須填滿。預留管端頭用白灰砂漿砌堵封嚴。檢查井採用重型五防井蓋,高程與路面同高。
12.閉水檢驗:
⑴閉水試驗的條件:檢查井及管道的外觀質量及復測檢驗均已合格;注漿孔洞均全部封堵且不漏水;現場有滿足閉水要求的水源;排放水不影響附近環境。
⑵帶井閉水:放水前檢查所有預留支管的管堵是否嚴密,抹面的強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合格後,方可放水。試驗水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m,如不足2m其滲水量按公式折減。
⑶注水過程中要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等處有無漏水、滲水,注滿水浸泡1~2天後進行閉水試驗。
④ 頂管施工注意事項
頂管施工就是非開挖施工方法,是一種不開挖或者少開挖的管道埋設施工技術。頂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內藉助於頂進設備產生的頂力,克服管道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將管道按設計的坡度頂入土中,並將土方運走。一節管子完成頂入土層之後,再下第二節管子繼續頂進。其原理是藉助於主頂油缸及管道間、中繼間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進機從工作坑內穿過土層一直推進到接收坑內吊起。管道緊隨工具管或掘進機後,埋設在兩坑之間。頂管施工注意事項如下:
3.1 千斤頂的著力點
著力點一般位於管子總高的1/4到1/3的地方。
2 頂進方向控制
管道的方向應用經緯儀校核,管子每頂30cm需用經緯儀校核一次,若管道頂進的方向和設計軸線方向不對應,應該用工作管內的調節千斤頂進行校正。管道的水平方向用水準儀進行測量糾偏,同樣是管子每頂進30cm,用水準儀測量管子兩端的高程,若有偏差需進行糾偏直到達到施工要求。
糾偏的方法:
(1)挖土校正法:就是在管子偏向一側少挖土,但在另一側多超挖些,使得管節在頂進時向另一側偏移。這種適用於偏差在10到20mm時。
(2)木杠支撐法:若管端下陷或管節發生錯口,那麼採取木杠支撐法進行校正。
3.3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距離管底不能小於0.5m,不然需要根據現場情況及實地勘測,應做好打井降水工作,這對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井點必須布置在中軸線的兩端,鑿井深度應做准確的計算。
4 施工障礙
如果遇到挖土工作面塌方或遇到障礙物、後背變形或傾斜、管位偏差超限、頂力突然增大時應停止工作,處理後再施頂。
⑤ 請問頂管施工頂進的管節與管節間的接頭是如何處理的
我是開發的 請問頂管
⑥ 管樁樁尖焊接要滿焊不
管樁樁尖焊接要滿焊。樁尖與樁端頭鐵板應滿焊,如採用封口型樁尖沉樁後管樁內應是乾燥的,如採用開口型樁尖應徵求設計單位意見是否每打完一條樁都要及時澆灌封底混凝土,特別在持力層為泥岩時,以防地下水擾動持力層。
打樁時的注意事項
打樁時要注意監督施工人員保持樁帽內合適襯墊厚度,有些施工人員有時為圖方便少墊襯墊甚至不墊以致易造成樁頭損壞,注意錘距應符合試樁時確定的參數,保持重錘低擊,以免造成樁身損壞。接樁時焊縫應分層施焊,第一遍焊渣應敲干凈方可施工第二層焊縫,焊完後應將焊渣敲干凈檢查焊縫質量,並應冷卻8分鍾。
施工過程中發現斷樁、垂直度超偏過大、樁位偏差超標要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處理,(斷樁一般出現在貫入度突變時),樁位偏差檢查,一般在管樁就位前,在樁心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的地面釘兩根距樁心等距約二分之一樁徑加1m的短鋼筋,既可幫助樁准確就位,亦可在樁入土及打樁後粗略復核樁位偏差。
⑦ 一根鋼管焊接在鐵板上作為連牆件,焊縫是否需要滿焊
小於直徑20毫米的鋼管,建議滿焊,焊接時注意焊腳焊厚,免得到時候焊縫影響安裝。如果管徑比較大的,可以上下花焊。如果力道比較大的,就算不願意滿焊,也焊長一點。
⑧ 1米3管托與管道焊接時需滿焊嗎
1米3管托與管道焊接時不需滿焊,
因為管托就是管道支撐件,
屬於結構件不是受壓元件,
它與管道的連接一般情況下只要點焊就可以了。
⑨ 頂管施工注意事項
頂管施工注意事項:
1.使用本系列設備的人員,須熟練掌握操作規程,詳細了解設備的性能和特點,必要時應進行操作培訓。
2.法蘭堵塞、管件在作業母管上的焊接質量,直接影響不停輸開孔,封堵作業的安全與成敗,應遵照國家及相關部門下發的施焊規范和相關要求進行,並保證法蘭的中心線與母管軸心線垂直相交在同一平面內,誤差不超過1m m.
3.刀具在切削開始後至孔被切削開通前,開孔機主軸不允許反轉.如遇刀具卡阻時應立即停機,將進給箱(AOXl50、AOX300、AOX500型)上的進給手柄打到手動進給位置,用手柄搖動進給箱上的四方頭,上提鑽桿1—2mm,手盤飛輪感覺刀具無卡阻時,再繼續啟動開孔機開機.
4.夾板閥的閘板上下存在壓差的情況下,必須首先打開旁路針形閥,使壓力平衡後才允許開啟閘板.
5.在拆卸刀筒中的馬鞍塊或料塊時,切勿損傷刀齒和中心鑽,尤其是在拆卸斷管料塊應仔細操作.膨脹筒外部包覆的橡膠皮,當不能滿足密封要求時,應及時更換.
6.在安裝主輔機連接時,所有的貼合面都應經過檢查,應無碰傷,凸點和臟物.操作中要仔細認真,不可馬虎蠻於,步驟要清晰,起吊要平穩.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機器的損壞或作業的失敗.
7.作業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安全,要有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 8.液壓站高壓膠管與開孔機的柱塞馬達連接時,應注意先試出鑽桿的正反旋向手推操縱閥的正反位置.操縱閥不可在正反位置之間猛推猛拉,一定要在中間位置作片刻停留,使鑽桿停轉後再作反向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