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屋面鋼架安裝完成後如何補焊縫
那裡有太陽直射光線照到嗎?太陽能熱水器,需要太陽光才能熱水。理論上只要有陽光的地方都可以。
B. 玻璃幕牆鋼架焊接要求
你好 作幕牆鋼架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碳素鋼,焊接用酸性焊條(E4303)比較普遍.
C. 用什麼方式能夠防止應焊接量大而導致鋼結構十字柱變形的方法
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基本了解焊接變形的原因及變形的種類,針對焊接變形的原因和種類從焊接工藝上進行改進,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焊接變形所帶來的危害。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幾種常見的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
1. 反變形法
在焊前進行裝配時,預置反方向的變形量為抵消(補償)焊接變形,這種方法叫做反變形法。
為8—12mm厚的鋼板V形坡口單面對接焊時,採用反變形法以後,基本消除了角變形。
2. 利用裝配和焊接順序來控制變形;
採用合理的裝配和焊接程序來減少變形,這在生產實踐中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如圖2(a)所示為一箱形梁,由於焊縫不對稱,焊後產生下撓彎曲變形。解決辦法是由兩人或四人,對稱地先焊只有兩條焊縫的一側,如圖2(b)中焊縫1和1然後就造成了如圖2 (c)的上拱變形。由於這兩條焊縫焊後增加了箱形梁的剛性。當焊接另一側的兩條焊縫時,如先焊圖2(d)中焊縫2和2,最後再焊圖2(e)中焊縫3和3,就基本上防止了變形。
有許多結構截面形狀對稱,焊縫布置也對稱,但焊後卻發生彎曲或扭曲的變形,這主要是裝配和焊接順序不合理引起的,也就是各條焊縫引起的變形,未能相互抵消,於是發生變形。
焊接順序是影響焊接結構變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安排焊接順序時應注意下列原則:
1)盡量採用對稱焊接。對於具有對稱焊縫的工作,最好由成對的焊工對稱進行焊接。這樣可以使由各焊縫所引起的變形相互抵消一部分。
2)對某些焊縫布置不對稱的結構,應先焊焊縫少的一側。
3)依據不同焊接順序的特點,以焊接程序控制焊接變形量。常見的焊接順序有五種,即:
a.分段退焊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空間的位置的焊接,除立焊外,鋼材較厚、焊縫較長時都可以設擋弧板,多人同時焊接。其優點是可以減小熱影響區,避免變形。每段長應為0.5—1m。見圖2(f)
b.分中分段退焊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中板或較薄的鋼板的焊接,它的優點是中間散熱快,縮小焊縫兩端的溫度差。焊縫熱影響區的溫度不至於急劇增高,減少或避免熱膨脹變形。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平焊和仰焊,橫焊一般不採用,立焊根本不能用。見圖2(g)
c.跳焊法
這種方法除立焊外,平焊、橫焊、仰焊三種方法都適用,多用在6—12mm厚鋼板的長焊縫和鑄鐵、不銹鋼、銅的焊接上,可以分散焊縫熱量,避免或減小變形。鋼材每段焊縫長度在200—400mm之間;鑄鐵焊件按鑄鐵焊接規范處理;不銹鋼和銅由於導熱快,每段長不宜超過200mm (薄板應短些)。
d.交替焊法
這種焊法和跳焊法基本相同,只是每段焊接距離拉長,特別適用於薄板和長焊縫。見圖2(i)
e.分中對稱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焊縫較短的焊件,為了減小變形,由中心分兩端一次焊完。見圖2(j)
3.剛性固定法
剛性固定法減小變形很有效,且焊接時不必過分考慮焊接順序。缺點是有些大件不易固定,且焊後撤除固定後,焊件還有少許變形和較大的殘余應力。這種方法適用於焊接厚度小於6mm及韌性較好的薄壁材料。如果與反變形法配合使用則效果更好。
對於形狀復雜,尺寸不大,又是成批生產的焊件,可設計一個能夠轉動的專用焊接胎具,既可以防止變形,又能提高生產率。
當工件較大,數量又不多時,可在容易發生變形的部位臨時焊上一些支撐或拉桿,增加工件的剛性,也能有效的減少焊接變形。
3. 散熱法
散熱法又稱強迫冷卻法,即將焊接處的熱量迅速散走,使焊縫附近的金屬受熱面大大減少,達到減小焊接變形的目的。圖 3(a)為水浸法示意圖,常用於表面堆焊和焊補。圖3(b)是散熱法示意圖,用紫銅作散熱墊,有的還鑽孔通冷卻水,這些墊板越靠近焊縫效果越好。但散熱法比較麻煩,且對於淬火傾向大的鋼材不宜採用,否則易裂。
4. 錘擊焊縫法
錘擊焊縫法,即用圓頭小錘對焊縫敲擊,可減少焊接變形和應力。因此對焊縫適當鍛延,使其伸長來補償這個縮短,就能減小變形和應力。錘擊時用力要均勻,一般採用0.5Kg—1.0Kg的手錘,其端部為圓角(R=3—5mm)。底層和表面焊道一般不錘擊,以免金屬表面冷作硬化。其餘各道焊完一道後立刻錘擊,直至將焊縫表面打出均勻緻密的點為止。
常見復雜構件防止變形的方法
1. 鋼架的焊接
鋼架焊接的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強度和防止變形。從工藝上保證強度能適應載荷的變化,其變形量不致影響安裝和使用的要求,因此:
1)焊縫的高度和長度,要按圖施工。裝配誤差要小,坡口要清理干凈。
2)鋼架的焊接一般先焊腹桿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然後再焊上、下弦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焊接順序不應集中,而應在節點間間隔跳開焊接(見圖4(a))。
D. 請問在隧道施工中工字鋼鋼架和格柵鋼架的焊接有何技術要求
1 宜選用鋼筋、型鋼等製成。
2 型鋼鋼架宜採用冷彎成型;格柵鋼架應採用胎膜焊接。並以1:1 大樣控制尺
寸。
3 鋼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等缺陷。
4 每榀鋼架加工完成後應放在水泥地面上試拼,周邊拼裝允許誤差為±3cm,平
面翹曲允許偏差應為2cm。
焊接方式一般是幫焊。
焊條的話一般是40的焊條。
E. 鋼架焊接用二保焊好還是氬弧焊好
從經濟角度及靈活性出發電弧焊好,從效率方面當然氬弧焊高,效果更好,也更機械化,你的問題如果是小批量的話我會選擇電弧焊。
F. 如何進行鋼架焊接
首先找一平整地面進行放樣,即將鋼筋固定在地面上做地平面;再把骨架圖樣按制高度的各點在地面上按實際規格放大確定。在上、下弦各高度控制點處釘鐵棍做樁加以固定,然後把截好的鋼管按放大圖樣彎成相應形狀焊接在上弦兩樁間,鋼筋下弦直接別入下弦兩樁之間,使之形成合理的彎曲度,與預先按規格要求截好的腹桿(拉花)焊牢即可。一般拉花長30~35厘米,上、下弦間距10~15厘米。如大型溫室需要鋼架較多,可用大塊鐵板,按實際放大樣畫好架形,上面焊上鐵樁作為焊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鋼結構骨架也有用鋼筋焊成2根上弦加1根下弦(或1根上弦加2根下弦)的三角形結構,焊接方法與上述方法相近。
G. 石材幹掛鋼架電焊豎縫焊接標准
1、 放豎向方管龍骨間距線→鋼架龍骨防腐處理二遍→安裝固定
預埋鋼板→安裝焊接豎向方管龍骨→放角鋼位置線→角鋼鑽眼→安裝焊接橫向角鋼龍骨→龍骨焊接,防腐處理→隱蔽驗收→掛石材
2、 放出水平和垂直基準線,按圖紙尺寸放出豎向龍骨間距線。
3、 龍骨在安裝前,必須進行防腐處理,用鐵刷和砂布或除銹打磨機進行除銹處理,打磨完後清理干凈銹渣,均勻塗刷二遍防腐漆。
4、 把安裝固定的預埋鋼板放出中心線,對正在已放好的豎向龍骨的垂線為基準安裝中線預埋鋼板,必須按圖紙要求固定鋼板,固定葯牢固,不允許有松動。
5、
焊接前,首先把豎向龍骨調直,調正,點焊固定後,再進行滿焊,豎向方鋼管與預埋鋼板四周滿焊,焊縫高度、寬度6mm,角鋼與方鋼管豎龍骨兩側滿焊,焊縫高度、寬度6mm,要求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氣孔、夾縫、電弧擦傷等缺陷。焊接完畢,焊縫感官達到:外形均勻、成型較好,焊道與焊道與基本金屬件過渡較平滑,焊渣和飛濺物基本清理干凈。
6、安裝的豎向龍骨通不到頂或梁時,若為空心磚牆體,應採取在牆體兩側安裝鋼板,穿通螺栓固定,然後在所固定的鋼板焊接兩塊L40×4長180mm的角鋼,貫穿螺栓採用螺紋Ф12絲桿,固定方法見圖「空心磚牆做法」。
7、石膏板牆豎向龍骨通不到頂或梁時採用的固定方法見圖「輕鋼龍骨牆做法」。
8、根據圖紙要求,局部超高部位(7.3m),在豎向龍骨內側增加□50×50×5mm方鋼管加固,□50×50×5mm方鋼管與□100×50×5mm方鋼管之間採用80/80間斷焊接固定。
9、豎向龍骨焊接完後,在豎向龍骨上放出橫向龍骨角鋼的位置線。再按豎向龍骨之間的尺寸焊接要求預留縫隙下L40×40×4mm角鋼橫龍骨長短料。
10、 安裝的角鋼應在安裝前鑽孔,不允許使用電氣焊割孔,鑽孔直徑為Ф12mm。
11、 安裝焊接橫向龍骨一定要水平,兩側焊接要飽滿。
12、 橫豎向龍骨焊接完畢後,除去焊渣,做防銹處理。所有的鋼架施工焊接處必須刷紅丹防銹漆,鋅防銹漆各一道。
13、 鋼架整體焊接完工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自檢、互檢、專檢。
再交於甲方隱蔽驗收,驗收合格後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4、 干掛理石所有的干掛件採用白鋼梯形或雙彎掛件,規格一般為4×40×70mm~4×40×80mm長,螺栓採用白鋼M12×120 規格。
H. 鋼架焊接技術要求
鋼結構焊接規范(GB 50661)應用指南:容包括:我國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發展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國內外焊接技術標准體系的建立與對比,《鋼結構焊接規范》GB 50661主要技術條款解釋和相關工藝技術應用要求。
I. 怎樣防止鋼結構焊接變形
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基本了解焊接變形的原因及變形的種類,針對焊接變形的原因和種類從焊接工藝上進行改進,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焊接變形所帶來的危害。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幾種常見的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
1. 反變形法
在焊前進行裝配時,預置反方向的變形量為抵消(補償)焊接變形,這種方法叫做反變形法。
為8—12mm厚的鋼板V形坡口單面對接焊時,採用反變形法以後,基本消除了角變形。
2. 利用裝配和焊接順序來控制變形;
採用合理的裝配和焊接程序來減少變形,這在生產實踐中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如圖2(a)所示為一箱形梁,由於焊縫不對稱,焊後產生下撓彎曲變形。解決辦法是由兩人或四人,對稱地先焊只有兩條焊縫的一側,如圖2(b)中焊縫1和1然後就造成了如圖2 (c)的上拱變形。由於這兩條焊縫焊後增加了箱形梁的剛性。當焊接另一側的兩條焊縫時,如先焊圖2(d)中焊縫2和2,最後再焊圖2(e)中焊縫3和3,就基本上防止了變形。
有許多結構截面形狀對稱,焊縫布置也對稱,但焊後卻發生彎曲或扭曲的變形,這主要是裝配和焊接順序不合理引起的,也就是各條焊縫引起的變形,未能相互抵消,於是發生變形。
焊接順序是影響焊接結構變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安排焊接順序時應注意下列原則:
1)盡量採用對稱焊接。對於具有對稱焊縫的工作,最好由成對的焊工對稱進行焊接。這樣可以使由各焊縫所引起的變形相互抵消一部分。
2)對某些焊縫布置不對稱的結構,應先焊焊縫少的一側。
3)依據不同焊接順序的特點,以焊接程序控制焊接變形量。常見的焊接順序有五種,即:
a.分段退焊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空間的位置的焊接,除立焊外,鋼材較厚、焊縫較長時都可以設擋弧板,多人同時焊接。其優點是可以減小熱影響區,避免變形。每段長應為0.5—1m。見圖2(f)
b.分中分段退焊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中板或較薄的鋼板的焊接,它的優點是中間散熱快,縮小焊縫兩端的溫度差。焊縫熱影響區的溫度不至於急劇增高,減少或避免熱膨脹變形。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平焊和仰焊,橫焊一般不採用,立焊根本不能用。見圖2(g)
c.跳焊法
這種方法除立焊外,平焊、橫焊、仰焊三種方法都適用,多用在6—12mm厚鋼板的長焊縫和鑄鐵、不銹鋼、銅的焊接上,可以分散焊縫熱量,避免或減小變形。鋼材每段焊縫長度在200—400mm之間;鑄鐵焊件按鑄鐵焊接規范處理;不銹鋼和銅由於導熱快,每段長不宜超過200mm (薄板應短些)。
d.交替焊法
這種焊法和跳焊法基本相同,只是每段焊接距離拉長,特別適用於薄板和長焊縫。見圖2(i)
e.分中對稱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焊縫較短的焊件,為了減小變形,由中心分兩端一次焊完。見圖2(j)
3.剛性固定法
剛性固定法減小變形很有效,且焊接時不必過分考慮焊接順序。缺點是有些大件不易固定,且焊後撤除固定後,焊件還有少許變形和較大的殘余應力。這種方法適用於焊接厚度小於6mm及韌性較好的薄壁材料。如果與反變形法配合使用則效果更好。
對於形狀復雜,尺寸不大,又是成批生產的焊件,可設計一個能夠轉動的專用焊接胎具,既可以防止變形,又能提高生產率。
當工件較大,數量又不多時,可在容易發生變形的部位臨時焊上一些支撐或拉桿,增加工件的剛性,也能有效的減少焊接變形。
3. 散熱法
散熱法又稱強迫冷卻法,即將焊接處的熱量迅速散走,使焊縫附近的金屬受熱面大大減少,達到減小焊接變形的目的。圖 3(a)為水浸法示意圖,常用於表面堆焊和焊補。圖3(b)是散熱法示意圖,用紫銅作散熱墊,有的還鑽孔通冷卻水,這些墊板越靠近焊縫效果越好。但散熱法比較麻煩,且對於淬火傾向大的鋼材不宜採用,否則易裂。
4. 錘擊焊縫法
錘擊焊縫法,即用圓頭小錘對焊縫敲擊,可減少焊接變形和應力。因此對焊縫適當鍛延,使其伸長來補償這個縮短,就能減小變形和應力。錘擊時用力要均勻,一般採用0.5Kg—1.0Kg的手錘,其端部為圓角(R=3—5mm)。底層和表面焊道一般不錘擊,以免金屬表面冷作硬化。其餘各道焊完一道後立刻錘擊,直至將焊縫表面打出均勻緻密的點為止。
常見復雜構件防止變形的方法
1. 鋼架的焊接
鋼架焊接的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強度和防止變形。從工藝上保證強度能適應載荷的變化,其變形量不致影響安裝和使用的要求,因此:
1)焊縫的高度和長度,要按圖施工。裝配誤差要小,坡口要清理干凈。
2)鋼架的焊接一般先焊腹桿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然後再焊上、下弦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焊接順序不應集中,而應在節點間間隔跳開焊接。
J. 幕牆鋼架焊接用什麼焊條
作幕牆鋼架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碳素鋼,焊接用酸性焊條(E4303)比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