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碳鋼與低碳鋼焊接用什麼焊條
碳鋼材料焊接,選擇焊材的原則是:等強匹配。也就是說,選擇的焊材,焊接完之回後,焊縫的強度不能答低於任何一側母材的強度。
如果中碳鋼和低碳鋼焊接,由於中碳鋼的含碳量高,強度肯定比低碳鋼要高,所以要根據中碳鋼材料來選擇焊材。
中碳鋼含碳量比低碳鋼高,強度較高,焊接性較差。常用的有35、45、55號鋼。中碳鋼焊條電弧焊及其鑄件焊補的主要特點如下:
(1)熱影響區容易產生淬硬組織。含碳量越高,板厚越大,這種傾向也越大。如果焊接材料和工
藝規范選用不當,容易產生冷裂紋。
(2)由於基本金屬含碳量較高,所以焊縫的含碳量也較高,容易產生熱裂紋。
(3)由於含碳量的增高,所以對氣孔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對焊接材料的脫氧性,基本金屬的除油
除銹,焊接材料的烘乾等,要求更加嚴格。
提問者沒有給出具體材料牌號。對於中碳鋼來說,506焊條是一種適用焊條,可以嘗試一下,做個焊接試驗,進行選擇。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關於高碳鋼的焊接方法
通常要進行淬火和回火。
由於含碳量高水淬時容易產生裂紋,所以多採用雙液淬火,小型零件多採用油淬。高碳鋼的焊接性很差。除了高碳結構鋼外,還有包括高碳素鋼鑄件和碳素工具鋼。這類鋼廠用作高硬度或耐磨部件零件和工具等,大多為修復和堆焊。
高碳鋼比中碳鋼更容易產生熱裂紋,高碳鋼對淬火更加敏感,焊接時熱影響區及易產生淬硬馬氏體組織,所以淬硬傾向和冷裂紋傾向都很大。高碳鋼導熱性鼻底碳鋼差,在焊接高溫下晶粒長大快,且碳化物容易在晶界上集聚、長大,使焊縫脆性增大,從而使接頭強度降低,同時在接頭中引內應力也較大,更容易使裂紋的產生起的。
(2)中碳鋼焊接容易產生什麼裂紋擴展閱讀:
焊接操作時,在焊前先對焊件進行退火處理,以減小裂紋傾向。採用結構鋼焊接時焊前必須預熱,預熱溫度控制在250~350℃之上。焊前注意按規定烘乾焊條,並放在保溫箱或保溫筒內,以防受潮。焊前對工件必須清理干凈,採取與中碳鋼相同的焊接工藝措施,如:減小熔合比,小電流低焊速,連續焊等,並採取措施以減小內應力。
在機加工在中使用的車刀、刨刀等很多刀具是由刀頭與刀體焊接而成的。刀頭有相當部分是合金工具鋼(含碳量0.8~1.4%),刀體一般由中碳鋼(含碳量0.4~0.6%)或低碳合金鋼(如40Cr)製造。刀具在工作過程中承受巨大的應力,尤其是受壓縮彎曲和沖擊,因此要求接頭強度高,質量可靠。合金工具鋼的高硬度和高強度是靠其中的高碳來完成。
因此焊接時,為了保證其成分、組織和性能不受損壞,特別是要防止材料受高溫氧化脫碳,因此合金工具鋼一般採用釺焊,常用的釺焊方法為:銅基或銀基釺焊,應用最廣的是黃銅釺焊;為了提高釺料的強度或濕潤性通常加入Mn、Mo、Zr等元素。釺劑可用脫水硼砂與硼酸混合,或配套市售釺劑。
❸ 中碳鋼和低碳鋼哪個焊接性能好
低碳鋼好。
❹ 中碳鋼比低碳鋼焊接性差,工藝上採用什麼措施來提高其質量
樓主說的中碳鋼,定義上說是碳的含量稍高而已,百分比在0.45-0.6,以下為低碳鋼,以上為高碳鋼。
關於中碳鋼的焊接主要存在兩點因素需要考慮:
第一、結晶裂紋;
第二、延遲裂紋。
首先,關於結晶裂紋主要由材料中的雜質元素形成的低熔點共晶物,或膜狀鐵素體較低的承載而容易在焊接過程中因較高的焊接應力而出現拉裂,即熱裂紋現象。這樣的解釋雖然籠統,但反應本質,具體結晶裂紋的諸多要素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也不是本次討論重點,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細說。
結晶裂紋的防止措施:
1)控制焊縫金屬組織:焊縫組織是奧氏體+鐵素體的雙相組織時,不易產生低熔點雜質偏析,可減少熱裂紋的產生。但雙相組織中的鐵素體不宜超過5%,否則易產生σ相脆化;
2)控制化學成分:減少焊縫金屬中Ni、C、S及P含量,增加Cr、Mo、Si等元素,可以減少熱裂紋的產生。為了得到雙相組織,希望Cr/Ni=2.2-2.3。Ni含量過高,易產生熱裂紋;
3)選用適當葯皮類型的焊條:用低氫焊條可使焊縫晶粒細化,減少雜質偏析,提高抗裂性。用酸性葯皮焊條氧化性強,合金元素燒損多,抗裂性下降,而且晶粒粗大,易產生熱裂紋;
4)選用適當焊接規范和冷卻速度:採用小規范即小電流,快速焊來縮短焊接熔池結晶時間,快速冷卻以減少偏析,抗裂性提高。多層焊時要控制低的層間溫度,要等前一道冷卻到60度後再焊接。
其次,關於延遲裂紋(又稱冷裂紋),是厚壁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焊接中最應注意的危害性裂紋,因為這種裂紋有一定的潛伏期,在壓力容器行業就有統計,最高的潛伏期可達一個月之多,可見危害性之大,也非常隱蔽,必須從源頭上加以控制,它的形成原因為以下三點:
1、熔敷金屬及熱影響區的擴散氫含量;
2、材料的淬硬傾向;
3、較高的拘束度。
所以,冷裂紋的影響因素很多,也很復雜,因此控製冷裂紋總原則就是控制影響冷裂紋的三大因素,即降低拘束應力、降低氫來源,改善組織。
下面具體說明冷裂紋控制措施,望對樓主有用:
冶金方面
1)選擇抗裂性好的鋼材
降低鋼種雜質元素的含量,結合微合金化元素進而降低PCM;
2)焊接材料的選用
○1選用低氫或超低氫焊條;
○2選用低強焊條;
○3選用奧氏體焊條;
焊接工藝方面
1)預熱溫度的控制
斜Y型坡口拘束抗裂試驗:T0=1440PW-392℃
X,U,V型坡口拘束抗裂試驗:T0=1330PW-380℃
K型和T型坡口拘束抗裂試驗:T0=2030PW-550℃
2)焊接線能量的控制
為防止產生淬硬組織,應降低冷卻速度或增大t8/5,除了預熱,適當增大線能量,但必須避免奧氏體晶粒過分粗化或形成馬氏體。
3)多層焊層間時間間隔的控制
4)緊急後熱的作用
與焊後熱處理不同,緊急後熱必須搶時間,潛伏期之前的緊急後熱可以有效防止冷裂紋的產生。根據後熱溫度的高低,可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三種有利作用:a.減少殘余應力;b.改善組織(減少淬硬性);c.消除擴散氫。
後熱溫度及時間同鋼種的成分有關,為防止產生延遲裂紋,後熱溫度TPC應大於延遲裂紋形成的上限溫度TUC。引進後熱有關的碳當量[Cep]p如下:
[Cep]p=(C)+0.2033(Mn)+0.473(Cr)+0.1228(Mo)+0.0292(Ni)-0.0792(Si)+0.0359(Cu)-1.595(P)+1.692(S)+0.844(V)
TPC(℃)=455.5[Cep]p-111.4
可見,碳當量越大,後熱溫度TPC也越高。
本人江蘇科技大學焊接畢業,現上海某焊接研究所,以上是我07年寫的一份《常見裂紋產生機理及其控制措施》中為你歸納的部分。若有其它需要,盡可密我!
❺ 不銹鋼 與碳鋼焊接為什麼會長出現裂紋,請高手指點該怎麼做
不銹鋼 與碳鋼焊接為什麼會長出現裂紋,請高手指點該怎麼做:
低碳鋼與奧氏體不銹鋼之間的焊接在這類異種鋼焊接接頭中,由於其工作條件有晶間腐蝕和應力腐蝕問題,通常選擇E309型的焊接材料,但當這種焊接接頭處於溫度較高的環境(設計溫度≥315℃)時,為了防止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碳的遷移,通常採用鎳合金含量較高的焊接材料(如Inconel182焊條等)。
低合金鋼與奧氏體不銹鋼之間的焊接低合金鋼通常都是在溫度較高(設計溫度≥315℃)的條件下使用,這種與奧氏體不銹鋼相焊的異種接頭,通常要求抗高溫蠕變、控制碳遷移以及高溫抗氧化能力,可採用鎳基合金焊接材料(如Inconel82焊絲和Inconel182焊條等)。但是,在氫系統中,由於強烈的氫腐蝕作用,採用的焊接材料不同,焊後得到的焊縫化學成分和金相組織不同,從而影響接頭在工作過程中氫脆化而引起的剝離裂紋敏感性。當採用鎳基焊條(如Inconel182焊條等),焊後焊縫靠近低合金鋼一側生成的單一奧氏體,多是與熔合線平行的粗大晶粒,且不含鐵素體,這種組織容易產生剝離裂紋。而採用E309焊材,焊後焊縫靠近低合金一側形成奧氏體和鐵素體的混合組織,這種組織不易產生裂紋。
❻ 中碳鋼焊接時,容易產生冷裂紋,還是熱裂紋
你好,中碳鋼是碳當量較高,容易產生冷裂紋,熱裂紋也容易產生,所以要特別注意焊前預熱,焊後及時後熱和熱處理。特別是後熱要根據板厚控制足夠的時間。
望採納,謝謝。
❼ 中碳鋼焊接時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應如何解決
中碳鋼的焊接性
中碳鋼的碳的質量分數為0.25%~0.60%。當碳的質量分數接近0.25%而含錳量不高時,焊接性良好。隨著含碳量的增加,焊接性逐漸變差。如果碳的質量分數為0.45%左右而仍按焊接低碳鋼常用的工藝施焊時,在熱影響區可能會產生硬脆的馬氏體組織,易於開裂,即形成冷裂紋。
焊接時,相當數量的母材被熔化進入焊縫,使焊縫的含碳量增高,促使在焊縫中產生熱裂紋,特別是當硫的雜質控制不嚴時,更易出現。這種裂紋在弧坑處更為敏感,分布在焊縫中的熱裂紋於是與焊縫的魚鱗狀波紋線相垂直。
中碳鋼的焊接工藝要點
1、預熱有利於減低中碳鋼熱影響區的最高硬度,防止產生冷裂紋,這是焊接中碳鋼的主要工藝措施,預熱還能改善接頭塑性,減小焊後殘余應力。通常,35和45鋼的預熱溫度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剛度很大,裂紋傾向大時,可將預熱溫度提高至250~400℃。
若焊件太大,整體預熱有困難時,可進行局部預熱,局部預熱的加熱范圍為焊口兩側各150~200mm。
2、條件許可時優先選用鹼性焊條。
3、將焊件盡量開成U形坡口式進行焊接。如果是鑄件缺陷,鏟挖出的坡口外形應圓滑,其目的是減少母材熔入焊縫金屬中的比例,以降低焊縫中的含碳量,防止裂紋產生。
4、參數 由於母材熔化到第一層焊縫金屬中的比例最高達30%左右,所以第一層焊縫焊接時,應盡量採用小電流、慢焊接速度,以減小母材的熔深。
5、焊後熱處理 焊後最好對焊件立即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特別是對於大厚度焊件、高剛性結構件以及嚴厲條件下(動載荷或沖擊載荷)工作的焊件更應如此。消除應力的回火溫度為600~650℃。
若焊後不能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應立即進行後熱處理。
❽ 中碳鋼焊接時,熱影響區容易產生淬硬組織我說的對嗎
你說的是對的
由於含碳量大,所以碳和其它元素會形成淬硬組織,比如馬氏體或類馬氏體的貝氏體等
容易出現冷裂紋
所以要預熱、小熱輸入
哈哈,我說多了
❾ 中碳鋼焊接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採取的工藝措施是什麼
(一)中碳鋼一般是指含碳量在0.25~0.60%左右的碳鋼,其焊接特點及採取的工藝措施 如下:
母材近縫區容易產生低塑性的淬硬組織。含碳量越高,板壁厚,這種淬硬傾向也越大。焊件剛度較大,冷卻速度較快和焊條選用不當時,容易產生冷裂紋。
由於母材熔化到第一層焊縫金屬中的比例為30%左右,所以焊縫的含碳量較高,其結果是焊縫金屬容易產生熱裂紋和冷裂紋。
(二)焊接中碳鋼採取的措施:
盡可能選用鹼性低氫型焊條。這類焊條的抗冷裂及抗熱裂能力較高。個別情況下,通過嚴格控制預熱溫度和盡量減少母材熔深即減少焊縫中的含碳量等工藝措施,採用鈦鐵鈣型焊條也可能得到滿意效果。
當焊接接頭的強度不要求和母材相等時,應選用強度低的鹼性低氫焊條,如J426、H427。這類焊條焊接的焊縫塑性好、產生冷裂及熱裂的危險性更小。
在特殊情況下,可採用鉻鎳不銹鋼焊條焊接或補焊中碳鋼。其特點是在焊前不預熱的情況下,也不容易產生近縫區冷裂紋。用於焊接中碳鋼的鉻鎳不銹鋼焊條有A302,A307、A402、A407等。採用這類焊條焊接時,電流要小,焊接層數要多,操作時母材熔深要淺。但成本高,一般不宜採用。
預熱是焊接和補焊中碳鋼的主要工藝措施,尤其是焊件的厚度、剛度較大時,預熱有利於減低熱影響區最高硬度,防止產生冷裂紋,並能改善接頭的塑性。例如35號鋼和45號鋼(包括鑄鋼)預熱溫度可選用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剛度很大,裂紋傾向大時,可將預熱溫度提高到250~400℃。局部預熱的加熱范圍為焊口兩側
150~20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