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焊接的方法可分為哪幾大類各有什麼特點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1)焊縫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焊接防範措施:
1、焊接切割作業時,將作業環境10M范圍內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凈,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的地溝、下水道內有無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以及是否有可能泄漏到地溝和下水道內可燃易爆物質,以免由於焊渣、金屬火星引起災害事故。
2、高空焊接切割時,禁止亂扔焊條頭,對焊接切割作業下方應進行隔離,作業完畢應做到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無火災隱患後方可離開現場。
3、應使用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規程要求的氣瓶,在氣瓶的貯存、運輸、使用等環節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4、對輸送可燃氣體和助燃氣體的管道應按規定安裝、使用和管理,對操作人員和檢查人員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
5、焊補燃料容器和管道時,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焊補方法。實施置換法時,置換應徹底,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可燃物質的含影實施帶壓不置換法時,應按要求保持一定的電壓。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其含氧量。要加強檢測,注意監護,要有安全組織措施。
2.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點和用途是什麼 金工實習報告上的一個題
焊接來按照連接的機理不同大致自可分為熔化焊、釺焊和固相焊接。
熔化焊即母材焊縫附近區域熔化,填充材料也熔化。根據焊接熱源特點不同可分為電弧焊、氬弧焊、等離子束焊、激光焊、電子束焊、自蔓延焊接等等。熔化焊母材局部加熱,溫度高,熱影響區大,焊後變形大、殘余應力大。熔化焊可使待焊母材達到充分的冶金結合,連接強度高。熔化焊適於連接同基體的兩種母材,如果兩種材料間易生成化合物不適易使用熔化焊。
釺焊即母材不熔化,填充材料熔化,依靠填充材料對母材的潤濕力(表面張力)去填充釺焊間隙,並與母材發生反應而獲得冶金結合的焊接接頭。根據焊接熱源不同可分為火焰釺焊、高頻釺焊、烙鐵釺焊、波峰焊等等。釺焊加熱溫度低,即使採用局部加熱的手段,熱影響區、焊後變形、殘余應力都較小。釺焊依靠釺料與母材間的物理化學做用形成冶金結合,兩種母材不直接反應,因此易於焊接異種材料。
固相焊接是母材不熔化,可用也可不用填充材料,且填充材料一般也不熔化(瞬時液相擴散連接除外)。可分為擴散焊、攪拌摩擦焊等等。
這個題目太大了,回答不了了,就這樣吧。
3. 什麼是壓力焊,特點是什麼
利用焊接抄時施加一定壓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壓力焊又稱壓焊。
這類焊接有兩種形式,一是將被焊金屬接觸部分加熱至塑性狀態或局部熔化狀態,然後施加一定的壓力,以使金屬原子間相互結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頭,如鍛焊、接觸焊、摩擦焊、氣壓焊等就是這種類型的壓力焊方法。二是不進行加熱,僅在被焊金屬接觸面上施加足夠大的壓力,藉助於壓力所引起的塑性變形,以使原子間相互接近而獲得牢固的壓擠接頭,這種壓力焊的方法有冷壓焊、爆炸焊等。
壓力焊是典型的固相焊接方法,故鄉焊接時必須利用壓力使待焊部位的表面在固態下直接緊密接觸,並使待焊接部位的溫度升高,通過調節溫度,壓力和時間,使待焊表面充分進行擴散而實現原子間結合。熔化焊一般需要填充材料,常用的是焊條或者焊絲。
4. 焊接方法的種類,各有什麼特點
補充一下,還有埋弧焊也比較常用,特點是工藝安全,沒有可見弧,常用於平焊,不利因素有不適用於橫焊,立焊及仰焊。
5. 鑄件的焊縫特點和其他焊縫有什麼異同點
鑄件焊縫物理特復性與制母材不一,容易二次開裂,應力無法消除,所以無論多麼高的焊工師傅也不能保證不會二次開裂,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發生變形是肯定的,無論誰來焊接,都會有變形發生,只是大小的問題。另外我發現了一個特點,就是鑄件加熱到兩千度到三千度時,剛開始一直是熱彭悵,加熱到一定程度後是熱縮小,不信的話你試試。
所以鑄件最可靠邊的修復方法是非焊接金屬縫補。可以保證密封性和強度,理論上強度是超過母材的。
6. 金屬的焊接分哪三類,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金屬焊接的種類】
普通焊接與硬釺焊(brazing)和軟釺焊(soldering)的區別在於軟釺焊通過融化熔點較低(低於工件本身的熔點)的焊料來形成連接,無需加熱熔化工件本身。 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除了在工廠中使用外,焊接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無論在何處,焊接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後出現了電阻焊。20世紀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軍用設備的需求量很大,與之相應的廉價可靠的金屬連接工藝受到重視,進而促進了焊接技術的發展。戰後,先後出現了幾種現代焊接技術,包括目前最流行的手工電弧焊、以及諸如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埋弧焊、葯芯焊絲電弧焊和電渣焊這樣的自動或半自動焊接技術。20世紀下半葉,焊接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激光焊接和電子束焊接被開發出來。今天,焊接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究人員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質,繼續開發新的焊接方法,並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
編輯本段【金屬焊接的方法】
金屬焊接方法有40種以上,主要分為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1.熔焊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在熔焊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
2.壓焊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各種壓焊方法的共同特點是在焊接過程中施加壓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數壓焊方法如擴散焊、高頻焊、冷壓焊等都沒有熔化過程,因而沒有象熔焊那樣的有益合金元素燒損,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縫的問題,從而簡化了焊接過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衛生條件。同時由於加熱溫度比熔焊低、加熱時間短,因而熱影響區小。許多難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壓焊焊成與母材同等強度的優質接頭。
3.釺焊
釺焊是使用比工件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工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工件,填充介面間隙並與工件實現原子間的相互擴散,從而實現焊接的方法。
7.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什麼特點
鋼結構中一般採用的焊接方法有電弧焊、電渣焊、氣體保護焊和電阻焊等。
電弧焊的質量比較可靠,是鋼結構最常用的焊接方法。電弧焊可分為手工電弧焊、自動或半自動埋弧焊。手工電弧焊是通電後在塗有焊葯的焊條與焊件間產生電弧,由電弧提供熱源,使焊條融化,滴落在焊件上被電弧所吹成的小凹槽熔池中,並與焊件熔化部分結成焊縫。由焊條葯皮形成的熔渣和氣體覆蓋熔池,防止空氣中的氧、氮等有害氣體與熔化的液體金屬接觸而形成脆性易裂的化合物。焊縫質量隨焊工的技術水平而變化。手工電弧焊焊條應與焊件金屬強度相適應,對Q235鋼焊件用E43系列型焊條,Q345鋼焊件用E50系列型焊條,Q390鋼焊件用E55系列型焊條。對不同鋼種的鋼材連接時,宜用與低強度鋼材相適應的焊條。
自動埋弧焊或半自動埋弧焊是將光焊絲埋在焊劑層下,通電後,由電弧的作用使焊絲和焊劑熔化。熔化後的焊劑浮在熔化金屬表面保護熔化金屬,使之不與外界空氣接觸,有時焊劑還可以供給焊縫必要的合金元素,以改善焊縫質量。自動焊的電流大、熱量集中而熔深大,並且焊縫質量均勻,塑性好,沖擊韌性高。半自動焊除由人工操作進行外,其餘過程與自動焊相同,焊縫質量介於自動焊與手工焊之間。自動或半自動埋弧焊所採用的焊絲和焊劑要保證其熔敷金屬的抗拉強度不低於相應手工焊焊條的數值。
電渣焊是利用電流通過熔渣所產生的電阻來熔化金屬,焊絲作為電極伸入並穿過渣池,使渣池產生電阻將焊件金屬及焊絲熔化,沉積於熔池中,形成焊縫。電渣焊一般在立焊位置進行,目前多用熔嘴電渣焊,以管狀焊條作為熔嘴,焊絲從管內遞進。
氣體保護焊是用焊槍中噴出的惰性氣體代替焊劑,焊絲可自動送入,如CO2氣體保護焊是以CO2作為保護氣體,使被熔化的金屬不與空氣接觸,電弧加熱集中,熔化深度大,焊接速度快,焊縫強度高,塑性好。 CO2氣體保護焊採用高錳、高硅型焊絲,具有較強的抗銹蝕能力,焊縫不易產生氣孔,適用於低碳鋼、低合金鋼的焊接。氣體保護焊既可用手工操作,也可進行自動焊接。氣體保護焊在操作時應採取避風措施,否則容易出現焊坑、氣孔等缺陷。
電阻焊是利用電流通過焊件接觸點表面的電阻所產生的熱量來熔化金屬,再通過壓力使其焊合。在一般鋼結構中電阻焊只適用於板疊厚度不大於12mm的焊接。對冷彎薄壁型鋼構件,電阻焊可用來綴合壁厚不超過3.5mm的構件如將兩個冷彎槽鋼或C形鋼組合為I形截面構件
8. 正面角焊縫與側面角焊縫相比,具有什麼特點
正面角焊縫來與側面角焊源縫相比,具有高強度的特點。
正面角焊縫(外力垂直焊縫作用)受力復雜截面中各面均存在正應力和剪應力。由於傳力時力線彎折並且焊縫處正好是兩焊件接觸面的端部,相當於裂縫的尖端,故焊根處存在嚴重的應力集中。故正面角焊縫的剛度大強度較高塑性變形差。
側面角焊縫(外力平行焊縫作用)主要承受剪應力塑性較好彈性模量低強度較低。
(8)焊縫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側面角焊縫在彈性工作階段沿長度方向受力不均,兩端大而中間小。焊縫長度越長,應力集中系數越大。如果焊縫長度不是太大,焊縫兩端達到屈服強度後,繼續載入,應力會漸趨均勻;當焊縫長度達到一定的長度後,可能破壞首先發生在焊縫兩端,故:Lw≤60hf。
注意:
1、當實際長度大於以上值時,計算時不予考慮;
2、當內力沿側焊縫全長分布時,不受上式限制。
對於焊腳尺寸大而長度小的焊縫,焊件局部加熱嚴重且起落弧坑相距太近,以及可能產生缺陷,使焊縫不可靠。故為了使焊縫具有一定的承載力,規范規定:Lw≥8hf,且不得小於40mm。
9. 焊接接頭的組成及特點是什麼
(一)焊接接頭由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組成。
1)焊縫金屬:焊接加熱時,焊縫處的溫度在液相線以上,母材與填充金屬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後成為鑄態組織。在冷卻過程中,液態金屬自熔合區向焊縫的中心方向結晶,形成柱狀晶組織。由於焊條芯及葯皮在焊接過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往往優於母材,只要焊條和焊接工藝參數選擇合理,焊縫金屬的強度一般不低於母材強度。
2)熱影響區: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兩側金屬因焊接熱作用而產生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
(二)低碳鋼的熱影響區分為熔合區、過熱區、正火區和部分相變區。
1)熔合區 位於焊縫與基本金屬之間,部分金屬焙化部分未熔,也稱半熔化區。加熱溫度約為1 490~1 530°C,此區成分及組織極不均勻,強度下降,塑性很差,是產生裂紋及局部脆性破壞的發源地。
2)過熱區 緊靠著熔合區,加熱溫度約為1 100~1 490°C。由於溫度大大超過Ac3,奧氏體晶粒急劇長大,形成過熱組織,使塑性大大降低,沖擊韌性值下降25%~75%左右。
3)正火區 加熱溫度約為850~1 100°C,屬於正常的正火加熱溫度范圍。冷卻後得到均勻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其力學性能優於母材。
4)部分相變區 加熱溫度約為727~850°C。只有部分組織發生轉變,冷卻後組織不均勻,力學性能較差。
10. 標准焊點的特點及標準是什麼
焊接工藝評定( Pocee Qualification,簡稱WPQ) 為驗證所擬定的焊件焊接工藝的正確性而進行的試驗過程及結果評價。
工藝評定的標准國內標准 1 NBT47014-2011 《承壓設備用焊接工藝評定》 2 GB50236-98 《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壓力管道工藝評定》 3《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1996)》註:起重行業工藝評定借用此標准 4 SY∕T0452-2002《石油輸氣管道焊接工藝評定方法》(註:供石油,化工工藝評定) 5 JGJ81-2002 《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註:公路橋梁工藝評定可參照執行) 6 SY∕T4103-2006《鋼質管道焊接及驗收》 7.JB4708-2000《鋼制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 歐洲標准 EN 288 或ISO 15607 - ISO 15614系列標准 ISO15614-1鋼的電弧焊和氣焊∕鎳和鎳合金的電弧焊 ISO15614-2鋁和鋁合金的電弧焊 ISO15614-3鑄鐵電弧 ISO15614-4鑄鋁的修補焊 ISO15614-5鈦和鈦合金的電弧焊∕鋯和鋯合金的電弧焊 ISO15614-6銅和銅合金的電弧焊 ISO15614-7堆焊 ISO15614-8管接頭和管板接頭的焊接 美國標准 1.AWS D1.1∕D1.1M:2005 鋼結構焊接規程 D1.3-98 薄板鋼結構焊接規程 D1.5∕D1.5M:2002 橋梁焊接 D1.6:1999 不銹鋼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