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15型號外徑為21.3mm
2、DN20型號外徑為內26.9mm
3、DN25型號外徑容為33.7mm
4、DN32型號外徑42.mm
5、DN40型號外徑為48.3mm
6、DN50型號外徑為60 mm
7、DN65型號外徑為76.1mm
8、DN80型號外徑為88.9mm
9、DN100型號外徑為114.3mm
10、DN125型號外徑為140mm
11、DN150型號外徑為168.3mm
12、DN200型號外徑為219.1mm。
(1)125方管擴展閱讀
熱鍍鋅鋼管廣泛應用於建築、機械、煤礦、化工、電力、鐵道車輛、汽車工業、公路、橋梁、集裝箱、體育設施、農業機械、石油機械、探礦機械等製造工業。
鍍鋅鋼管表面有熱浸鍍或電鍍鋅層的焊接鋼管。鍍鋅可增加鋼管的抗腐蝕能力,延長使用壽命。鍍鋅管的用途很廣,除作輸水、煤氣、油等一般低壓力流體的管線管外,還用作石油工業特別是海洋油田的油井管、輸油管,化工焦化設備的油加熱器、冷凝冷卻器、煤餾洗油交換器用管,以及棧橋管樁、礦山坑道的支撐架用管等。
❷ 50塔吊後臂長多少米
目前市場上的塔吊產品,後臂長度各個生產廠家有所不同。一般情況,大概在2005年之前,各廠家使用的圖紙,後臂長度在11.5米-12米左右。近幾年,有的廠家經過優化設計,常用型號縮短為9.4米左右。
目前常見的有:42米、45米、47米、48米、50米、53米、55米、56米、60米、63米、65米、70米。50塔吊後臂長最大幅度50米(去掉一塊1.9噸小配重,去掉起重臂第九節)和臂長44米,最大幅度44米(再去掉一塊2.2噸配重和起重臂第八節)。
建築中高層最常用的是63米的臂長,中低層常用55米的臂長,底層常用45米臂長。
塔吊是建築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又名「塔式起重機」,以一節一節的接長(高)(簡稱「標准節」),用來吊施工用的鋼筋、木楞、混凝土、鋼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種必不可少的設備。
(2)125方管擴展閱讀
塔吊(tower crane)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繩及平衡臂拉繩傳來的上部荷載,並通過回轉塔架、轉台、承座等的結構部件式直接通過轉台傳遞給塔身結構。自升塔頂有截錐柱式、前傾或後傾截錐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撐架式。
凡是上回轉塔機均需設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構成設計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與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平衡重外,還常在其尾部裝設起升機構。起升機構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則可發揮部分配重作用,二則增大繩捲筒與塔尖導輪間的距離,以利鋼絲繩的排繞並避免發生亂繩現象。
平衡重的用量與平衡臂的長度成反比關系,而平衡臂長度與起重臂長度之間又存在一定比例關系。平衡重量相當可觀,輕型塔機一般至少要3~4t,重型的要近30t。
❸ 鍍鋅管各個型號的國標厚度是多少
鍍鋅管各來個型號的國標自厚度如下圖所示:
拓展資料:
鍍鋅鋼管分冷鍍管、熱鍍管,前者已被禁用,後者還被國家提倡暫時能用。
熱鍍鋅管
是使熔融金屬與鐵基體反應而產生合金層,從而使基體和鍍層二者相結合。熱鍍鋅是先將鋼管進行酸洗,為了去除鋼管表面的氧化鐵,酸洗後,通過氯化銨或氯化鋅水溶液或氯化銨和氯化鋅混合水溶液槽中進行清洗,然後送入熱浸鍍槽中。熱鍍鋅具有鍍層均勻,附著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北方大部分工藝採用鍍鋅帶直接卷管補鋅工藝。
冷鍍鋅管
冷鍍鋅就是電鍍鋅,鍍鋅量很少,只有10-50g/m2,其本身的耐腐蝕性比熱鍍鋅管相差很多。正規的鍍鋅管生產廠家,為了保證質量,大多不採用電鍍鋅(冷鍍)。只有那些規模小、設備陳舊的小企業採用電鍍鋅,當然他們的價格也相對便宜一些。今後不準用冷鍍鋅管作水、煤氣管。
參考資料:網路-鍍鋅管
❹ 國標空心方管有沒有125*125的規格都有多少壁厚的
沒有125的,有120的。壁厚為:5、6、7、8、10、12、14、16。
❺ 請教鋼結構搭建的材料選擇(H125鋼和14號工字鋼的強度哪個大)
抱歉下,昨天沒仔細看問題,把I14看成I20a了……
重新解答下吧……
鋼構件的強度《鋼結構設計》第4.1.1條,構件的正截面強度與凈截面抵抗矩直接成正比。HW125的鋼抵抗矩是131.96而I14號鋼W=102
可以看出HW125比I14抗彎要好。
《鋼結構設計》第4.1.2條,構件的抗剪能力影響因素較多,和截面慣性矩,面積矩,腹板厚度有關。抗剪能力與慣性矩與腹板厚成正比,與面積矩成反比。
粗算一下,I14的抗剪能力要好於HW125。
加上一個局部受壓能力,這三種能力,我們常常合稱為鋼受彎構件的強度。
一般來說,梁類構件主要以受彎為主,綜上所述選HW125要比I14安全。
但HW125要重得多,為23.12公斤每米;I14為16.9公斤每米。其實是劃不來的。
HW系列鋼作為梁類構件的優勢在於雙向受彎,側向受力及抗扭轉上。
一般來說選用HN(窄翼緣系列)要好得多。具體的比較我就不弄了。
打字累啊。
最後,除了之前把I14弄成I20之外,保證上,下文字的正確性。
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發網路信息給我。
【哎,樓主啊,你提的這個問題第一還是比較專業,第二情況不是很瞭然,第三牽涉到計算,最最主要的是你竟然只給10分,老實說我覺得來認真回答你這問題的人恐怕寥寥無幾。真心的說,你這問題出到200分也不虧而且估計回答的人也不會太多。
我現在到知道來的時候不多,看到你自己也打了這么多字,滿真誠的;我就簡要的回答一下。請諒解。
直接回答樓主的標題問題:
「H125鋼和14號工字鋼的比較」
無可比性。H型鋼和工字鋼很相似。但是,樓主的工字鋼是14號比125的H鋼型整整大了一個型號。125H鋼對應的工字鋼是12.6號工字鋼。
不言而喻,絕大多數性能14號工字鋼都要高。定量評價:
14工字鋼抗彎,抗剪能力比前者大了近2倍,剛度(抗變形能力)大了近3倍。
佛曰:有所得必有所失
14工字鋼比前者重了30%,價格也就貴了30%,側向受力能力及抵抗扭轉的能力比前者低了50%。
總體來說H型鋼要比工字鋼優秀,同截面高度的兩者對比,大致如下幾點:
H型鋼的優勢(對比工字鋼):
耗鋼量少,所以價格便宜些,所以自重輕些。
和其他構件連接容易。
反之就是工字鋼的缺點。
工字鋼的優勢:
截面力學性能較好,主要體現在抗剪和剛度上。抗腐蝕較好。
同級兩者鋼,工字鋼重了近30%,同時各項截面特性也提高近30%,特別是抗剪,截面剛度更是顯著提高。
都好買。
再回答下Q235和Q345的問題吧……
數字是鋼材的理論屈服強度,也就是你說的強度。簡單的說,Q345鋼的強度要比Q235鋼高得多。
Q345鋼是合金鋼,是在碳素鋼內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屬顯著改善碳素鋼的各項性能。不細說了。
上天之於萬物都是公平的。
Q345強度高,是以它自己的韌性作為代價來交換的。
規范規定,在計算鋼材變形穩定的時候對Q345鋼的要求要苛刻。
同時Q345鋼價格之於Q235也是顯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