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種元素對不銹鋼的影響和熱處理方法。不銹鋼的定義和什麼是彩色不銹鋼
1.定義:不銹鋼——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又稱不銹耐酸鋼。實際應用中,常將耐弱腐蝕介質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介質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由於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前者不一定耐化學介質腐蝕,而後者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於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2.由於生產中奧氏體不銹鋼用的最多,下面就說一下奧氏體不銹鋼:
奧氏體不銹鋼一般不進行熱處理
碳的影響: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是強烈形成並穩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區的元素.碳形成奧氏體的能力約為鎳的30倍,碳是一種間隙元素,通過固溶強化可顯著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強度.碳還可提高奧氏體不銹鋼在高濃氯化物(如42%MgCl2沸騰溶液)中的耐應力腐蝕的性能.
但是,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碳常常被視為有害元素,這主要是由於在不銹鋼和耐蝕用途中的一些條件下(比如焊接或經450~850℃加熱),碳可與鋼中的鉻形成高鉻的Cr23C6型碳化合物從而導致局部鉻的貧化,使鋼的耐蝕性特別是耐晶間腐蝕性能下降.因此,60年代以來新發展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大都是碳含量小於0.03%或0.02%超低碳型的,可以知道隨著碳含量降低,鋼的晶間腐蝕敏感性降低,當碳含量低於0.02%才具有最明顯的效果,一些實驗珠光還指出,碳還會增大鉻奧氏體不銹鋼的點腐蝕分傾向.由於碳的有害作用,不僅在奧氏體不銹鋼冶煉過和中應按要求控制盡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隨後的熱,冷加工和熱處理等過程中也在防止不銹鋼表面增碳,且免鉻的碳化物析出.
鉻的影響:鉻是奧氏體不銹鋼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奧氏體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的獲得主要是由於在會質作用下,鉻促進了鋼的鈍化並使鋼保持穩定鈍態的結果.○1鉻對組織的影響:在奧氏體不銹鋼中,鉻是強烈形成並穩定鐵體的元素,縮小奧氏體區,隨著鋼中含量增加,奧氏體不銹鋼中可出現鐵素體(δ)組織,研究表明,在鉻鎳奧氏體不銹鋼中,當碳含量為0.1%,鉻含量為18%時,為獲得穩定的單一奧氏體組織,所需鎳含量最低,約為8%,就這一點而言,常用的18Cr—8Ni型鉻鎳奧氏體不銹鋼是含鉻,鎳量配比最為適宜的一種.
有奧氏體不銹鋼中,隨著鉻含量的增加,一些金屬間相(比如δ相)的形成傾向增大,當鋼中含有鉬時,鉻含含量會增加還會χ相等的形成,如前所述,σ,χ相的析出不僅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而且在一些條件下還降低鋼的耐蝕性,奧氏體不銹鋼中鉻含量的提高可使馬氏體轉烴溫度(Ms)下降,從而提高奧氏體基體的穩定性.因此高鉻(比如超過20%)奧氏體不銹鋼即使經過冷加工和低溫處理也很難獲得馬氏體組織..
鉻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奧氏體不銹鋼中也不例外,奧氏體不銹鋼中常見的鉻碳化物有Cr23C6;當鋼中含有鉬或鉻時,還可見到期Cr6C等碳化物,它們的形成在某些條件下對鋼的性能會產生重要影響.○2鉻對性能的影響:一般來主,只要奧氏體不銹鋼保持完全奧氏體組織而沒有δ鐵素體等的形成,僅提高鋼中鉻含量不會對力學性能有顯著影響,鉻對奧氏體不銹鋼性能影響最大的是耐蝕性,主要表現為:鉻提高鋼的耐氧化性介質和酸性氯化物介質的性能;在鎳以及鉬和銅復合作用下,鉻提高鋼耐一些還原性介質,有機酸,尿素和鹼介質的性能;鉻還提高鋼耐局部腐蝕,比如晶間腐蝕.點腐蝕,縫隙腐蝕以及某此條件下應力體育館的性能..對奧氏體不銹鋼晶間體育館敏感性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鋼中碳含量,其他元素對晶間體育館的作用主要視其對碳化物的溶解和沉澱行為的影響而定,在奧氏體不銹鋼中,鉻能增大碳的溶解度而降低鉻的貧化度,因而提高鉻含量對奧氏體不銹鋼的耐晶間腐蝕是有益,鉻非常有效地改善奧氏體不銹鋼的耐點腐蝕及縫隙腐蝕性能,當鋼中同時有鉬或鉬及氮存在時,鉻的這種有效性大加強,雖然根據研究鉬的耐點體育館及縫隙腐蝕的能力為鉻的話倍左右,氮為鉻的30倍,但是大量研究,奧氏體不銹鋼中如果沒有鉻或者鉻含量較低,鉬及氮的耐點腐蝕與縫隙腐蝕作用便會喪失或不夠顯著.
鉻對奧氏體不銹鋼的耐應力腐蝕性能的作用,隨實驗介質條件及實際使用環境而異,在MgCl2沸騰溶液中,鉻的作用一般是有害的,但是在含Cl-和氧的水介質,高溫高壓水以及點腐蝕為起源的應力腐蝕條件下,提高鋼中鉻含量則對耐應力腐蝕有利,同時,鉻還可防止奧氏體不銹鋼及合金中由於鎳含量提高而容易出現的晶間型應力腐蝕的傾向,對開苛性(NqOH)應力腐蝕,鉻的作用也是有益的
鉻除對負數氏體不銹鋼耐蝕性有重要影響外,還能顯著提高該類鋼的抗氧化,抗硫化和抗融鹽腐蝕等性能.
1鎳對組織的影響
鎳是強烈一百萬並穩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相區的元素,為了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當鋼中含有0.1%碳和18%鉻時所需的最低鎳含量約為8%,這便是最著名18-8鉻鎳奧氏體不銹鋼的基本分,奧氏體不銹鋼中,隨著鎳含量的增加,殘余的鐵素體可完全消除,並顯著降低σ相形成的傾向;同時馬氏體轉烴溫度降低,甚至可不出現λ→M相變,但是鎳含量的增加會降低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從而使碳化物析出傾向增強.
2鎳對性能的影響
鎳對奧氏體不銹鋼特別是對鉻鎳負數氏體不銹鋼力學性能的影響主要是由鎳對奧氏體穩定性的影響來決定,在鋼中可能發生馬氏體轉變的鎳含量范圍內,隨著鎳含量的增加,鋼的強度降低頁塑性提高,具有穩定奧氏體組織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韌性(包括極低溫韌性)非常優良,因而可作為低溫鋼使用,這是眾所周知的,對於具有穩定奧氏體組織的鉻錳奧氏體不銹鋼,鎳的加入可進一步改善其韌性.鎳還可顯著降低奧氏體不銹鋼的冷加工硬化傾向,這主要是由於奧氏體穩定性增大,減少以至消除了冷加工過程中的馬氏體轉變,同時對奧氏體本身的冷加工硬化作用不太明顯,不銹鋼冷加工硬化傾向的影響,鎳降低奧氏體不銹鋼冷加工硬化速率,與降低鋼的室溫及低溫強度,提高塑性的作用,決定了鎳含量的提高有利於奧氏體不銹的冷加工成形性能,提高鎳含量還可減少以至消除18-8和17-14-2型鉻鎳9鉗)奧氏體不銹鋼中的δ鐵素體,從而提高其熱加工性能,但是,δ鐵素體的減少對這些鋼種的可焊接性不利會增大焊接熱裂紋絲傾向,此外,鎳還可顯著提高鉻錳氮(鉻錳鎳氮)奧氏體不銹鋼的熱加工性能,從而顯著提高鋼的成材率
在奧氏體不銹鋼中,鎳的加入以及隨著鎳含量的提高,導致鋼的熱力學穩定性增加,因此奧氏體不銹鋼具有更好的不銹性和耐氧化性介質的性能,且隨著鎳含量增加,耐還原性介質的性能進一步得到改善.值得指出,鎳還是提高奧氏體不銹耐許多介質穿晶型應力腐蝕的唯一重要元素.
在各種酸介質中鎳對奧氏體不銹鋼耐蝕性能的影響,需要指出,在高溫高壓水中的一些條件下,鎳含量的提高導致鋼和合金的晶間型應力腐蝕敏感性增加,但是這種不利作用會由於鋼及合金中鉻含量的提高而獲得減輕或受到抑制.隨磁卡奧氏體不銹鋼中鎳含量的提高,其產生晶間腐蝕的臨界碳含量降低,即鋼的晶間腐蝕敏感性增加,至於對奧氏體不銹鋼耐點腐蝕及縫隙腐蝕的性能,鎳的作用並不顯著,此外,鎳還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高溫抗氧化性能,這主要與鎳改善了鉻的氧化膜的成分,結構和性能降低,並且鎳含量越高越有害,這主要是由於鋼中晶界處一百萬低熔點硫化鎳所致.
一般來說,簡單的鉻鎳(及鉻錳氮)奧氏體不銹鋼僅用於要求不銹性和耐氧化性介質(比如硝酸等)的使用條件下,鉬作為奧氏體不銹鋼中的重要合金元素加入到鋼中使其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鉬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鋼在還原性介質(比H2SO4,H3PO4,以及一些有機酸和尿素環境)的耐蝕性,並提高鋼的耐點腐蝕及縫隙腐蝕等性能.
1鉬對組織的影響
鉬和鉻都是形成和穩定鐵素體並擴大鐵素體相區的元素,鉬形成鐵素體的能力與鉻相當.鉬還促進奧氏體不銹鋼中金屬間相,比如σ相,,κ相,和Laves相等的沉澱,對鋼的耐蝕性和力學性能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告別是導致塑性,韌性下降,為使奧氏體不銹鋼保持單一的奧氏體組織,隨著鋼中鉬含量的增加,奧氏體形成元素(鎳,氮及錳等)的含量也要相應提高,以保持鋼中鐵素體與奧氏體形成元素之間的平衡.
2鉬對性能的影響
鉬對奧氏體不銹鋼的氧化作用不顯著,因此當鉻鎳奧氏體不銹鋼保持單一的奧氏體組織且無金屬間析出時,鉬的加入對其室溫力學性能影響不大,但是,隨著鉬含量的增加,鋼的高溫強度提高,比如持久,蠕變等性能均獲較大改善,因此含鉬不銹鋼也常在高溫下應用,然而,鉬的加入使鋼的高溫變形抗力增大,加之鋼中常常存在少量δ鐵素體因而含鉬不銹鋼的熱衷加工性比不含鉬鋼為差,而且鉬含量越高,熱加工性能越壞,另外,含鉬奧氏體不銹鋼中容易一百萬κ(σ)相沉澱,這將顯著惡化鋼的塑性和韌性,因此在含鉬奧氏體不銹鋼的生產,設備製造和應用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鋼中金屬間相的形成.
雖然鉬作用為合金元素對奧氏體不銹鋼耐還原性介質,面點腐蝕及縫隙腐蝕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實驗已指出,鉬的耐蝕作用僅相當鋼中含有較高量的鉻時才有效,鉬主要是強化鋼中鉻的耐蝕作用,與此同時,鉬形成酸鹽後的緩蝕作用也已為實驗所證實.
在耐高濃氯化物溶液的應力腐蝕方面,雖然鉬作為合金元素對奧氏體不銹鋼耐還原性介質,耐點腐蝕及縫隙腐蝕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實驗已指出,鉬的作用僅當鋼中含有較高量的鉻時才有效,鉬主要是強化鋼中鉻的耐蝕作用,與此同時,鉬形成鉬酸鹽後的緩沖作用也已為實驗所證實.
在耐高濃氯化物沉淪的應力腐蝕方面,雖然一此實驗指同.3#以下的鉬對奧氏體不銹鋼的耐應力腐蝕性能有害,,但是由於常見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多在含有微量氯化物及飽和氧的水介質中使用,其應力腐蝕又以點腐蝕為起源,因此含鉬的鉻鎳鉬奧氏體不銹鋼由於耐點腐蝕性能較高,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常常比不含鉬鋼具有更好的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
3.彩色不銹鋼是一種既有不銹鋼的性能,又具有色彩功能的不銹鋼。
『貳』 不銹鋼能否進行熱處理
A不銹鋼和雙相不銹鋼焊後一般進行與其固溶工藝相同的焊後熱處理,其目的是提高耐腐蝕性能;M不銹鋼因淬透性好,空冷都能形成馬氏體,所以焊後一般進行回火處理,其目的是提高焊接接頭的韌性,降低硬度,消除應力。
『叄』 不銹鋼經過高溫熱處理後有什麼不同
不銹鋼經過高溫熱處理後會改變金相組織結構。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內加熱容、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改變的僅僅是材料的金相組織,而化學成分是沒有變化的。
『肆』 不銹鋼做熱處理有什麼用
做熱處理就是讓晶粒大小發生變化或是晶粒重新排列,得到想要的晶相組織,說白了就是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
『伍』 不銹鋼的固溶處理和鋼鐵的熱處理有什麼不一樣啊
不銹鋼固溶處理也是鋼鐵熱處理工藝的一種。
固溶處理(solution treatment):指將合金加熱到高溫單相區恆專溫保持,屬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後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很大影響。奧氏體不銹鋼在經400℃~850℃的溫度范圍內時,會有高鉻碳化物析出,當鉻含量降至耐腐蝕性界限之下,此時存在晶界貧鉻,會產生晶間腐蝕,嚴重時能變成粉末。所以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奧氏體不銹鋼應進行固溶熱處理或穩定化處理。
固溶熱處理: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於奧氏體中,然後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這種熱處理方法為固溶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中的快速冷卻似乎像普通鋼的淬火,但此時的『淬火』與普通鋼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軟化處理,後者是淬硬。後者為獲得不同的硬度所採取的加熱溫度也不一樣,但沒到1100℃。
『陸』 不銹鋼的熱處理和硬度用什麼表示
一、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的,馬氏體及鐵素體是有磁性的。奧氏體經過冷加工,其結構組織也會向馬氏體轉化,進而磁性變大。因此,生活中所說的通過磁鐵吸附來辨別不銹鋼優劣、真偽的方法是片面、錯誤的。
二、抗大氣、酸、鹼、鹽等介質腐蝕作用的不銹耐酸鋼總稱。要達到不銹耐蝕作用,含鉻(Cr)量不少於13%;此外可加入鎳(Ni)或鉬(Mo)等來增加效果。由於合金種類及含量不同,種類繁多。
不銹鋼特點:耐蝕好,光亮度好,強度高;有一定彈性;昂貴。
不銹鋼材料特性:
1、鐵素體型不銹鋼:其含Cr量高,具有良好耐蝕性及高溫抗氧化性能。
2、奧氏體不銹鋼:典型牌號如1Cr18Ni9,1Cr18Ni9T1無磁性,耐蝕性能良好,溫強度及高溫抗氧化性能好,塑性好,沖擊韌性好,且無缺口效應,焊接性能優良,因而廣泛使用。這種鋼一般強度不高,屈服強度低,且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但冷壓,加工後,可使抗拉強度高,且改善其彈性,但其在高溫下冷拉獲得的強度易化。不宜用於承受高載荷。
3、馬氏體不銹鋼: 典型如2Cr13,GX-8,具磁性,消震性優良,導熱性好,具高強度和屈服極限,熱處理強化後具良好綜合機械性能。加含碳量多,焊後需回為處理以消除應力、高溫冷卻易形成8氏體,因此鍛後要緩冷,並應立即進行回火。主要用於承載部件。
例:
SUS 301 彈性不銹鋼 SUS 304 不銹鋼
10Cr18Ni9 它是一種奧氏體不銹鋼,淬火不能強化,只能消除冷作硬化和獲得良好的抗蝕,淬火冷卻必須在水是進行,以保證得到最好的抗蝕性;在900℃以下有穩定的抗氧化性。適於各種方法焊接;有晶間腐蝕傾向,零件長期在腐蝕介質、水中及蒸汽介質中工作時可能遭受晶界腐蝕破壞;鋼淬火後冷變形塑性高,延伸性能良好,但切削加工性較差。
1Cr18Ni9 它是標準的18-8型奧氏體不銹鋼,淬火後能強化,但此時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和冷塑性變形性能;因塑性和韌性很高,切削性較差;適於各種方法焊接;由於含碳量較0Cr18ni9高,對晶界腐蝕敏感性較焊接後需熱處理,一般不適宜用作耐腐蝕的焊接件;在850℃以下空氣介質、以及750℃以下航空燃料燃燒產物的氣氛中肯有較穩定的抗氧化性。
Cr13Ni4Mn9 它屬奧氏體不銹耐熱鋼,淬火不能強化,鋼在淬火狀態下塑性很高,可時行深壓延及其它類型的冷沖壓;鋼的切削加工性較差;用點焊和滾焊焊接的效果良好,經過焊接後必須進行熱處理;在大氣中具有高耐蝕性;易產晶界腐蝕,故在超過450的腐蝕介質是為宜採用;在750~800℃以下的熱空氣中具有穩定的抗氧化性。
1Cr13 它屬於鐵素體-馬氏體型為銹鋼,在淬火回火後使用;為提高零件的耐磨性,疲勞性能及抗腐蝕性可滲氮、氰化;淬火及拋光後在濕性大氣、蒸汽、淡水、海水、和自來水中具有足夠的抗腐蝕性,在室溫下的硝酸中有較好的安定性;在750℃溫度以下具有穩定的抗氧化性。退火狀態下的鋼的塑性較高,可進行深壓延鋼、沖壓、彎曲、卷邊等冷加工;氣焊和電弧焊結果還滿意;切削加工性好,拋光性能優良;鋼鍛造後冷並應立即進行回火處理。
2Cr13 它屬於馬氏體型不銹鋼,在淬火回火後使用;為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蝕性、疲勞性能及抗蝕性並可用於滲氮處理、氰化;淬火回火後鋼的強度、硬度均較1Cr13鋼高,抗腐蝕性與耐熱性稍低;在700℃溫度以下的空氣介質中仍有穩定的抗氧化性。鋼的焊接性和退火狀態下塑性雖比不上1Cr13 ,但仍滿意;切削加工性好;拋光性能優良;鋼在鍛造後應緩冷,並立即進行回火處理。
3Cr13 它屬於馬氏體型不銹鋼,在淬火回火後使用,耐腐蝕性和在700℃以下的熱穩定性均比1Cr13 ,2Cr13低,但強度、硬度,淬透性和熱強性都較高。冷加工性和焊接性不良,焊後應立即熱處理;在退火後有較好的切削性;在鍛造後應緩冷,並應立即進行回火處理。
9Cr18 它屬於高碳含鉻馬氏體不銹鋼,淬火後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對海水,鹽水等介質尚能抗腐蝕;鋼經退火後有很好的切削性;由於會發生硬化和應力裂紋,不適於焊接;為了避免鍛後產生裂紋,必須緩慢冷卻(最好在爐中冷卻),在熱態下,將零件轉放入700~725℃的爐中進行回火處理
1.奧氏體不銹彈簧鋼的熱處理(1)固溶處理
奧氏體不銹彈簧鋼固溶處理規范
材料牌號 處理溫度℃ 冷卻方式 設備
1Cr18Ni9 棒材:1100~1150 水冷 1.高溫鹽爐適用於棒材和厚板材2.真空油淬爐或真空氣淬爐適用於薄板、帶材、管材以及小型精密彈性元件
板材:1080~1130 水或油冷
帶材:1020~1070 水冷,油冷或者氣冷
1Cr18Ni9Ti 棒材:1060~1140 水冷
板材:1050~1130 水或油
帶材:1020~1070 水冷,油冷或者氣冷
0Cr17Ni14Mo2 1020~1120 水冷,油冷或者氣冷
0Cr18Ni12Mo2Ti 1020~1100 水冷,油冷或者氣冷
1Cr18Ni12Mo2Ti 1020~1100 水冷,油冷或者氣冷
(2)穩定回火處理
奧氏體不銹彈簧鋼穩定回火處理規范
材料牌號 處理溫度℃ 保溫時間(h) 設備
1Cr18Ni9 430~480 2h 真空爐或時效爐
1Cr18Ni9Ti 0Cr17Ni14Mo2 380~480 2n 0Cr18Ni12Mo2Ti
1Cr18Ni12Mo2Ti
備註:用冷拉強化處理的鋼絲並經冷成性的彈簧,作消應力回火處理的規范見表2
2.馬氏體不銹彈簧鋼的熱處理(1)馬氏體不銹彈簧鋼的預備熱處理馬氏體不銹彈簧鋼屬於馬氏體相變強化鋼 馬氏體不銹彈簧鋼的預備熱處理工藝 材料牌號不完全退火 低溫退火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布氏硬度壓痕mm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布氏硬度壓痕mm
2Cr13 870-900 隨爐冷卻至600℃後出爐空冷 ≥4.4 730~780 空氣 ≥4.0
3Cr13 ≥4.2 730~780 ≥4.0
4Cr13 ≥4.0 730~780 ≥4.0
1Cr17Ni2 670~690 ≥3.5
(2)馬氏體不銹彈簧鋼的淬火、回火處理 馬氏體不銹彈簧鋼製成彈簧後的最終熱處理是淬火、回火。
常用馬氏體不銹彈簧鋼的最終熱處理工藝
材料牌號 淬 火 回 火 硬度(HRC)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2Cr13 1000~1040 油 300~480 空氣
3Cr13 1000~1040 油 300~480 空氣 40~46
3Cr13Mo 1020~1060 油 220~300 空氣 46~50
4cr13 1000~1050 油 320~450 空氣 45~52
1cr17Ni2 1000~1020 油 340~360 空氣
3.沉澱硬化不銹彈簧鋼熱處理 沉澱硬化不銹彈簧鋼是通過馬氏體相變強化和沉澱析出強化兩者綜合強化的,所以基本熱處理工藝為固溶處理和時效處理。 對於半奧氏體育型鋼,固溶處理後室溫得到不穩定的奧氏體,沒有完成馬氏體轉變,沒有充分強化,因此在固溶處理和時效處理之間,增加一個調整處理,使得不穩定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常用調正處理有調節處理(T處理)、冷處理(R處理)、塑性處理(C處理)三種方法。
常用沉澱硬化不銹彈簧鋼熱處理工藝
類別 材料牌號 固溶處理 調整處理 時效處理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半奧氏體沉澱強化型 0Cr17Ni7AI 1040~1060 水或空氣 750~770℃空冷 520~550 空氣
940~960℃空冷 -78℃冷處理 500~520 冷變形 470~490
0Cr15Ni7Mo2AI 1050~1080 空氣或水 750~770℃空冷 520~550 空氣
940~960℃空冷 -78℃冷處理 500~520 冷變形 470~490
0Cr12Mn5Ni4Mo3AI 1040~1060 空氣 750~770℃空冷 450~490 空氣
-78℃冷處理 510~530 550~570 冷變形 340~360 510~570
550~570
馬氏體沉澱強化型 0Cr17Ni4Cu4Nb 1020~1060 空氣 450~550 空氣
補充:1.1.1-②消應力回火溫度對彈簧力學性能的影響消應力回火溫度對各種材料彈簧力學性能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可以以不同的回火溫度對碳素彈簧鋼絲、油淬火回火鋼絲和1Cr18Ni9彈簧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加以說明。見表3、4.、5(上一篇將表5列立成了表3),也可以根據對彈簧的特殊性能要求來確定相應的回火溫度。
常用沉澱硬化不銹彈簧鋼熱處理工藝
類別 材料牌號 固溶處理 調整處理 時效處理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加熱溫度℃ 冷卻介質
半奧氏體沉澱強化型 0Cr17Ni7AI 1040~1060 水或空氣 750~770℃空冷 520~550 空氣
940~960℃空冷 -78℃冷處理 500~520
冷變形 470~490
0Cr15Ni7Mo2AI 1050~1080 空氣或水 750~770℃空冷 520~550 空氣
940~960℃空冷 -78℃冷處理 500~520
冷變形 470~490
0Cr12Mn5Ni4Mo3AI 1040~1060 空氣 750~770℃空冷 450~490 空氣
-78℃冷處理 510~530
550~570
冷變形 340~360
510~570
550~570
馬氏體沉澱強化型 0Cr17Ni4Cu4Nb 1020~1060 空氣 450~550 空氣
補充:1.1.1-②消應力回火溫度對彈簧力學性能的影響消應力回火溫度對各種材料彈簧力學性能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可以以不同的回火溫度對碳素彈簧鋼絲、油淬火回火鋼絲和1Cr18Ni9彈簧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加以說明。見表3、4.、5(上一篇將表5列立成了表3),也可以根據對彈簧的特殊性能要求來確定相應的回火溫度。
回火溫度對碳素彈簧鋼絲材料彈簧的力學性能的影響
鋼絲直徑mm 材料供應狀態 各種回火溫度處理30分鍾後的σb,σs,
(Mpa) 100℃ 200℃ 260℃ 300℃ 400℃
2 冷拉強化 σb 1760 1850 1850 1750 1625
σs 1350 1500 1600 1380 1300
回火溫度對油淬火回火鋼絲材料彈簧的力學性能的影響
鋼絲直徑mm 材料供應狀態 各種回火溫度處理30分鍾後的σb,σs,
(Mpa) 100℃ 200℃ 300℃ 400℃ 500℃
2 冷拉強化 σb 1520 1550 1600 1600 1350
σs 1400 1400 1400 1380 1200
回火溫度對1Cr18Ni9對彈簧力學性能的影響
鋼絲直徑mm 材料供應狀態 各種回火溫度處理1小時後的硬度(HRC)
300℃ 350℃ 400℃ 450℃ 500℃
4 冷拉強化 46.6 48.2 48.2 48.5 47.6
6 44.0 45.5 45.1 45.3 44.9
『柒』 不銹鋼可以熱處理嗎
不銹鋼316L為奧氏體.在加熱時無相變,因此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只能以提高鋼的專耐腐蝕屬性能進行熱處理:
1)固溶處理:其目的是使碳化物充分溶解並在常溫下保留在奧氏體中,從而在常溫下獲單相奧氏體組織,使鋼具有最高的耐腐蝕性能。
固溶處理的加熱溫度一般均較高,在1050-1100℃之間,並按含碳量的高低作適當調整。由於18-8不銹鋼導熱性很差,不僅要通過預熱後再進行淬火加熱,而且在固溶處理(淬火加熱)時的保溫時間要長。固溶處理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增碳。因為增碳將會增加18-8鋼的晶間腐蝕傾向。冷卻介質,一般採用清水。固溶處理後的組織一般是單相奧氏體,但對含有鈦、鈮、鉬的不銹鋼,尤其當是鑄件時,還含有少量的鐵素體。固溶處理後的硬度一般在135HBS左右
『捌』 不銹鋼一般採用什麼熱處理方式例如CR15
一般奧氏體不銹鋼,我採用固溶處理的多一些,即將不銹鋼加熱至奧氏體溫度區,保溫使組織均化版,然後淬水急冷權.
你的問題是Cr15.還是Gr15,0Cr15是鐵素體不銹鋼,只需正火處理即可,但Gr15是軸承鋼,如果要進一步進行塑性加工,加工前應進行退火軟化處理.
『玖』 不銹鋼熱處理有什麼作用
不銹鋼熱處理作用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應力和為最終熱處理准備良好的金相組織。不銹鋼熱處理熱處理工藝有退火、正火、時效、調質等。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化學成分與組織,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
熱處理名詞解釋:
1. 正火: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M以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後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2. 退火:將亞共析鋼工件加熱至AC3以上20—40度,保溫一段時間後,隨爐緩慢冷卻(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卻)至500度以下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3. 固溶熱處理:將合金加熱至高溫單相區恆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然後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4. 時效:合金經固溶熱處理或冷塑性形變後,在室溫放置或稍高於室溫保持時,其性能隨時間而變化的現象。
5.固溶處理:使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並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加工成型。
6. 時效處理:在強化相析出的溫度加熱並保溫,使強化相沉澱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強度。
7. 淬火:將鋼奧氏體化後以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使工件在橫截面內全部或一定的范圍內發生馬氏體等不穩定組織結構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8. 回火:將經過淬火的工件加熱到臨界點AC1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隨後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卻,以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9. 鋼的碳氮共滲:碳氮共滲是向鋼的表層同時滲入碳和氮的過程。
10. 調質處理:一般習慣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
11. 釺焊:用釺料將兩種工件加熱融化粘合在一起的熱處理工藝。
『拾』 304不銹鋼熱處理方法
熱處理工藝:304不銹鋼管在固溶處理時的溫度要經過到1100攝氏度左右,之後要通過的冷卻方式是用水冷的方法或者空冷的方法。冷加工過程的中間要經過退火,它的溫度一般在八九百攝氏度左右,最後的保溫階段過一定時間後再進入水冷階段。
304不銹鋼管用於食品設備,化工公司吧和一些原子能工業設備等,與200系列的不銹鋼材料相比,304不銹鋼管的耐高溫的性能相對比較好,能夠達到一千多攝氏度。
304不銹鋼管還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能,將304不銹鋼管放入到強酸環境下或者是強鹼溶液中,仍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
(10)不銹鋼熱處理採用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對於304不銹鋼來說,其成份中的Ni元素非常重要,直接決定著304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及其的價值。
304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是Ni、Cr,但是又不僅限於這兩個元素。具體的要求由產品標准規定。行業常見判定情況認為只要Ni含量大於8%,Cr含量大於18%,就可以認為是304不銹鋼。這也是為什麼業內會把這類不銹鋼叫做18/8不銹鋼的原因。
其實,相關的產品標准對304有著非常清楚的規定,而這些產品標准針對不同形狀的不銹鋼又有一些差異。下面是一些常見的產品標准與測試。
要想確定一個材料是不是304不銹鋼,必須滿足產品標准中每一個元素的要求,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不能叫做304不銹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