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銹鋼厚度公差
正負0.02mm。
極限偏差=極限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基本尺寸。尺寸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尺寸公差愈小,則尺寸精度愈高。
不銹鋼如果硬度太低,拋光時就不易拋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時表面易出現桔皮現象,從而影響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對就好。
(1)15厚的不銹鋼為什麼沒有15擴展閱讀:
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是強烈形成並穩。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區的元素。碳形成奧氏體的能力約為鎳的30倍,碳是一種間隙元素,通過固溶強化可顯著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強度。碳還可提高奧氏體不銹鋼在高濃氯化物(如42%MgCl2沸騰溶液)中的耐應力耐腐蝕的性能。
由於碳的有害作用,不僅在奧氏體不銹鋼冶煉過程中應按要求控制盡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隨後的熱、冷加工和熱處理等過程中也在防止不銹鋼表面增碳,避免鉻的碳化物析出。
Ⅱ 昨天我買了不銹鋼板我要1.5厚的,但是實際量才1.3。這個不銹鋼板材的國標是怎麼規定的
這個是有公差的,但是你這公差太大。如果不是你要求的就是不合格的,或者你是低價買的。
Ⅲ 目前市場上各廠家銷售的不銹鋼板材為什麼達不到標准厚度
市面上是有達到國標的板材買的,只是價格要高一些,一般都是大廠生產的。
從技術長來說是完全可以達到的,但那樣成本會高很多,價格也要貴,市場就難以接收的。
不銹鋼板材加工分冷軋和熱軋,通常設備這種加工工藝的最高精度也就只能達到正負0.02,若廠商選正公差加工的話,材料成本會高很多,且質量很難完全保證。
若要達到更高的精度,加工設備要求會非常昂貴,算下來成本會更高,加上使用廠商一般都知道這個公差的,在選用材料的時候都會考慮到這個因素。
不光不銹鋼板材,我從事機械零件加工用的棒材等材料都是取負公差的,比如說買的直徑3mm的線材,都是負0.02的公差,這個廠商都會說明的。其它工程材料大多都是這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