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不銹鋼板 > 凍品集裝箱能拆多少斤不銹鋼

凍品集裝箱能拆多少斤不銹鋼

發布時間:2022-07-15 21:20:31

Ⅰ 包裝箱和集裝箱的區別

有很大差別。包裝箱很普通,而集裝箱一般都有統一標准。
一. 集裝箱(container)

1.所謂集裝箱,是指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使用集裝箱轉運貨物,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按所裝貨物種類分,有雜貨集裝箱、散貨集裝箱、液體貨集裝箱、冷藏箱集裝箱等;按製造材料分,有木集裝箱、鋼集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不銹鋼集裝箱等;按結構分,有折疊式集裝箱、固定式集裝箱等,在固定式集裝箱中還可分密閉集裝箱、開頂集裝箱、板架集裝箱等;按總重分,有30噸集裝箱、20噸集裝箱、10噸集裝箱、5噸集裝箱、2.5噸集裝箱等。

2.集裝箱(又稱貨櫃)的種類:

(1)按規格尺寸分:目前,國際上通常使用的干貨櫃(DRYCONTAINER)有:

外尺寸為2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吋,簡稱20尺貨櫃;

4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吋,簡稱40尺貨櫃; 及近年較多使用的40英尺X8英尺X9英尺6吋,簡稱40尺高櫃。

20尺櫃:內容積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

40尺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40尺高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72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68立方米.

45尺高櫃:內容積為:13.58米X2.34米X2.71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9噸,體積為86立方米.

20尺開頂櫃:內容積為5.89米X2.32米X2.31米,配貨毛重20噸,體積31.5立方米.

40尺開頂櫃:內容積為12.01米X2.33米X2.15米,配貨毛重30.4噸,體積65立方米.

2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5.85米X2.23米X2.15米,配貨毛重23噸,體積28立方米.

4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貨毛重36噸,體積50立方米.

(2)按制箱材料分:有鋁合金集裝箱,鋼板集裝箱,纖維板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

(3)按用途分:有干集裝箱;冷凍集裝箱(REEFER CONTAINER);掛衣集裝箱(DRESS HANGER
CONTAINER);開頂集裝箱(OPENTOP CONTAINER);框架集裝箱(FLAT RACK CONTAINER);罐式集裝箱(TANK
CONTAINER). 3.集裝箱運輸的關系方:主要有:無船承運人,集裝箱實際承運人,集裝箱租賃公司,集裝箱堆場和集裝箱貨運站等.

(1)無船經營人(NON-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NVOCC):他們專門經營集裝貨運的攬貨,裝拆箱,內陸運輸及經營中轉站或內陸站業務,可以具備實際運輸工具,也可不具備.對真正貨主來講,他是承運人,而對實際承運人來說,他有是托運人,通常無船承運人應受所在國法律制約,在政府有關部門登記.

(2)實際承運人(ACTUAL
CARRIER):掌握運輸工具並參與集裝箱運輸的承運人.通常擁有大量集裝箱,以利於集裝箱的周轉,調撥,管理以及集裝箱與車船機的銜接.

(3)集裝箱租賃公司(CONTAINER LEASING COMPANY):專門經營集裝箱出租業務的新行業.

(4)集裝箱堆場(CONTAINER YARD:CY):指辦理集裝箱重箱或空箱裝卸,轉運,保管,交接的場所.

(5)集裝箱貨運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是處理拼箱貨的場所,它辦理拼箱貨的交接,配載積載後,將箱子送往CY,並接受CY交來的進口貨箱,進行拆箱,理貨,保管,最後撥給各收貨人.同時也可按承運人的委託進行鉛封和簽發場站收據等業務.

二. 集裝箱外尺寸(container's overall external dimensions)

包括集裝箱永久性附件在內的集裝箱外部最大的長、寬、高尺寸。它是確定集裝箱能否在船舶、底盤車、貨車、鐵路車輛之間進行換裝的主要參數。是各運輸部門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術資料。

三. 集裝箱內尺寸(container's internal dimensions)

集裝箱內部的最大長、寬、高尺寸。高度為箱底板面至箱頂板最下面的距離,寬度為兩內側襯板之間的距離,長度為箱門內側板量至端壁內襯板之間的距離。它決定集裝箱內容積和箱內貨物的最大尺寸。

四. 集裝箱內容積(container's unobstructed capacity)

按集裝箱內尺寸計算的裝貨容積。同一規格的集裝箱,由於結構和製造材料的不同,其內容積略有差異。集裝箱內容積是物資部門或其他裝箱人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術資料。

五. 集裝箱計算單位(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s 簡稱:TEU)

又稱20英尺換算單位,是計算集裝箱箱數的換算單位。目前各國大部分集裝箱運輸,都採用20英尺和40英尺長的兩種集裝箱。為使集裝箱箱數計算統一化,把20英尺集裝箱作為一個計算單位,40尺集裝箱作為兩個計算單位,以利統一計算集裝箱的營運量。

六. 集裝箱租賃 (container leasing)

即所有人將空箱租給使用人的一項業務。集裝箱所有人為出租的一方集裝箱,與使用人,一般是船公司或貨主,為承租的一方,雙方簽訂租賃合同。由出租人提供合格的集裝箱交由承租人在約定范圍內使用。集裝箱的租賃,國際上有多種不同的方式,總括起來有:程租、期租、活期租用和航區內阻賃等。

七. 集裝箱裝卸區(container terminal)

是集裝箱運輸中,箱或貨裝卸交換保管的具體經辦部門。它受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的委託,進行下列各項業務: 對整箱貨運的交換、保管;
設有集裝箱貨運站者,辦理拼箱貨的交接; 安排集裝箱船的靠泊,裝卸集裝箱,每航次編制配載圖; 辦理有關貨運單證的編簽;

編制並簽驗集裝箱運用運載工具的出入及流轉的有關單證; 辦理集裝箱及運載工具、裝卸工具的情況檢查、維修,以及空箱的清掃、熏蒸等工作; 空箱的收發、存貯和保管;

安排空箱和重箱在堆場的堆碼,及編制場地分配計劃; 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集裝箱裝卸區一般由專用碼頭、前沿、堆場、貨運站、指揮塔、修理部門、大門和辦公室組成。有時堆場或貨運站等可延伸到市區內部事5-15公里的中轉站。

八. 集裝箱前方堆場(marshalling yard)

是指在集裝箱碼頭前方,為加速船舶裝卸作業,暫時堆放集裝箱的場地。其作用是:當集裝箱船到港前,有計劃有次序地按積載要求將出口集裝箱整齊地集中堆放,卸船時將進口集裝箱暫時堆放在碼頭前方,以加速船舶裝卸作業。

九. 集裝箱後方堆場(container yard)

集裝箱重箱或空箱進行交接、保管和堆存的場所。有些國家對集裝箱堆場並不分前方堆場或後方堆場,統稱為堆場。集裝箱後方堆場是集裝箱裝卸區的組成部分。是集裝箱運輸「場到場」交接方式的整箱貨辦理交接的場所(實際上是在集裝箱卸區「大門口」進行交接的)。

十. 空箱堆場(van pool)

專門辦理空箱收集、保管、堆存或交接的場地。它是專為集裝箱裝卸區或轉運站堆場不足時才予設立。這種堆場不辦理重箱或貨物交接。它可以單獨經營,也可以由集裝箱裝卸區在區外另設。有些國家,經營這種空箱堆場,須向航運公會聲明。

十一. 中轉站或內路站(container depot or inland depot)

海港以外的集裝箱運輸的中轉站或集散地。它的作用除了沒有集裝箱專用船的裝卸作業外,其餘均與集裝箱裝卸區業務相同。中轉站或內陸站的度量,包括集裝箱裝卸港的市區中轉站、內陸城市、內河港口的內陸站均在內。

十二. 集裝箱貨運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簡稱:CFS)

為拼箱貨裝箱和拆箱的船、貨雙方辦理交接的場所。承運人在一個港口或內陸城市只能委託一個集裝箱貨運站的經營者。由它代表承運人辦理下列主要業務:

拼箱貨的理貨和交接; 對貨物外表檢驗如有異狀時,就辦理批註; 拼箱貨的配箱積載和裝箱; 進口拆箱貨的拆箱和保管; 代承運人加鉛封並簽發站收據;
辦理各項單證和編制等。

十三. 托運人責任(shipper's liabilities)

托運人在集裝箱運輸中應有的責任,這種責任是不完全同於傳統海運方面的。拼箱貨托運人的責任與傳統海運相同。整箱貨托運人的責任不同於傳統運輸的有:
應保證所報貨運資料的正確和完整; 承運人有權核對箱內所裝貨物,因核對而發生的費用,有托運人承擔;
海關或其他權力機關開箱檢查,其費用和由此發生貨損貨差,由托運人承擔;
如集裝箱貨不滿,或是墊襯不良,積載不當,或是裝了不適於集裝箱運輸的貨物,因而引起貨損、貨差,概由托運人負責;
如使用了托運人自有的不適航的集裝箱,所引起的貨損事故,應由托運人負責; 在使用承運人集裝箱及設備其間造成第三者財產或生命的損害,應由托運人負責賠償。

十四. 責任限制(limits of liability)

集裝箱運輸中發生貨損貨差,承運人應承擔的最高賠償額。拼箱貨的責任限制與傳統運輸相同。整箱貨的賠償按照目前國際上的一些判例:如果提單上沒有列明箱內所裝貨物的件數,每箱作為一個理賠計算單位;如提單上列明箱內載貨件數的,仍按件數計算;如果貨物的損壞和滅失,不屬海運,而是在內陸運輸中發生的,則按陸上運輸最高賠償額辦理;如集裝箱是由托運人所有或提供時,遇有滅失或損壞,其責任確屬承運人應承擔者,亦應視作一個理賠計算單位。

十五. 同一責任制(uniform liability system)

聯運經營人對貨物損害責任的一種賠償責任制度。按照這種制度,統一由簽發聯運提單的承運人對貨主負全程運輸責任,即貨損貨差不論發生在哪一個運輸階段,都按同一的責任內容負責。如果能查清發生損害的運輸階段,聯運承運人在賠償以後,可以向該段運輸的實際承運人追償。

十六. 網狀責任制(network liability system)

聯運經營人對貨物損害責任的一種賠償責任制度。按照這種制度,簽發聯運提單的承運人,雖然對貨方仍負全程運輸的責任,但遇損害賠償不象同一責任制那樣,而是按發生損害的運輸階段的責任內容負責。例如,損害發生在海上運輸階段,按國際貨運規則辦理;如發生在鐵路或公路運輸階段,則按有關國際法或國內法處理。

十七. 航運公會集裝箱規則(container rules of freight conference)

在一些國家集裝箱船航線上,各航運公會為了壟斷各自航線上的集裝箱運輸,都分別制訂了供貨方使用的集裝箱運輸規則。這些規則,是由各公會針對公會營運范圍內的航線情況制訂的。因此,各公會的規則內容各不相同,但基本精神是相同的,即船貨雙方的責任是一樣的。規則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集裝箱裝卸港,集散運輸; 集裝箱運輸專用術語解釋; 各種運輸交接方式船貨雙方責任; 訂艙手續及貨運資料申報; 各類條款包括提單,加批條款,港口條款和意外條款;

提單簽發; 設備交接手續,使用免費時間和滯期費計收; 交貨手續; 運費計算方法及支付; 各種費用項目計收辦法,費率變更規定; 幣制,貶值,增值規定;

內陸運輸規定及收費。

十八. 交接方式(receiving and delivery system)

集裝箱運輸中,整箱貨和拼箱貨在船貨雙方之間的交接方式有以下幾種:

門到門 (door to door):
由托運人負責裝載的集裝箱,在其貨倉或廠庫交承運人驗收後,負責全程運輸,直到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交箱為止。這種全程連線運輸,稱為「門到門」運輸;

門到場(door to cy): 由發貨人貨倉或工廠倉庫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

門到站 (door to cfs): 由發貨人貨倉或工廠倉庫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

場到門(cy to door):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至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

場到場 (cy to cy):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

場到站 (cy to cfs):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

站到門 (cfs to door):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至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

站到場 (cfs to cy):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

站到站 (cfs to cfs):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

十九. 整箱貨 (full container load 簡稱:FCL)

為拼箱貨的相對用語。由發貨人負責裝箱、計數、積載並加鉛封的貨運。整箱貨的拆箱,一般由收貨人辦理。但也可以委託承運人在貨運站拆箱。可是承運人不負責箱內的貨損、貨差。除非貨方舉證確屬承運人責任事故的損害,承運人才負責賠償。承運人對整箱貨,以箱為交接單位。只要集裝箱外表與收箱時相似和鉛封完整,承運人就完成了承運責任。整箱貨運提單上,要加上「委託人裝箱、計數並加鉛封」的條款。

二十. 拼箱貨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簡稱:LCL)

整箱貨的相對用語,指裝不滿一整箱的小票貨物。這種貨物,通常是由承運人分別攬貨並在集裝箱貨運站或內陸站集中,而後將兩票或兩票以上的貨物拼裝在一個集裝箱內,同樣要在目的地的集裝箱貨運站或內陸站拆箱分別交貨。對於這種貨物,承運人要負擔裝箱與拆箱作業,裝拆箱費用仍向貨方收取。承運人對拼箱貨的責任,基本上與傳統雜貨運輸相同。

二十一. 箱位數(number of slots)

全集裝箱船所能記載的集裝箱箱數。每一艘全集裝箱專用船,均以20英尺換算單位來表示它的載箱量。

二十二. 箱位(slots)

在集裝箱堆場上,按照集裝箱相應的尺度畫成有規則的用以指示堆放集裝箱的格狀位置。在箱位上編有號碼,以利裝船。

二十三. 排號(bay number)

集裝箱在專用船上的橫排積載位置。編號方法,是從船首至船尾依此標明:01,02,03……。

二十四. 行號(row number)

又稱列號,集裝箱在專用船上的縱列積載位置。有兩種標號方法:一種是自左舷端向右依此標明:01,02……另一種是從中間的左右分標。左舷為單號,由中線向左編為:01,03,05……,中線向右舷編雙號:02,04,06……。

二十五. 層號(tier number)

集裝箱在專用船上的立體積載位置。編號方法分甲板和倉內兩種。甲板上的編號自上而下依此編號,並在數字前加一「D」字。艙內的編號自上而下依此編號,並在數字前加一「H」字。

二十六. 箱位號(slot number)

集裝箱在船上的積載位置。由六個數字組成,前兩個數字是排號,中間兩個數字是行號,後兩個數字是層號。例如箱位0402D1是表示這個集裝箱積載在第四排右舷第二行甲板第一層。

二十七. 集裝箱配載圖(pre-stowage plan)

集裝箱船裝箱的計劃圖。裝卸區據以裝箱。配載圖由外輪代理公司根據訂艙清單、裝箱但及堆場積載計劃編制。並在船舶抵港徵得船方同意後,即行裝船。如系中途靠港,船上已裝有集裝箱,就應將有關資料電告船上配載,等回電後據以編制。配載圖是由集裝箱船各排每列和分層的橫斷而構成。進行配載時,必須達到如下要求:

保證船舶縱斷面的強度和船舶的穩性; 保持理想的吃水差,使船舶取得最好成績的航行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操縱性和快速性; 最合理地利用船舶的載重量和艙容;

保證集裝箱在艙內完整無損及在甲板上的安全; 要考慮便於裝卸作業; 多港裝卸時,必須注意,對以下靠港的裝卸不要造成翻艙。

二十八. 站場收據(dock receipt)
承運人委託集裝箱裝卸區、中轉站或內陸站收到整箱貨或拼箱貨後簽發的收據。站場收據由發貨人編制。如同一批貨物裝有幾個集裝箱時,先憑裝箱但驗收,直到最後一個集裝箱驗收完畢時,才由港站管理員在站場收據上簽收。站場在收到整箱貨,如所裝的箱外表或拼箱貨包裝外表有異狀時,應加批註。站場收據的作用,相當於傳統運輸中的大副收據,它是發貨人向船公司換取提單的憑證。

二十九. 設備交接單(equipment receipt)

集裝箱所有人或租用人委託集裝箱裝卸區、中轉站或內陸站與貨方即用箱人或其代表之間交接集裝箱及承運設備的憑證。交接單由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簽發給貨方,據以向區、站領取或送還重箱或輕箱。交接單第一張背面印有交接使用條款,主要內容是集裝箱及設備在貨方使用期中,產生的費用以及遇有設備及所裝貨物發生損壞、滅失的責任劃分,及對第三者發生損害賠償的承擔。設備交接一般在區、站大門口辦理。設備包括集裝箱、底盤車、台車及電動機等。交接單分「出門」和「進門」兩種。

Ⅱ 一個集裝箱櫃能裝多少貨物

樓主:所謂集裝箱,是指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使用集裝箱轉運貨物,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按所裝貨物種類分,有雜貨集裝箱、散貨集裝箱、液體貨集裝箱、冷藏箱集裝箱等;按製造材料分,有木集裝箱、鋼集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不銹鋼集裝箱等;按結構分,有折疊式集裝箱、固定式集裝箱等,在固定式集裝箱中還可分密閉集裝箱、開頂集裝箱、板架集裝箱等;按總重分,有30噸集裝箱、20噸集裝箱、10噸集裝箱、5噸集裝箱、2.5噸集裝箱等
樓主這里詳細:
2.集裝箱(又稱貨櫃)的種類:
(1)按規格尺寸分:目前,國際上通常使用的干貨櫃(DRYCONTAINER)有:
外尺寸為2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寸,簡稱20尺貨櫃;
4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寸,簡稱40尺貨櫃;
及近年較多使用的40英尺X8英尺X9英尺6寸,簡稱40尺高櫃。
20尺櫃:內容積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
40尺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40尺高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72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68立方米.
45尺高櫃:內容積為:13.58米X2.34米X2.71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9噸,體積為86立方米.
20尺開頂櫃:內容積為5.89米X2.32米X2.31米,配貨毛重20噸,體積31.5立方米.
40尺開頂櫃:內容積為12.01米X2.33米X2.15米,配貨毛重30.4噸,體積65立方米.
2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5.85米X2.23米X2.15米,配貨毛重23噸,體積28立方米.
4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貨毛重36噸,體積50立方米.

Ⅲ 我國對外貿易中經常使用的貿易術語有幾種在集裝箱海運和多式聯運上應採用哪些貿易術語為什麼

199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共列出十三種貿易術語,其要點如下:

(一)工廠交貨( EXW) 本術語英文為"EX Works(... named place)",即"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它指賣方負有在其所在地即車間、工廠、倉庫等把備妥的貨物交付給買方的責任,但通常不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准備的車輛上或辦理貨物結關。買方承擔自賣方的所在地將貨物運至預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費用和風險。

(二)貨交承運人(FCA) 本術語英文為「Free Carrier(... named place)」,即「貨物交承運人(......指定地點)」。 它指賣方應負責將其移交的貨物,辦理出關後,在指定的地點交付給買方指定的承運入照管。根據商業慣例,當賣方被要求與承運人通過簽訂合同進行協作時,在買方承擔風險和費用的情況下,賣方可以照此辦理。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三)船邊交貨(FAS) 本術語英文為「Free Alongside ship(...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碼頭或駁船上把貨物交至船邊,從這時起買方須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全部費用和風險,另外買方須辦理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四)船上交貨(FOB) 本術語英文為「 Free on Boaro(...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把貨物送過船舷後交付,貨過船舷後買方須承擔貨物的全部費用、風險、滅失或損壞,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五)成本加運費(CFR或 c&F) 本術語英文為「 Cost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它指賣方必須支付把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開支和運費,但從貨物交至船上甲板後,貨物的風險、滅失或損壞以及發生事故後造成的額外開支,在貨物越過指定港的船舷後,就由賣方轉向買方負擔.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六)成本、保險費加運費(CIF) 本術語英文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它指賣方除負有與「成本加運費」術語相同的義務外,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七)運費付至(CPT) 本術語英文為「Carriage Paid to):t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本術語系指賣方支付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的運費。關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貨物交至承運人後發生事件所產生的任何額外費用,自貨物已交付給承運人照管之時起,從賣方轉由買方承擔。另外,賣方須辦理貨物出口的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

(八)運費及保險費付至(CIP) 本術語英文為「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運費及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它指賣方除負有與「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術語相同的義務外,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的貨物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九)邊境交貨(DAF)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at Frontier(...named place)」,即「邊境交貨(......指定地點)」。 它指賣方承擔如下義務,將備妥的貨物運至邊境上的指定地點,辦理貨物出口結關手續,在毗鄰國家海關關境前交貨,本術語主要適用於通過鐵路或公路運輸的貨物,也可用於其他運輸方式。

(十)目的港船上交貨(DES)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Ex Ship(...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即「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 它系指賣方履行如下義務,把備妥的貨物,在指定目的港的船甲板上不辦理貨物進口結關手續的情況下,交給買方,故賣方須承擔包括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的所有費用與風險。本術語只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十一)目的港碼頭交貨(DEQ) 本術語的英文為 :「Delivered Ex Quay (Duty Paid)(...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目的港碼頭交貨(關稅已付)(......指定目的港)」。 本術語指賣方履行如下義務,將其備好的貨物,在指定目的港的碼頭,辦理進口結關後,交付給買方,而且賣方須承擔所有風險和費用,包括關銳、捐稅和其他交貨中出現的費用。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十二)未完稅交貨(DDU)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Un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它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的地點交付,而且須承擔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不包括關稅、捐稅及進口時應支付的其他官方費用),另外須承擔辦理海關手續的費用和風險。買方須承擔因未能及時辦理貨物進口結關而引起的額外費用和風險。本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

(十三)完稅後交貨(DDP)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destination)」,即「完稅後交貨(......指定目的地)」。它是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地點交付,而且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並辦理進口結關。本術語可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
集裝箱在進出口貨物運輸中應用廣泛,下面是一些有關集裝箱貨運方面常識:
一. 集裝箱(container)
所謂集裝箱,是指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使用集裝箱轉運貨物,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按所裝貨物種類分,有雜貨集裝箱、散貨集裝箱、液體貨集裝箱、冷藏箱集裝箱等;按製造材料分,有木集裝箱、鋼集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不銹鋼集裝箱等;按結構分,有折疊式集裝箱、固定式集裝箱等,在固定式集裝箱中還可分密閉集裝箱、開頂集裝箱、板架集裝箱等;按總重分,有30噸集裝箱、20噸集裝箱、10噸集裝箱、5噸集裝箱、2.5噸集裝箱等。
二. 集裝箱外尺寸(container´s overall external dimensions)
包括集裝箱永久性附件在內的集裝箱外部最大的長、寬、高尺寸。它是確定集裝箱能否在船舶、底盤車、貨車、鐵路車輛之間進行換裝的主要參數。是各運輸部門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術資料。
三. 集裝箱內尺寸(container´s internal dimensions)
集裝箱內部的最大長、寬、高尺寸。高度為箱底板面至箱頂板最下面的距離,寬度為兩內側襯板之間的距離,長度為箱門內側板量至端壁內襯板之間的距離。它決定集裝箱內容積和箱內貨物的最大尺寸。
四. 集裝箱內容積(container´s unobstructed capacity)
按集裝箱內尺寸計算的裝貨容積。同一規格的集裝箱,由於結構和製造材料的不同,其內容積略有差異。集裝箱內容積是物資部門或其他裝箱人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術資料。
五. 集裝箱計算單位(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s 簡稱:TEU)
又稱20英尺換算單位,是計算集裝箱箱數的換算單位。目前各國大部分集裝箱運輸,都採用20英尺和40英尺長的兩種集裝箱。為使集裝箱箱數計算統一化,把20英尺集裝箱作為一個計算單位,40尺集裝箱作為兩個計算單位,以利統一計算集裝箱的營運量。
六. 集裝箱租賃 (container leasing)
即所有人將空箱租給使用人的一項業務。集裝箱所有人為出租的一方集裝箱,與使用人,一般是船公司或貨主,為承租的一方,雙方簽訂租賃合同。由出租人提供合格的集裝箱交由承租人在約定范圍內使用。集裝箱的租賃,國際上有多種不同的方式,總括起來有:程租、期租、活期租用和航區內阻賃等。
七. 集裝箱裝卸區(container terminal)
是集裝箱運輸中,箱或貨裝卸交換保管的具體經辦部門。它受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的委託,進行下列各項業務:
1.對整箱貨運的交換、保管;
2.設有集裝箱貨運站者,辦理拼箱貨的交接;
3.安排集裝箱船的靠泊,裝卸集裝箱,每航次編制配載圖;
4.辦理有關貨運單證的編簽;
5.編制並簽驗集裝箱運用運載工具的出入及流轉的有關單證;
6.辦理集裝箱及運載工具、裝卸工具的情況檢查、維修,以及空箱的清掃、熏蒸等工作;
7.空箱的收發、存貯和保管;
8.安排空箱和重箱在堆場的堆碼,及編制場地分配計劃;
9.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集裝箱裝卸區一般由專用碼頭、前沿、堆場、貨運站、指揮塔、修理部門、大門和辦公室組成。有時堆場或貨運站等可延伸到市區內部事5-15公里的中轉站。
八. 集裝箱前方堆場(marshalling yard)
是指在集裝箱碼頭前方,為加速船舶裝卸作業,暫時堆放集裝箱的場地。其作用是:當集裝箱船到港前,有計劃有次序地按積載要求將出口集裝箱整齊地集中堆放,卸船時將進口集裝箱暫時堆放在碼頭前方,以加速船舶裝卸作業。
九. 集裝箱後方堆場(container yard)
集裝箱重箱或空箱進行交接、保管和堆存的場所。有些國家對集裝箱堆場並不分前方堆場或後方堆場,統稱為堆場。集裝箱後方堆場是集裝箱裝卸區的組成部分。是集裝箱運輸「場到場」交接方式的整箱貨辦理交接的場所(實際上是在集裝箱卸區「大門口」進行交接的)。
十. 空箱堆場(van pool)
專門辦理空箱收集、保管、堆存或交接的場地。它是專為集裝箱裝卸區或轉運站堆場不足時才予設立。這種堆場不辦理重箱或貨物交接。它可以單獨經營,也可以由集裝箱裝卸區在區外另設。有些國家,經營這種空箱堆場,須向航運公會聲明。
十一. 中轉站或內路站(container depot or inland depot)
海港以外的集裝箱運輸的中轉站或集散地。它的作用除了沒有集裝箱專用船的裝卸作業外,其餘均與集裝箱裝卸區業務相同。中轉站或內陸站的度量,包括集裝箱裝卸港的市區中轉站、內陸城市、內河港口的內陸站均在內。
十二. 集裝箱貨運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簡稱:CFS)
為拼箱貨裝箱和拆箱的船、貨雙方辦理交接的場所。承運人在一個港口或內陸城市只能委託一個集裝箱貨運站的經營者。由它代表承運人辦理下列主要業務:
1.拼箱貨的理貨和交接;
2.對貨物外表檢驗如有異狀時,就辦理批註;
3.拼箱貨的配箱積載和裝箱;
4.進口拆箱貨的拆箱和保管;
5.代承運人加鉛封並簽發站收據;
6.辦理各項單證和編制等。
十三. 托運人責任(shipper´s liabilities)
托運人在集裝箱運輸中應有的責任,這種責任是不完全同於傳統海運方面的。拼箱貨托運人的責任與傳統海運相同。整箱貨托運人的責任不同於傳統運輸的有:
1.應保證所報貨運資料的正確和完整;
2.承運人有權核對箱內所裝貨物,因核對而發生的費用,有托運人承擔;
3.海關或其他權力機關開箱檢查,其費用和由此發生貨損貨差,由托運人承擔;
4.如集裝箱貨不滿,或是墊襯不良,積載不當,或是裝了不適於集裝箱運輸的貨物,因而引起貨損、貨差,概由托運人負責;
5.如使用了托運人自有的不適航的集裝箱,所引起的貨損事故,應由托運人負責;
6.在使用承運人集裝箱及設備其間造成第三者財產或生命的損害,應由托運人負責賠償。
十四. 責任限制(limits of liability)
集裝箱運輸中發生貨損貨差,承運人應承擔的最高賠償額。拼箱貨的責任限制與傳統運輸相同。整箱貨的賠償按照目前國際上的一些判例:如果提單上沒有列明箱內所裝貨物的件數,每箱作為一個理賠計算單位;如提單上列明箱內載貨件數的,仍按件數計算;如果貨物的損壞和滅失,不屬海運,而是在內陸運輸中發生的,則按陸上運輸最高賠償額辦理;如集裝箱是由托運人所有或提供時,遇有滅失或損壞,其責任確屬承運人應承擔者,亦應視作一個理賠計算單位。
十五. 同一責任制(uniform liability system)
聯運經營人對貨物損害責任的一種賠償責任制度。按照這種制度,統一由簽發聯運提單的承運人對貨主負全程運輸責任,即貨損貨差不論發生在哪一個運輸階段,都按同一的責任內容負責。如果能查清發生損害的運輸階段,聯運承運人在賠償以後,可以向該段運輸的實際承運人追償。
十六. 網狀責任制(network liability system)
聯運經營人對貨物損害責任的一種賠償責任制度。按照這種制度,簽發聯運提單的承運人,雖然對貨方仍負全程運輸的責任,但遇損害賠償不象同一責任制那樣,而是按發生損害的運輸階段的責任內容負責。例如,損害發生在海上運輸階段,按國際貨運規則辦理;如發生在鐵路或公路運輸階段,則按有關國際法或國內法處理。
十七. 航運公會集裝箱規則(container rules of freight conference)
在一些國家集裝箱船航線上,各航運公會為了壟斷各自航線上的集裝箱運輸,都分別制訂了供貨方使用的集裝箱運輸規則。這些規則,是由各公會針對公會營運范圍內的航線情況制訂的。因此,各公會的規則內容各不相同,但基本精神是相同的,即船貨雙方的責任是一樣的。規則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集裝箱裝卸港,集散運輸;
2.集裝箱運輸專用術語解釋;
3.各種運輸交接方式船貨雙方責任;
4.訂艙手續及貨運資料申報;
5.各類條款包括提單,加批條款,港口條款和意外條款;
6.提單簽發;
7.設備交接手續,使用免費時間和滯期費計收;
8.交貨手續;
9.運費計算方法及支付;
10.各種費用項目計收辦法,費率變更規定;
11.幣制,貶值,增值規定;
12.內陸運輸規定及收費。
十八. 交接方式(receiving and delivery system)
集裝箱運輸中,整箱貨和拼箱貨在船貨雙方之間的交接方式有以下幾種:
1.門到門 (door to door): 由托運人負責裝載的集裝箱,在其貨倉或廠庫交承運人驗收後,負責全程運輸,直到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交箱為止。這種全程連線運輸,稱為「門到門」運輸;
2.門到場(door to cy): 由發貨人貨倉或工廠倉庫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
3.門到站 (door to cfs): 由發貨人貨倉或工廠倉庫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
4.場到門(cy to door):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至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
5.場到場 (cy to cy):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
6.場到站 (cy to cfs):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
7.站到門 (cfs to door):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至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
8.站到場 (cfs to cy):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裝卸區堆場;
9.站到站 (cfs to cfs): 由起運地或裝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裝箱貨運站;
十九. 整箱貨 (full container load 簡稱:FCL)
為拼箱貨的相對用語。由發貨人負責裝箱、計數、積載並加鉛封的貨運。整箱貨的拆箱,一般由收貨人辦理。但也可以委託承運人在貨運站拆箱。可是承運人不負責箱內的貨損、貨差。除非貨方舉證確屬承運人責任事故的損害,承運人才負責賠償。承運人對整箱貨,以箱為交接單位。只要集裝箱外表與收箱時相似和鉛封完整,承運人就完成了承運責任。整箱貨運提單上,要加上「委託人裝箱、計數並加鉛封」的條款。
二十. 拼箱貨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簡稱:LCL)
整箱貨的相對用語,指裝不滿一整箱的小票貨物。這種貨物,通常是由承運人分別攬貨並在集裝箱貨運站或內陸站集中,而後將兩票或兩票以上的貨物拼裝在一個集裝箱內,同樣要在目的地的集裝箱貨運站或內陸站拆箱分別交貨。對於這種貨物,承運人要負擔裝箱與拆箱作業,裝拆箱費用仍向貨方收取。承運人對拼箱貨的責任,基本上與傳統雜貨運輸相同。
二十一. 箱位數(number of slots)
全集裝箱船所能記載的集裝箱箱數。每一艘全集裝箱專用船,均以20英尺換算單位來表示它的載箱量。
二十二. 箱位(slots)
在集裝箱堆場上,按照集裝箱相應的尺度畫成有規則的用以指示堆放集裝箱的格狀位置。在箱位上編有號碼,以利裝船。
二十三. 排號(bay number)
集裝箱在專用船上的橫排積載位置。編號方法,是從船首至船尾依此標明:01,02,03……。
二十四. 行號(row number)
又稱列號,集裝箱在專用船上的縱列積載位置。有兩種標號方法:一種是自左舷端向右依此標明:01,02……另一種是從中間的左右分標。左舷為單號,由中線向左編為:01,03,05……,中線向右舷編雙號:02,04,06……。
二十五. 層號(tier number)
集裝箱在專用船上的立體積載位置。編號方法分甲板和倉內兩種。甲板上的編號自上而下依此編號,並在數字前加一「D」字。艙內的編號自上而下依此編號,並在數字前加一「H」字。
二十六. 箱位號(slot number)
集裝箱在船上的積載位置。由六個數字組成,前兩個數字是排號,中間兩個數字是行號,後兩個數字是層號。例如箱位0402D1是表示這個集裝箱積載在第四排右舷第二行甲板第一層。
二十七. 集裝箱配載圖(pre-stowage plan)
集裝箱船裝箱的計劃圖。裝卸區據以裝箱。配載圖由外輪代理公司根據訂艙清單、裝箱但及堆場積載計劃編制。並在船舶抵港徵得船方同意後,即行裝船。如系中途靠港,船上已裝有集裝箱,就應將有關資料電告船上配載,等回電後據以編制。配載圖是由集裝箱船各排每列和分層的橫斷而構成。進行配載時,必須達到如下要求:
1.保證船舶縱斷面的強度和船舶的穩性;
2.保持理想的吃水差,使船舶取得最好成績的航行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操縱性和快速性;
3.最合理地利用船舶的載重量和艙容;
4.保證集裝箱在艙內完整無損及在甲板上的安全;
5.要考慮便於裝卸作業;
6.多港裝卸時,必須注意,對以下靠港的裝卸不要造成翻艙。
二十八. 站場收據(dock receipt)
承運人委託集裝箱裝卸區、中轉站或內陸站收到整箱貨或拼箱貨後簽發的收據。站場收據由發貨人編制。如同一批貨物裝有幾個集裝箱時,先憑裝箱但驗收,直到最後一個集裝箱驗收完畢時,才由港站管理員在站場收據上簽收。站場在收到整箱貨,如所裝的箱外表或拼箱貨包裝外表有異狀時,應加批註。站場收據的作用,相當於傳統運輸中的大副收據,它是發貨人向船公司換取提單的憑證。
二十九. 設備交接單(equipment receipt)
集裝箱所有人或租用人委託集裝箱裝卸區、中轉站或內陸站與貨方即用箱人或其代表之間交接集裝箱及承運設備的憑證。交接單由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簽發給貨方,據以向區、站領取或送還重箱或輕箱。交接單第一張背面印有交接使用條款,主要內容是集裝箱及設備在貨方使用期中,產生的費用以及遇有設備及所裝貨物發生損壞、滅失的責任劃分,及對第三者發生損害賠償的承擔。設備交接一般在區、站大門口辦理。設備包括集裝箱、底盤車、台車及電動機等。交接單分「出門」和「進門」兩種。
多式聯運:

國際貨物多式聯運是在集裝箱運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實現貨物整體運輸的最優化效益為目的的一種國際貨物運輸組織形式。由於集裝箱運輸的飛速發展,使多式聯運成為國際貨物運輸業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打破了過去海、陸、空等單一運輸方式互不聯貫的傳統做法,而將海、鐵、公、空等單一運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聯為一體,構成一種跨國(地區)的聯貫運輸方式,被喻為運輸業的一次革命。
與傳統的運輸方式相比,國際貨物多式聯運涉及當事方眾多,過程也更加復雜,諸多法律問題存在爭議,迄今仍沒有定論。本文試就這種運輸方式中的幾個主要法律問題展開探討。

以何為名——「國際貨物多式聯運」的概念及構成
國際貨物多式聯運法律稱謂的發展和統一化
國際貨物多式聯運(下簡稱國際多式聯運)雖然被廣泛應用,但國際上關於該概念的特定稱謂卻尚未統一,相關的概念主要有:「聯合運輸」、「聯運」、 「連運」、「集裝箱運輸」以及與多式聯運相對應的「單一運輸」。 這些名詞與國際貨物多式聯運都有一定甚至十分密切的聯系,相互之間極易發生混淆。所以羅爾夫•威特教授 (Ralph De Wit) 告誡說:即使這些概念之間有著顯著的差別,在實務中也非常容易被混用。因而不能僅依*其所使用的術語來判定一個運輸合同的性質。[ii]
運輸合同的性質直接關繫到多式聯運經營人或承運人權利、義務范圍的大小,對運輸方式的概念內涵理解不一,極易引發糾紛和爭議。為了避免這種狀況,除了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選擇有關的名詞或術語,並注意依合同內容而非形式來確定運輸方式的性質外,更好的解決方法也許是盡快將這種運輸方式的特定稱謂統一化、確切化。聯合國經濟和貿易發展委員會(UNCATD,下簡稱聯合國貿發會),國際商會(ICC)等國際組織也在為此做著不懈努力。目前實務和理論界最常見的術語便是1980年在《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以下簡稱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中最早出現的「多式聯運(Multimodal Transport)」一詞。該稱謂准確地描述了這種運輸方式的特點並為人們普遍接受。可以想見,隨著它被日益廣泛地應用,這一術語將取代其他,成為該種運輸方式的專用詞語。

Ⅳ 集裝箱一般能裝多少噸貨物

樓主:所謂集裝箱,是指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使用集裝箱轉運貨物,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按所裝貨物種類分,有雜貨集裝箱、散貨集裝箱、液體貨集裝箱、冷藏箱集裝箱等;按製造材料分,有木集裝箱、鋼集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不銹鋼集裝箱等;按結構分,有折疊式集裝箱、固定式集裝箱等,在固定式集裝箱中還可分密閉集裝箱、開頂集裝箱、板架集裝箱等;按總重分,有30噸集裝箱、20噸集裝箱、10噸集裝箱、5噸集裝箱、2.5噸集裝箱等

樓主這里詳細:
2.集裝箱(又稱貨櫃)的種類:

(1)按規格尺寸分:目前,國際上通常使用的干貨櫃(DRYCONTAINER)有:

外尺寸為2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寸,簡稱20尺貨櫃;

4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寸,簡稱40尺貨櫃; 及近年較多使用的40英尺X8英尺X9英尺6寸,簡稱40尺高櫃。

20尺櫃:內容積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

40尺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40尺高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72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68立方米.

45尺高櫃:內容積為:13.58米X2.34米X2.71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9噸,體積為86立方米.

20尺開頂櫃:內容積為5.89米X2.32米X2.31米,配貨毛重20噸,體積31.5立方米.

40尺開頂櫃:內容積為12.01米X2.33米X2.15米,配貨毛重30.4噸,體積65立方米.

2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5.85米X2.23米X2.15米,配貨毛重23噸,體積28立方米.

4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貨毛重36噸,體積50立方米.

Ⅳ 40英尺集裝箱貨櫃車的總長度是多少要加上牽引車的長度.

40英尺集裝箱長度為12192mm(同平板車車架本身即箱子和車一樣長),再加上牽引車一般就為16400mm,牽引車和車架重疊部分是可以調節的,波動也就在20cm左右。

集裝箱最大的成功在於其產品的標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能夠讓一個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實現標准化,並且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船舶、港口、航線、公路、中轉站、橋梁、隧道、多式聯運相配套的物流系統,這的確堪稱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偉大奇跡之一。

(5)凍品集裝箱能拆多少斤不銹鋼擴展閱讀

集裝箱運輸的初期,集裝箱的結構和規格各不相同,影響了集裝箱在國際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裝箱的國際通用標准,以利於集裝箱運輸的發展。集裝箱標准化,不僅能提高集裝箱作為共同運輸單元在海、陸、空運輸中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而且能夠提高集裝箱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促進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

同時,集裝箱的標准化還給集裝箱的載運工具和裝卸機械提供了選型、設計和製造的依據,從而使集裝箱運輸成為相互銜接配套、專業化和高效率的運輸系統。集裝箱標准按使用范圍分,有國際標准、國家標准、地區標准和公司標准四種。

Ⅵ 5立方低溫液體儲存罐拆廢有多少不銹鋼

5立方低溫液體儲存罐坼廢約能拆一百公斤不銹鋼出來。

Ⅶ 集裝箱貨櫃車的內部尺寸是多少啊

20尺櫃:內容積為5.69x2.13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

40尺櫃:內容積為11.8x2.13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根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第123號令中有關規定,持有我國合法有效的A2駕駛證駕駛的全掛車和半掛車中;掛車總重量由其自身承受的稱為全掛車;掛車總重量的一部分由牽引車承受的稱為半掛車。

(7)凍品集裝箱能拆多少斤不銹鋼擴展閱讀

按照澳大利亞客戶的技術要求,集裝箱車的設計、試驗、製造和產品質量全面達到領先水平。

首先,該車不僅可裝運兩個具有活動頂蓋和自卸功能的糧食漏斗集裝箱,還可作為集裝箱平車裝運國際標准集裝箱。

其次,糧食漏斗集裝箱的活動頂蓋以風動形式開閉,卸車方式以風動為主、手動為輔。

第三,糧食漏斗集裝箱與糧食接觸部分均採用 T4003 不銹鋼材料,集裝箱平車主要承載結構採用屈服強度為450 MPa 的Q450NQR1 高強度耐候鋼。

型鋼以自製壓型件為主,以減輕車輛自重並降低製造成本。第四,車體符合澳大利亞ROA Plate B 限界的規定,車體使用壽命達30 年。


閱讀全文

與凍品集裝箱能拆多少斤不銹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聯達鋼筋構件如何存檔 瀏覽:514
n95口罩的耳帶如何手工焊接 瀏覽:65
4米長不銹鋼管多少錢一根 瀏覽:640
8mm鋼筋彎曲多少倍d 瀏覽:386
萊斯焊接機器人用什麼編程系統 瀏覽:867
管棚的鋼管內注什麼料 瀏覽:90
厚壁方矩管定做 瀏覽:159
風力發電機機做鋼筋多少一噸 瀏覽:494
二保焊如何防止焊接變形 瀏覽:301
焊接廢氣怎麼辦 瀏覽:554
變送器差壓感測器如何焊接方法 瀏覽:777
鋁合金和鈦金哪個牌子好 瀏覽:374
瑞士刀鋁合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518
卧室門冷軋鋼和不銹鋼合頁哪個好 瀏覽:453
軸承鋼跟碳鋼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24
哪堆鋼管體積大為什麼 瀏覽:319
鋼鐵雄心4怎麼看event 瀏覽:128
碳鋼焊絲7和G有什麼區別 瀏覽:279
螺紋鋼1901手續費是多少錢 瀏覽:341
廣西鍍鋅焊管廠家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