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不銹鋼螺絲為什麼總斷
碳元素含量過高,導致不銹鋼比較脆,就容易斷
2. 不銹鋼攻M2的牙 老斷絲錐 是怎麼回事
首先幫你解決為什麼絲攻為什麼會斷 1.底孔小 M2的絲攻至少要1.6或者1.6以上的底孔才回行 2.攻絲時 絲攻答軸線和底孔中心線不同心 這個原因是出現斷絲錐次數最多的 3.加工盲孔時候 部分切屑未及時排出堵塞在孔的底部 至於擠壓絲錐 一般用於8MM以下的薄板 不知道你的工件要求攻牙深度是多少 如果你攻不銹鋼 M2的擠壓絲攻底孔至少要在1.78以上 最好1.8 不 明白的可以再問我
3. 不銹鋼自攻螺絲釘為什麼愛斷
不銹鋼相對較軟,容易和被攻的物體粘合在一起,所以容易斷,一般不銹鋼螺釘在安裝之前要塗抹防咬合劑。有沒有發現不銹鋼/鋁銅材質的緊固連接件很難拆除就是這個原因
4. 304不銹鋼攻M3的牙,深10.0MM,攻牙後底孔不大過2.59。鑽的是2.75的孔。問題:(1)老是斷絲攻。怎麼辦
M3×0.5的擠壓絲錐鑽2.75的孔已是極限值了,不建議再加大底孔直徑。老是斷絲攻的客回觀原因有不銹鋼本來就非常答難攻絲,更何況深度已達絲錐公稱直徑的三倍多(屬深孔螺紋加工)。建議採用含鈷短刃螺旋絲攻,最好絲錐有要經過鍍鈦處理。選擇不銹鋼專用攻絲油。降低轉速等。
底孔出現錐度首先應該考慮選擇高品質含鈷鑽頭,然後檢查鑽床精度。
5. 請高手指點,一般紫銅和不銹鋼在攻絲時,都用什麼絲錐啊,我用的絲錐怎麼老是斷
用合金的
6. 絲攻折斷的原因是什麼
非標絲攻折斷原因是因為絲錐自身的質量有問題,也是導致攻絲過程中絲錐折斷的原因之一。加工盲孔螺紋時,當絲錐即將接觸孔底的瞬間,而操作者並未意識到,仍按未到孔底的攻絲速度送進,則絲錐必然折斷。在攻絲過程中,由於操作者雙手用力不均衡,致使力的方向改變而折斷絲錐。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直徑較小的螺紋加工中。加工盲孔螺紋時,如果有部分切屑未能及時排出而填堵在孔的底部,操作者若強行繼續攻絲,絲錐也必然折斷。底孔孔徑與絲錐不匹配。例如,加工M5×0.5螺紋時,本應該用必4.5mm鑽頭鑽底孔,如果誤用了適用於M5的?4.2mm鑽頭來加工,由於孔徑變小,與絲錐不匹配,扭矩必然增大。此時如操作者仍未發現用錯鑽頭而繼續強行攻絲,則絲錐折斷現象就必然出現。
7. 機用絲錐攻M1.6的螺紋,老斷絲錐,怎麼辦攻小螺紋孔時有什麼好的辦法不銹鋼的材料
1、攻制不銹鋼螺紋時,「脹牙」現象比較嚴重,絲錐容易「咬死」在孔中,所以螺紋底孔應適當加大。一般情況下,螺距為1mm以下的螺紋底孔直徑等於公稱直徑減去螺距;螺距大於1mm時,螺紋底孔直徑等於公稱直徑減去1.1倍螺距。
2、不銹鋼攻絲時,應保證有足夠的冷卻潤滑液。通常可選用硫化油+15%~20%CCl4;白鉛油+機油或其他礦物油;煤油稀釋氯化石蠟等。
3、因為不銹鋼韌性強,絲錐攻下去以後,後面摩擦力太大,擰不動,就斷絲錐。把絲錐導向部分的後角和後面用手工在小砂輪上磨一下就好了。
8. 在4mm厚的不銹鋼角鋼上攻直徑4mm的絲時,絲錐總是斷,如何才能不斷錐
1、絲錐品質不好
主要材料,數控刀具設計,熱處理情況,加工精度,塗層質量等等。例如,絲錐截面過渡處尺寸差別太大或沒有設計過渡圓角導致應力集中,使用時易在應力集中處發生斷裂。柄、刃交界處的截面過渡處離焊口距離太近,導致復雜的焊接應力與截面過渡處的應力集中相迭加,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導致絲錐在使用中斷裂。例如,熱處理工藝不當。絲錐熱處理時,若淬火加熱前不經預熱、淬火過熱或過燒、不及時回火及清洗過早都有可能導致絲錐產生裂紋。很大程度上這也是國內絲錐整體性能不如進口絲錐的重要原因。
2、絲錐選擇不當
對硬度太大的攻件應該選用高品質絲錐,如含鈷高速鋼絲錐、硬質合金絲錐、塗層絲錐等。此外,不同的絲錐設計應用在不同的工作場合。例如,絲錐的排屑槽頭數、大小、角度等等對排屑性能都有影響。
3、絲錐與加工的材料不匹配
這個問題近幾年越來越受到重視,以前國內廠家總覺得進口的好,貴的好,其實是適合的好。隨著新材料的不斷增加和難加工,為了適應這種需要,刀具材料的品種也在不斷地增加。這就需要在攻絲前,選擇好合適的絲錐產品。
4、底孔孔徑偏小
例如,加工黑色金屬材料M5×0.5螺紋時,用切削絲錐應該用選擇直徑4.5mm鑽頭打底孔,如果誤用了4.2mm鑽頭來打底孔,攻絲時絲錐所需切削的部分必然增大,進而使絲錐折斷。建議根據絲錐的種類及攻件材質的不同選擇正確的底孔直徑,如果沒有完全符合的鑽頭可以選擇大一級的。
5、攻件材質問題
攻件材質不純,局部有過硬點或氣孔,導致絲錐瞬間失去平衡而折斷。
6、機床沒有達到絲錐的精度要求
機床和夾持體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於高品質的絲錐,只要一定精度的機床和夾持體才能發揮出絲錐的性能。常見的就是同心度不夠。攻絲開始時,絲錐起步定位不正確,即主軸軸線與底孔的中心線不同心,在攻絲過程中扭矩過大,這是絲錐折斷的主要原因。
7、切削液,潤滑油品質不好
這點國內的許多企業都開始關注起來,許多采購了國外刀具和機床的公司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切削液,潤滑油品質出現問題,加工出的產品質量很容易出現毛刺等不良情況,同時壽命也會有很大的降低。
8、切削速度與進給量不合理
當加工出現問題時,國內大部分用戶是降低切削速度和減小進給量,這樣絲錐的推進力度降低,其生產的螺紋精度因此被大幅度降低,這樣加大了螺紋表面的粗糙度,螺紋孔徑和螺紋精度都無從控制,毛刺等問題當然更不可避免。但是,給進速度太快,導致的扭力過大也容易導致絲錐折斷。機攻時的切削速度,一般鋼料為6-15m/min;調質鋼或較硬的鋼料為5-10m/min;不銹鋼為2-7m/min;鑄鐵為8-10m/min。在同樣材料時,絲錐直徑小取較高值,絲錐直徑大取較低值。
9. 不銹鋼攻絲----請教
在不銹鋼上攻絲比在普遍鋼材上攻絲要困難得多。經常出現由於扭矩大,絲錐被「咬死」在螺孔中,崩齒或折斷,螺紋表面不光,溝紋,尺寸超差,亂扣和絲錐磨損嚴重等現象。因此,攻制不銹鋼螺紋時應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加以解決。 1、攻制不銹鋼螺紋時,「脹牙」現象比較嚴重,絲錐容易「咬死」在孔中,所以螺紋底孔應適當加大。一般情況下,螺距為1mm以下的螺紋底孔直徑等於公稱直徑減去螺距;螺距大於1mm時,螺紋底孔直徑等於公稱直徑減去1.1倍螺距。 2、選擇合適的絲錐和合理的切削用量,是關繫到攻絲質量的關鍵。絲錐材料,應選含鈷或鋁超硬高速鋼;主偏角和螺距、絲錐把數有關,頭錐κr=5°~7°,二錐、三錐為κr=10°~20°;校準部分一般取3~4扣螺紋長度,並有0.05~0.1mm/100 mm的倒錐;容屑槽方向一般取β=8°~15°,可以控制切屑流動方向,對於直槽絲錐,可以將絲錐前端改磨成螺旋形;絲錐的前角一般為γp=15°~20°,後角為8°~12°。 3、可採用無槽絲錐對不銹鋼攻絲。 4、不銹鋼攻絲時,應保證有足夠的冷卻潤滑液。通常可選用硫化油+15%~20%CCl4;白鉛油+機油或其他礦物油;煤油稀釋氯化石蠟等。 5、在攻絲的過程中,萬一絲錐折斷,可將工件放在硝酸溶液中進行腐蝕,可以很快將高速鋼絲錐腐蝕,而不報廢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