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年譜的公元1900年 ~ 現在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創制速度級汽輪機。
英國的科克爾和法國梅斯納熱首次對車輪、齒輪、軸承等進行實驗應力分析。
1900年,中國天津三條石地區鐵業出現了為國外租界的建築設施服務的鐵工製造。
1901年,法國發明氣焊。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飛機並試飛成功。
美國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大量生產汽車。1908年,福特研製的T型汽車投入市場。
第一艘柴油機船「萬達爾」號下水。
1904年,德國的普朗特建立邊界層理論。
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1906年,法國的勒梅爾和阿芒戈製成第一台能輸出功率的燃氣輪機(但效率僅3~4%,未獲實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試制復合式發動機。
1906年,德國的能斯脫發現「熱定理」,1912年,經德國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07年,美國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國廣州均和安機器廠制出中國第一台內燃機(單缸卧式8馬力柴油機)。
1911年,美國的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首次提出「科學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門用空氣動力學的觀點闡明卡門渦街。
美國的格林里公司創制組合機床。
德國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膠。
1912年,英國的布里爾利和德國的施特勞斯等分別製成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
中國的詹天佑發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後成為中國工程師學會。
1913年,瑞典製成第一輛電力傳動的柴油機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車裝配流水線。
1915年,中國第一家鍾廠——中寶時鍾廠在煙台創辦。
上海榮昌泰機器廠造出中國第一台機床(4英尺腳踏車床)。
1919年,中國最早的縫紉機廠—協昌、潤昌縫紉機行在上海創辦。
1920年,德國的霍爾茨瓦特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燃氣輪機(按等容加熱循環工作)。
奧地利的卡普蘭發明軸流轉槳式水輪機。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劇作《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機器人」(Robot)一詞。
英國的格里菲思進行斷裂力學分析。
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
1923~1927年,德國的柯斯特爾設計製造柯式干涉儀。
1926年,美國建成第一條自動生產線(加工汽車底盤)。
1927年,美國的伍德和盧米斯進行超聲加工試驗。1951年,美國的科恩製成第一台超聲加工機。
1934年,德國的克諾爾和魯斯卡製成透射電子顯微鏡。
1934年,中美合資的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成立。曾製造出全金屬轟炸機。
1935~1936年,中國的劉仙洲等發起成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1938年,美國的卡爾森首創靜電復印技術。
德國的德古薩公司發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國的厄恩斯特和麥錢特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切屑的形成過程,並解釋了切屑的形成機理。
1939年,瑞士製成發電用燃氣輪機(按等壓加熱循環工作)。
1941年,瑞士製成第一輛燃氣輪機機車。
1942年,美國的費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鏈式核裂變原子反應堆。
1943年,蘇聯的拉扎連科夫婦發明電火花加工。
20世紀40年代,蘇聯發明陽極機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氣輪機船「加特利克」號問世。
英國的莫羅和威廉斯製得球墨鑄鐵。
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泰勒森設計出多面棱體。
1950年,聯邦德國的施泰格瓦爾特發明電子束加工。
1952年,美國帕森斯公司製成第一台數字控制機床。
美國利普公司製成電子手錶。
1954年,美國建成第一艘核動力船——「鸚鵡螺」號核潛艇。
1955年,美國研究成功等離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建成投產。
中國建立機床研究所。
中國成立工具科學研究院,1957年改組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聯邦德國的汪克爾研製成旋轉活塞式發動機。
1958年,美國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製成第一個加工中心。
美國研製成工業機器人。
美國的舒羅耶發明實型鑄造。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成立。
美國的湯斯和肖洛發表形成激光的論文。1960年,美國的梅曼研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中國最大的軸承廠——洛陽軸承廠建成投產。
中國最大的手錶廠——上海手錶廠建成投產。
1959年,中國第一拖拉機廠(洛陽)建成投產。
美國的馬瑟取得諧波傳動專利。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明電解磨削方法。
蘇聯和美國在生產中應用電解加工方法。
液體噴射加工方法開始在生產中應用。
美國用有限元法進行應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第二次定義「米」為:Kr原子在2P10和5d5
能級之間躍遷時,其輻射光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中國最大的重型機器廠—第一重型機器廠(齊齊哈爾)建成投產。
1962年,美國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數控銑床上實現最佳適應控制(ACO)。
1964年,美國的格羅弗發明熱管。
1967年,美國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機構最優化概念。
英國莫林斯公司根據威廉森提出的柔性製造系統的基本概念研製出「系統24」。
1969年,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湖北)開始大規模動工建設。1975年建成2.5噸越野汽車生產基地。
1972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生產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鵬刀片。
1976年,日本發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製造單元。
1979年,美國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數等於機械嚙合摩擦系數、粘著摩擦系數、犁削摩擦系數之和。
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第3次定義「米」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行進的路程長度」。
2. 我想了解世界機械發展史,要詳細了解材料、結構,機械加工發展過程,螺紋如何發明的
公元前1300年,中國始用銅犁。
中國用研磨方法加工銅鏡。
公元前1200年,敘利亞出現磨穀子用的手磨。
兩河流域文明在建築和裝運物料過程中,已使用了杠桿、繩索滾棒和水平槽等簡單工具。
滑輪技術流傳到亞述,亞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機構。
埃及出現絞盤,最初用在礦井中提取礦砂和從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現了水鍾、虹吸管、鼓風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體機械。
公元前1000年,鐵器製作技術自印度傳入中原鄰近的少數民族,中國西部國家(南越,楚國)出現帶鐵犁鏵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國發明冶鑄青銅用的鼓風機。
公元前770年,中國開始使用失蠟鑄造方法鑄造青銅器。
中原出現可鍛鑄鐵和鑄鋼。
中國已普遍採用漏壺計時
西元紀年法(陽歷)誕生(凱撒公元前48年,經凱撒修正後,這一歷法稱為凱撒歷),羅馬文明確定太陽歷與24節氣。
公元前770年,中國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留存木製轆轤軸。
中國出現製造戰船的工場。
公元前700年,中國出現滑輪。
公元前600年,古希臘和古羅馬進入古典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在古希臘誕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對古代機械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如學者希羅著書闡明關於五種簡單機械(杠桿、尖劈、滑輪、輪與軸、螺紋)推動重物的理論,這是已知的最早的機械理論書籍。
公元前513年,中國的《左傳》記載中國最早的鑄鐵件——晉國鑄刑鼎。
希臘羅馬地區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進,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鋸、弓形鑽、鏟和鑿外,還發展了球形鑽、能拔鐵釘的羊角錘、伐木用的雙人鋸等。此時,長軸車床和腳踏車床已開始廣泛使用,用來製造傢具和車輪輻條。腳踏車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紀,為近代車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500年,中國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戰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曾侯乙尊盤和曾侯乙編鍾,編鍾由8組65枚組成,採用渾鑄法鑄造。
中國春秋末期的齊國編成手工藝專著《考工記》。
世界上第一枚沖製法製成的錢幣在羅馬誕生,這是金屬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現代成批生產技術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國出現用天然磁鐵製成的指南針—司南。
中國開始用疊鑄法鑄造青銅刀幣。
中國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留存的鋼劍中有淬火組織,矛、箭鋌中有正火組織。
中國河南洛陽留存經脫碳退火的白口鑄錛,表面已脫碳成鋼。
中國河南信陽留存汞齊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國山西永濟縣櫱家崖留存青銅棘齒輪(直徑25毫米,40齒)
中國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遺址留存鐵制棘齒輪。
公元前400年,中國的公輸班發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臘的阿基米德創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臘的阿基米德提出物體浮動理論——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臘人在手磨的基礎上製成了輪磨。
中國西安兵馬俑出土的青銅秦劍大約誕生於此時期。
公元前206年,中國西漢出現青銅鑄件透光鏡。
公元前206年,齒輪在歐洲出現,最早的應用是裝在戰車用來記錄行車里程的里程計上。
中國四川成都市站東鄉留存滑車。
羅馬在單輪滑車的基礎上發明復式滑車。它最早應用是在建築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國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留存經過滲碳處理的佩劍。
公元前110年前後,羅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車使用范圍擴大,渦形輪和諾斯水磨等新的流體機械出現,前者靠轉動螺紋形桿,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主要用於羅馬城市的供水。後者用來磨穀物,靠水流推動方葉輪而轉動,其功率不到半馬力。
公元前100年,羅馬功率較大的維特魯維亞水磨出現,水輪靠下沖的水流推動,通過適當選擇大小齒輪的齒數,就可調整水磨的轉速,其功率約三馬力,後來提高到五十馬力,成為當時功率最大的原動機。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的西羅著有《氣動力學》,其中記載利用蒸汽作用旋轉的氣轉球(反動式汽輪機雛形)。同時,西羅發明的汽轉球(又叫風神輪)出現。汽轉球作為第一個把蒸汽壓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裝置,它也是最早應用噴氣反作用原理的裝置。
公元9年,中國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國的畢嵐發明翻車(龍骨水車)。
中國的杜詩發明冶鑄鼓風用水排。
中國出現水輪車(水輪機雛形)。
78~139年,中國的張衡發明渾天儀(水運渾象),由漏水驅動,能指示星辰出沒時間。
2世紀,中國用花紋鋼製造寶刀、寶劍——類似大馬士革剛。
105年,中國的蔡佗監造出良紙。
220~230年,中國出現記里鼓車。
235年,中國的馬鈞發明由齒輪傳動的指南車。
265—420年,中國的杜預發明由水輪驅動的連機碓和水轉連磨。
4世紀,地中海沿岸國家在釀酒壓力機上應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機械技術的發展因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處於消沉而陷於長期停頓。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長達400年的黑暗。
5~6世紀,中國發明磨車。
420~589年,中國出現車船。
550—580年,中國的綦母懷文發明灌鋼技術。
618—907年,中國西安沙坡村留存銀質被中香爐,結構奇巧。
700年,波斯開始使用風車。
953年,中國鑄造大型鑄鐵件——滄州鐵獅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國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88年,中國的蘇頌、韓公廉製成帶有擒縱機構的水運儀象台。
1097年,中國在山西太原晉祠鑄有四個大鐵人——宋代鐵人。
1127~1279年,中國發明水轉大紡車。
1131~1162年,中國記載走馬燈(燃氣輪機雛形)。
1263年,中國的薛景石完成木製機具專著《梓人遺制》。
1330年,中國的陳椿在《敖波圖》中記載化鐵爐(攙爐)。
1332年,中國用銅製造大炮。
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意、法,英等國相繼興辦大學,發展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培養人才,西方機械技術開始恢復和發展。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成機械鍾,以重錘下落為動力,用齒輪傳動。
1395年,德國出現桿棒車床
1439年,德國谷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凸版印刷機。
1608年,荷蘭的李普希發明望遠鏡。
1629年,義大利的布蘭卡設計出靠蒸汽沖擊旋轉的轉輪(沖動式汽輪機的雛形)。
1637年,中國刊印了宋應星的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書中對中國古代生產器具和技術有詳細記載。
1643年,義大利的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定標准大氣壓值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柱式壓力測量儀表的基礎。
1660年,法國的帕斯卡提出靜止液體中壓力傳遞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壓傳動的基礎。
1650~1654年,德國的蓋利克發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首次顯示了大氣壓的威力。
1656~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創制單擺機械鍾。
1665年,荷蘭的列文胡克和英國的胡克發明顯微鏡。
1698年,英國的薩弗里製成第一台實用的用於礦井抽水的蒸汽機—「礦工之友」。它開創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公元1700年~1800年
1701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對流換熱的牛頓冷卻定律。
1705年,英國的紐科門發明大氣活塞式蒸汽機,取代了薩弗里的蒸汽機。功率可達六馬力。
1709~1714年,德國的華佗海特先後發明酒精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並創立以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中間分為180度的華氏溫標。
1713~1735年,英國的達比發明用焦炭煉鐵的方法。1735年,達比之子將焦炭煉鐵技術用於生產。
1733年,法國的卡米提出齒輪嚙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爾第一·貝努利建立無粘性流體的能量方程—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攝爾西烏斯創立以水的冰點為100度、沸點為0度的溫標。1745年,瑞典的林奈將兩個固定點顛倒過來,即成為攝氏溫標。
18世紀中葉,法國的拉瓦錫和俄國的羅蒙諾索夫提出燃燒是物質氧化的理論。
1755年,瑞士的歐拉建立粘性流體的運動方程——歐拉方程。
1764年,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豎式、多錠、手工操作的珍妮紡紗機。
1769年,英國的瓦特取得帶有獨立的實用凝汽器專利,從而完成了蒸汽機的發明。這種蒸汽機後於1776年投入運行,熱效率達2~4%。
法國的居諾製成三輪蒸汽汽車,這是第一輛能真正行駛的汽車。
1772~1794年,英國的瓦洛和沃恩先後發明球軸承。
177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發明較精密的炮筒鏜床,這是第一台真正的機床—加工機器的機器。它成功地用於加工汽缸體,使瓦特蒸汽機得以投入運行。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機械嚙合概念解釋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論。
英國的卡特賴特發明動力織布機,完成了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
1786年,英國的西茲發明割穗機。
1787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第一艘鐵船。
1789年,法國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製成阿希夫米尺(檔案米尺)
1790年,英國的聖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鏈式單線跡手搖縫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縫紉機。
18世紀90年代,英國的邊沁先後發明平刨床、單軸木工銑床、鏤銑機和木工鑽床。
1792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加工螺紋的絲錐和板牙。
179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沖天爐。
1795年,英國的布拉默發明水壓機。
1797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帶有絲杠、光杠、進給刀架和導軌的車床,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
1799年,法國的蒙日發表《畫法幾何》一書,使畫法幾何成為機械制圖的投影理論基礎。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紀初,英國的揚提出彈性模量概念,揭示了應變與應力間的關系。
1803年,英國的唐金製成長網造紙機。
英國的特里維希克製成第一輛利用軌道的蒸汽機車。
1804年,法國的畢奧提出熱傳導規律,並由法國的傅里葉最早應用,因而稱傅里葉定律。
1807年,英國的布律內爾發明木工圓鋸機。
1807年,英國的富爾頓建成第一艘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
1809年,英國的迪金森製成圓網造紙機。
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發明圓壓平凸板印刷機。
1814年,1814年,英國的斯蒂芬森製成鐵路蒸汽機車「皮靴」號。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號蒸汽機車在機車比賽中以速度58公里/小時、載重3137噸安全運行112.6公里的成績獲獎。
1816年,蘇格蘭的斯特林發明熱氣機。
1817年,英國的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
1818年,美國的惠特尼創制卧式銑床。
德國的德賴斯發明木製、帶有車把、依靠雙腳蹬地行駛的兩輪自行車。
1820年前後,英國的懷特製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圓柱齒輪、又能加工圓錐齒輪的機床。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進行照相製版實驗,並製成世界上第一張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攝出一張照片。
1827~1845年,法國的納維和英國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國出現火管鍋爐。
1833~1836年,美國的奧蒂斯設計製造單斗挖掘機械。
1834年,美國的佩奇和費伊分別發明榫槽機和開榫機。
1834~1844年,美國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別製成以乙醚為工質的和以空氣為工質的製冷機。
1835年,英國的惠特沃斯發明滾齒機。
1836年,美國的麥考密克創制馬拉聯合收割機(康拜因)。
1837年,俄國的雅可比發明電鑄方法。
1838年,俄國的雅可比用蓄電池給直流電動機供電以驅動快艇,這是首次使用電力傳動裝置。
美國的布魯斯首次用壓力鑄造法生產鉛字。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蘇格蘭的龐頓在其報告中闡明了現代照相製版方法。
英國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槳推進的蒸汽機船「阿基米德」號。
美國的巴比特發明錫基軸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國的焦耳發現電熱當量,並用各種方式實測熱功當量。他的實驗結果導致科學界拋棄「熱質說」而公認熱力學第一定律。
1841年,英國的惠特沃斯設計英制標准螺紋系統。
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製造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
1842年,英國的內史密斯發明蒸汽錘。
1848年,中國的丁拱辰著《演炮圖說輯要》,其中的西洋火輪車、火輪船圖說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蒸汽機、火車和輪船的論述。
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六角車床)。
英國的湯姆森取得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以後分別由英國的鄧洛普和法國米西蘭橡膠公司用於自行車和汽車車胎。
英國的柯拜在廣州黃埔設立柯拜船舶廠,這是中國最早的外資機械廠。
1846~1851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美國的勝家設計製造了這種縫紉機,從此縫紉機被大量生產。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機械工程學術團體—英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法國的波登製成波登管壓力表。
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圓壓圓凸版)印刷機。
1848年,英國的開爾文(即湯姆森)創立熱力學溫標。
法國的帕爾默發明外徑千分尺。
德國發明萬能式軋機。
1849年,美國的弗朗西斯發明混流式水輪機。
1850~1851年,德國的克勞修斯和英國的開爾文分別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國發明各種氣體保護無氧化加熱方法。
1856年,德國工程師協會成立。
英國的貝塞麥發明轉爐煉鋼。
1856~1864年,英國的西門子和法國的馬丁發明平爐煉鋼。
1857年,英國的貝塞麥發明連續鑄造方法。
1858年,美國的布萊克發明顎式破碎機。
1860年,法國的勒努瓦製成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也是第一台內燃機)。
德國的基爾霍夫通過人造空間模擬絕對黑體,建立基爾霍夫定律。
1861年,中國的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機械廠。
1862年和1865年先後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木質蒸汽機船「黃鵲」號。
1862年,德國的吉拉爾發明液體靜壓軸承。
1863年,英國的索比用顯微鏡觀察到鋼鐵的金相組織,並於1864年展出鋼的金相顯微照片。
1864年,法國的若塞爾最早研究刀具幾何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
1865年,中國的曾國藩、李鴻章等創辦江南製造總局,這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開端(1953年更名為江南造船廠)。
1867年,德國的沃勒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車軸疲勞試驗結果,提出疲勞極限概念,奠定了疲勞強度設計的基礎。
1868年,美國的希魯斯發明打字機。
英國的穆舍特製成含鎢的合金工具鋼。
1868~1887年,英國和美國先後出現帶式輸送機和螺旋輸送機。
1870年,俄國的季梅最早解釋切屑的形成過程。
1872~1874年,貝爾和德國的林德分別製成氨蒸汽壓縮式製冷機。
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單軸自動車床,不久又製成多軸自動車床。
1874年,英國的瑞利發現莫爾條紋現象。
英國的勞森製成鏈條傳動、後輪驅動的現代型自行車。
1875年,德國的勒洛建立構件、運動副、運動鏈和機構運動簡圖等概念,奠定了機構學的基礎。
1876年,德國的奧托創制往復活塞式、單缸、四沖程內燃機。
美國製成萬能外圓磨床,首次具有現代磨床的基本特徵。
1877年,法國的凱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獲得霧狀液態氧。1892年,英國的杜瓦製成液化氣體容器。
1878~1884年,奧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茲曼建立輻射換熱的斯忒藩一玻耳茲曼定律。
1879年,德國的西門子製造的電力機車試車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鋼船問世。
瑞典的拉瓦爾發明離心分離機。
1880年,美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1881年,法國出現蓄電池電力汽車。
中國胥各庄修車廠制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
1882年,瑞典的拉瓦爾製成第一台單級沖動式汽輪機。
1883年,德國的戴姆勒製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機,1885年取得專利。
英國的雷諾發現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層流和湍流,並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諾方程。
1884年,英國的帕森斯製成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1885年,德國的本茨創制三輪汽油機汽車,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專利。
德國的戴姆勒創制汽油機摩托車。
1885~1887年,俄國的別那爾多斯和美國的湯普森分別發明電弧焊和電阻焊。
1886年,德國的戴姆勒創制四輪汽油機汽車。
美國的赫謝爾用文丘里管製成測量水流的裝置,這是最早的流量測量儀器。
英國的雷諾建立流體動壓潤滑理論。
1888年,德國的奧斯蒙德提出鋼、鐵與生鐵的金相轉變理論,後由英國的奧斯汀製成鐵碳相圖。
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首次正式定義「米」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國際計量局的鉑銥米尺的兩中間刻線間的距離」。
美國的佩爾頓發明水斗式水輪機。
1890年,美國的艾姆斯製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國的艾奇遜製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國的弗羅希利奇創制農用拖拉機。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瑞典的約翰森發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國的狄塞爾創制柴油機。
美國的費洛斯創制插齒機。
英國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輪機船「透平尼亞」號。
日本機械工程師學會成立。
1898年,美國的拉普安特創制卧式內拉床。
美國的泰勒和懷特發明高速鋼。
1899年,法國的埃魯發明電弧爐煉鋼法。
公元1900年~現在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創制速度級汽輪機。
英國的科克爾和法國梅斯納熱首次對車輪、齒輪、軸承等進行實驗應力分析。
1901年,法國發明氣焊。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飛機並試飛成功。
美國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大量生產汽車。1908年,福特研製的T型汽車投入市場。
第一艘柴油機船「萬達爾」號下水。
1904年,德國的普朗特建立邊界層理論。
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1906年,法國的勒梅爾和阿芒戈製成第一台能輸出功率的燃氣輪機(但效率僅3~4%,未獲實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試制復合式發動機。
1906年,德國的能斯脫發現「熱定理」,1912年,經德國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07年,美國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國廣州均和安機器廠制出中國第一台內燃機(單缸卧式8馬力柴油機)。
1911年,美國的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首次提出「科學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門用空氣動力學的觀點闡明卡門渦街。
美國的格林里公司創制組合機床。
德國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膠。
1912年,英國的布里爾利和德國的施特勞斯等分別製成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
中國的詹天佑發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後成為中國工程師學會。
1913年,瑞典製成第一輛電力傳動的柴油機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車裝配流水線。
1915年,中國第一家鍾廠——中寶時鍾廠在煙台創辦。
上海榮昌泰機器廠造出中國第一台機床(4英尺腳踏車床)。
1919年,中國最早的縫紉機廠—協昌、潤昌縫紉機行在上海創辦。
1920年,德國的霍爾茨瓦特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燃氣輪機(按等容加熱循環工作)。
奧地利的卡普蘭發明軸流轉槳式水輪機。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劇作《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機器人」(Robot)一詞。
英國的格里菲思進行斷裂力學分析。
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
1923~1927年,德國的柯斯特爾設計製造柯式干涉儀。
1926年,美國建成第一條自動生產線(加工汽車底盤)。
1927年,美國的伍德和盧米斯進行超聲加工試驗。1951年,美國的科恩製成第一台超聲加工機。
1934年,德國的克諾爾和魯斯卡製成透射電子顯微鏡。
1934年,中美合資的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成立。曾製造出全金屬轟炸機。
1935~1936年,中國的劉仙洲等發起成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1938年,美國的卡爾森首創靜電復印技術。
德國的德古薩公司發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國的厄恩斯特和麥錢特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切屑的形成過程,並解釋了切屑的形成機理。
1939年,瑞士製成發電用燃氣輪機(按等壓加熱循環工作)。
1941年,瑞士製成第一輛燃氣輪機機車。
1942年,美國的費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鏈式核裂變原子反應堆。
1943年,蘇聯的拉扎連科夫婦發明電火花加工。
20世紀40年代,蘇聯發明陽極機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氣輪機船「加特利克」號問世。
英國的莫羅和威廉斯製得球墨鑄鐵。
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泰勒森設計出多面棱體。
1950年,聯邦德國的施泰格瓦爾特發明電子束加工。
1952年,美國帕森斯公司製成第一台數字控制機床。
美國利普公司製成電子手錶。
1954年,美國建成第一艘核動力船——「鸚鵡螺」號核潛艇。
1955年,美國研究成功等離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建成投產。
中國建立機床研究所。
中國成立工具科學研究院,1957年改組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聯邦德國的汪克爾研製成旋轉活塞式發動機。
1958年,美國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製成第一個加工中心。
美國研製成工業機器人。
美國的舒羅耶發明實型鑄造。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成立。
美國的湯斯和肖洛發表形成激光的論文。1960年,美國的梅曼研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中國最大的軸承廠——洛陽軸承廠建成投產。
中國最大的手錶廠——上海手錶廠建成投產。
1959年,中國第一拖拉機廠(洛陽)建成投產。
美國的馬瑟取得諧波傳動專利。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明電解磨削方法。
蘇聯和美國在生產中應用電解加工方法。
液體噴射加工方法開始在生產中應用。
美國用有限元法進行應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第二次定義「米」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級之間躍遷時,其輻射光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中國最大的重型機器廠—第一重型機器廠(齊齊哈爾)建成投產。
1962年,美國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數控銑床上實現最佳適應控制(ACO)。
1964年,美國的格羅弗發明熱管。
1967年,美國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機構最優化概念。
英國莫林斯公司根據威廉森提出的柔性製造系統的基本概念研製出「系統24」。
1969年,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湖北)開始大規模動工建設。1975年建成2.5噸越野汽車生產基地。
1972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生產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鵬刀片。
1976年,日本發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製造單元。
1979年,美國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數等於機械嚙合摩擦系數、粘著摩擦系數、犁削摩擦系數之和。
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第3次定義「米」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行進的路程長度」。(end)
3. 木工車床多少錢
公元前1300年,中國始用銅犁。
中國用研磨方法加工銅鏡。
公元前1200年,敘利亞出現磨穀子用的手磨。
兩河流域文明在建築和裝運物料過程中,已使用了杠桿、繩索滾棒和水平槽等簡單工具。
滑輪技術流傳到亞述,亞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機構。
埃及出現絞盤,最初用在礦井中提取礦砂和從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現了水鍾、虹吸管、鼓風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體機械。
公元前1000年,鐵器製作技術自印度傳入中原鄰近的少數民族,中國西部國家(南越,楚國)出現帶鐵犁鏵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國發明冶鑄青銅用的鼓風機。
公元前770年,中國開始使用失蠟鑄造方法鑄造青銅器。
中原出現可鍛鑄鐵和鑄鋼。
中國已普遍採用漏壺計時
西元紀年法(陽歷)誕生(凱撒公元前48年,經凱撒修正後,這一歷法稱為凱撒歷),羅馬文明確定太陽歷與24節氣。
公元前770年,中國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留存木製轆轤軸。
中國出現製造戰船的工場。
公元前700年,中國出現滑輪。
公元前600年,古希臘和古羅馬進入古典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在古希臘誕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對古代機械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如學者希羅著書闡明關於五種簡單機械(杠桿、尖劈、滑輪、輪與軸、螺紋)推動重物的理論,這是已知的最早的機械理論書籍。
公元前513年,中國的《左傳》記載中國最早的鑄鐵件——晉國鑄刑鼎。
希臘羅馬地區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進,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鋸、弓形鑽、鏟和鑿外,還發展了球形鑽、能拔鐵釘的羊角錘、伐木用的雙人鋸等。此時,長軸車床和腳踏車床已開始廣泛使用,用來製造傢具和車輪輻條。腳踏車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紀,為近代車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500年,中國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戰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曾侯乙尊盤和曾侯乙編鍾,編鍾由8組65枚組成,採用渾鑄法鑄造。
中國春秋末期的齊國編成手工藝專著《考工記》。
世界上第一枚沖製法製成的錢幣在羅馬誕生,這是金屬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現代成批生產技術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國出現用天然磁鐵製成的指南針—司南。
中國開始用疊鑄法鑄造青銅刀幣。
中國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留存的鋼劍中有淬火組織,矛、箭鋌中有正火組織。
中國河南洛陽留存經脫碳退火的白口鑄錛,表面已脫碳成鋼。
中國河南信陽留存汞齊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國山西永濟縣櫱家崖留存青銅棘齒輪(直徑25毫米,40齒)
中國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遺址留存鐵制棘齒輪。
公元前400年,中國的公輸班發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臘的阿基米德創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臘的阿基米德提出物體浮動理論——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臘人在手磨的基礎上製成了輪磨。
中國西安兵馬俑出土的青銅秦劍大約誕生於此時期。
公元前206年,中國西漢出現青銅鑄件透光鏡。
公元前206年,齒輪在歐洲出現,最早的應用是裝在戰車用來記錄行車里程的里程計上。
中國四川成都市站東鄉留存滑車。
羅馬在單輪滑車的基礎上發明復式滑車。它最早應用是在建築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國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留存經過滲碳處理的佩劍。
公元前110年前後,羅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車使用范圍擴大,渦形輪和諾斯水磨等新的流體機械出現,前者靠轉動螺紋形桿,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主要用於羅馬城市的供水。後者用來磨穀物,靠水流推動方葉輪而轉動,其功率不到半馬力。
公元前100年,羅馬功率較大的維特魯維亞水磨出現,水輪靠下沖的水流推動,通過適當選擇大小齒輪的齒數,就可調整水磨的轉速,其功率約三馬力,後來提高到五十馬力,成為當時功率最大的原動機。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的西羅著有《氣動力學》,其中記載利用蒸汽作用旋轉的氣轉球(反動式汽輪機雛形)。同時,西羅發明的汽轉球(又叫風神輪)出現。汽轉球作為第一個把蒸汽壓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裝置,它也是最早應用噴氣反作用原理的裝置。
公元9年,中國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國的畢嵐發明翻車(龍骨水車)。
中國的杜詩發明冶鑄鼓風用水排。
中國出現水輪車(水輪機雛形)。
78~139年,中國的張衡發明渾天儀(水運渾象),由漏水驅動,能指示星辰出沒時間。
2世紀,中國用花紋鋼製造寶刀、寶劍——類似大馬士革剛。
105年,中國的蔡佗監造出良紙。
220~230年,中國出現記里鼓車。
235年,中國的馬鈞發明由齒輪傳動的指南車。
265—420年,中國的杜預發明由水輪驅動的連機碓和水轉連磨。
4世紀,地中海沿岸國家在釀酒壓力機上應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機械技術的發展因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處於消沉而陷於長期停頓。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長達400年的黑暗。
5~6世紀,中國發明磨車。
420~589年,中國出現車船。
550—580年,中國的綦母懷文發明灌鋼技術。
618—907年,中國西安沙坡村留存銀質被中香爐,結構奇巧。
700年,波斯開始使用風車。
953年,中國鑄造大型鑄鐵件——滄州鐵獅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國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88年,中國的蘇頌、韓公廉製成帶有擒縱機構的水運儀象台。
1097年,中國在山西太原晉祠鑄有四個大鐵人——宋代鐵人。
1127~1279年,中國發明水轉大紡車。
1131~1162年,中國記載走馬燈(燃氣輪機雛形)。
1263年,中國的薛景石完成木製機具專著《梓人遺制》。
1330年,中國的陳椿在《敖波圖》中記載化鐵爐(攙爐)。
1332年,中國用銅製造大炮。
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意、法,英等國相繼興辦大學,發展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培養人才,西方機械技術開始恢復和發展。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成機械鍾,以重錘下落為動力,用齒輪傳動。
1395年,德國出現桿棒車床
1439年,德國谷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凸版印刷機。
1608年,荷蘭的李普希發明望遠鏡。
1629年,義大利的布蘭卡設計出靠蒸汽沖擊旋轉的轉輪(沖動式汽輪機的雛形)。
1637年,中國刊印了宋應星的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書中對中國古代生產器具和技術有詳細記載。
1643年,義大利的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定標准大氣壓值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柱式壓力測量儀表的基礎。
1660年,法國的帕斯卡提出靜止液體中壓力傳遞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壓傳動的基礎。
1650~1654年,德國的蓋利克發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首次顯示了大氣壓的威力。
1656~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創制單擺機械鍾。
1665年,荷蘭的列文胡克和英國的胡克發明顯微鏡。
1698年,英國的薩弗里製成第一台實用的用於礦井抽水的蒸汽機—「礦工之友」。它開創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公元1700年~1800年
1701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對流換熱的牛頓冷卻定律。
1705年,英國的紐科門發明大氣活塞式蒸汽機,取代了薩弗里的蒸汽機。功率可達六馬力。
1709~1714年,德國的華佗海特先後發明酒精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並創立以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中間分為180度的華氏溫標。
1713~1735年,英國的達比發明用焦炭煉鐵的方法。1735年,達比之子將焦炭煉鐵技術用於生產。
1733年,法國的卡米提出齒輪嚙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爾第一·貝努利建立無粘性流體的能量方程—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攝爾西烏斯創立以水的冰點為100度、沸點為0度的溫標。1745年,瑞典的林奈將兩個固定點顛倒過來,即成為攝氏溫標。
18世紀中葉,法國的拉瓦錫和俄國的羅蒙諾索夫提出燃燒是物質氧化的理論。
1755年,瑞士的歐拉建立粘性流體的運動方程——歐拉方程。
1764年,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豎式、多錠、手工操作的珍妮紡紗機。
1769年,英國的瓦特取得帶有獨立的實用凝汽器專利,從而完成了蒸汽機的發明。這種蒸汽機後於1776年投入運行,熱效率達2~4%。
法國的居諾製成三輪蒸汽汽車,這是第一輛能真正行駛的汽車。
1772~1794年,英國的瓦洛和沃恩先後發明球軸承。
177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發明較精密的炮筒鏜床,這是第一台真正的機床—加工機器的機器。它成功地用於加工汽缸體,使瓦特蒸汽機得以投入運行。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機械嚙合概念解釋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論。
英國的卡特賴特發明動力織布機,完成了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
1786年,英國的西茲發明割穗機。
1787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第一艘鐵船。
1789年,法國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製成阿希夫米尺(檔案米尺)
1790年,英國的聖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鏈式單線跡手搖縫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縫紉機。
18世紀90年代,英國的邊沁先後發明平刨床、單軸木工銑床、鏤銑機和木工鑽床。
1792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加工螺紋的絲錐和板牙。
179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沖天爐。
1795年,英國的布拉默發明水壓機。
1797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帶有絲杠、光杠、進給刀架和導軌的車床,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
1799年,法國的蒙日發表《畫法幾何》一書,使畫法幾何成為機械制圖的投影理論基礎。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紀初,英國的揚提出彈性模量概念,揭示了應變與應力間的關系。
1803年,英國的唐金製成長網造紙機。
英國的特里維希克製成第一輛利用軌道的蒸汽機車。
1804年,法國的畢奧提出熱傳導規律,並由法國的傅里葉最早應用,因而稱傅里葉定律。
1807年,英國的布律內爾發明木工圓鋸機。
1807年,英國的富爾頓建成第一艘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
1809年,英國的迪金森製成圓網造紙機。
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發明圓壓平凸板印刷機。
1814年,1814年,英國的斯蒂芬森製成鐵路蒸汽機車「皮靴」號。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號蒸汽機車在機車比賽中以速度58公里/小時、載重3137噸安全運行112.6公里的成績獲獎。
1816年,蘇格蘭的斯特林發明熱氣機。
1817年,英國的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
1818年,美國的惠特尼創制卧式銑床。
德國的德賴斯發明木製、帶有車把、依靠雙腳蹬地行駛的兩輪自行車。
1820年前後,英國的懷特製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圓柱齒輪、又能加工圓錐齒輪的機床。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進行照相製版實驗,並製成世界上第一張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攝出一張照片。
1827~1845年,法國的納維和英國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國出現火管鍋爐。
1833~1836年,美國的奧蒂斯設計製造單斗挖掘機械。
1834年,美國的佩奇和費伊分別發明榫槽機和開榫機。
1834~1844年,美國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別製成以乙醚為工質的和以空氣為工質的製冷機。
1835年,英國的惠特沃斯發明滾齒機。
1836年,美國的麥考密克創制馬拉聯合收割機(康拜因)。
1837年,俄國的雅可比發明電鑄方法。
1838年,俄國的雅可比用蓄電池給直流電動機供電以驅動快艇,這是首次使用電力傳動裝置。
美國的布魯斯首次用壓力鑄造法生產鉛字。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蘇格蘭的龐頓在其報告中闡明了現代照相製版方法。
英國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槳推進的蒸汽機船「阿基米德」號。
美國的巴比特發明錫基軸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國的焦耳發現電熱當量,並用各種方式實測熱功當量。他的實驗結果導致科學界拋棄「熱質說」而公認熱力學第一定律。
1841年,英國的惠特沃斯設計英制標准螺紋系統。
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製造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
1842年,英國的內史密斯發明蒸汽錘。
1848年,中國的丁拱辰著《演炮圖說輯要》,其中的西洋火輪車、火輪船圖說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蒸汽機、火車和輪船的論述。
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六角車床)。
英國的湯姆森取得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以後分別由英國的鄧洛普和法國米西蘭橡膠公司用於自行車和汽車車胎。
英國的柯拜在廣州黃埔設立柯拜船舶廠,這是中國最早的外資機械廠。
1846~1851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美國的勝家設計製造了這種縫紉機,從此縫紉機被大量生產。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機械工程學術團體—英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法國的波登製成波登管壓力表。
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圓壓圓凸版)印刷機。
1848年,英國的開爾文(即湯姆森)創立熱力學溫標。
法國的帕爾默發明外徑千分尺。
德國發明萬能式軋機。
1849年,美國的弗朗西斯發明混流式水輪機。
1850~1851年,德國的克勞修斯和英國的開爾文分別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國發明各種氣體保護無氧化加熱方法。
1856年,德國工程師協會成立。
英國的貝塞麥發明轉爐煉鋼。
1856~1864年,英國的西門子和法國的馬丁發明平爐煉鋼。
1857年,英國的貝塞麥發明連續鑄造方法。
1858年,美國的布萊克發明顎式破碎機。
1860年,法國的勒努瓦製成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也是第一台內燃機)。
德國的基爾霍夫通過人造空間模擬絕對黑體,建立基爾霍夫定律。
1861年,中國的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機械廠。
1862年和1865年先後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木質蒸汽機船「黃鵲」號。
1862年,德國的吉拉爾發明液體靜壓軸承。
1863年,英國的索比用顯微鏡觀察到鋼鐵的金相組織,並於1864年展出鋼的金相顯微照片。
1864年,法國的若塞爾最早研究刀具幾何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
1865年,中國的曾國藩、李鴻章等創辦江南製造總局,這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開端(1953年更名為江南造船廠)。
1867年,德國的沃勒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車軸疲勞試驗結果,提出疲勞極限概念,奠定了疲勞強度設計的基礎。
1868年,美國的希魯斯發明打字機。
英國的穆舍特製成含鎢的合金工具鋼。
1868~1887年,英國和美國先後出現帶式輸送機和螺旋輸送機。
1870年,俄國的季梅最早解釋切屑的形成過程。
1872~1874年,貝爾和德國的林德分別製成氨蒸汽壓縮式製冷機。
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單軸自動車床,不久又製成多軸自動車床。
1874年,英國的瑞利發現莫爾條紋現象。
英國的勞森製成鏈條傳動、後輪驅動的現代型自行車。
1875年,德國的勒洛建立構件、運動副、運動鏈和機構運動簡圖等概念,奠定了機構學的基礎。
1876年,德國的奧托創制往復活塞式、單缸、四沖程內燃機。
美國製成萬能外圓磨床,首次具有現代磨床的基本特徵。
1877年,法國的凱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獲得霧狀液態氧。1892年,英國的杜瓦製成液化氣體容器。
1878~1884年,奧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茲曼建立輻射換熱的斯忒藩一玻耳茲曼定律。
1879年,德國的西門子製造的電力機車試車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鋼船問世。
瑞典的拉瓦爾發明離心分離機。
1880年,美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1881年,法國出現蓄電池電力汽車。
中國胥各庄修車廠制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
1882年,瑞典的拉瓦爾製成第一台單級沖動式汽輪機。
1883年,德國的戴姆勒製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機,1885年取得專利。
英國的雷諾發現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層流和湍流,並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諾方程。
1884年,英國的帕森斯製成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1885年,德國的本茨創制三輪汽油機汽車,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專利。
德國的戴姆勒創制汽油機摩托車。
1885~1887年,俄國的別那爾多斯和美國的湯普森分別發明電弧焊和電阻焊。
1886年,德國的戴姆勒創制四輪汽油機汽車。
美國的赫謝爾用文丘里管製成測量水流的裝置,這是最早的流量測量儀器。
英國的雷諾建立流體動壓潤滑理論。
1888年,德國的奧斯蒙德提出鋼、鐵與生鐵的金相轉變理論,後由英國的奧斯汀製成鐵碳相圖。
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首次正式定義「米」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國際計量局的鉑銥米尺的兩中間刻線間的距離」。
美國的佩爾頓發明水斗式水輪機。
1890年,美國的艾姆斯製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國的艾奇遜製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國的弗羅希利奇創制農用拖拉機。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瑞典的約翰森發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國的狄塞爾創制柴油機。
美國的費洛斯創制插齒機。
英國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輪機船「透平尼亞」號。
日本機械工程師學會成立。
1898年,美國的拉普安特創制卧式內拉床。
美國的泰勒和懷特發明高速鋼。
1899年,法國的埃魯發明電弧爐煉鋼法。
公元1900年~現在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創制速度級汽輪機。
英國的科克爾和法國梅斯納熱首次對車輪、齒輪、軸承等進行實驗應力分析。
1901年,法國發明氣焊。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飛機並試飛成功。
美國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大量生產汽車。1908年,福特研製的T型汽車投入市場。
第一艘柴油機船「萬達爾」號下水。
1904年,德國的普朗特建立邊界層理論。
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1906年,法國的勒梅爾和阿芒戈製成第一台能輸出功率的燃氣輪機(但效率僅3~4%,未獲實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試制復合式發動機。
1906年,德國的能斯脫發現「熱定理」,1912年,經德國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07年,美國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國廣州均和安機器廠制出中國第一台內燃機(單缸卧式8馬力柴油機)。
1911年,美國的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首次提出「科學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門用空氣動力學的觀點闡明卡門渦街。
美國的格林里公司創制組合機床。
德國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膠。
1912年,英國的布里爾利和德國的施特勞斯等分別製成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
中國的詹天佑發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後成為中國工程師學會。
1913年,瑞典製成第一輛電力傳動的柴油機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車裝配流水線。
1915年,中國第一家鍾廠——中寶時鍾廠在煙台創辦。
上海榮昌泰機器廠造出中國第一台機床(4英尺腳踏車床)。
1919年,中國最早的縫紉機廠—協昌、潤昌縫紉機行在上海創辦。
1920年,德國的霍爾茨瓦特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燃氣輪機(按等容加熱循環工作)。
奧地利的卡普蘭發明軸流轉槳式水輪機。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劇作《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機器人」(Robot)一詞。
英國的格里菲思進行斷裂力學分析。
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
1923~1927年,德國的柯斯特爾設計製造柯式干涉儀。
1926年,美國建成第一條自動生產線(加工汽車底盤)。
1927年,美國的伍德和盧米斯進行超聲加工試驗。1951年,美國的科恩製成第一台超聲加工機。
1934年,德國的克諾爾和魯斯卡製成透射電子顯微鏡。
1934年,中美合資的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成立。曾製造出全金屬轟炸機。
1935~1936年,中國的劉仙洲等發起成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1938年,美國的卡爾森首創靜電復印技術。
德國的德古薩公司發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國的厄恩斯特和麥錢特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切屑的形成過程,並解釋了切屑的形成機理。
1939年,瑞士製成發電用燃氣輪機(按等壓加熱循環工作)。
1941年,瑞士製成第一輛燃氣輪機機車。
1942年,美國的費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鏈式核裂變原子反應堆。
1943年,蘇聯的拉扎連科夫婦發明電火花加工。
20世紀40年代,蘇聯發明陽極機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氣輪機船「加特利克」號問世。
英國的莫羅和威廉斯製得球墨鑄鐵。
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泰勒森設計出多面棱體。
1950年,聯邦德國的施泰格瓦爾特發明電子束加工。
1952年,美國帕森斯公司製成第一台數字控制機床。
美國利普公司製成電子手錶。
1954年,美國建成第一艘核動力船——「鸚鵡螺」號核潛艇。
1955年,美國研究成功等離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建成投產。
中國建立機床研究所。
中國成立工具科學研究院,1957年改組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聯邦德國的汪克爾研製成旋轉活塞式發動機。
1958年,美國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製成第一個加工中心。
美國研製成工業機器人。
美國的舒羅耶發明實型鑄造。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成立。
美國的湯斯和肖洛發表形成激光的論文。1960年,美國的梅曼研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中國最大的軸承廠——洛陽軸承廠建成投產。
中國最大的手錶廠——上海手錶廠建成投產。
1959年,中國第一拖拉機廠(洛陽)建成投產。
美國的馬瑟取得諧波傳動專利。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明電解磨削方法。
蘇聯和美國在生產中應用電解加工方法。
液體噴射加工方法開始在生產中應用。
美國用有限元法進行應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第二次定義「米」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級之間躍遷時,其輻射光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中國最大的重型機器廠—第一重型機器廠(齊齊哈爾)建成投產。
1962年,美國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數控銑床上實現最佳適應控制(ACO)。
1964年,美國的格羅弗發明熱管。
1967年,美國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機構最優化概念。
英國莫林斯公司根據威廉森提出的柔性製造系統的基本概念研製出「系統24」。
1969年,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湖北)開始大規模動工建設。1975年建成2.5噸越野汽車生產基地。
1972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生產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鵬刀片。
1976年,日本發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製造單元。
1979年,美國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數等於機械嚙合摩擦系數、粘著摩擦系數、犁削摩擦系數之和。
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第3次定義「米」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行進的路程長度」。
4. 古代機械史的機械式紀年
公元前1300年,中國始用銅犁。
中國用研磨方法加工銅鏡。
公元前1200年,敘利亞出現磨穀子用的手磨。
兩河流域文明在建築和裝運物料過程中,已使用了杠桿、繩索滾棒和水平槽等簡單工具。
滑輪技術流傳到亞述,亞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機構。
埃及出現絞盤,最初用在礦井中提取礦砂和從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現了水鍾、虹吸管、鼓風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體機械。
公元前1000年,鐵器製作技術自印度傳入中原鄰近的少數民族,中國西部國家(南越,楚國)出現帶鐵犁鏵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國發明冶鑄青銅用的鼓風機。
公元前770年,中國開始使用失蠟鑄造方法鑄造青銅器。
中原出現可鍛鑄鐵和鑄鋼。
中國已普遍採用漏壺計時
西元紀年法(陽歷)誕生(凱撒公元前48年,經凱撒修正後,這一歷法稱為凱撒歷),羅馬文明確定太陽歷與24節氣。
公元前770年,中國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留存木製轆轤軸。
中國出現製造戰船的工場。
公元前700年,中國出現滑輪。
公元前600年,古希臘和古羅馬進入古典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在古希臘誕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對古代機械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如學者希羅著書闡明關於五種簡單機械(杠桿、尖劈、滑輪、輪與軸、螺紋)推動重物的理論,這是已知的最早的機械理論書籍。
公元前513年,中國的《左傳》記載中國最早的鑄鐵件——晉國鑄刑鼎。
希臘羅馬地區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進,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鋸、弓形鑽、鏟和鑿外,還發展了球形鑽、能拔鐵釘的羊角錘、伐木用的雙人鋸等。此時,長軸車床和腳踏車床已開始廣泛使用,用來製造傢具和車輪輻條。腳踏車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紀,為近代車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500年,中國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戰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曾侯乙尊盤和曾侯乙編鍾,編鍾由8組65枚組成,採用渾鑄法鑄造。
中國春秋末期的齊國編成手工藝專著《考工記》。
世界上第一枚沖製法製成的錢幣在羅馬誕生,這是金屬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現代成批生產技術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國出現用天然磁鐵製成的指南針—司南。
中國開始用疊鑄法鑄造青銅刀幣。
中國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留存的鋼劍中有淬火組織,矛、箭鋌中有正火組織。
中國河南洛陽留存經脫碳退火的白口鑄錛,表面已脫碳成鋼。
中國河南信陽留存汞齊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國山西永濟縣櫱家崖留存青銅棘齒輪(直徑25毫米,40齒)
中國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遺址留存鐵制棘齒輪。
公元前400年,中國的公輸班發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臘的阿基米德創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臘的阿基米德提出物體浮動理論——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臘人在手磨的基礎上製成了輪磨。
中國西安兵馬俑出土的青銅秦劍大約誕生於此時期。
公元前206年,中國西漢出現青銅鑄件透光鏡。
公元前206年,齒輪在歐洲出現,最早的應用是裝在戰車用來記錄行車里程的里程計上。
中國四川成都市站東鄉留存滑車。
羅馬在單輪滑車的基礎上發明復式滑車。它最早應用是在建築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國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留存經過滲碳處理的佩劍。
公元前110年前後,羅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車使用范圍擴大,渦形輪和諾斯水磨等新的流體機械出現,前者靠轉動螺紋形桿,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主要用於羅馬城市的供水。後者用來磨穀物,靠水流推動方葉輪而轉動,其功率不到半馬力
公元前100年,羅馬功率較大的維特魯維亞水磨出現,水輪靠下沖的水流推動,通過適當選擇大小齒輪的齒數,就可調整水磨的轉速,其功率約三馬力,後來提高到五十馬力,成為當時功率最大的原動機。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的西羅著有《氣動力學》,其中記載利用蒸汽作用旋轉的氣轉球(反動式汽輪機雛形)。同時,西羅發明的汽轉球(又叫風神輪)出現。汽轉球作為第一個把蒸汽壓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裝置,它也是最早應用噴氣反作用原理的裝置。
公元9年,中國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國的畢嵐發明翻車(龍骨水車)。
中國的杜詩發明冶鑄鼓風用水排。
中國出現水輪車(水輪機雛形)。
78~139年,中國的張衡發明渾天儀(水運渾象),由漏水驅動,能指示星辰出沒時間。
2世紀,中國用花紋鋼製造寶刀、寶劍——類似大馬士革剛。
105年,中國的蔡倫監造出良紙。
220~230年,中國出現記里鼓車。
235年,中國的馬鈞發明由齒輪傳動的指南車。
265—420年,中國的杜預發明由水輪驅動的連機碓和水轉連磨。
4世紀,地中海沿岸國家在釀酒壓力機上應用螺栓和螺母。
西方機械技術的發展因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處於消沉而陷於長期停頓。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長達400年的黑暗。
5~6世紀,中國發明磨車。
420~589年,中國出現車船。
550—580年,中國的綦母懷文發明灌鋼技術。
618—907年,中國西安沙坡村留存銀質被中香爐,結構奇巧。
700年,波斯開始使用風車。
953年,中國鑄造大型鑄鐵件——滄州鐵獅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國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88年,中國的蘇頌、韓公廉製成帶有擒縱機構的水運儀象台。
1097年,中國在山西太原晉祠鑄有四個大鐵人——宋代鐵人。
1127~1279年,中國發明水轉大紡車。
1131~1162年,中國記載走馬燈(燃氣輪機雛形)。
1263年,中國的薛景石完成木製機具專著《梓人遺制》。
1330年,中國的陳椿在《敖波圖》中記載化鐵爐(攙爐)。
1332年,中國用銅製造大炮。
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意、法,英等國相繼興辦大學,發展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培養人才,西方機械技術開始恢復和發展。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成機械鍾,以重錘下落為動力,用齒輪傳動。
1395年,德國出現桿棒車床
1439年,德國谷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凸版印刷機。
1608年,荷蘭的李普希發明望遠鏡。
1629年,義大利的布蘭卡設計出靠蒸汽沖擊旋轉的轉輪(沖動式汽輪機的雛形)。
1637年,中國刊印了宋應星的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書中對中國古代生產器具和技術有詳細記載。
1643年,義大利的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定標准大氣壓值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柱式壓力測量儀表的基礎。
1660年,法國的帕斯卡提出靜止液體中壓力傳遞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壓傳動的基礎。
1650~1654年,德國的蓋利克發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首次顯示了大氣壓的威力
1656~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創制單擺機械鍾。
1665年,荷蘭的列文胡克和英國的胡克發明顯微鏡。
1698年,英國的薩弗里製成第一台實用的用於礦井抽水的蒸汽機—「礦工之友」。它開創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1701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對流換熱的牛頓冷卻定律。
1705年,英國的紐科門發明大氣活塞式蒸汽機,取代了薩弗里的蒸汽機。功率可達六馬力。
1709~1714年,德國的華佗海特先後發明酒精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並創立以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中間分為180度的華氏溫標。
1713~1735年,英國的達比發明用焦炭煉鐵的方法。1735年,達比之子將焦炭煉鐵技術用於生產。
1733年,法國的卡米提出齒輪嚙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爾第一·貝努利建立無粘性流體的能量方程—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攝爾西烏斯創立以水的冰點為100度、沸點為0度的溫標。1745年,瑞典的林奈將兩個固定點顛倒過來,即成為攝氏溫標。
18世紀中葉,法國的拉瓦錫和俄國的羅蒙諾索夫提出燃燒是物質氧化的理論。
1755年,瑞士的歐拉建立粘性流體的運動方程——歐拉方程。
1764年,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豎式、多錠、手工操作的珍妮紡紗機。
1769年,英國的瓦特取得帶有獨立的實用凝汽器專利,從而完成了蒸汽機的發明。這種蒸汽機後於1776年投入運行,熱效率達2~4%。
法國的居諾製成三輪蒸汽汽車,這是第一輛能真正行駛的汽車。
1772~1794年,英國的瓦洛和沃恩先後發明球軸承。
177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發明較精密的炮筒鏜床,這是第一台真正的機床—加工機器的機器。它成功地用於加工汽缸體,使瓦特蒸汽機得以投入運行。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機械嚙合概念解釋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論。
英國的卡特賴特發明動力織布機,完成了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
1786年,英國的西茲發明割穗機。
1787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第一艘鐵船。
1789年,法國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製成阿希夫米尺(檔案米尺)
1790年,英國的聖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鏈式單線跡手搖縫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縫紉機。
18世紀90年代,英國的邊沁先後發明平刨床、單軸木工銑床、鏤銑機和木工鑽床。
1792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加工螺紋的絲錐和板牙。
179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沖天爐。
1795年,英國的布拉默發明水壓機。
1797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帶有絲杠、光杠、進給刀架和導軌的車床,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
1799年,法國的蒙日發表《畫法幾何》一書,使畫法幾何成為機械制圖的投影理論基礎。 19世紀初,英國的揚提出彈性模量概念,揭示了應變與應力間的關系。
1803年,英國的唐金製成長網造紙機。
英國的特里維希克製成第一輛利用軌道的蒸汽機車。
1804年,法國的畢奧提出熱傳導規律,並由法國的傅里葉最早應用,因而稱傅里葉定律。
1807年,英國的布律內爾發明木工圓鋸機。
1807年,英國的富爾頓建成第一艘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
1809年,英國的迪金森製成圓網造紙機。
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發明圓壓平凸板印刷機。
1814年,1814年,英國的斯蒂芬森製成鐵路蒸汽機車「皮靴」號。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號蒸汽機車在機車比賽中以速度58公里/小時、載重3137噸安全運行112.6公里的成績獲獎。
1816年,蘇格蘭的斯特林發明熱氣機。
1817年,英國的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
1818年,美國的惠特尼創制卧式銑床。
德國的德賴斯發明木製、帶有車把、依靠雙腳蹬地行駛的兩輪自行車。
1820年前後,英國的懷特製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圓柱齒輪、又能加工圓錐齒輪的機床。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進行照相製版實驗,並製成世界上第一張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攝出一張照片。
1827~1845年,法國的納維和英國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國出現火管鍋爐。
1833~1836年,美國的奧蒂斯設計製造單斗挖掘機械。
1834年,美國的佩奇和費伊分別發明榫槽機和開榫機。
1834~1844年,美國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別製成以乙醚為工質的和以空氣為工質的製冷機。
1835年,英國的約瑟夫·惠特沃斯發明滾齒機。
1836年,美國的麥考密克創制馬拉聯合收割機(康拜因)。
1837年,俄國的雅可比發明電鑄方法。
1838年,俄國的雅可比用蓄電池給直流電動機供電以驅動快艇,這是首次使用電力傳動裝置。
美國的布魯斯首次用壓力鑄造法生產鉛字。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蘇格蘭的龐頓在其報告中闡明了現代照相製版方法。
英國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槳推進的蒸汽機船「阿基米德」號。
美國的巴比特發明錫基軸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國的焦耳發現電熱當量,並用各種方式實測熱功當量。他的實驗結果導致科學界拋棄「熱質說」而公認熱力學第一定律。
1841年,英國的約瑟夫·惠特沃斯設計英制標准螺紋系統。
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製造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
1842年,英國的內史密斯發明蒸汽錘。
1848年,中國的丁拱辰著《演炮圖說輯要》,其中的西洋火輪車、火輪船圖說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蒸汽機、火車和輪船的論述。
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六角車床)。
英國的湯姆森取得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以後分別由英國的鄧祿普和法國米西蘭橡膠公司用於自行車和汽車車胎。
英國的柯拜在廣州黃埔設立柯拜船舶廠,這是中國最早的外資機械廠。
1846~1851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美國的勝家設計製造了這種縫紉機,從此縫紉機被大量生產。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機械工程學術團體—英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法國的波登製成波登管壓力表。
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圓壓圓凸版)印刷機。
1848年,英國的開爾文(即湯姆森)創立熱力學溫標。
法國的帕爾默發明外徑千分尺。
德國發明萬能式軋機。
1849年,美國的弗朗西斯發明混流式水輪機。
1850~1851年,德國的克勞修斯和英國的開爾文分別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國發明各種氣體保護無氧化加熱方法。
1856年,德國工程師協會成立。
英國的貝塞麥發明轉爐煉鋼。
1856~1864年,英國的西門子和法國的馬丁發明平爐煉鋼。
1857年,英國的貝塞麥發明連續鑄造方法。
1858年,美國的布萊克發明顎式破碎機。
1860年,法國的勒努瓦製成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也是第一台內燃機)。
德國的基爾霍夫通過人造空間模擬絕對黑體,建立基爾霍夫定律。
1861年,中國的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機械廠。
1862年和1865年先後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木質蒸汽機船黃鵠號蒸汽輪船。
1862年,德國的吉拉爾發明液體靜壓軸承。
1863年,英國的索比用顯微鏡觀察到鋼鐵的金相組織,並於1864年展出鋼的金相顯微照片。
1864年,法國的若塞爾最早研究刀具幾何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
1865年,中國的曾國藩、李鴻章等創辦江南製造總局,這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開端(1953年更名為江南造船廠)。
1867年,德國的沃勒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車軸疲勞試驗結果,提出疲勞極限概念,奠定了疲勞強度設計的基礎。
1868年,美國的希魯斯發明打字機。
英國的穆舍特製成含鎢的合金工具鋼。
1868~1887年,英國和美國先後出現帶式輸送機和螺旋輸送機。
1870年,俄國的季梅最早解釋切屑的形成過程。
1872~1874年,貝爾和德國的林德分別製成氨蒸汽壓縮式製冷機。
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單軸自動車床,不久又製成多軸自動車床。
1874年,英國的瑞利發現莫爾條紋現象。
英國的勞森製成鏈條傳動、後輪驅動的現代型自行車。
1875年,德國的勒洛建立構件、運動副、運動鏈和機構運動簡圖等概念,奠定了機構學的基礎。
1876年,德國的奧托創制往復活塞式、單缸、四沖程內燃機。
美國製成萬能外圓磨床,首次具有現代磨床的基本特徵。
1877年,法國的凱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獲得霧狀液態氧。1892年,英國的杜瓦製成液化氣體容器。
1878~1884年,奧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茲曼建立輻射換熱的斯忒藩一玻耳茲曼定律。
1879年,德國的西門子製造的電力機車試車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鋼船問世。
瑞典的拉瓦爾發明離心分離機。
1880年,美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1881年,法國出現蓄電池電力汽車。
中國胥各庄修車廠制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
1882年,瑞典的拉瓦爾製成第一台單級沖動式汽輪機。
1883年,德國的戴姆勒製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機,1885年取得專利。
英國的雷諾發現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層流和湍流,並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諾方程。
1884年,英國的帕森斯製成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1885年,德國的本茨創制三輪汽油機汽車,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專利。
德國的戴姆勒創制汽油機摩托車。
1885~1887年,俄國的別那爾多斯和美國的湯普森分別發明電弧焊和電阻焊。
1886年,德國的戴姆勒創制四輪汽油機汽車。
美國的赫謝爾用文丘里管製成測量水流的裝置,這是最早的流量測量儀器。
英國的雷諾建立流體動壓潤滑理論。
1888年,德國的奧斯蒙德提出鋼、鐵與生鐵的金相轉變理論,後由英國的奧斯汀製成鐵碳相圖。
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首次正式定義「米」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國際計量局的鉑銥米尺的兩中間刻線間的距離」。
美國的佩爾頓發明水斗式水輪機。
1890年,美國的艾姆斯製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國的艾奇遜製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國的弗羅希利奇創制農用拖拉機。
1895年,德國的倫琴發現X射線。
1896年,瑞典的約翰森發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國的狄塞爾創制柴油機。
美國的費洛斯創制插齒機。
英國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輪機船「透平尼亞」號。
日本機械工程師學會成立。
1898年,美國的拉普安特創制卧式內拉床。
美國的泰勒和懷特發明高速鋼。
1899年,法國的埃魯發明電弧爐煉鋼法。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創制速度級汽輪機。
英國的科克爾和法國梅斯納熱首次對車輪、齒輪、軸承等進行實驗應力分析。
1901年,法國發明氣焊。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飛機並試飛成功。
美國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大量生產汽車。1908年,福特研製的T型汽車投入市場。
第一艘柴油機船「萬達爾」號下水。
1904年,德國的普朗特建立邊界層理論。
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1906年,法國的勒梅爾和阿芒戈製成第一台能輸出功率的燃氣輪機(但效率僅3~4%,未獲實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試制復合式發動機。
1906年,德國的能斯脫發現「熱定理」,1912年,經德國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07年,美國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國廣州均和安機器廠制出中國第一台內燃機(單缸卧式8馬力柴油機)。
1911年,美國的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首次提出「科學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門用空氣動力學的觀點闡明卡門渦街。
美國的格林里公司創制組合機床。
德國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膠。
1912年,英國的布里爾利和德國的施特勞斯等分別製成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
中國的詹天佑發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後成為中國工程師學會。
1913年,瑞典製成第一輛電力傳動的柴油機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車裝配流水線。
1915年,中國第一家鍾廠——中寶時鍾廠在煙台創辦。
上海榮昌泰機器廠造出中國第一台機床(4英尺腳踏車床)。
1919年,中國最早的縫紉機廠—協昌、潤昌縫紉機行在上海創辦。
1920年,德國的霍爾茨瓦特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燃氣輪機(按等容加熱循環工作)。
奧地利的卡普蘭發明軸流轉槳式水輪機。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劇作《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機器人」(Robot)一詞。
英國的格里菲思進行斷裂力學分析。
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
1923~1927年,德國的柯斯特爾設計製造柯式干涉儀。
1926年,美國建成第一條自動生產線(加工汽車底盤)。
1927年,美國的伍德和盧米斯進行超聲加工試驗。1951年,美國的科恩製成第一台超聲加工機。
1934年,德國的克諾爾和魯斯卡製成透射電子顯微鏡。
1934年,中美合資的杭州中央飛機製造廠成立。曾製造出全金屬轟炸機。
1935~1936年,中國的劉仙洲等發起成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1938年,美國的卡爾森首創靜電復印技術。
德國的德古薩公司發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國的厄恩斯特和麥錢特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切屑的形成過程,並解釋了切屑的形成機理。
1939年,瑞士製成發電用燃氣輪機(按等壓加熱循環工作)。
1941年,瑞士製成第一輛燃氣輪機機車。
1942年,美國的費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鏈式核裂變原子反應堆。
1943年,蘇聯的拉扎連科夫婦發明電火花加工。
20世紀40年代,蘇聯發明陽極機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氣輪機船「加特利克」號問世。
英國的莫羅和威廉斯製得球墨鑄鐵。
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泰勒森設計出多面棱體。
1950年,聯邦德國的施泰格瓦爾特發明電子束加工。
1952年,美國帕森斯公司製成第一台數字控制機床。
美國利普公司製成電子手錶。
1954年,美國建成第一艘核動力船——「鸚鵡螺」號核潛艇。
1955年,美國研究成功等離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建成投產。
中國建立機床研究所。
中國成立工具科學研究院,1957年改組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聯邦德國的汪克爾研製成旋轉活塞式發動機。
1958年,美國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製成第一個加工中心。
美國研製成工業機器人。
美國的舒羅耶發明實型鑄造。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成立。
美國的湯斯和肖洛發表形成激光的論文。1960年,美國的梅曼研製成紅寶石激光器。
中國最大的軸承廠——洛陽軸承廠建成投產。
中國最大的手錶廠——上海手錶廠建成投產。
1959年,中國第一拖拉機廠(洛陽)建成投產。
美國的馬瑟取得諧波傳動專利。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明電解磨削方法。
蘇聯和美國在生產中應用電解加工方法。
液體噴射加工方法開始在生產中應用。
美國用有限元法進行應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第二次定義「米」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級之間躍遷時,其輻射光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中國最大的重型機器廠—第一重型機器廠(齊齊哈爾)建成投產。
1962年,美國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數控銑床上實現最佳適應控制(ACO)。
1964年,美國的格羅弗發明熱管。
1967年,美國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機構最優化概念。
英國莫林斯公司根據威廉森提出的柔性製造系統的基本概念研製出「系統24」。
1969年,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湖北)開始大規模動工建設。1975年建成2.5噸越野汽車生產基地。
1972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生產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鵬刀片。
1976年,日本發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製造單元。
1979年,美國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數等於機械嚙合摩擦系數、粘著摩擦系數、犁削摩擦系數之和
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第3次定義「米」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行進的路程長度」。
5. 整個碳酸飲料小型生產線大概要投資多少錢
看你的設備要多大的了,要是不大話十萬以內肯定能坐下來的。 主要看你的需要哦有80桶/h 100桶/h 120桶/h 大概是1萬5左右 看設備的大小了
6. 安陽到鄭州70件貨多少錢
1.中幟生物(NQ:836834)
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分子生物檢測及臨床醫學診斷的體外診斷企業。公司核心技術是 T7 核酸擴增和多生物素信號放大技術相結合的雙擴增技術,以及 RNA 恆溫擴增擴增-金探針層析技術。
雖然公司產品也是核酸檢測,但是目前市場主流的、被廣泛認可的是PCR技術,所以疫情兩年多來,公司完全沒有搭上疫情的東風。而疫情導致很多醫院停診,很多公司原有的檢測業務無法開展。這導致公司2020、2021業績一直很差勁。
2022年3月,公司研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 變異株核酸檢測試劑盒 (PCR-熒光探針法),若能有效推廣開來,或許可以改善下2022年上半年業績。
2.金龍魚(SZ:300999)
公司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主要產品是食用油、大米、麵粉及掛面、調味品、食品原輔料等家庭及工業用廚房食品。
這類產品同質化程度高,不像醬油白酒一樣可以形成較大的差異化,所以很難形成品牌粘性,本質上公司業務就是食品初級加工,所以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很低,ROE處於偏低的水平,談不上優秀。
米面糧油是剛需品,早已經進入成熟期,行業增長空間很小,公司未來看不到多大的成長性。
3.華北制葯
一個1993年上市的公司,上市當初一年還可以賺1.36億,現在連續虧損,上市30年越做越爛,除了從市場圈錢幹了什麼?
原料葯、制劑、中間體、生物葯、貿易啥都做,除了生物葯,其他主要收入板塊毛利率低的嚇人。典型垃圾公司。狂犬疫苗競爭格局已定,成大生物佔比74%,另外被成都康華、河南遠大、中科生物等瓜分,還有智飛生物、民海生物等多家在研也即將上市,看不到公司有什麼競爭優勢。
4.華寶股份(SZ:300741)
公司主要從事香精與食品配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食用香精,產品廣泛應用於煙草、乳品、飲料、冷飲、糖果、堅果炒貨、檳榔、膨化食品、烘焙、肉製品、休閑小食品等領域。公司的煙草用香精主要應用於卷煙生產,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公司客戶有雲南中煙、湖南中煙、浙江中煙等多個省級中煙公司。
公司近五年業績一直下滑,成長性很差。之前由於涉及到電子煙概念而被熱炒。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非常高,遠超同行,比較異常。
同時,公司主要客戶主要為煙草公司,很穩定,按理說不需要多少營銷費用。但是公司每年銷售費用1億多,遠超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那麼這么多銷售費用用到哪裡去了?
公司與中煙旗下的眾多公司都有關聯關系,2020年,其向關聯人銷售香精一欄中的客戶包括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重要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的關聯方)、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重要子公司的少數股東)、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要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的關聯方)、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重要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的關聯方)。
2021年1月24日,到湖南省耒陽市監察委員會對公司實際控制人朱林瑤的違法問題立案調查。
2021年8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建福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正接受調查。
據此,公司毛利率極高、銷售費用高的原因大家應該懂了。那麼,在實控人被立案調查後,公司未來業績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
5.聯動設計(NQ:430266)
公司主要從事電力工程勘察設計(含規劃咨詢)等電力工程技術服務。公司以電力工程勘察設計(含規劃、咨詢)業務為主線,主要為電網公司、發電公司、能源集團等國有、民營企業及其下屬公司提供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送變電工程的項目開發、咨詢、勘測設計等服務,收入來源為相應的服務費用。
客戶有宜昌三峽送變電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於都縣供電分公司、國能龍源電力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江西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西觀山建設有限公司等。
在2021之前,公司業績非常差。但是2021上半年,公司業績開始暴漲。因為公司於 2020 年 9 月 24 日與全資孫公司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上唐聯納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唐聯納」) 簽訂南城縣上唐、城東分散式風電項目 EPC 總承包工程合同,共計不超過 65,000 萬元(具體金額以實際簽訂的合同內容為准),這個項目在2021年上半年風電 EPC 總承包工程已全面啟動並產生收入。
2021 年度, 因上唐聯納的母公司江西聯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聯納」) 增資的原因,江西聯納由聯動設計的全資子公司變更為參股公司,江西聯納引入了國家電投旗下的雲南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作為大股東。因此,上述合同構成關聯交易。公司2021年的絕大部分收入和利潤來自於關聯交易。作為一個工程項目總承包方,公司上半年毛利率高達60.21%,不太合常理。
聯動設計全資子公司北京聯動新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聯投」)的參股公司江西聯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聯納」)於 2021 年 7 月召開股東會審議通過增資事項,在股東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將注冊資本由 2,933.33 萬元增至 13,236 萬元,並於 2021 年 10 月 22 日辦理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北京聯投持股比例為 30%,按比例增資(認繳) 3,090.8萬元,占聯動設計 2020 年度經審計的合並財務會計報表期末總資產的 53.06%,根據《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聯動設計未規范履行內部審議程序且未進行信息披露、未及時申請停牌即實施完畢重大資產重組,違反了《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業務細則》第五條、第六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治理規則》(2020 年 1 月 3 日發布)第八十二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治理規則》(2021 年 11 月 12 日發布)第八十一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規則》(2020 年 1 月 3 日發布)第三十八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規則》(2021 年 11 月 12 日發布)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違規。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實際控制人黃萬良,董事會秘書黃逸驊未能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對公司的上述行為負有責任,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以下簡稱《業務規則》)第 1.4 條、第 1.5 條的規定。
鑒於上述違規事實及情節,根據《業務規則》第 6.2 條、第6.3 條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股轉公司作出如下決定:
給予武漢聯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給予董事長、總經理、實際控制人黃萬良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給予董事會秘書黃逸驊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這說明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較大問題。
6.撫順特鋼(SH:600399)
公司的業務是特殊鋼,具體產品有:
合金結構鋼,用於汽車齒輪、風電減速機,客戶是汽車零部件企業;公司的高強鋼市佔率 95%以上,撫順特鋼在國內率先研發生產 A100鋼、300M 鋼,產品廣泛應用於飛機起落架、航空發動機軸、導彈、艦艇殼體等關鍵部件;
工具鋼,用於模具製造,客戶是熱作模具、冷作模具、壓鑄模具企業。
不銹鋼,用於機械製造,客戶是設備製造企業。
高溫合金,用於航空、航天發動機,客戶:核電航空、航天發動機製造企業,核電設備製造企業。公司在國內航空航天變形高溫合金市場的佔有率 在80%以上。
公司競爭對手有沙鋼集團東北特鋼(公司隸屬沙鋼集團東北特鋼)、中信特鋼、寶鋼特鋼、西寧特鋼等、太鋼不銹、天津無縫等。
受益於航空、導彈等軍工需求高速增長,以及商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民用市場長期增長趨勢,公司發展前景看好。
從2022 年開始,公司擴產的產能逐步釋放,有望推動公司業績。但是短期內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公司成本升高,會影響公司業績。
此外,2019 年 12 月,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 147號)和《市場禁入決定書》([2019] 24 號),公司面臨中小股東索賠的風險。
證監會認定撫順特鋼虛增利潤約19億元,連續八年財務造假。具體包括:撫順特鋼2010年至2016年年度報告和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的利潤總額數據存在虛假記載。
具體表現為,2010年至2016年度、2017年1月至9月,撫順特鋼通過虛增存貨、減少生產成本、將部分虛增存貨轉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進行資本化等方式,累計虛增利潤總額190194.53萬元。而將2010年至2016年年度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後,2010年至2014年以及2016年(追溯調整前)共計6個年度,撫順特鋼由盈利轉為虧損。這說明公司治理存在嚴重問題。
7.科強股份(NQ:873665)
公司主要從事高性能特種橡膠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硅膠板、車輛貫通道棚布、橡膠密封製品、特種膠帶膠布等各類特種橡膠製品。從各類產品佔比來看,硅膠板和車輛貫通道棚布是公司的主力產品,兩者合計占總營收的比例在60%以上。
公司主要產品是以特種合成橡膠為主要原料:硅橡膠、芳綸布、聚酯布、氯磺化聚乙烯膠、丁腈橡膠、氟橡膠等,輔以相關助劑、補強材料和骨架材料等,經過混煉、壓延、硫化等工序所生產的橡膠膠板、膠帶、膠布產品,主要供應商有新安股份(SH:600596)、江陰中橡化工、江陰市利德特種織物有限公司、合盛硅業、江陰協誠化工等。
太陽能硅膠板產品主要應用於光伏組件生產,配套於光伏層壓設備,屬於光伏組件生產過程中的易消耗品。
車輛貫通道棚布公司車輛貫通道棚布產品主要應用於高鐵、地鐵、輕軌、汽車大巴等交通設備,連接於高鐵、地鐵、輕軌、汽車大巴等車輛的車廂之間,主要實現密封、緩沖、減震、降噪、阻燃和風擋等功能。
橡膠密封製品為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冶金等領域大型橡膠製品,主要對所存儲的液體或氣體進行密封。
特種膠帶膠布製品主要包括輕型橡膠輸送帶、橋梁纏輥膠布、三元乙丙壓濾板、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擋水板、圍油欄等多種類別產品。其中,輕型橡膠輸送帶產品營業收入規模占該類產品收入規模 70%左右。公司在輸送帶領域主要側重於輕型橡膠輸送帶這一細分市場。相比於重型橡膠輸送帶(主要應用於煤礦、鋼鐵、港口、電力、水泥等工業領域),輕型橡膠輸送帶主要運用於食品加工、物流運輸、娛樂健身、機場運輸、紡織印染、農產品加工等輕工業領域;相比於 PVC、 TPU 等材質的輕型輸送帶,輕型橡膠輸送帶因其覆蓋層使用橡膠材質,在耐高、 低溫環境、握持力等方面更具優勢。
公司客戶有今創集團、株洲九方制動設備有限公司 、 營口金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歐特美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永貴交通設備有限公司、隆基股份等。
2019 年和 2020 年,公司產能利用已經趨近於飽和狀態,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99.72%和 99.51%。目前在建高性能阻燃棚布及密封材料生產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將新增高性能阻燃棚布產能 500,000 萬平方/年和密封材料產能 500,000 萬平方/年 ,有望提升公司業績。目前已經滿足創業板和北交所IPO標准,可能在今年申報北交所IPO。
潛在風險:
公司應收賬款較高,反映對於下游大客戶的議價權較弱;現金流一直遠低於凈利潤;
上市公司今創集團(SH:603680)、歐特美都是公司的股東,也是客戶,屬於關聯交易。公司之前的供應商也有關聯方。這么多關聯交易,其中是否公平,是否存在利益輸送,需要仔細考察。
8.明芯微(NQ:872556)
公司主要產品為單/雙向可控硅、 TVS 及半導體放電管等半導體功率器件的晶元和成管,除此以外,公司還為少部分客戶提供成管的封裝、測試等委託加工業務。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於半導體成管,其次是半導體晶元。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和摩托車、通訊保護與工業控制、計算機、照明等領域。
公司產品低端,技術含量低,主要業務是做低端半導體的封裝測試,盈利能力較差。
實控人為周明、申承發、王義宏。
周明之前在揚州中芯晶來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晶體管晶元、大功率晶閘管、大功率晶閘管、晶閘管模塊等)廠長職務。
申承發以前是做油漆建築裝璜材料批發中心從事裝潢材料批發個體工商戶。
王義宏之前是海安縣建築工程公司項目經理。
可見,公司管理團隊僅有一人有半導體從業經驗,其他都是搞建築裝修出身的,總體上是個草台班子。在高技術含量、競爭非常激烈的半導體領域,這樣的管理團隊很難帶領公司做大做強。
9.東旭藍天(SZ:000040)
典型的垃圾公司,主營業務雜亂:供應鏈、新能源、生態環保。
供應鏈業務應該就是貿易業務,毛利率-0.23%,毫無門檻和競爭力;
新能源業務是光伏電站投資建設、光伏和風電EPC工程、光伏組件製造,毛利率33%,技術含量低,門檻低,和行業龍頭相比規模差距極大,沒什麼競爭力;
生態環保業務是生態綜合治理、水環境修復及運營、土壤及礦山修復等,毛利率1%,門檻低,競爭對手眾多,沒什麼競爭力。
所以公司業績不斷下滑。公司有息負債高、商譽高,財務風險很大。
因為公司存在借款違約、建設工程等合同糾紛,相關訴訟金額達 8 億元以上,上述訴訟尚處於等待開庭階段或審理階段,年審會計師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上述事項對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公司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反映公司治理問題很大,管理混亂。
所以,整體上公司風險極大。
10.浙富控股(SZ002266)
公司從事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業務、清潔能源裝備的水電業務和核電業務,公司主要產品涵蓋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軸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和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
公司業務龐雜,有很多次跨界並購,喜歡炒作熱點。屬於典型靠並購撐大規模和業績的公司,但競爭力並不強。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偏低,總資產周轉率低,ROE常年不到5%,盈利能力很差。公司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很高,現金流很差,財務風險很高。
11.安陽機床(NQ:831577)
公司主要產品是金屬切削車床,包括 CW 系列卧式車床、 CK 系列數控車床、AD 系列全功能數控車床、 CK 系列數控立式車床、 QK 系列管螺紋車床,以及深孔鏜床、球面車床、重型車床和自動生產線。
用戶主要是航天航空、汽車、石油、軍工、船舶、鋼鐵、建築機械、礦山機械、軌道交通、通用材料製造和煤炭等行業內企業,比如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嘉興漢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江蘇鑫台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煙台環球機床附件銷售有限公司、鄭州華印機床有限公司、中車天力鍛業有限公司等。
上游原材料是鋼板、鍛件、鑄件、膩子油漆、電氣元件等,公司的核心零部件都是從外采購的,比如從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購買 CNC 控制器,從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購買數控系統等。
公司產品的生產交付周期很長,存貨周轉天數非常高,存貨金額很高,導致總資產周轉率非常低,再加上毛利率和凈利率很低,所以ROE非常低,僅有3.95%,遠低於北交所8%的標准。
根據 Gardner Intelligence 的數據,2020 年中國機床消費額為 213 億美元(人民幣 1350 億),佔全球約 31.9%。2021 年,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 60.2 萬台,同比增長 29.2%,金屬成形機床 21 萬台,同比增長 0.5%。
我國雖為機床大國,但大而不強,機床核心零部件如數控系統依然嚴重依賴進口,且行業集中度較低,截至 2021 年 11 月,我國金屬切削機床企業仍有 931 家,大部分規模都很小。
公司的競爭對手有:紐威數控(688697)、秦川機床(SZ:000837)、科德數控(SH:688305)、浙海德曼(SH:688577)、華辰裝備(SZ:300809)、嘉泰數控(NQ:838053)、重慶宏鋼數控機床、秦川機床、睿恆數控(NQ:837341)、沈陽機床、寶雞機床集團、天水星火機床、山東普利森集團、廣東聖特斯數控設備、震環機床集團、創世紀等。可見市場競爭很激烈。
機床行業具有周期性強的特點,行業下行近10年,已經到了低點。目前全行業在恢復性增長。公司2021年業績也開始大幅改善,未來有希望逐步向好。
12.知識星球精選問答
提問:凱德石英停牌價是23塊多,但是,公開發行價為20元,那在停牌之前買入的人們不是虧了嗎?您能詳細講講潛伏新三板怎麼掙錢?
凱德石英停牌前有12元多、18元多、20元的成交價,按照這個價格買入就是賺的。所以潛伏新三板也是靠低買高賣賺錢的,和在A股市場炒股沒有本質區別。
提問:能羅列一下國內有潛力的晶元半導體材料公司嗎?
矽片:上海新陽、中環股份、滬硅產業、立昂微、有研新材;
濕電子化學品:晶瑞電材、江化微;
靶材:江豐電子、隆華科技、阿石創、新疆眾和;
光刻膠:晶瑞電材、上海新陽、南大光電;
CMP 拋光墊:鼎龍股份、安集科技;
電子氣體:南大光電、雅克科技、華特氣體、金宏氣體、昊華科技;
掩膜版:清溢光電;
第三代半導體:天岳先進。
提問:華澳能源832459二O二一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4143.82萬元,每股盈利0.23元,當前股價1.5掛賣單,看不懂為什麼沒交易量,請賜教
從公司過往業績看,波動性非常大,2021年業績好,不意味著2022年業績好。
提問:恆源科技近來陸續更換會所和券商,是在為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請做准備嗎?請您分析一下這個公司吧。謝謝你了
應該是。企業分析見文章
提問:目前噢易雲業務主要還是集中在教育領域,其他領域拓展貌似沒什麼進展,安總如何看待噢易雲未來的發展空間?
噢易雲的發展,一方面要拓展教育以外的領域,如政府企業、醫療等,另一方面拓展更多的地域。發展空間還是有的,關鍵看企業的執行力。
提問:確安科技430094,昨天發布了停牌公告是重大資產重組。目前是一隻虧損股,但是大股東看似比較厲害,中國電子(中電華大)。想問的是新三板公司也能像主板一樣重大資產重組嗎?如果可以的話,是否有可能是港股的中電華大科技或者華虹半導體?
可以。中國電子旗下有很多公司,業務相關的都有可能是重組相關參與方。
提問:雲里物里終止對賭,可以單方面終止嗎?投資方為什麼會同意呢?
這樣的情況多嗎?這是什麼意思呢?
不可以單方面終止對賭,必須雙方協商一致同意。投資方簽對賭主要是確保公司能上市IPO,自己在IPO後退出。現在雲里物里已經發布IPO輔導公告,進入了IPO流程,而對賭協議會影響公司IPO進程,所以投資方自然願意終止。這是目前的通行操作,在定增時簽訂對賭協議,在公司啟動IPO後終止對賭協議。
提問:2018年上交所深交所發布了高轉送新規,「最近兩年凈利潤持續增長 2.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於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50%對應送轉5 3.最近一年虧損、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高送轉後每股收益低於0.2元的禁止高送轉」。
請問這個規定是否適用於北交所?如不適用,北交所對高轉送是怎麼規定的?感謝答復!
北交所暫時對高送轉沒有具體規定。
順便說一下,個人覺得投資者對於高送轉完全沒必要關注。
高送轉股票簡單理解為:股數增加,股價變小。舉例:100元1張錢,換成了2張50元,數量增加總價值沒變動。這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
高送轉後,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公司的股東權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於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攤薄每股收益。
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做除權處理,也就是說,盡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
高送轉完全就是一個數字游戲,不過就是朝三暮四變成了朝四暮三,對於企業、對於投資者實際上沒有任何變化,所以我看不出關注這個指標有何意義。
提問:達諾爾2022/3/17公布實控人變更公告,是不是意味著從今天起兩年內,無法IPO了?
另外問一句,2022/2/15終止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是不是可以簡單理解為內部沒談攏,股權可能要發生變化的先兆了?
是的。股權激勵計劃終止,並不導致股權變更,兩碼事。
提問:金米特21年半年報顯示,大股東謝先生與夫人當年離婚,實控人由夫婦二人變更為謝先生一人,請問這種因離婚引起的實控人變動,會導致其公司兩年內不能IPO嗎?
2021 年 8 月 23 日,金米特收到謝炎民先生及黨紅雲女士離婚通知,鑒於其二人夫妻關系終止,實際控制人由謝炎民、黨紅雲變更為謝炎民。不管哪種原因導致實控人變更,都是24個月內不能IPO 。
提問:全球電子煙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有沒有排名可以參考?中國的除了悅刻和五輪還有其他嗎?它們的市值在全球電子煙行業排名如何?
電子煙品牌廠商有:美國電子煙Juul(Juul labs,奧馳亞(NYSE:MO)參股)、Vuse(british american tobacco,英美煙草公司(NYSE:BTI),總市值:930.67億美元)、Blu(imperial brands,帝國煙草( ITYBY))、Logic( 日本煙草,JAPAN TOBACCO INC(PINK:JAPAY,總市值303.40億美元)、IQOS (菲利普莫里斯(NYSE:PM),市值:1453.27億美元)、Relx悅刻(霧芯科技(NYSE:RLX),32.88億美元)、Jupiter research、艾維普思(NQ:834285)、 Nu Mark、 Njoy等。
電子煙代工企業有:思摩爾國際(HK:06969),總市值:1174.42億港元;五輪科技(NQ:833767),總市值:4.24億人民幣 ;比亞迪電子(HK:00285),總市值:436.22億港幣。
電子煙貿易企業有:中煙香港(HK:06055),總市值:99.74億港元。
電子煙相關輔材有:華寶國際(HK:00336)總市值:132.43億港元;中國波頓(HK:03318),總市值:37.71億港元;億緯鋰能(SZ:300014),總市值:1548.08億人民幣;豐江電池(NQ:837375),總市值:3.02億人民幣;盈趣科技(SZ:002925),總市值:194.77億人民幣。
提問:長虹能源和蔚藍鋰芯相比哪個發展前景更好,更值得長期持有?
不知道。
提問:三板摘牌企業重回三板,是否需要經過股東大會?小股東需要走什麼程序么?還是說不需要任何通知,直接就可以重新審核掛牌了?
已經摘牌的新三板企業重回三板,程序和新掛牌一樣,肯定要經過股東大會。小股東什麼都不需要做,之前在賬戶裡面看不到的股份,重新掛牌後又可以看到了,只不過代碼不一樣了。
提問:創爾生物是因為行業原因不能在創業板上市吧?上北交所有同樣的障礙嗎?
我認為公司科創板IPO撤回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收入來自面膜這些醫用化妝品,和科技創新關聯不大,完全不符合科創板的定位。上創業板和北交所沒有行業問題。
特別說明:文章中的數據和資料來自於公司財報、券商研報、行業報告、企業官網、公眾號、網路等公開資料,本人力求報告文章的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人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一個人前行,不如一群人前行。做北交所、新三板價值投資者最好的交流平台:北交所價值投資交流圈,歡迎加入,一起進步。入群方法:關注公眾號「安福雙」或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7. 不銹鋼生產線,不銹鋼配件,不銹鋼方管,圓管生產機械 都需要什麼投資多少錢可以下來
哈哈,你的想法宏偉,但是做到不易呀。投資一個不銹鋼的鋼材生產廠,投資最小也要千萬元以上的,還不說國家政策是否允許呢。如果辦個生產不銹鋼配件的廠,投資要小點,至於投多少,就要看你做什麼類型的配件,但是你要明白的是,不銹鋼方管、圓管等,屬於原材料類別的,設備投資和流動資金可能各半,關鍵是銷售問題。普通的不銹鋼材料,競爭激烈,市場上缺的是特種不銹鋼材,這種廠投資很大。建議你,先要弄清自己想要乾的這一行業市場前景如何,還有就是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如何產品打開市場等,然後在考慮投資的問題,盲目投資,只會吃虧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廣州哪裡有不銹鋼螺絲賣
廣州大部分采購螺絲都在佛山買,距離也比較近,群碩五金是生產批發不銹鋼外六角螺栓、不銹鋼圓柱頭內六角螺栓、不銹鋼膨脹螺栓、不銹鋼沉頭內六角螺栓、不銹鋼盤頭內六角螺栓、不銹鋼馬車螺栓、不銹鋼雙頭螺栓、、不銹鋼吊環螺栓、不銹鋼牙棒 、不銹鋼牙條、不銹鋼絲桿、不銹鋼六角螺母、不銹鋼六角厚螺母、不銹鋼六角薄螺母、不銹鋼尼龍自鎖螺母、不銹鋼全金屬自鎖螺母、不銹鋼六角法蘭面螺母、不銹鋼蝶形螺母、不銹鋼蓋形螺母、不銹鋼圓螺母、不銹鋼方螺母、不銹鋼四方焊接螺母、不銹鋼六角焊接螺母、不銹鋼鉚螺母、不銹鋼吊環螺母、不銹鋼編織管螺母、不銹鋼水暖螺母、不銹鋼盤頭自攻釘、沉頭自攻釘、大扁頭自攻釘、不銹鋼盤頭機螺絲、沉頭機螺絲、大扁頭機螺絲等不銹鋼標准件及非標件.)。 牙紋有:美製螺紋、英制螺紋、國標、德標、日標、雙線螺紋、高低牙螺紋、三角牙螺紋等。產品廣泛用於冶金、石化、機械、電子、建築鋼結構、船舶、橋梁、航空、機械、液壓、馬達、模具、儀表、機電、電器等領域。
9. 長沙威重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長沙威重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系中外合資企業,是中國化工裝備協會理事單位,國家特種設備定點設計、製造單位。公司長期從事化工、石油、化肥、煉油、煤化工、制葯、食品、金屬結構件及建材機械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擁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TS2210225-2011A1、A2、C2特種設備製造許可證,TS1210250-2010A1、A2、C2特種設備設計許可證;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頒發的ASME容器製造授權U、U2鋼印;並取得IS0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EWC4905Q證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物裝公司市場資源成員廠資格證書,中國環球工程公司資源成員廠資格證書,全國鋼結構協會成員單位。1985年3月獲得勞動部、化工部頒發的一、二、三類壓力容器設計、製造許可證。1993年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頒發的ASME規范容器製造授權證及U、U2鋼印。2003年獲得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GC2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2004年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GC1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2003年獲得我國認證中心頒發的汽車罐車改裝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2005年2月獲得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007年獲得「雙高」認證,為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12月搬遷至新廠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盼盼路18號。公司佔地面積352畝,其中鉚焊車間面積3.4萬平方米,機加工車間1.0萬平方米。注冊資金6284.62萬元。企業職工585人,其中有高級工程師、工程師46人,工程技術人員94人、技師6人、技工257人。擁有捲曲下料、壓鍛成型、機械加工、鉚焊裝備、熱處理、表面防腐等裝備齊全的製造車間。有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研究、產品開發部、焊接試驗室、計量檢定、理化金相無損檢測等檢測手段。並擁有較先進的主要設備600多台,其中200噸行車、5M立式車床、數控切割機、φ2M×8M卧式車床、6M龍門刨、14M刨邊機、全方位自動管板焊機、帶極堆焊、全自動焊機、層板包紮機、柯達洗片機、γ射線探傷儀、6.5M×5M×16M熱處理爐、160mm卷板機,保證了產品安全性能製造質量,滿足了設備加工需要。企業經過50多年的精心積累,博採國內外多種先進技術,己具有較強的開發製造能力。特別是用高合金鋼、高溫鋼、低溫鋼、雙相鋼、復合鋼板、各種牌號的不銹鋼、低合金鋼、優質碳素鋼等各種材質生產的壓力容器設備已是我公司的主導產品。近年來與國內科研院、所、高校廣泛的進行科研課題合作研究,開發出了整體多層夾緊式高壓容器,製造了亞洲最大φ2500mm氨合成塔、脂肪醇加氫裝置、C02超臨界萃取裝置、高效橫紋管換熱器、不銹鋼氨合成塔內件及尿素合成塔、啤酒稀釋裝置、09MnNiDR一70℃鋼制低溫容器、φ4400×64×80000甲醇洗滌塔(重651噸)、汽車散裝水泥罐車、20噸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及可充裝各種介質的汽車罐車、大型貯罐等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獨具優勢的新技術新產品已取得專利,獲得了金獎。獲得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以來,已分別安裝工業管道GC1超臨界CO2萃取裝置。在河南西峽、雲南瀘西、雲南曲靖、河北石家莊、浙江杭州、廣州江高、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和四川綿竹劍南春酒業集團等多項工程。安裝質量均符合國家相應規范、標准,獲得顧客好評。公司長期從事化工、石油、冶金、制葯、食品、建材機械等行業設備的研發設計和製造。公司特別注重產品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為國內特種設備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開發和研製的整體多層夾緊式高壓設備製造工藝取得了國家專利,三項專利(整體多層夾緊式尿素合成塔、層板包紮機、整體多層夾緊式容器)在全國星火計劃和國家七五重大技術裝備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填補了國內特種設備製造的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高壓設備生產方式的唯一推薦,我公司是HG3129-1998標准起草單位,榮獲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頒發的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公司參與國家相關部委、專業院所等單位聯合組織的「七五」重大技術裝備攻關項目《-70℃級低溫壓力容器用鋼的應用研究》獲得圓滿成功,使低溫設備實現了國產化。近年來公司通過不斷的努力,開發出以大直徑高壓設備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獨具優勢的新技術、新產品。
法定代表人:王蓓蕾
成立時間:2003-11-25
注冊資本:6284.6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10040000116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
公司地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盼盼路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