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銹鋼與耐熱鋼是怎麼樣分類的
有新標准大家分享一下
不銹鋼、耐熱鋼鋼種很多,性能各異,各國分類方法大不同,像耐熱鋼AISI將之歸類於不銹鋼,,JIS規格屬於SUH系列,我國新標准GB/T2087-2007將兩種統一編號 僅在尾號代a 區分為可當作耐熱鋼使用
概述我國、AISI和JIS規格稱號如下
國內目前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鋼的組織結構特點和鋼的化學成分特點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分類。舊有標准耐熱鋼 GB1221-84耐熱鋼棒 GB 1221-1992 耐熱鋼棒、GB/T4237《不銹鋼熱軋鋼板》及GB/T3280《不銹鋼熱軋鋼板》GB-T4237-2007不銹鋼熱軋鋼板和鋼帶.
國家標准不銹鋼和耐熱鋼GB/T2087-2007,替代原有GB/T4229-1984《不銹鋼板重量計算方法》。並於200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按冶金學分類列表,即奧氏體型、奧氏體-鐵素體型、鐵素體型、馬氏體型和沉澱硬化型等。
1為奧氏體型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其化學成分;
列入國家標準的鋼板牌號有12Cr17Mn6Ni5N和10Cr19Ni9N等。
2為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銹鋼牌號及其化學成分;
列入國家標準的鋼板牌號有14Cr18Ni11Si4AlTi和022Cr19Ni5Mo3Si2N等。
3為鐵素體型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其化學成分;
這類不銹鋼的國家標准牌號有06Cr13Ala、06Cr11Ti、10Cr17Mo、008Cr30Mo2b等。
4為馬氏體行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其化學成分;
列入國家標准牌號的鋼板有12Cr12a、20Cr13a、30 Cr13、102 Cr17Mo等。
5為沉澱硬化型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其化學成分。
列入我國國家標准鋼板牌號的有05Cr15Ni5Cu5Nb、07Cr17Ni4Cu4Nba和07Cr15Ni7M02Ala
AISI 型號
2XX(Cr-Ni-Mn系) (沃斯田鐵系)
3XX(Cr-Ni系) (沃斯田鐵系)
4XX (Cr系) (肥粒鐵系)
4XX (Cr系) (沃斯田鐵系)
5XX (5% Cr系)
6XX (PH系)(析出硬化系)
JIS不銹鋼
SUS—— Cr系——13Cr (麻田散鐵系) JIS 記號 SUS 4XX
18 Cr (肥粒鐵系) JIS記號 SUS 4XX 【SUS430、SUS405】
Cr-Ni系 18-8 (沃斯田鐵系) JIS記號 SUS 3XX
(Mn置換 Ni 代用鋼) JIS記號 SUS 2XX【SUS201、SUS202】
(析出硬化系)JIS記號 SUS 6XX
JIS耐熱鋼
SUH—— (麻田散鐵系) JIS 記號 SUH 1、3、4、600、616
(肥粒鐵系) JIS記號 SUH 446
(沃斯田鐵系) JIS記號 SUH31、309、310、330、661
『貳』 不銹鋼與耐熱鋼的性能要求及成分有什麼區別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又稱不銹耐酸鋼。實際應用中,常將耐弱腐蝕介質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介質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由於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前者不一定耐化學介質腐蝕,而後者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於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所有金屬都和大氣中的氧氣進行反應,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鋼上形成的氧化鐵繼續進行氧化,使銹蝕不斷擴大,最終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屬(例如,鋅,鎳和鉻)進行電鍍來保護碳鋼表面,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這種保護僅是一種薄膜。如果保護層被破壞,下面的鋼便開始銹蝕
鉻是使不銹鋼獲得耐蝕性的基本元素,當鋼中含鉻量達到12%左右時,鉻與腐蝕介質中的氧作用,在鋼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氧化膜(
自鈍化膜),可阻止鋼的基體進一步腐蝕。除鉻外,常用的合金元素還有鎳、鉬、鈦、鈮、銅、氮等,以滿足各種用途對不銹鋼組織和性能的要求
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有些鋼的wC甚至低於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才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wCr均在13%以上。不銹鋼中還含有Ni、Ti、Mn、N、Nb等元素。
在高溫下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的合金鋼。它包括抗氧化鋼(或稱高溫不起皮鋼)和熱強鋼兩類。抗氧化鋼一般要求較好的化學穩定性,但承受的載荷較低。熱強鋼則要求較高的高溫強度和相應的抗氧化性。耐熱鋼常用於製造鍋爐、汽輪機、動力機械、工業爐和航空、石油化工等工業部門中在高溫下工作的零部件。這些部件除要求高溫強度和抗高溫氧化腐蝕外,根據用途不同還要求有足夠的韌性、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以及一定的組織穩定性。此外,還發展出一些新的低鉻鎳抗氧化鋼種。
在高溫條件下,具有抗氧化性和足夠的高溫強度以及良好的耐熱性能的鋼稱作耐熱鋼。
鉻、鋁、硅
這些鐵素體形成的元素,在高溫下能促使金屬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膜,防止繼續氧化,是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溫氣體腐蝕的主要元素。但鋁和硅含量過高會使室溫塑性和熱塑性嚴重惡化。鉻能顯著提高低合金鋼的再結晶溫度,含量為2%時,強化效果最好。
鎳、錳
可以形成和穩定奧氏體。鎳能提高奧氏體鋼的高溫強度和改善抗滲碳性。錳雖然可以代鎳形成奧氏體,但損害了耐熱鋼的抗氧化性。
釩、鈦、鈮
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形成細小彌散的碳化物,提高鋼的高溫強度。鈦、鈮與碳結合還可防止奧氏體鋼在高溫下或焊後產生晶間腐蝕。
碳、氮
可擴大和穩定奧氏體,從而提高耐熱鋼的高溫強度。鋼中含鉻、錳較多時,可顯著提高氮的溶解度,並可利用氮合金化以代替價格較貴的鎳。
硼、稀土
均為耐熱鋼中的微量元素。硼溶入固溶體中使晶體點陣發生畸變,晶界上的硼又能阻止元素擴散和晶界遷移,從而提高鋼的高溫強度;稀土元素能顯著提高鋼的抗氧化性,改善熱塑性。
『叄』 怎樣區別201,304,316不銹鋼
說到不銹鋼材質的區別,你先要了解每種常見不銹鋼材質的特點。201不銹鋼是性價比最高的不銹鋼材料,價格便宜,但是容易生銹;304不銹鋼最常見也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不銹鋼材料,不易生銹,質量好,價格也相對高一些;316不銹鋼是一種進口材質,運用在一些高端的設備上,例如航天、食品機械等領域,價格高。下面大家和我詳細的來了解一下這些常見不銹鋼材質的區別吧。
不銹鋼304與201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消費者眼中,304不銹鋼和201不銹鋼幾乎是沒有什麼區別的,用肉眼幾乎無法分辨出來,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區分304和201的方法。
1、規格:常用的不銹鋼板材分為201和304兩種型號,實際是是成分不同,304質量好一些,但價格貴,201差一些。304為進口不銹鋼板,201為國產不銹鋼板。
2、201組成為17Cr-4.5Ni-6Mn-N,是節Ni鋼種,301鋼的替代鋼。經冷加工後具有磁性,用於鐵路車輛。
3、304組成為18Cr-9Ni,是得到最廣泛應用的不銹鋼、耐熱鋼。用於食品生產設備、昔通化工設備、核能等。
4、201是含錳較高,表面很亮帶有暗黑的亮,含錳較高容易生銹。304含鉻較多,表面呈現啞光,不生銹.兩種放在一起就有比較了。最重要的就是耐腐蝕性能不同,201的耐腐蝕性能很差,所以價格就要便宜很多.又因為201含鎳低,所以價格比304的低,於是耐腐蝕性能就不如304的了。
5、201與304之間的區別就是含鎳的問題。而且304的價格現在都比較貴,但304的話起碼可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生銹。(可用不銹鋼葯水做實驗)
6、不銹鋼不易生銹是因為在鋼體表面形成富鉻氧化物可保護鋼體,201料屬於高錳不銹鋼較304硬度大,高碳低鎳.
7、成分不同(主要從含碳,含錳,含鎳,含鉻幾方面來區分201與304的不銹鋼)
鋼號
碳(C)
硅(Si)
錳(Mn)
磷(P)
硫(S)
鉻(Cr)
鎳(Ni)
鉬(Mo)
銅(Cu)
AISI(304)
≤0.08
≤1.00
≤2.00
≤0.045
≤0.03
18-20
8-10
AISI(201)
≤0.15
≤1.00
5.5-7.5
≤0.05
≤0.03
16-18
3.5-5.5
304和316不銹鋼區別
其實用肉眼根本無法看出304和316不銹鋼的區別,很多人看到這些數字就一頭霧水,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看一下不銹鋼304和316的區別吧。
首先,316不銹鋼含Mo,比304不銹鋼在高溫環境下耐腐蝕性更好些,所以在高溫環境下,工程師一般都會選用316材料的零部件。
其次,從牌號上兩者也有區別;304不銹鋼對應中國牌號0Cr18Ni9;316不銹鋼對應中國牌號0Cr17Ni12Mo2。
第三,316主要是降低Cr含量提高Ni含量並增加了Mo2%~3%。從而其抗腐蝕性能力要比304強,適合在化工,海水等環境下使用,同樣,316成本也高於304,一般316用在要求比較高的地方,來代替304。
其實用肉眼根本無法看出不銹鋼304和316的區別,還有一種更直觀的辨別方法,使用不銹鋼葯水進行鑒別。
『肆』 不銹鋼有幾種材質怎麼區別
不銹鋼材質有以下幾種:
型號 301-延展性好,用於成型產品。也可通過機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勞強度優於304不銹鋼。
型號 302-耐腐蝕性同304,由於含碳相對要高因而強度更好。
型號 303-通過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號 304-通用型號;即18/8不銹鋼。GB牌號為0Cr18Ni9。
型號 309-較之304有更好的耐溫性。
型號 316-繼304之後,第二個得到最廣泛應用的鋼種,主要用於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添加鉬元素使其獲得一種抗腐蝕的特殊結構。由於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蝕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鋼」來使用。SS316則通常用於核燃料回收裝置。18/10級不銹鋼通常也符合這個應用級別。[1]
型號 321-除了因為添加了鈦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縫銹蝕的風險之外其他性能類似304。
400 系列-鐵素體和馬氏體不銹鋼
型號 408-耐熱性好,弱抗腐蝕性,11%的Cr,8%的Ni。
型號 409-最廉價的型號(英美),通常用作汽車排氣管,屬鐵素體不銹鋼(鉻鋼)。
型號 410-馬氏體(高強度鉻鋼),耐磨性好,抗腐蝕性較差。
型號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型號 420-「刃具級」馬氏體鋼,類似布氏高鉻鋼這種最早的不銹鋼。也用於外科手術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型號 430-鐵素體不銹鋼,裝飾用,例如用於汽車飾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溫性和抗腐蝕性要差。
型號 440-高強度刃具鋼,含碳稍高,經過適當的熱處理後可以獲得較高屈服強度,硬度可以達到58HRC,屬於最硬的不銹鋼之列。最常見的應用例子就是「剃須刀片」。常用型號有三種:440A、440B、440C,另外還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熱鉻合金鋼。
600 系列-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
型號 630-最常用的沉澱硬化不銹鋼型號,通常也叫17-4;17%Cr,4%Ni。,鉻18-20。
『伍』 不銹鋼和耐熱鋼的區別
單從牌號上是比較難區分的!如果能從牌號上看得出來的,應該是經驗,而不是牌好本身。如果沒有經驗就從每個鋼種所含元素上去理解應該更好一點。下面給出耐熱鋼的種類你參考下。
珠光體鋼
合金元素以鉻、鉬為主,總量一般不超過5%。其組織除珠光體、鐵素體外,還有貝氏體。這類鋼在500~600℃有良好的高溫強度及工藝性能,價格較低,廣泛用於製作
600
耐熱鋼
℃以下的耐熱部件。如鍋爐鋼管、汽輪機葉輪、轉子、緊固件及高壓容器、管道等。典型鋼種有:16mo,15crmo,12cr1mov,
12cr2mowvtib,10cr2mo1,25cr2mo1v,20cr3mowv等。
馬氏體鋼
含鉻量一般為7~13%,在650℃以下有較高的高溫強度、抗氧化性和耐水汽腐蝕的能力,但焊接性較差。含鉻12%左右的1cr13、2cr13,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鋼號如1cr11mov,1cr12wmov,2cr12wmonbvb等,通常用來製作汽輪機葉片、輪盤、軸、緊固件等。此外,作為製造內燃機排氣閥用的4cr9si2,4cr10si2mo等也屬於馬氏體耐熱鋼。
鐵素體鋼
含有較多的鉻、鋁、硅等元素,形成單相鐵素體組織,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高溫氣體腐蝕的能力,但高溫強度較低,室溫脆性較大,焊接性較差。如1cr13sial,1cr25si2等。一般用於製作承受載荷較低而要求有高溫抗氧化性的部件。
奧氏體鋼
含有較多的鎳、錳、氮等奧氏體形成元素,在
600℃以上時,有較好的高溫強度和組織穩定性,焊接性能良好。通常用作在
600℃以上工作的熱強材料。典型鋼種有
1cr18ni9ti,
1cr23ni13,
1cr25ni20si2,2cr20mn9ni2si2n,4cr14ni14w2mo等。
不銹鋼裡面也有分耐熱型的不銹鋼,比如說309s,321,310s,840,800.這些都是耐熱的!
合金元素的作用
鉻、鋁、硅
這些鐵素體形成的元素,在高溫下能促使金屬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膜,防止繼續氧化,是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溫氣體腐蝕的主要元素。但鋁和硅含量過高會使室溫塑性和熱塑性嚴重惡化。鉻能顯著提高低合金鋼的再結晶溫度,含量為2%時,強化效果最好。
鎳、錳
可以形成和穩定奧氏體。鎳能提高奧氏體鋼的高溫強度和改善抗滲碳性。錳雖然可以代鎳形成奧氏體,但損害了耐熱鋼的抗氧化性。
釩、鈦、鈮
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形成細小彌散的碳化物,提高鋼的高溫強度。
鈦、鈮與碳結合還可防止奧氏體鋼在高溫下或焊後產生晶間腐蝕。
碳、氮
可擴大和穩定奧氏體,從而提高耐熱鋼的高溫強度。鋼中含鉻、錳較多時,可顯著提高氮的溶解度,並可利用氮合金化以代替價格較貴的鎳。
硼、稀土
均為耐熱鋼中的微量元素。硼溶入固溶體中使晶體點陣發生畸變,晶界上的硼又能阻止元素擴散和晶界遷移,從而提高鋼的高溫強度;稀土元素能顯著提高鋼的抗氧化性,改善熱塑性。
『陸』 恆溫鋼和不銹鋼區別
摘要 首先,我國目前分別制定了不銹鋼(主要是GB/T1220、GB/T3280、GB/T4237)和耐熱鋼(GB/T1221、GB/T4238)國家標准,清晰地區分出不同用途,羅列出各自牌號,制訂相應技術要求。但不銹鋼和耐熱鋼在不同標准中,牌號表示方法一樣。
『柒』 鋼的分類
鋼的種類繁多,為了便於生產、使用、管理,可按以下幾種方法分類。
按化學成分分類
按化學成份可將鋼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碳素鋼根據含碳量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合金鋼根據合金元素含量分為低合金鋼、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鋼。
按質量分類
鋼的質量是以硫、磷的含量來劃分的。根據硫、磷的含量可將鋼分為普通質量鋼、優質鋼、高級優質鋼和特級優質鋼。
按冶煉方法分類
根據冶煉所用煉鋼爐不同,可將鋼分為平爐鋼、轉爐鋼和電爐鋼。
按金相組織分類
在退火組織可將鋼分為亞共析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按正火組織可將鋼分為珠光體鋼、貝氏體鋼、馬氏體鋼、鐵素體鋼、奧氏體鋼和萊氏體鋼等。
按用途分類
按用途可將鋼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
優質碳素結構鋼
優質碳素結構鋼的牌號以兩位數表示,這兩位數字表示鋼的平均含碳量的萬分之幾。沸騰鋼和半鎮靜鋼在牌號尾部分別加符號「F」和「b」。如平均含碳量為0.08%的沸騰鋼,其牌號表示為「08F」;平均含碳量為0.01%的半鎮靜鋼,其牌號表示為「10b」。鎮靜鋼一般不表示符號,如平均含碳量為0.45%的鎮靜鋼,其牌號表示為「45」。
鋼的含錳量為0.70%~1.00%時,在牌號後加錳元素符號,如「50Mn」。高級優質鋼在牌號後加字母「A」。特級優質鋼在牌號後加字母「E」如「45E」。
合金結構鋼和合金彈簧鋼
合金結構鋼和合金彈簧鋼牌號由兩位數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萬分之幾)加上其後帶有百分含量數字的合金元素符號組成。
工具鋼
①碳素工具鋼碳素工具鋼的牌號由字母「T」與其後的數字組成,如「T9」。高級優質鋼在牌號後加字母「A」如「T10A」。
②合金工具鋼和高速工具鋼合金工具鋼和高速工具鋼牌號的表示方法與合金結構鋼基本相同,但一般不標明含碳量數字,如「Cr12MoV」(平均含碳量為1.60%)「W6Mo5Cr4V2」(平均含碳量為0.85%)當合金工具鋼的含碳量小於1.00%時,含碳量用一位數字標明,表示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幾,如「8MnSi」。
平均含鉻量小於1%的合金工具鋼,在含鉻量(以千分之一為單位)前加數字「0」,如「Cr06」。
軸承鋼
高碳鉻軸承鋼的牌號以字母「G」打頭,牌號中不標明含碳量,鉻含量以千分之一為單位,如「GCr15」的平均含鉻量為1.5%。滲碳軸承鋼牌號的表示方法與合金結構鋼相同,僅在牌號頭部加字母「G」如「G20CrNiMo」。
不銹鋼和耐熱鋼
不銹鋼和耐熱鋼的牌號由表示平均含碳量的數字(以千分之一為單位)與其後帶有百分含量的合金元素符號組成。合金元素含量表示方法同合金結構鋼。含碳量的表示方法為:當平均含碳量≥1.00%時,用兩位數字表示,如「11Cr17」(平均含碳量為1.10%);當1.00%>平均含碳量≥0.1%時,用一位數字表示,如「2Cr13」(平均含碳量偽0.20%);當含碳量上限<0.1%時,以「0」表示,如「0Cr18Ni9」(含碳量上限為0.08%);當0.03%≥含碳量上限>0.01%(超低碳),以「03」表示,如「03Cr19Ni10」(含碳量上限為0.03%);當含碳量上限≤0.01%時(極低碳),以「01」表示,如「01Cr19Ni11」(含碳量上限為0.01%)。
鑄 鋼
以強度為主要特徵的鑄鋼牌號為「ZG」(表示「鑄鋼「二字)加上兩組數字,第一組數字表示最低屈服強度值,第二組數字表示最低抗拉強度值,單位均為MPa如「ZG200-400」。以化學成分為主要特徵的鑄鋼的牌號為「ZG」加上兩位數字,這兩位數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萬分之幾。合金鑄鋼牌號在兩位數字後加上帶有百分含量數字的元素符號。當合金元素平均含量為0.9%~1.4%時,除錳只標符號不標含量外,其他元素需在符號後標注數字1;當合金元素平均含量大於1.5%時,標注方法同合金結構鋼,如「ZG15Cr1Mo1V」、「ZG20Cr13」。
『捌』 耐熱鋼304和不銹鋼304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304耐熱鋼的型號是指 Super304H,是日本標准 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高溫性能好,適合做鍋爐爐管。
304通常指普通不銹鋼, Super304H 和國標 07Cr19Ni10差不多,是在304的基礎上對組分進行了一些調整
『玖』 怎麼區分不銹鋼和耐熱鋼
單從牌號上是比較難區分的!如果能從牌號上看得出來的,應該是經驗,而不是牌好本身。如果沒有經驗就從每個鋼種所含元素上去理解應該更好一點。下面給出耐熱鋼的種類你參考下。
珠光體鋼
合金元素以鉻、鉬為主,總量一般不超過5%。其組織除珠光體、鐵素體外,還有貝氏體。這類鋼在500~600℃有良好的高溫強度及工藝性能,價格較低,廣泛用於製作 600 耐熱鋼
℃以下的耐熱部件。如鍋爐鋼管、汽輪機葉輪、轉子、緊固件及高壓容器、管道等。典型鋼種有:16Mo,15CrMo,12Cr1MoV, 12Cr2MoWVTiB,10Cr2Mo1,25Cr2Mo1V,20Cr3MoWV等。
馬氏體鋼
含鉻量一般為7~13%,在650℃以下有較高的高溫強度、抗氧化性和耐水汽腐蝕的能力,但焊接性較差。含鉻12%左右的1Cr13、2Cr13,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鋼號如1Cr11MoV,1Cr12WMoV,2Cr12WMoNbVB等,通常用來製作汽輪機葉片、輪盤、軸、緊固件等。此外,作為製造內燃機排氣閥用的4Cr9Si2,4Cr10Si2Mo等也屬於馬氏體耐熱鋼。
鐵素體鋼
含有較多的鉻、鋁、硅等元素,形成單相鐵素體組織,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高溫氣體腐蝕的能力,但高溫強度較低,室溫脆性較大,焊接性較差。如1Cr13SiAl,1Cr25Si2等。一般用於製作承受載荷較低而要求有高溫抗氧化性的部件。
奧氏體鋼
含有較多的鎳、錳、氮等奧氏體形成元素,在 600℃以上時,有較好的高溫強度和組織穩定性,焊接性能良好。通常用作在 600℃以上工作的熱強材料。典型鋼種有 1Cr18Ni9Ti, 1Cr23Ni13, 1Cr25Ni20Si2,2Cr20Mn9Ni2Si2N,4Cr14Ni14W2Mo等。
不銹鋼裡面也有分耐熱型的不銹鋼,比如說309S,321,310S,840,800.這些都是耐熱的!
合金元素的作用
鉻、鋁、硅 這些鐵素體形成的元素,在高溫下能促使金屬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膜,防止繼續氧化,是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溫氣體腐蝕的主要元素。但鋁和硅含量過高會使室溫塑性和熱塑性嚴重惡化。鉻能顯著提高低合金鋼的再結晶溫度,含量為2%時,強化效果最好。
鎳、錳 可以形成和穩定奧氏體。鎳能提高奧氏體鋼的高溫強度和改善抗滲碳性。錳雖然可以代鎳形成奧氏體,但損害了耐熱鋼的抗氧化性。
釩、鈦、鈮 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形成細小彌散的碳化物,提高鋼的高溫強度。
鈦、鈮與碳結合還可防止奧氏體鋼在高溫下或焊後產生晶間腐蝕。
碳、氮 可擴大和穩定奧氏體,從而提高耐熱鋼的高溫強度。鋼中含鉻、錳較多時,可顯著提高氮的溶解度,並可利用氮合金化以代替價格較貴的鎳。
硼、稀土 均為耐熱鋼中的微量元素。硼溶入固溶體中使晶體點陣發生畸變,晶界上的硼又能阻止元素擴散和晶界遷移,從而提高鋼的高溫強度;稀土元素能顯著提高鋼的抗氧化性,改善熱塑性。
『拾』 不銹鋼和耐熱鋼從外表面能區分嗎
不銹鋼也算是耐熱鋼,區分不銹鋼與耐熱鋼,表面顏色發灰白色是應該是不銹鋼,其餘的耐熱鋼顏色應該呈現鐵銹色。(加工後放置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