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16不銹鋼能用磁鐵吸嗎
316不銹鋼板,一般情況下來說是可以用磁鐵進行磁鐵吸處理的,因為它也屬於不銹鋼的材質之一,任何不銹鋼和鐵都能夠受到磁鐵的吸引,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物理的常規嘗試的學習。
❷ 304不銹鋼磁鐵能吸住嗎
304不銹鋼不能被磁鐵吸住。
1、一般板材或者卷板狀態下,沒有經過深加工的,不會給磁鐵吸住,但是如果經過深拉伸後, 304裡面有部分轉變為馬氏體結構,顯現微弱磁性,這時有可能給磁鐵吸住。所以,如果是板材能給磁鐵吸住,那就肯定不是304 ,如果是產品能給磁鐵吸住,那就肯定沒有經過退磁處理。
這個一般在加工過程中,局部晶格發生改變,會產生弱磁性。如輥板時,邊部可能上吸。在-一個如果產生磁性嚴重,說明你的板材質有問題。我們碰到過這個問題,換大廠家的板就沒這個問題了。
2、吸鐵石可以吸引的是鐵和鎳,如果一個不銹鋼製品可以被吸引,說明其含鐵、鎳量很高。這樣的不銹鋼製品一般抗腐蝕性不是很好,因為不銹鋼的「不銹性質主要來源於鉻金屬。但其價格較為便宜也較為耐用。
但不銹鋼的好壞不能僅僅靠吸鐵石來鑒別,有些劣質不銹鋼產品中摻有大量的錳金屬。錳不能為磁鐵吸引,但加入錳之後,產品的耐銹耐蝕性降低很多。這樣的產品雖然不能被吸鐵石吸引,但質量很差。
304不銹鋼是不銹鋼中常見的一種材質,密度為7.93 g/cm;業內也叫做18/8不銹鋼,意思為含有18%以上的鉻和8%以上的鎳;耐高溫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韌性高的特點,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傢具裝飾行業和食品醫療行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級304不銹鋼跟普通的304不銹鋼相比,它的含量指標更加嚴格。
例如:國際上基本上對304不銹鋼的定義是主要含鉻18%-20%鎳8%-10%,但食品級304不銹鋼則是含鉻18%和鎳8%,允許一定范圍內波動,並且限制各種重金屬的含量。換句話來說,就是304不銹鋼不一定就是食品級304不銹鋼。
❸ 不銹鋼能不能被吸鐵石吸住
應該可以
不銹鋼本身是鐵、鎳、鉻三種金屬的合金。
而吸鐵石可以吸引的是鐵和鎳,如果一個不銹鋼製品可以被吸引,說明其含鐵、鎳量很高。這樣的不銹鋼製品一般抗腐蝕性不是很好,因為不銹鋼的「不銹」性質主要來源於鉻金屬。但其價格較為便宜也較為耐用。
但是,不銹鋼的好壞不能僅僅靠吸鐵石來鑒別,有些劣質不銹鋼產品中摻有大量的錳金屬。錳不能為磁鐵吸引,但加入錳之後,產品的耐銹耐蝕性降低很多。這樣的產品雖然不能被吸鐵石吸引,但質量很差。
一般正規廠家的產品都打有代號。如13—0、18—8,前面數字表示含鉻,後面表示含鎳。如果沒有,則有可能是不銹鐵等產品。
❹ 磁鐵能吸不銹鋼嗎
不銹鋼以其漂亮的外觀、耐腐蝕的特性、不易損壞的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鍋碗瓢盆、城市雕塑、建築、裝修居室等使用不銹鋼的地方越來越多,但人們對不銹鋼的判別認識不深,有些顧客在買不銹鋼廚具時,拿著磁鐵在不銹鋼器皿上試來試去。認為磁鐵吸上的是不銹鐵,吸不上的是不銹鋼。看來人們對不銹鋼的認識還有誤區。
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鐵。鋼因為既有韌性、彈性還有剛性,被廣泛應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都是鋼,只不過人們叫法不同。對於不銹鋼來說,不管磁鐵吸得上與否,只要符合質量標准,都是不銹鋼。因此,從治金學的角度說,根本沒有不銹鐵之說。
不銹鋼抗腐蝕的主要元素是鉻。鉻元素含量在10.5%以上的鋼就不生銹。冶煉時加入的合金元素不同,也就有了磁鐵吸得上與吸不上的區別了。不銹鋼一般是按組織結構分的,可以分為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等幾大類。如果往鋼水裡加入了不同比例的鉻鎳等,煉成的奧氏體鋼就是磁鐵吸不上的不銹鋼;如果往鋼水裡加入鉻和少量的鎳(或不加鎳),煉成的鋼就是磁鐵吸得上的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主要合金元素是鉻、鐵和碳。不銹鋼因含合金量的不同分有100多種。除了奧氏體不銹鋼都具有磁性。
鎳元素在世界上儲藏量很少,價格比較昂貴。因此,鎳含量高的不銹鋼在市場上價格也較高,而且磁鐵還吸不上。其實,還有一種不銹鋼磁鐵是吸不上的。那就是高含錳少含鎳或不含鎳的不銹鋼。這種不銹鋼市場價格比含鎳高的不銹鋼每噸低1000多元。有些經銷商就是利用人們「好不銹鋼磁鐵都吸不上」的誤解,欺騙消費者,價格與高含鎳不銹鋼一樣貴。
不銹鋼有100多種,特性和功能也不一樣。一般做裝飾、景觀、雕塑選用奧氏體不銹鋼。因為奧氏體不銹鋼導熱率低,用它做水壺、炒鍋、飯鍋就不合適,會浪費能源,還延長燒水做飯的時間。用鐵素體不銹鋼做炒鍋、飯鍋,不僅有優良的耐蝕性,而且其導熱性比奧氏體不銹鋼高近一半。洗衣機內桶、熱水器、洗菜盆等,只要與水接觸的器皿都應選用鐵素體不銹鋼。有人抱怨不銹鋼刀具不快,這是因為選用錯了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不能淬硬,不適合做刀具、刃具。採用馬氏體不銹鋼做的刀具可通過熱處理,如淬火、回火改變不銹鋼的硬度。
❺ 購買的不銹鋼物品,為什麼拿吸鐵石還能吸得住呢
304有部分馬氏體結構,呈弱磁性,喜歡磁鐵。吸鐵石喜歡鐵、鎳等元素。假如鍋被磁鐵吸引,只能說鐵、鎳含量不少。不銹鋼的「不銹」是看鉻的含量多不多。醫用304是磁鐵吸不住的,能被吸住的304雜質多,現在有將304不銹鋼升級了變316不銹鋼談一個類似的問題。我有一個銀開元通寶,我用磁鐵試了一下盡然可以吸起來。分析可能是銀質不純含有鐵的成分。不銹鋼按說不能吸起來,吸的起來也可能是材質不純?
❻ 有什麼辦法能讓不銹鋼被吸住嗎
不銹鋼分為馬氏體抄不襲銹鋼,鐵素體不銹鋼和奧氏體不銹鋼,其中前兩種有鐵磁性,可以被磁鐵吸住,奧氏體不銹鋼沒有鐵磁性,不會被磁鐵吸住,如果想被吸住,可以用吸塵器,也可以用萬有引力,當質量達到一定程度,什麼都會被吸住。
❼ 不銹鋼可以被磁鐵吸住嗎
不銹鋼是不能被磁鐵吸住的。不銹鋼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專的鋼種稱為屬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鹼、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
普通不銹鋼一般不耐化學介質腐蝕,而耐酸鋼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一詞不僅僅是單純指一種不銹鋼,而是表示一百多種工業不銹鋼,所開發的每種不銹鋼都在其特定的應用領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關鍵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後再確定正確的鋼種。
和建築構造應用領域有關的鋼種通常只有六種。它們都含有17~22%的鉻,較好的鋼種還含有鎳。添加鉬可進一步改善大氣腐蝕性,特別是耐含氯化物大氣的腐蝕。
(7)什麼能吸走不銹鋼擴展閱讀
當今社會不銹鋼製品在生產時一般都經過拋光這一工序,只有少數製品如熱水器、飲水機內膽等不需要拋光。因此這就要求原料的拋光性能很好。
影響拋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原料表面缺陷。如劃傷、麻點、過酸洗等。
②原料材質問題。硬度太低,拋光時就不易拋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時表面易出現桔皮現象,從而影響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對就好。
③經過深拉伸的製品,變形量極大的區域表面也會出小的黑點和RIDGING,從而影響BQ性。
❽ 為什麼不銹鋼也能被吸鐵石吸住
與不銹鋼的材質有關。
1、有些不銹鋼材質中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管中出現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
例如:奧氏體304不銹鋼、刀剪類的不銹鋼。
2、有的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因而磁性越大。
例如:304不銹鋼。
(8)什麼能吸走不銹鋼擴展閱讀:
不銹鋼按照材質基體組織分類: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銹鋼。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
3、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4、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❾ 有什麼辦法能讓不銹鋼被吸住嗎
到底上讓我看的話?我會選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不銹鋼的上面附加能夠被吸附的材料,從而達到一個吸附的作用,再一個呢,我會選擇使用真空吸附的技術,讓極高不銹鋼表面的這個光潔度,利用真空的方式來把它吸附起來,大智障,我會選擇這兩種
❿ 吸鐵石可以吸住不銹鋼和鋁合金嗎
不能,磁鐵能夠吸住鐵、鎳、鈷,還有其某些合金,鐵中有許多具有兩個異性磁極的原磁體,當把鐵靠近磁鐵時,這些原磁體在磁鐵的作用下,整齊地排列起來,使靠近磁鐵的一端具有與磁鐵極性相反的極性而相互吸引。銅、鋁等金屬是沒有原磁體結構的,所以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鋁合金密度低,但強度比較高,接近或超過優質鋼,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種型材,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抗蝕性,工業上廣泛使用,使用量僅次於鋼。一些鋁合金可以採用熱處理獲得良好的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蝕性能。
硬鋁合金屬AI—Cu—Mg系,一般含有少量的Mn,可熱處理強化.其特點是硬度大,但塑性較差。超硬鋁屬Al一Cu—Mg—Zn系,可熱處理強化,是室溫下強度最高的鋁合金,但耐腐蝕性差,高溫軟化快。
鍛鋁合金主要是Al—Zn—Mg—Si系合金,雖然加入元素種類多,但是含量少,因而具有優良的熱塑性,適宜鍛造,故又稱鍛造鋁合金。
分類編
磁鐵能夠吸住鐵、鎳、鈷等金屬,俗稱為吸鐵石。可分為一般常見的永久磁鐵,以及通電時才具備磁性的電磁鐵。磁鐵若製成棒狀或針狀並懸掛起來,會很自然地指向地球的南極和北極。磁鐵分為大型磁鐵和小型磁鐵。
大型磁鐵磁鐵的用途很廣泛,利用電磁鐵,製成運送鋼鐵的起重機。通電後成為磁性強大的磁鐵,所以能吸住笨重的鋼鐵。放下鋼鐵時只要切斷電源即可。
小型磁鐵與大型磁鐵相比之下,指南針顯得既小又輕,磁性也弱了許多。指南針的作用不在於吸鐵,而在於反映地球的磁力。
磁鐵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稱為磁性。磁鐵兩端磁性強的區域稱為磁極,一端為北極(N極),一端為南極(S極)。實驗證明,同性磁極相互排斥,異性磁極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