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選一輛適合城市裡通勤的車,選擇鋼架車好還是鋁架車好呢
還是選擇鋼架車能更好一點,因為這款車性價比相對比較高,安全性也能有相對的保證。
『貳』 汽車的車身是鋁材質的好還是鐵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鋼制車身的生產成本相比鋁制車身要更便宜,生產工藝和後期的維修也比鋁制車身更方便簡單,但鋼制車身在重量上確實要比鋁制車身重很多。
好的方面是:
1、這款車的成本降低了,降下來的這些成本也許會在售價上表現的更加親民,也許會用來增添更多的科技配置,以此來提高該車的市場競爭力(事實證明後者應驗)。
2、該車在售後維修方面相比之前要降低不少,消費者不光買得起,也修的起了。而不好的方面就是由於該車改款後的「增重」導致油耗、操控和動力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而不如之前。
「鋼鋁之爭」並沒有絕對的孰好孰壞,鋼制車身和鋁制車身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車企選擇哪種材料並不代表誰比誰更好,更多的是從生產成本、裝配工藝、市場營銷甚至是售後維修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來決定的。
從目前來看,由於受到生產成本、生產工藝和汽車消費者可持續負擔等多方面的影響,鋼作為汽車主導材料的地位不會動搖,鋁只能以輔助的身份出現。輕量化是汽車發展的趨勢,一旦鋁材料在生產工藝上再有所突破,鋁制車身將得到普及,鋼制車身將會逐漸被淘汰。
在三十多萬這一級別的車型中,已經出現了將「全鋁車身」作為賣點的國產品牌,這個信號也告訴大家:未來幾年,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全鋁車身」應用到十多萬元車上並非超現實的想法。
『叄』 鋁合金車身和傳統的鋼結構車身相比,有什麼優點
鋁合金車身的優點主要是重量比鋼板車身輕,抗腐蝕不會生銹,車用鋁合金的機械強度越回來越接答近鋼板。鋁的密度是2.7,約為鐵的1/3不到一點,在普遍追求輕量化、省油、環保、低碳的時代潮流中受到了很多車企的青睞。
『肆』 高碳鋼的自行車架和鋁合金車架哪種好
必須是高碳鋼的好,鋁合金到沒碳鋼的騎起來舒服!! 話說兩種材料的分別主要在於重量,以提供相同的機械強度下作比較,鋁製作的車架會較重。或作另一個看法,如車架的重量相約,鋁製作的車架的機械強度會較弱。但是如果只作一般代步用途,鋁制的已卓卓有餘。
高碳鋼和鋁合金的優缺點是什麼?
高碳鋼,常稱工具鋼,含碳量從0。60%至1。70%,可以淬火和回火。錘,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鋼製造;切削工具如鑽頭,絲攻,鉸刀等由含碳量0。90%?至1。00%?的鋼製造。熱處理後可以得到高?的硬度(HRC60一65)和較好的耐磨性。 退火狀態下硬度適中,具有較好的可切削性。
鋁合金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有色金屬結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製造、船舶及化學工業中已大量應用。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鋁合金焊接結構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鋁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隨之深入。 目前鋁合金是應用最多的合金。良好的導熱性:鋁的導熱率很高,在金屬中僅次於銀、金、銅,是鐵的3倍。
『伍』 北海鐵車架好還是鋁合金車架好
沒有鋼結構的車架,是鐵的車架,鐵的質地猛余斗好,又鋼的力度,鋁合金車架當然是不生枝磨銹,很多沿海地區,鐵的車架不到十年毀迅就從里往外銹透了,如果是質量差的鐵質車架,在沿海五年就生銹了,
『陸』 小轎車的車架為什麼不用不銹鋼的而用鋁呢原因是什麼呢
只要是熟悉汽車工藝製造的車友,他們都知道一個車的潛規則,那就是汽車的車架採用的是鋁材質進行製作的。當然有一些不懂車製造工藝的人,就會覺得鋁材質很軟,汽車安全性能會不會不好等等。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小轎車的車架,為什麼不用不銹鋼而用鋁材質製作。
所以,汽車在造車架的時候都會選擇用鋁合金,而不是不銹鋼。不銹鋼本身安全性能就要比鋁合金要低很多,並且它的重量也是十分的誇張,如果整車都是用不銹鋼打造而成,那它的重量可能要高於市面上99%的汽車。這樣的一個龐大重量的汽車,如何做到很好的省油呢?
『柒』 汽車副車架是鋁合金的好還是鐵的好
一定不是鋁合金的,鋁合金只是有輕量化的特性,並不適合做汽車底盤。底盤還是復合鋼材為主。
『捌』 汽車鋁車身和鐵的區別
汽車鋁車身和鐵的區別:
目前,市場上的骨架,有兩種取向,一種是鋼材車身。一種就是鋁制車身。而所謂的全鋁車身,就是使用鋁合金材料,取代鋼用作車身覆蓋件甚至結構框架的技術。全鋁車身的優點是,節能減排。2013款XF的整備質量大約1.9噸,全鋁車身之後整備質量大約為1.14噸。相差將近0.8噸。
也就是800公斤,一個成年男性80公斤計算,也就是一輛車上少了10個人。這個減重不可謂不大。由此,油耗降低,車身操控性更強。另外,鋁的剛性比鋼更強。鋁合金的強度為85mol。
而鋼的強度為40mol。如果有不放心的話,可以看看特斯拉的碰撞測試,特斯拉是鋁制車身,它的碰撞成績是優於很多鋼制車身的。航天領域廣泛使用鋁合金材料不是沒有原因的,另外鋁合金還有著抗腐蝕更耐磨的優點。
因為鋁有這么多優點,所以各家車企在車輛上換鋁的征途一直沒有停止過。以下你們應該經常能在一些高端品牌甚至一些有誠意的中端品牌中聽到過:全鋁發動機、鋁缸蓋、鋁控制臂、鋁副車架,這些都是以鋁代鐵的案例。
鋁這么好,為嘛大家不把車全部做成鋁制的?兩個原因:成本和技術。成本方面:每噸鋼材價格只有7000~8000元,而鋁合金卻要20000~30000元。為什麼賓士E級將鋁換成鋼材後,就可以節省那麼多成本給你裝更多的配置。
奧秘就在這里。對於一些廠商來說,消費者不太關心這個「傘骨」是什麼做的,多攢點配置可能更好賣。所以這一方面也制約著鋁制車身的應用。另一部分是用車成本,假如我不僅用鋁制的車身,連覆蓋件都用全鋁的。
那你開車的時候,切記要小心了,假如碰撞刮擦,到了4S店,首先鈑金有點困難了,上面說過,它的強度比鋼材高,要不敲不平,要不然容易給你敲碎了。其次,假如要噴漆,和鋼材車身也不一樣。鋁合金外有緻密氧化膜。
另外,鋁的屬性比較活潑,需要專用車間和技術來噴塗,所以這個價格,自己考慮下。技術方面:因為鋁制的硬度大,所以加工會更加困難。至於有多困難?鋁在加熱後會膨脹,而車身又必須焊接,焊接又必須要加熱。
恩,你自己想想吧。捷豹的XFL就自己聲稱,不直接焊接車身,而是用鉚釘連接焊接。也是一項大工程啊。全身有2700多顆鉚釘。除了加工困難,之前說的噴塗也是一件麻煩事,如果之前工廠是鋼材車身。
那麼鋁制車身就必須重新上一條噴塗生產線。凱迪拉克金橋工廠生產的CT6鋁合金車身佔比達到64%,這就需要生產線能夠支持鋼鋁混線生產,而另外對於很多車企來說,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建造級別更高的工廠了。
目前做到全鋁車身最有名的奧迪A8L,據說,有著極高的抗扭轉剛度,可以改變碰撞後的吸能路徑,保障駕駛室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地保護乘員。不過價格也是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