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合金材料 > 碳化碳对硬质合金有什么影响

碳化碳对硬质合金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04 07:46:35

❶ 碳化钽对硬质合金有影响吗

在含碳化钛(TiG)的硬质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碳化钽(TaC),不仅能提高常温时的强度(每增加4~6%的TiC含量,可增加强度12~18%),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硬质合金在1200℃时的抗弯强度,提高刀具和工件材料发生粘结的温度,降低切削过程中硬质合金碳元素向工件材料(钢)扩散的深度,从而降低刀具的扩散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此外,含TaC的硬质合金的可焊性好,刃磨时不易产生裂纹,提高了硬质合金的使用性能。
铣削用硬质合金刀片应含有较多的碳化钽,使刀尖强度高,对断续切削时的冲击和温度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❷ 硬质合金材料有什么性质

硬质合金
是以高硬度
难熔金属

碳化物
(WC、TiC)微米级粉末为主要成分,以钴(Co)或镍(Ni)、钼(Mo)为
粘结剂
,在
真空炉
或氢气还原炉中烧结而成的
粉末冶金制品

ⅣB、ⅤB、ⅥB族金属的碳化物、
氮化物

硼化物
等,由于硬度和熔点特别高,统称为硬质合金。下面以碳化物为重点来说明硬质含金的结构、特征和应用。
ⅣB、ⅤB、ⅥB族金属与碳形成的金属型碳化物中,由于
碳原子
半径小,能填充于
金属晶格
的空隙中并保留金属原有的晶格形式,形成间隙
固溶体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固溶体还能继续溶解它的组成元素,直到达到饱和为止。因此,它们的组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例如
碳化钛
的组成就在TiC0.5~TiC之间变动),
化学式
不符合
化合价
规则。当溶解的碳含量超过某个极限时(例如碳化钛中Ti︰C=1︰1),晶格型式将发生变化,使原金属晶格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金属晶格,这时的间充固溶体叫做间充化合物。
金属型碳化物,尤其是ⅣB、ⅤB、ⅥB族
金属碳化物
的熔点都在3273K以上,其中
碳化铪

碳化钽
分别为4160K和4150K,是当前所知道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大多数碳化物的硬度很大,它们的
显微硬度
大于1800kg·mm2(显微硬度是硬度表示方法之一,多用于硬质合金和硬质化合物,显微硬度1800kg·mm2相当于莫氏一金刚石一硬度9)。许多碳化物高温下不易分解,抗氧化能力比其组分金属强。碳化钛在所有碳化物中
热稳定性
最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型碳化物。然而,在
氧化气氛
中,所有碳化物高温下都容易被氧化,可以说这是碳化物的一大弱点。
除碳原子外,氮原子、硼原子也能进入金属晶格的空隙中,形成
间隙固溶体
。它们与间隙型碳化物的性质相似,能导电、导热、熔点高、硬度大,同时脆性也大。
硬质合金的基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硬化相;另一部分是粘结金属。
硬化相是
元素周期表

过渡金属
的碳化物,如
碳化钨
、碳化钛、碳化钽,它们的硬度很高,熔点都在200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4000℃。另外,过渡金属的氮化物、硼化物、
硅化物
也有类似的特性,也可以充当硬质合金中的硬化相。硬化相的存在决定了合金具有极高硬度和耐磨性。
硬质合金对碳化钨WC粒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用途的硬质合金采用不同粒度的WC(碳化钨)。
硬质合金切削刀具
:比如
切脚机刀片

V-CUT刀
等精加工合金采用超细、亚细、细颗粒WC,粗加工合金采用中颗粒WC,重力切削和
重型切削
的合金采用中、
粗颗粒
WC做原料;矿山工具:岩石硬度高,
冲击负荷
大,采用粗颗粒WC,岩石冲击小冲击负荷小采用中颗粒WC做原料;耐磨零件:当强调其耐磨性、抗压和表面光洁度时,采用超细、亚细、细、中颗粒WC做原料,耐冲击工具采用中、粗颗粒WC原料为主。
WC理论含碳量为6.128%(原子50%),当WC含碳量大于理论含碳量,则WC中出现游离碳(WC+C)。游离碳的存在,烧结时使其周围的WC晶粒长大,致使硬质合金晶粒不均匀。碳化钨一般要求化合碳高(≥6.07%),游离碳(≤0.05%),总碳则决定于硬质合金的生产工艺和使用范围。
正常情况下,石蜡工艺真空烧结用WC总碳主要决定于烧结前压块内的化合氧含量。含一份氧要增加0.75份碳,即WC总碳=6.13%+含氧量%×0.75(假设烧结炉内为中性气氛,实际上多数真空炉为渗碳气氛,所用WC总碳小于计算值)。
目前我国WC的总碳含量大致分为三种:石蜡工艺真空烧结用WC的总碳约为6.18±0.03%(游离碳将增大)。石蜡工艺氢气烧结用WC的总碳含量为6.13±0.03%。橡胶工艺氢气烧结用WC总碳=5.90±0.03%。上述工艺有时交叉进行,因此确定WC总碳要根据具体情况。
不同使用范围、不同Co(钴)含量、不同晶粒度的合金所用WC总碳可做一些小的调整。低钴合金可选用总碳偏高的碳化钨,高钴合金则可选用总碳偏低的碳化钨。总之,硬质合金的具体使用需求不同对碳化钨粒度的要求也不同。
粘结金属一般是铁族金属,常用的是钴和镍。
制造硬质合金时,选用的原料粉末粒度在1~2微米之间,且纯度很高。原料按规定组成比例进行配料,加进酒精或其他介质在湿式球磨机中湿磨,使它们充分混合、粉碎,经干燥、过筛后加入蜡或胶等一类的成型剂,再经过干燥、过筛制得混合料。然后,把混合料制粒、压型,加热到接近粘结金属熔点(1300~1500℃)的时候,硬化相与粘结金属便形成共晶合金。经过冷却,硬化相分布在粘结金属组成的网格里,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硬质合金的硬度取决于硬化相含量和晶粒粒度,即硬化相含量越高、晶粒越细,则硬度也越大。硬质合金的韧性由粘结金属决定,粘结金属含量越高,抗弯强度越大。

❸ 切脚机刀片的硬质合金成分的作用

1、切脚机刀片因整体采用硬质合金制成,其材质成分含有多种硬质合金粉末,比如:难熔金属化合物成分WC碳化钨、TiC碳化钛、Ta(Nb)C碳化钽、VC碳酸亚乙烯酯等,粘结金属成分Co钴、Ni铌、Fe铁等,它们在切脚机刀片的综合性能中各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WC碳化钨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耐磨性。
3、TiC具有耐磨抗氧化和抗月牙洼磨损等特性,但是,TiC及其固溶体比WC脆得多,其合金韧性差。TiC含量超过18%,合金不仅脆,而且难以焊接。
4、TaC使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韧性、抗月洼磨损(比TiC差)和耐高温性能(改善高温强度、高温硬度和抗氧化性)。添加TaC有助于降低摩擦系数,从而降低刀具温度。其合金能在高切削刃温度下承受大的冲击负荷。然而由于TaC极为昂贵,无法大量使用。常用于切除热焊瘤。
5、VC在合金中除做主体成分外,还常以添加物成分加入合金中,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合金性能对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或者说,使合金磁力(Hc)和硬度(HRA)合格的烧结温度和时间的范围增大,抑制烧结时碳化物晶粒长大;改变相组成,提高合金耐热性,添加剂能使WC-Co合金二相区变宽,减小碳对合金性能影响的敏感性;提高合金月牙洼磨损,减少刀瘤,改善断屑性能等。

❹ 碳化钛硬质合金的特点

TiC硬质合金和WC-Co硬质合金一样,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6delta;(Tic)+%26gamma;(Ni)两相区的形成,碳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生成第3相%26theta;相(游离碳)或%26epsilon;相(TiNi3),使材料性能明显降低。这一情况也适应于添加钼(或Mo2C)的TiC%26mdash;Ni硬质合金,随着Mo2C含量的提高,两相区向低碳侧移动,并且,两相区的宽度也增大。TiC%26mdash;Mo%26mdash;Ni硬质合金的性能,即使在两相区范围内也受到镍含量、Mo2C含量、碳化物量和%26gamma;相成分(合金碳含量)、碳化物粒度、结构缺陷及其尺寸的影响。TiC硬质合金的密度是一项极为敏感的性能,密度稍许降低,能使合金性能明显下降。在TiC%26mdash;Mo%26mdash;Ni合金中,当钼含量一定时,随镍含量增加合金抗弯强度升高、硬度下降;当镍含量一定时,合金抗弯强度和硬度随钼含量增加而提高,当钼含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则随钼含量增加而降低。当合金的碳含量为理论含量的94%~96%时,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和硬度值。

❺ 硬质合金(碳化钨合钴合金)中钴含量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多补充一点。含钴越多碳化物的硬度也越低,但其抗冲击的能力(一般用横向断裂强度这个指标),即断裂的能力也越强。另外,晶粒的大小和其他元素的加入也会对碳化钨的性能有影响。但二者不是线性的关系,当钴含量增加到一定百分比后,起强度反而会降低。这是因为钴太多了,而其有是一种较软的金属。因此在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应用工况来选择合适钴含量的牌号,既要满足硬度要求,也要能用的住,不会发生崩刀,断裂等情况。

❻ 您好:硬质合金棒材磨料时,炭黑,碳化铬加多了会引起什么现象

渗碳,变脆,最后现象被客户骂,被老板娘打

❼ 硬质合金中得碳含量对其显微组织有哪些影响

介绍一下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硬质合金作为一种工具材料,硬质合金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很多人都知道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和高的抗弯强度,但是真正了解硬质合金的却不多,要了解硬质合金必须从硬质合金的成分开始,那么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下面由三鑫硬质合金小编来分享。

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由难熔金属化合物和粘结金属所构成的组合材料。硬质合金中的的难熔金属化合物通常指的是WC(碳化钨)、TiC(碳化钛)、Ta(Nb)C(碳化但)、VC(碳酸亚乙烯酯)等,粘结金属通常指Co(钴)、Ni(铌)、Fe(铁)等,它们在硬质合金中各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化钨(WC)
从网络词条对于碳化钨(WC)的解释是这样的--碳化钨是一种由钨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WC,英文为Tungsten Carbide,也常被简称为Carbide。为黑色六方晶体,有金属光泽,硬度与金刚石相近,为电、热的良好导体。碳化钨不溶于水、盐酸和硫酸,易溶于硝酸-氢氟酸的混合酸中。纯的碳化钨易碎,若掺入少量钛、钴等金属,就能减少脆性。用作钢材切割工具的碳化钨,常加入碳化钛、碳化钽或它们的混合物,以提高抗爆能力。碳化钨的化学性质稳定,WC(碳化钨)合金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耐磨性,但在切削钢材时,易产生刀瘤和月牙洼磨损。同时在高温下,合金硬度和强度急剧下降。所以,这类钨钴合金最适宜使用在有色金属和低塑性铸铁的加工,而不宜用于钢的切削加工。
硬质合金始于WC(碳化钨)- Co(钴)硬质合金,它是成分最简单,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合金。

钴(Co)
从网络词条对于钴(Co)的解释是这样的—化学元素符号Co,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抛光后有淡蓝光泽,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0,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金属钴主要用于制取钴合金。
钴基合金是钴和铬、钨、铁、镍组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合金的总称。含有一定量钴的刀具钢可以显著地提高钢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含钴50%以上的司太立特硬质合金即使加热到1000℃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硬度,如今这种硬质合金已成为含金切削工具和铝间用的最重要材料。在这种材料中,钴将合金组成中其它金属碳化物晶粒结合在一起,使合金具更高的韧性,并减少对冲击的敏感性能,这种合金熔焊在零件表面,可使零件的寿命提高3~7倍。钴基合金的耐热性是因为形成了难熔的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不易转为固体溶体,扩散活动性小,在温度在1038℃以上时,钴基合金的优越性就显示无遗。这对于制造 高效率的高温发动机,钴基合金就恰到好处。在航空涡轮机的结构材料使用含20%~27%铬的钴基合金,可以不要保护覆层就能使材料达高抗氧化性。

碳化钛(TiC)
从网络词条对于碳化钛TiC的解释是这样的:TiC浅灰色,立方晶系,不溶于水,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与盐酸、硫酸几乎不起化学反应,但能够溶解于王水,硝酸,以及氢氟酸中,还溶于碱性氧化物的溶液中。
相对分子质量:59.91
密度4.93g/cm3
熔点3160℃,沸点4820℃
可由骨炭与二氧化钛在电炉中加热制得。是硬质合金的重要成分。用作金属陶瓷,具有高硬度、耐腐蚀、热稳定性好的特点。还可用来制造切削工具。在炼钢工业中用作脱氧剂。
碳化钛是典型的过渡金属碳化物。它的键型是由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混合在同一晶体结构中,因此碳化钛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晶体的结构决定了碳化钛具有高硬度、高熔点、耐磨损以及导电性等基本特征。碳化钛陶瓷是钛、锆、铬过渡金属碳化物中发展最广的材料。
为了解决钢材加工时产生的刀瘤和月牙洼磨损,经研究就开发出了WC-TiC-Co硬质合金。TiC具有耐磨抗氧化和抗月牙洼磨损等特性,但是,TiC及其固溶体比WC脆得多,其合金韧性差。TiC含量超过18%,合金不仅脆,而且难以焊接。

Ta(Nb)C碳化但
从网络词条对于碳化钨的解释是这样的:分子式:TaC;沸点:5500℃。
性质:分子量:192.956。浅棕色金属状立方结晶粉末,属氯化钠型立方晶系。不溶于水,难溶于无机酸,能溶于氢氟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中并可分解。抗氧化能力强,易被焦硫酸钾熔融并分解。导电性大,室温时电阻为30Ω,显示超导性质。
用途:用于粉末冶金、切削工具、精细陶瓷、化学气相沉积、硬质耐磨合金刀具、工具、模具和耐磨耐蚀结构部件添加剂,提高合金的韧性。碳化钽的烧结体显示金黄色,可作手表装饰品。
目前也用碳化钽做硬质合金烧结晶粒长大抑制剂用,对抑制晶粒长大有明显效果,密度为14.3g/cm3。

为了获得既能抗刀瘤和抗月牙洼磨损,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韧性的合金,经研究就又出现WC-TaC-Co硬质合金。TaC使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韧性、抗月洼磨损(比TiC差)和耐高温性能(改善高温强度、高温硬度和抗氧化性)。添加TaC有助于降低摩擦系数,从而降低刀具温度。其合金能在高切削刃温度下承受大的冲击负荷。然而由于TaC极为昂贵,无法大量使用。常用于切除热焊瘤。

为获得兼备WC-TiC-Co和WC-TaC-Co两类合金所具有的最佳性能的合金,研究产生了WC-TiC-TaC-Co硬质合金。它可以切削钢,也可以切削加工铸铁和有色金属,特别适用于加工高合金钢、耐热合金和合金铸铁。它一出现,就得到很快的发展,几乎取代了WC-TiC-Co合金。影响其大势发展的是涂层合金的出现。
涂层合金的基体采用具有高韧性的合金,其表面涂层TiC、Ti(CN)、TiN、AI2O3......,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月牙洼磨损,因此,涂层合金既具有高韧性、高耐磨性又能抗月牙洼磨损,其寿命成十倍提高。TaC、NbC、VC、Cr3C2...等在合金中除做主体成分外,还常以添加物成分加入合金中,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合金性能对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或者说,使合金磁力(Hc)和硬度(HRA)合格的烧结温度和时间的范围增大,抑制烧结时碳化物晶粒长大;改变相组成,提高合金耐热性,添加剂能使WC-Co合金二相区变宽,减小碳对合金性能影响的敏感性;提高合金月牙洼磨损,减少刀瘤,改善断屑性能等。

VC
从网络词条对于碳酸亚乙烯酯(VC)的解释是这样的: 碳酸亚乙烯酯,VC分子量:86.05;分子式:C3 H 2 O 3;;熔 点: 19 -22 ℃;沸 点: 165 ℃;硬度:HV2900。
VC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VC是一种难熔金属化合物,在硬质合金的粉末冶金生产时适量添加可使材料的韧性提高。
VC加入锂离子电解液中,可改善负极SEI膜的成膜特性,改善电池循环性能。
VVC的主要作用:VC在合金中除做主体成分外,还常以添加物成分加入合金中,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合金性能对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或者说,使合金磁力(Hc)和硬度(HRA)合格的烧结温度和时间的范围增大,抑制烧结时碳化物晶粒长大;改变相组成,提高合金耐热性,添加剂能使WC-Co合金二相区变宽,减小碳对合金性能影响的敏感性;提高合金月牙洼磨损,减少刀瘤,改善断屑性能等。
VC在合金中以添加剂物成分加入时,其添加的量的多少应因不同基体合金成分的不同而不同,由于VC的存在可导致合金粉末的压缩性能下降,随VC含量的增大,压坯密度下降的幅度有下降的趋势。
VC在硬质合金粉末中的存在能明显地影响粉末的压制过程,加入VC后会使密度降低,由于VC的密度(HV2900)比WC(hv2350)高,VC溶入WC后形成复式碳化物的硬度也比WC的高,加入VC后的密度下降现象说明:经长时间高能球磨后VC溶入WC的颗粒内或成极薄层均匀分布于WC颗粒周围,使颗粒表面硬度升高,从而影响粉末压缩性能下降。粉末压缩性能的下降取决于VC的含量,当VC含量下降到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压坯密度的下降幅度非常接近,当VC含量增大到一定量时,在高压制压力区,压坯密度的下降幅度更大一些,压坯密度这种随VC含量的增大呈二阶段式的、出现平台下降现象可能与VC含量少,尚未形成连续的VC薄层时的下降幅度不同于形成薄层后的下降幅度有关。
VC在合金中的另一种作用是以抑制剂的形式出现,抑制剂能有效地阻止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在粉末冶金中众多的抑制剂(Cr3C2、NbC、TaC)中以VC的抑制效果最好。

TiN对粘结金属的湿润性差,所得合金孔隙度高,抗弯强度低。但具有抗热震、抗热疲劳和极好的抗月牙洼磨损等性能。
以WC-TiC-TiN取代WC-TiC-TaC制成的合金按其抗弯强度和抗氧化性可与含TaC合金相匹敌。
在TiC基合金中加入TiN使其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自1923年硬质合金的发明始起致其近代工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效率成倍,发社会生产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短短几十年的硬质合金发展,其触角已经伸到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社会和新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材料。

硬质合金成分演变和发展历程

WC碳化钨基烧结硬质合金成分发展演变历程

无WC碳化钨基烧结硬质合金成分发展演变历程

年份

成分

年份

成分

1923~1925

WC-Co

1923~1931

TiC-Mo2C-Ni,Cr,Mo

1929~1931

WC-TiC-Co

1930~1931

TaC-Ni

1930~1931

WC-TaC(VC,NbC)-Co

1931

TiC-TaC-Co

1932

WC-TiC-TaC(NbC)-Co

1931

TiC-Cr,Mo,W,Ni,Co

1938

WC-Cr3C2-Co

1938

TiC-VC-Ni,Fe

1956

WC-TiC-Ta(Nb)C- Cr3C2-Co

1944

TiC-NbC-Ni,Co-Cr

1959

WC-TiC-HfC-Co

1949

TiC-TiB2,

1968~1969

WC-TiC-Ta(Nb)C-- HfC-Co

1950

TiC(Mo2C,,TaC)-Ni,Co-Cr

1968~1969

WC-TiC-Ta(Nb)C-- HfC-Co

1950

TiC-TiB2

1965~1978

TiC,TiN,Ti(CN),HfC,AI3O2涂层

1957~1970

TiC-Mo2C混合物-Ni,Mo

1967~1970

亚微细WC-Co

1968~1970

(Ti-Mo)C固溶体-Ni,Mo,Cr

1974~1977

多晶金刚石涂层覆层的WC基合金

1969~1970

TiC-TiN-Ni

1973~1978

复碳化物,碳氮化物-氮化物以及碳化物-碳氮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复合涂层

1968

TiC-AI3O2

1976~1979

添加Ru复杂硬质合金

1972~1975

TiC-TaN-Ni

❽ 加入不同元素硬质合金性能有何变化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不外是与钢中的铁和碳两个基本元素发生作用
合金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由此而影响钢的组织和想变过程改变过程
改变钢的性能等等,下面仅简述几方面最基本的作用。
1
强化铁素体
大多数合金元素都能溶于铁素体
形成合金铁素体由于合金元素与铁的晶格和原子半径的差异
引起铁素体的晶格畸变产生固溶强化
,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下降的趋势

Si
Mn能显著提高铁素体的强度但是Si超过1%
Mn超过1.5%都会降低铁素体的韧性只有Ni比
较特殊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5%】能显著强化铁素体的同时又能提高韧性。
2
形成合金碳化物
在钢中能形成合金碳化物的元素有





等按与碳的亲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列
与碳的亲和力越强形成的碳化物越稳定
根据合金元素与碳的亲和力的强弱和元素在钢中含量的多少
,钢中的合金碳化物有合金渗碳体和特殊碳化物两种类型。

❾ 铸铁ht250碳含量过高对硬度有什么影响

铸铁含碳越高越硬,但条件是白口(断口呈白色),如果是灰口,则含碳越高越软。为什么白口就硬灰口就软?这是因为白口内的碳是以碳化三铁的形式存在,而灰口内的碳是以游离状石墨的形式存在。游离碳是什么?游离碳就是石墨(6B铅笔芯),当然很软了。但与铁一结合,就坚硬无比了。钢与铸铁的热处理,说白了,就是改变钢内碳的存在形式。

❿ 影响硬质合金合金相对磁饱和值有哪些因素

影响硬质合金合金相对磁饱和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大因素:
1、硬质合金中的WC总碳超标。
2、混合料(含压块)氧含量超标。
3、氢气脱蜡、预烧中的碳量变化。
4、真空脱蜡、预烧中的碳量变化。
5、氢烧结过程的碳量变化。
6、硬质合金真空烧结过程的碳量变化。

阅读全文

与碳化碳对硬质合金有什么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焊接胶水干后有什么办法去除 浏览:427
女生说我是钢铁侠是什么意思 浏览:145
X光透视焊缝查什么 浏览:69
如何计算不锈钢管的单价 浏览:756
solidworks模具分析如何使用 浏览:886
国标钢材正火怎么表示 浏览:726
钢管219直径是多少 浏览:482
普通门窗用什么钢材 浏览:312
碳钢板用什么焊接方法好 浏览:468
镀锌方管理论重量 浏览:516
河南贴片焊接怎么收费 浏览:685
球形棒模具怎么做 浏览:382
室外电缆穿管埋地如何保证钢管间距 浏览:777
夹渣漏水如何焊接 浏览:649
勾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浏览:389
钢铁雄心4怎么转换政体 浏览:653
取锁骨钢板后要恢复多久 浏览:254
钢板怎么开方孔 浏览:636
模具做铁氟龙用什么颜色 浏览:308
医用气体不锈钢管需如何处理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