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筋焊接都有哪些要求
混凝土结构规范
第9.4.9条 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纵向受拉钢筋接头,不应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注;1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以上限制;
2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檩条等简支受弯构件,如在受拉区内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少于3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
第9.4.10条 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也不宜采用焊接接头,且严禁在钢筋上焊有任何附件(端部锚固除外)。
当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屋面梁及屋架下弦的纵向受拉钢筋必须采用焊接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采用闪光接触对焊,并去掉接头的毛刺及卷边;
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此时,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取为4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3疲劳验算时,应按本规范第4.2.5条的规定,对焊接接头处的疲劳应力幅限值进行折减。
㈡ 钢筋焊接的规范
钢筋焊接的规范: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2)钢筋怎么焊接不被绑扎扩展阅读
常用的钢筋焊接方法有:
一、闪光对焊:用对焊机使两段被焊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根据对焊工艺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后者用于焊接大直径钢筋。
二、电弧焊: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便形成接头或焊缝。
三、电渣压力焊:在上、下被焊钢筋间放一小块导电剂(钢丝小球、电焊条等),装上药盒和填满焊药,用交流电焊机接通电路引弧燃烧,在断电同时,用手动加压机构进行加压顶锻,排除夹渣、气泡,形成接头。这种焊接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
㈢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在房屋建造中,我们会使用到大量的钢筋材料,它在整个建筑中起着重要的承载和构造作用。在布置钢筋时,我们需要将多根钢筋进行连接,以保证它的牢固耐用性,那钢筋的连接方法有哪些?钢筋连接需要注意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了解下相关内容吧!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有机械、焊接、绑扎这三种。由于每种连接方式的特点不同,所使用的设备不同,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大家在连接钢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以保证钢筋连接有良好的耐用性。
钢筋连接需要注意什么
1、连接方式
在选择焊接方式时,建议施工方应以闪光对焊的方式为主。若使用的钢筋直径小于25mm时,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的方式;若使用的钢筋直径在28-32mm之间时,可以采用套筒连接的方式;若使用的是拉杆中的钢筋,此时不管钢筋的直径是多少,都需要使用焊接接头的方式。
2、焊接的温度要求
在采用焊接连接之前,得提前把需要的钢筋搬运到车间进行焊接,在钢筋焊接完之后,让它放一段时间进行自然冷却,待钢筋完全冷却后,方可施工。钢筋的连接不可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若遇到风雨或下雪天气,需对钢筋焊接好的接头做好相应的防护和保温措施,对于焊接好的接头一定不能与冰雪接触。
3、钢筋接头
在连接时,钢筋的各个接头之间需保持一定的间距,其接头不可出现变形、有缝隙等问题,以免影响到它的强度和抗拉性。
小编的话:以上关于钢筋的连接方法有哪些的介绍就到这了,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齐家资讯。
㈣ 钢筋焊接的四种方法
钢筋焊接的四种方法分别是: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气焊。
闪光对焊是一种常用的钢筋焊接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两根钢筋之间产生闪光,加热钢筋的端部,然后迅速施加压力完成焊接。闪光对焊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接头质量好,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桥梁、高层建筑等大型结构中,常常使用闪光对焊来连接钢筋。
电弧焊是另一种重要的钢筋焊接方法。它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熔化钢筋的端部,然后形成焊缝。电弧焊适用于各种位置的焊接,包括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在钢筋加工现场,电弧焊常常被用来修复断裂的钢筋或连接不同直径的钢筋。
电渣压力焊是一种适用于较大直径钢筋的焊接方法。它通过在两根钢筋之间引入电渣,利用电渣的高温熔化钢筋的端部,然后施加压力完成焊接。电渣压力焊的优点是焊接过程稳定,接头强度高,因此在一些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气焊是一种使用气体火焰熔化钢筋端部的焊接方法。它适用于焊接较薄的钢筋或需要精细控制的场合。气焊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灵活,但焊接速度较慢,接头质量受操作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气焊时,需要操作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这四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工程安全。
㈤ 钢筋绑扎七不准原则是什么
钢筋“七不绑”“五不验”管理措施
七不绑:
1、 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筋---指灌注桩或柱的钢筋笼;
2、 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钢筋;
3、 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钢筋;
4、 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不合格不准绑钢筋;
5、 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
6、 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
7、 钢筋加工未通过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
1、 钢筋未完成不验收;
2、 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3、 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4、 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5、 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1、钢筋品种、级别、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若无设计,则参照GB 50010-2010标准4.2的内容)
2、选用的钢筋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进场复试合格)
3、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 油污 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参见 GB50204-2002、标准
梁内钢筋布置原则:
1.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
2.梁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对上部钢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下部钢筋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3.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中混凝土能担负全部剪力时,las≥5d;当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担负能力时,对带肋钢筋las≥12d,对光圆钢筋las≥15d。
当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4.框架梁或连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该钢筋节点或支座边缘伸向跨中的截断位置应满足受弯承载力与锚固要求。
框架梁或连续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处应满足下列锚固要求:
(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las≥12d(带肋钢筋)、15d(光圆钢筋);
(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下部纵向钢筋应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此时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也可采用带90°弯折的锚固形式,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1a;下部纵向钢筋也可伸过节点或支座范围,并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定搭接接头,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l。
(a)节点中的直线锚固;(b)节点中的弯折锚固;(c)节点或支座范围外的搭接
5.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包含弯弧段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包含弯弧段在内的竖直投影长度应为15d。
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处的锚固要求与中间节点处的锚固要求相同。
6.在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规定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锚固在梁的下边。
7.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定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l0(l0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8.沿梁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定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
等面积代换和等强度代换。
构件配筋按最小配筋率控制的就用等面积代换,按强度计算控制的就用等强度代换。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 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
[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
[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尼;应大于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RgAg。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效能,并严格遵守现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 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门框架梁、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拉)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7)在寒冷地区自然气温(一40”)下,构件中的钢筋由于与混凝 *** 同工作而不易脆断,因此当钢筋的力学效能在负温下满足国标规定时,—~四级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及冷拔钢丝均可在寒冷地区承受静荷载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应用。
每批钢筋抽样的原则是什么
答: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效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区域性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效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3 部分:钢筋焊接网》 GB1499.3 。与冷加工钢筋效能及检验相关的国际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 、《冷轧扭钢筋》 JG 190 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5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GJ 115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 19 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 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效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资料。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判断依据。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行。国际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 1— 2008 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2— 2007 中规定每批抽取 5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 2 个试件进行力学效能检验。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均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
根据新颁布的国际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级)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效能。本条第 1 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 2 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 3 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 E ”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效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剪力墙是结构设计时,为抵消地震时横向和纵向地震震动能量波所设定的竖向结构,一般情况厚度不小于140mm,剪力墙钢筋绑扎也就是绑扎竖向及水平方向的分布筋,然后再挂上拉钩就可以了,拉钩一般情况下弯成135度,至于结构钢筋绑扎,无非就是柱、墙、梁、板的钢筋绑扎,希望对你有用!
㈥ 钢筋笼箍筋点焊是采用满焊还是梅花焊依据是什么
钢筋笼主筋与箍筋焊接时通常采用梅花点焊,这种方法能确保焊接部位牢固可靠。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电流大小,避免因电流过大而烧伤主筋。为了防止吊装时钢筋笼变形,在其内部可以绑上木棍或钢管。而对于承受轴力的桩,由于钢筋笼需在桩孔中准确布置,因此建议采用满焊方式,以确保钢筋笼不会因碰撞而产生箍筋间距错乱的问题。
钢筋点焊机是一种专门用于点焊钢筋网片或钢筋骨架的设备,它能够替代人工绑扎钢筋,不仅节约了金属材料,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设备主要包括点焊变压器、电极臂、杠杆系统、分级转换开关和冷却系统等组件。在进行点焊操作时,需要先将表面清理干净的平直钢筋叠合在一起,并置于两个电极之间。随后,踩下脚踏板,使两根钢筋的交点接触紧密,同时断路器也相接触,接通电源使钢筋交接点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电阻热,进而熔化。当脚踏板松开后,断路器随杠杆下降切断电流,在压力作用下,熔化了的钢筋交接点会迅速冷却凝结成焊接点。
使用钢筋点焊机时,需要先调整电极杆的位置,确保电极刚好压到焊件时,电极臂保持互相平行。电流调节开关级数的选择可根据焊件厚度与材质而定。通电后电源指示灯应亮起,电极压力大小可通过调整弹簧压力螺母来改变。在完成上述调整后,可先接通冷却水,再接通电源准备焊接。焊接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将焊件置于两电极之间,然后踩下脚踏板,使上电极与焊件接触并加压;接着继续压下脚踏板,电源触头开关接通,使变压器开始工作,次级回路通电加热焊件;最后当焊接一定时间后松开脚踏板,电极上升,借弹簧的拉力先切断电源,焊接过程即告结束。
焊接前,用户需确保焊件表面清洁,去除所有脏物、油污、氧化皮及铁锈。对于热轧钢,最好先经过酸洗、喷砂或用砂轮清除氧化皮,未经清理的焊件虽能进行点焊,但会严重降低电极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点焊生产效率和质量。对于有薄镀层的中低碳钢可以直接施焊。在使用钢筋点焊机时,可参考相关工艺数据,如焊接时间、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点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点焊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点焊机
㈦ 钢筋怎样焊接
钢筋焊接是用电焊设备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或交叉联接的过程,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钢筋焊接方法:
一、闪光对焊
原理:利用对焊机使两段被焊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将钢筋沿轴向接长。
分类:根据对焊工艺,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后者用于焊接大直径钢筋。预应力钢筋多使用这种焊接方式。
特点: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节省材料,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设备成本相对较高。另外,住建部发文限制在非固定的专业预制厂(场)或钢筋加工厂(场)内,对直径大于或等于22毫米的钢筋进行连接作业时,使用钢筋闪光对焊工艺。
二、电弧焊
原理:使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便形成接头或焊缝。
分类:电弧焊的接头型式有搭接接头(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帮条接头(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坡口接头(平焊或立焊)等。
特点:操作灵活、适应性强、设备简单,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焊工技术要求较高
三、电渣压力焊
原理:在上、下被焊钢筋间放一小块导电剂(如钢丝小球、电焊条等),装上药盒并填满焊药,用交流电焊机接通电路引弧燃烧。待形成渣池、钢筋熔化并稳弧一定时间后,在断电的同时,用手动加压机构进行加压顶锻,排除夹渣、气泡,形成接头。
应用: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
特点: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节省材料,但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和焊剂,且对设备维护要求较高。
四、电阻点焊
原理:点焊机的上、下电极接触交叉的钢筋而接通电流,交叉钢筋的接触点处电阻较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将钢筋熔化,同时电极加压使钢筋焊合。
应用:主要用于焊接钢筋网片、钢筋骨架等钢筋的交叉连接。
特点: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接头强度相对较低,且只适用于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五、钢筋气压焊
原理:利用一定比例的氧气(纯度≥98.5%、瓶装工作压力小于510公斤/厘米²)火焰将钢筋端部加热到塑性状态(温度约13201340℃),边加热边加压,最终施加3000公斤/厘米²以上的压力,将钢筋焊接在一起。
设备:焊接设备包括加热器(由混合气管和喷嘴组成)、加压油泵(由油缸和脚踏液压泵组成)和压接器(用来卡紧、调整偏心和压接钢筋)。
特点: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适应性强,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气体,且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总的来说,钢筋焊接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钢筋规格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佳士焊机和焊接方法、参数,并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