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焊接多厚的板需要预热或者局部预热
问题不在厚度,是碳当量,按要求材料碳当量=0.4~0.6,板厚≥20mm时就需预热后再焊接(一般企业选择厚度≥40mm);详见下面: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1]
CE(IIW)=C+Mn/6+(Cr+Mo+V)/5+(Ni+Cu)/15(%) (1) (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900 MPa。当
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
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2 日本推荐的碳当量公式
2.1 日本JIS和WES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2]
该式主要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1000 MPa)。
当板厚小于25 mm,手工焊线能量为17 kJ/cm时,确定的预热温度大致如下: 钢材σb=500 MPa, Ceq(JIS)≈0.46%, 不预热
σb=600 MPa, Ceq(JIS)≈0.52%, 预热75 ℃
σb=700 MPa, Ceq(JIS)≈0.52%, 预热100 ℃
σb=800 MPa, Ceq(JIS)≈0.62%, 预热150 ℃
(1)、(2)式均适用于含碳量偏高的钢种(C≥0.18%),即C≤0.20%;Si≤
0.55%;Mn≤1.5%;Cu≤0.50%;Ni≤2.5%;Cr≤1.25%;Mo≤0.70%;V≤0.1%;B≤
0.006%。
2.2 Pcm公式
日本伊藤等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后,提出了冷裂敏感指数(Pcm)的计算公式:
该式适用于C=0.07%~0.22%,σb=400~1000 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2) 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 (3)
适用化学成分范围:C 0.07%~0.22%;Si 0~0.60%;Mn 0.40%~1.40%;Cu 0~
0.50%;Ni 0~1.20%;Cr 0~1.20%;Mo 0~0.70%;V 0~0.12%;Nb 0~0.04%;Ti 0~
0.05%;B 0~0.005%。
伊藤等又根据Pcm、板厚h或拘束度(R),建立了冷裂敏感性(Pw)、冷裂敏感指
数(Pcm)及防止冷裂所需要的预热温度的计算公式:
Pw=Pcm+[H]/60+h/600 (3-1)
或Pw=Pcm+[H]/60+R/40000 (3-2)
式中, [H]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ml/100g,甘油法)
R接缝拉伸拘束度(kg/mm.mm)
h板厚(mm)
Pcm冷裂敏感指数
当Pw>0时,即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利用(3-1)、(3-2)两公式可以计算出无裂纹焊缝所需预热温度:
T0=1440Pw-392 (℃)
(3-1)、(3-2)两式适用条件:扩散氢含量[H]为1.0~5.0 ml/100g;板厚
为19~50 mm;线能量为17~30 kJ/cm;化学成分范围同(3)式。
(3-1)、(3-2)两式不仅考虑了钢中化学成分的影响,还考虑到钢板厚度或拘
束度,以及熔敷金属中含氢量,利用这两式可以计算出防止冷裂纹所需的预热温
度。
按要求材料碳当量=0.4~0.6,板厚≥20mm时就需预热后再焊接(一般企业选择厚度≥40mm);
由于焊接接头冷却速度较快,刚性较大,为了防止出现焊接缺陷(特别是裂纹),需要考虑焊前预热;
B. 45号钢焊接预热多少度
45号钢焊接预热,厚度小于12mm的钢材预热150度左右,厚度12mm以上的预热200度左右。
45号钢是常用中碳调质结专构钢。该钢冷塑性属一般,退火、正火比调质时要稍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材料来源方便。适合于氢焊和氩弧焊,不太适合于气焊。焊前需预热,焊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其性质如下:
1、力学性能
正火:850 ;
淬火:840 ;
回火:600 ;
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
屈服强度:不小于355Mpa ;
伸长率:16% ;
收缩率:40% ;
冲击功:39J ;
钢材交货状态硬度:
热轧钢:≤229HB
退火钢:≤197HB
密度7.85g/cm3,弹性模量210GPa,泊松比0.269。
2、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 Fe(铁元素),且含有以下少量元素:
C:0.42~0.50%
Si:0.17~0.37%
Mn:0.50~0.80%
P: ≤0.035%
S: ≤0.035%
Cr:≤0.25%
Ni:≤0.25%
Cu:≤0.25%。
C. 电焊对气温有什么要求,环境温度低于多少不适合焊接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低于0℃是不允许焊接的,如果要焊接,需要预热到至少15℃以上的。
如果环境气温过低,会影响焊接材料和焊条的融合性。
在合适的温度下,焊条熔融使钢铁之间的融合性更高,电弧焊是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个别特殊的焊接对环境气温要求更加严格。至于不锈钢焊接则有很多特殊的条件,对焊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单面焊接双面成型鱼尾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D. 焊接多厚的板需要预热或者局部预热
预热和三个因素有关:
1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就需要预热,哪怕是低碳钢焊接也需要预热100-150℃;
2
钢材的属性,高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高合金钢都需要预热焊接,预热温度随材质的不同而不同;
3
钢材厚度,即使是低碳钢,钢板厚度超过30mm,理论上就需要预热100℃。
所以装焊的工件需不需要预热要综合考虑,才能合理做出理想的预热方案。
E. 钢管焊接时温度低于多少的时候需要预热
钢板焊接要求不高,环境温度要求不小于5℃;低了,要考虑提高环境温度。一般,板厚在20mm以上或者碳当量较高时,为保证焊缝质量,都需要预热。
预热不是看周围环境有多少度,而是看板厚和碳当量的。
F. 16Mn钢板焊接时,环境温度最低多少度不允许焊接
这个和板厚,已经该结构件应用的场合有关系,一般来说,为了更大限度版的保证质量,建议权环境温度为16度以上,低于16度需要预热,或者后热。我厂是如此,整个厂房内有恒温控制系统。
如果条件不允许,为了防止冷裂纹,请按照以下的规范操作。
不同板厚及不同环境温度下16Mn钢的预热温度:
焊件厚度
(mm)
不同气温下的预热温度计(℃):
16mm以下
不低于-10℃不预热,
-10℃以下预热100~150℃;
16~24mm
不低于-5℃不预热,-5℃以下预热100~150℃;
25~40
不低于0℃不预热,0℃以下预热100~150℃;
40以上
均预热100~150℃。
G. 请教钢材预热温度
焊前预热温度一般根据材料的碳当量来选择,当碳当量小于0.4%,且钢板厚度小于25mm时可以不预热;当碳当量在0.4~0.6%,且钢板厚度大于25mm时,预热温度应为100~200℃;碳当量大于0.6%时,预热温度可选200~370℃。
查看原帖>>
H. Q345D钢板焊接需要预热吗
1、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冷裂纹的产生。冷裂纹与碳当量有直接关系。因而要分清该材料内的碳当容量,Q345A(以前的牌号叫16Mn)、Q345D的碳当量是一样的。Q345的碳当量0.3%不到,可以说焊接性还可以(一般说碳当量0.4%上以冷裂纹敏感性增大)。
所以Q345A通常情况下是不预热的。但是当板很厚时,由于冷却很快,还是要预热。曾经20#钢用J422(E4303)焊裂过。如果板厚在70mm以上,不预热风险很大。
2、顺便说一下,这个Q345D与平时我们常用的Q345A区别就在于杂质S、P更少,低温冲击性能更好。从焊接角度说,当母材杂质元素少了,对于控制焊接热裂纹是有好处的。
3、当然既然母材选择Q345D材料(比Q345A贵,且供货少),一般说都是有特殊用途,所以焊接材料不会随便选用,最好是按焊接材料说明书使用,如果焊条说明书说要对母材预热,那就预热。因为没有按厂家说明书使用焊接材料,焊缝性能会大打折扣的。
I. 铸件进行焊补前必须进行预热热补焊的温度一般为多少度
铸件进行焊补前必须进行预热一般的预热温度为600度左右,焊后保温缓冷。
对于有些重要的铸件可以采用冷焊的工艺焊接则不需要做预热处理和焊后的保温,比如铸钢件就可以采用WEWELDING600的合金钢焊条焊接,冷焊工艺,而铸铁则可以采用WEWELDING777的铸铁焊条焊接,但是焊接规范要参考WEWELDING777的使用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