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焊接连接方式
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接头、角接接头及T字形接头、搭接接头。
两个相互连接零件在接头处的中面处于同一平面或同一弧面内进行焊接的接头,两个相互连接零件在接头处的中面相互垂直或相交成某一角度进行焊接的接头。两构件成T字形焊接在一起的接头,另外结构不连续,承载后受力状态不如对接接头,应力集中比较严重,且焊接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
(1)角接接头如何焊接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根据焊缝空间位置、焊接层次来选用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开焊时,选用的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较大,立、横仰位较小。如12mm平板对接平焊的封底层选用φ3.2mm的焊条。
电弧燃烧时间,φ57×3.5管子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焊的实习教学中,采用断弧法施焊,封底层焊接时,断弧的频率和电弧燃烧时间直接影响着熔池温度,由于管壁较薄,电弧热量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放慢断弧频率来降低熔池温度,易产生缩孔。
2. 两道焊接问题求助
问题4(1):1、对接接头,平焊位置;2、搭接接头,横焊;3、角接接头,仰焊;4、对接接头,立焊;5、对接接头,横焊;6、角接接头,横焊
问题4(2):1、焊炬:前端有喷嘴,喷出高温火焰作为热源,执行焊接或切割操作的部分。
2、回火防止器:防止并阻断回火的装置
3、乙炔减压器: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并保持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稳定不变的调节装置
3. 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有哪几种型式
对接接头、复T形接头、角接制接头、搭接接头。
常见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这些焊接接头的形式都可以通过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只是焊接质量各不相同。
(3)角接接头如何焊接扩展阅读:
焊接接头的质量影响因素:
1、焊接材料
手工电弧焊的焊条,埋弧自动焊和气体保护焊等用的焊丝,熔化后成为焊缝金属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焊缝金属化学成分。焊剂也会影响焊缝的化学成分。
2、焊接方法
不同焊接方法的热源,其温度高低和热量集中程度不同。因此,热影响区的大小和焊接接头组织粗细都不相同,接头的性能也就不同。此外,不同焊接方法,机械保护效果也不同。因此,焊缝金属纯净程度,即有害杂质含量不同,焊缝的性能也会不同。
3、焊接工艺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的总称,叫焊接工艺参数。
4. 对接焊缝与角焊缝连接各有何特点
对接接头两焊件同在一个平面上焊接而成的接头。特点:应力集中相对较小,能承版受较大的静载荷和权较高的疲劳交变载荷。
角接接头两焊件边缘相互垂直,在顶端边缘上进行焊接的接头。特点:承载能力低,但能承受各种方向的力和力矩。
5. 电焊直角焊怎么焊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5)角接接头如何焊接扩展阅读
电焊操作是在面罩下观察和进行的。由于视野不清,工作条件较差,因此要保证焊接质量,不仅要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应高度集中注意力。
焊接前,应把工件接头两侧20mm范围内的表面清理干净(如消除铁锈、油污、水分),并使焊条芯的端部金属外露,以便进行短路引弧。引弧方法有敲击法和划擦法两种,其中划擦法比较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引弧操作。
1、引弧
划擦法。先将焊条对准焊件.再将焊条像划火柴似的在焊件表面轻轻划擦,引燃电弧,然后迅速将焊条提起2~4mm,并使之稳定燃烧。
敲击法。将焊条末端对准焊件,然后手腕下弯,使焊条轻微碰一下焊件,再迅速将焊条提起2~4mm,引燃电弧后手腕放平,使电弧保持稳定燃烧。这种引弧方法不会使焊件表面划伤,又不受焊件表面大小、形状的限制,所以它是焊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引弧方法。但这种引弧方法操作不易掌握,需提高熟练程度。
2、运条
运条是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焊缝的外表成形和内在质量。电弧引燃后,在正常操作面上焊条有几个基本运动: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沿焊接方向逐渐移动、横向摆动。
直线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不做横向摆动,沿焊接方向做直线移动。它常用于Ⅰ形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直线往复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沿焊缝的纵向做来回摆动。它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窄,散热快。它适用于薄板和接头间隙较大的多层焊的第一层焊。
锯齿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做锯齿形连续摆动及向前移动,并在两边稍停片刻。摆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熔化金属的流动和得到必要的焊缝宽度,以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这种运条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广,多用于厚钢板的焊接,平焊、仰焊、立焊的对接接头和立焊的角接接头。
月牙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的末端沿着焊接方向做月牙形的左右摆动。摆动的速度要根据焊缝的位置、接头形式、焊缝宽度和焊接电流值来决定。同时需在接头两边停留片刻,这是为了使焊缝边缘有足够的熔深,防止咬边。
这种运条方法的特点是金属熔化良好,有较长的保温时间,气体容易析出,熔渣也易于浮到焊缝表面上来,焊缝质量较高,但焊出来的焊缝余温较高。这种运条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锯齿形运条法基本相同。
三角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做连续三角形运动,并不断向前移动。按照摆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斜三角形和正三角形两种,斜三角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平焊和仰焊位置的T形接头焊缝和有坡口的横焊缝,其优点是能够借焊条的摆动来控制熔化金属,促使焊缝成形良好。
正三角形运条法只适用于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焊缝的立焊,特点是能一次焊出较厚的焊缝断面,焊缝不易产生夹渣等缺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圆圈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连续做正圆圈或斜圆圈形运动,并不断前移。正圆圈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较厚焊件的平焊缝,其优点是熔池存在时间长,熔池金属温度高,有利于溶解在熔池中的氧、氮等气体的析出,便于熔渣上浮。
斜圆圈形运条法适用于平、仰位置T形接头焊缝和对接接头的横焊缝,其优点是利于控制熔化金属不受重力影响而产生下淌现象,有利于焊缝成形。
3、焊缝收尾
划圈收尾法:焊条移至焊道的终点时,利用手腕的动作做圆圈运动,直到填满弧坑再拉断电弧。该方法适用于厚板焊接,用于薄板焊接会有烧穿危险。
反复断弧法:焊条移至焊道终点时,在弧坑处反复熄弧、引弧数次,直到填满弧坑为止。该方法适用于薄板及大电流焊接,但不适用于碱性焊条,否则会产生气孔。
6. 焊接接头形式有哪几种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搭接接头。其他接头有十字接头,卷边接头,套管接头等等。
7.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哪三种
不是四种么?
焊接接头
的主要基本形式有四种: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
对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的边缘相对配置,并使其表面成一直线而结合的接头。这种接头能承受较大的静力和震动载荷,所以是焊接结构中最常用的接头形式。
T型接头是两个构件相互垂直或倾斜成一定角度而形成的焊接接头。这种接头
焊接操作
时比较困难,整个接头
承受载荷
的能力,特别是承受震动载荷的能力比较差。由于结构件组成的
复杂多样性
,这种接头在焊接结构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角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配置成直角或某一定的角度,而在板的顶端边缘上焊接的接头。角接接头不仅用于板与板之间的有角度连接,也常用于管与板之间,或管与管之间的有角度连接。
搭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相叠,而在相叠端的边缘采用
塞焊
、开槽焊进行焊接的接头形式。这种接头的强度较低,只能用于不太重要的焊接构件中。
8. 常见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有哪些
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接头、角接接头及T字形接头、搭接接头。
焊接坡口——为保证全熔透和焊接质量,减少焊接变形,施焊前,一般将焊件连接处预先加工成各种形状。
不同的焊接坡口,适用于不同的焊接方法和焊件厚度。
坡口形状
基本坡口形状:
Ⅰ形、V形、单边V形、
U形、J形。
9. 平角焊接头怎么接
平角焊接头焊接:
低碳钢板角接接头焊角接接头焊是使两焊件端面构成大于°,小于135°夹角的接头的焊接,还包括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的焊接。根据板厚的不同,坡口形式可以分为I形坡口、单边V形坡口、双边V形坡口,单边J形坡口和双边J形坡口等几种形式。按焊缝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平角焊或船形焊,立角焊和仰角焊。
角接接头的焊脚尺寸决定焊接层数和焊道数量。一般当焊脚尺寸在5mm以下时,采用单层焊,焊脚尺寸在6-10mm之间时,采用多层焊,焊脚尺寸大于10mm时,采用多层多道焊。焊条直径视板厚不同在直径3.2-5mm之间选取。
平角焊时在角焊缝倾角0°或180°、转角45°或135°的角接焊位置的焊接,船形焊时T形,十字形和角接接头翻转45°,使接头处于平焊位置的焊接。
平角焊时,一般焊条与两板成45°,与焊接方向成65°-80°。当两板厚度不等时,要相应的调整焊条角度,使电弧偏向厚板一侧,厚板所受热量增加,厚,薄两板受热趋于均匀,以保证接头良好的。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平角焊时,由于立板熔化金属有下淌趋势,容易产生咬边和焊缝分布不均,造成焊脚不对称。操作时要注意立板的熔化情况和液体金属的流动情况,适时调整焊条角度和焊条的运条方法。 焊接时,引弧的位置超前10mm,电弧燃烧稳定后,再回到起头处,由于电弧对起头处有预热作用,可以减少起头焊处熔后部良的缺陷,也能够消除引弧的痕迹。
(1)单层焊 焊脚尺寸小于5mm时,焊脚采用单层焊。根据焊件厚度不同,选择直径3.2mm或4.0mm的焊条。由于电弧的热量向焊件的三个方向传递,散热快,所以焊接电流比相同条件下的对接平焊增大10%左右,保持焊条角度与水平焊件成45度,与焊接方向成65°-80°。若角度过小,会造成根部熔深不足,若角度过大,熔渣容易跑到熔池前面而产生夹渣。运条时采用直线形运条法,短弧焊接。
焊脚尺寸为5-8mm时,可采用斜圆圈形运条法或锯齿形运条法,运条到底板时要慢速,以保证水平焊件的熔深,由底板向立板运条要稍快,以防熔化金属下淌,在立板处要稍作停留,以保证垂直立板的熔深,避免咬边有立板到平板应稍慢,以保证根部焊透和水平焊件的熔深,防止夹渣,按此规律循序渐进,采用短弧操作,以保证良好的焊缝成形和焊缝质量。
(2)多层焊 当焊脚尺寸为8-10mm时,宜采用两层两道焊法,第一层采用直径3.2mm焊条,焊接电流稍大(100-120A),以获得较大的熔深。运条时采用直线形运条法,收弧时应填满弧坑。第二层施焊前清理第一层熔渣,若发现夹渣应用小直径焊条修补后方可焊第二层,第二层焊接时,采用斜圆圈形或锯齿形运条法,焊道两侧稍停片刻,以防止产生咬边缺陷。
(3)多层多道焊 当焊脚尺寸为10-12mm时,采用两层三道焊法,第一道焊接时,可用直径3.2mm的焊条,电流稍大,采用直线形运条法,收弧时填满弧坑,焊后彻底清渣,焊接第二道时,应覆盖第一条焊道的2/3,焊条与水平焊件夹角为45°-55°,以使水平焊件能够较好的熔合焊道,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仍为65°-80°,运条时采用斜圆圈形或锯齿形运条方法,运条速度与多层焊接时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就在于在立板不需停留。焊接第三道时,对第二条焊道覆盖1/3-1/2,焊条与水平焊件的角度为40°-45°,仍用直线形运条,若希望焊道薄一些,可以采用直线往返运条法,通过运条焊道的焊接可将夹角处焊平整。最终整条焊缝应宽窄一致,平整圆滑,无咬边,夹渣和焊脚下偏等缺陷。
若果焊脚尺寸大于12mm时,可以采用三层六道,四层十道,焊脚尺寸越大,焊接层次,道数就越多。操作方法仍按上述方法进行。
对于承受重载荷或动载荷的较厚钢板角焊接结构应开坡口,如在垂直焊件上开单边V形坡口,适用于4mm以下厚板结构,亦可以在垂直焊件上开双单边V形坡口。无论采用哪种坡口形式,其操作方法与多层多道焊相似,但要保证焊缝的根部焊透。 (4)船形焊 为克服平角焊时立板易产生咬边和焊脚不均匀的缺陷,在生产实际中尽可能将焊件翻转45°,使焊条处于垂直位置的焊接叫船形焊。
这时可采用对接平焊的操作方法,有利于选用大直径焊条较大的焊接电流,而且能够一次焊成较大截面的焊缝,提高立焊接生产率,容易获得平整美观的焊缝。
船形焊时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焊接第一层焊道时采用小直径焊条及稍大的焊接电流,其它各层可使用大直径焊条,焊条做适当的摆动并在焊道两侧多停留一些时间,以保证焊缝两侧熔合良好。
10. 焊接接头的形式有哪些
焊接接头的主要基本形式有四种: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对专接接头是将属两块钢板的边缘相对配置,并使其表面成一直线而结合的接头。这种接头能承受较大的静力和震动载荷,所以是焊接结构中最常用的接头形式。
T型接头是两个构件相互垂直或倾斜成一定角度而形成的焊接接头。这种接头焊接操作时比较困难,整个接头承受载荷的能力,特别是承受震动载荷的能力比较差。由于结构件组成的复杂多样性,这种接头在焊接结构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角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配置成直角或某一定的角度,而在板的顶端边缘上焊接的接头。角接接头不仅用于板与板之间的有角度连接,也常用于管与板之间,或管与管之间的有角度连接。
搭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相叠,而在相叠端的边缘采用塞焊、开槽焊进行焊接的接头形式。这种接头的强度较低,只能用于不太重要的焊接构件中。